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7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质有十多个,皆为男性,应该部落首领的儿子。
  还有92个女子,以及十多个孩童。这些人的身份很特殊,女人是哥萨克抢来的老婆,孩童则是哥萨克的后代。
  彭春林知道自己为啥留下,那么多军官,偏偏选自己主管此地,分明就是因为他跟张庭训最熟。
  彭春林先是编练队伍,任命队长、什长、伍长,然后宣布说:“那些孩童,都是哥萨克留的种。我不想养,也不忍杀,驱离如何?”
  众人都没反对,有人想说什么,但也始终没有开口。
  驱离的意思,就是自生自灭,一群孩子哪能熬过冬天?
  张庭训左右看看,实在忍不住了,说道:“五岁以下的,可以养着,反正也不记事。”
  彭春林点头:“可以。”
  科学证明,人类的大脑,七岁才能发育完全,因此七岁前的事情,基本都会慢慢遗忘掉。
  彭春林又说:“咱们的老婆,都在海兰泡那边,一个也没有带过来。三年时间,难熬得很,想讨老婆的可以报名。若不嫌弃,就收哥萨克留下的女人。若想等着,就跟附近的土著结亲,到时候随便送点东西做聘礼。”
  三大都护府和海外领地,大同军纪有些变化,朝廷鼓励士兵多娶妻,特别是娶土著女子为妻!
  只要不强抢民女,只要你的军饷能撑住,娶妻生子越多越好,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汉人数量。是不是有些不尊重女性?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当场就有十多个士兵,愿意收下哥萨克的女人。
  彭春林问道:“还有没有?若是没有了,我就把剩下的女人,都分配给那些奴隶做妻子。”
  这话说完,又有两个士兵举手。
  彭春林点头说:“你们抽签为序,去挑选老婆吧。选剩下的女人,让她们自己挑选奴隶丈夫。”
  大同军先选女人,剩下的女人再选奴隶男子。
  最后,哈巴罗夫向奴隶们宣布:“你们都自由了,可以继续留在这里种地,每年交一些粮食做赋税,剩下的粮食都是你们自己的。若想离开,现在就可以走。”
  走个屁!
  他们所在的部落,早就不知游牧到何处了,现在离开雅库茨克等于送死。
  被女人选中做丈夫的奴隶,愿意相信大同军,率先跪下感谢大恩。其余奴隶,则半信半疑,但还是愿意留下种地。
  又过数日,天气愈发寒冷,夜里已经快要接近零度。
  半月之后,开始降雪。
  满地堆满积雪的情况下,大同军迎来第一批客人。
  十多头驯鹿拉着雪橇,雪橇上有人,也有皮毛,飞快靠近城堡。
  这是来换取人质的土著,他们降雪之后才出现,乘坐雪橇来去如飞,可以防备哥萨克追踪。


第855章 【逐日部女萨满】
  按照后来俄罗斯的说法,外兴安岭及以北地区,土著全都叫做“雅库特人”。
  雅库特人,雅库茨克,很明显是怎么回事。
  这里的土著,其实自称“萨哈人”。苏联解体之后,为了表示对土著的尊重,雅库特共和国改名为萨哈共和国。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萨哈族和鄂温克族经常被混淆。
  一是源于两族的风俗习惯互相影响,二是在划分民族的时候,中国境内的萨哈人,被全部归为鄂温克族,而苏联境内的鄂温克人,又全部归为雅库特族(萨哈族)。
  对了,“通古斯”这个词汇,最早就是萨哈人对鄂温克人的称呼……
  根据现代科学手段,在匈奴时期的蒙古高原墓葬中,找到了萨哈人的基因上游。
  说明萨哈人的祖先,汉代曾经生活在蒙古高原。
  有学者推测,其远祖应该是高车人。根据不同的迁徙路线,又可称之为丁零、铁勒、敕勒。后来又融入回纥汗国,因此也有专家说,萨哈人与维吾尔族属于同源异流。
  萨哈人的语言,属于突厥语系。
  两百多年前,他们还在贝加尔湖地区定居,被布里亚特蒙古驱赶到极寒之地。
  所以不要觉得他们是原始人,别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
  此时此刻,奔跑在最前方的鹿车,走下来一个萨哈女萨满。她穿着厚厚的皮毛大衣,全身缀满了兽皮条,戴着造型古怪的帽子,帽上插着几根彩色羽毛。
  她叫瓦霞·布里托天,拔出利刃指向城堡:“去!”
  驯鹿拉着一架雪橇,径直奔至城外,一个战士大吼:“我们来赎人质了,快把人放出来!”
  彭春林问道:“他们说什么?你能听懂吗?”
  哈巴罗夫翻译:“赎买人质。”
  萨哈人是在夏天过新年,而那些哥萨克强盗,也喜欢夏天划船到处跑。一旦发现萨哈部落,就白天隐藏起来,夜里进行突袭,抢走皮毛和粮食不说,还抓捕重要的部落成员做人质。
  彭春林说:“把人质都带出来,让他们辨认。”
  负责喊话的萨哈战士叫达瓦,意思是“难以翻越的高山”。他见城堡大门打开,立即握紧武器,随时准备作战。
  哈巴罗夫走在最前面,说道:“你过来辨认一下。”
  达瓦一眼便看到自己的族人,那是女萨满的独子。一旦女萨满去世,其子修炼三年,就要继承萨满职位,保护部族不受侵害。
  彭春林说:“放这人离开。”
  人质被带到达瓦面前,达瓦直接愣住了。按照正常流程,不是该有人去萨满那边验货,双方一手交皮毛、一手换人质吗?
  哈巴罗夫说:“可恶的罗刹强盗,已经被伟大的中国人赶走了。今后,不会再有人欺凌你们,中国人将是你们的保护者。这是中国人准备的礼物!”
  张庭训手捧一小罐盐上前。
  达瓦下意识接过,用手指蘸盐品尝,顿时如同饮了美酒。
  这里获取食盐,要么烧煮池盐,要么挖掘岩盐。不管是哪一种,都富含杂质,味道是苦涩的。而眼前的食盐,洁白如雪,毫无异味。
  达瓦不敢怠慢,载着人质,驱赶雪橇返回。
  他捧上盐罐子,指着城堡一阵诉说,已然高兴得手舞足蹈。
  女萨满瓦霞·布里托天,好奇的看向大同军:“中国人把罗刹强盗赶走了,他们释放人质的时候,不但不索要皮毛,还送我们雪盐做礼物?”
  “是的,”达瓦高兴道,“中国人是好人,不是罗刹强盗那种坏蛋。”
  瓦霞·布里托天又问儿子:“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他的儿子叫坤德,回答说:“我被罗刹强盗抓到这里,跟其他部落的人质一起,关在一间黑屋子里,每天只能吃一小碗叫大麦粥的东西。有一天,外面传来火炮的声音,罗刹强盗就被杀死了。中国人没有再关押我,让我帮他们修缮城堡,每天也能勉强吃饱。”
  “都随我过去。”瓦霞·布里托天说。
  雪橇队全体奔向城堡,女萨满下车踩在雪地里,双臂交叉抱于胸前:“我叫瓦霞·布里托天,感谢中国朋友,救下我的儿子,还送给我们贵重的雪盐。”
  哈巴罗夫翻译之后,彭春林笑道:“我叫彭春林,是这里的长官。罗刹强盗,也是中国的敌人,希望我们可以做朋友。”
  瓦霞·布里托天解下腰间的匕首,双手捧上说:“你们已经是逐日部的朋友,请收下这把匕首。”
  彭春林说:“朋友,请到城堡里休息吧,我们会提供丰盛的食物。今后我们可以交易,你们用皮毛交换,我们用布匹和食盐交换。如果你们愿意定居,也可以住在城堡附近,我会教你们如何种植粮食。”
  瓦霞·布里托天略微迟疑,看向大同军手里的火铳。
  她觉得应该没有危险,如果大同军立即动手,她是避不开这种魔鬼武器的。
  不同的萨哈部落,有不同的图腾信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鸟熊狼猪……都可以作为图腾。
  眼前这个部落,就以太阳为图腾,对外称为追日部落、逐日部落。
  他们被请进城堡里,不但有大麦、土豆、熏鱼作为食物,甚至还捧上来一坛劣酒。劣酒是哥萨克的藏品,极为珍贵,估计来自贝加尔湖地区。
  如此热情款待,感染了女萨满,立即让人从雪橇取来食物。
  那是冻硬的鹿血和酸奶,还有一些鹿肉干。
  “我敬萨满一杯。”彭春林说道。
  瓦霞·布里托天非常豪爽,举杯一饮而尽,说道:“太阳保佑中国朋友!”
  在哈巴罗夫的翻译下,双方开始热情交流起来。
  女萨满估计没怎么喝过酒,几杯下肚就脸红了,好奇问道:“我知道南方有通古斯人(索伦部),中国朋友又来自哪里?”
  彭春林说:“我们来自更南边,索伦诸部,已经臣服于中国的皇帝陛下。中国皇帝陛下,命令我们北上,先帮助索伦部赶走罗刹鬼,再来这里帮助你们赶走罗刹鬼。”
  索伦部,是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的统称。
  瓦霞·布里托天难以想象,更南边会是哪里,她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
  彭春林趁机说道:“明年夏天,会有士兵送来粮食。到那个时候,萨满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派遣族人随船前往中国。”
  瓦霞·布里托天点头说:“我会的。”
  女萨满觉得,中国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部落,中国皇帝就是那个部落的首领。距离应该很远,至少要走半年吧,她非常愿意结交这种友好而强大的部落。
  东拉西扯半天,鹿血和酸奶已经融化。
  瓦霞·布里托天往热腾腾的鹿血里,倒入一些酸奶搅拌:“请品尝逐日部的鹿血,它能让身体温暖,再寒冷的冬天也不会生病。”
  彭春林轻轻抿了一口,顿时脸都绿了,酸奶和鹿血的混合物,那奇葩的味道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面对女萨满期待的眼神,彭春林硬着头皮喝下几口,猛的反胃差点直接吐出来。
  鹿血是好东西啊,滋阴补阳,冬日暖身。
  而且,这些萨哈人属于半游牧部落,经常无法顺利获取食盐,全靠喝鹿血、牛血补充盐分。
  “庭训,你也来尝尝,这可是壮阳之物。”彭春林觉得不能自己一个人被坑。
  瓦霞·布里托天看得明白,也不再逼迫彭春林,起身亲自给张庭训倒鹿血。
  别看张庭训生长在勋贵家庭,骨子里就是一个粗胚。刚喝的时候,略微有些不适应,但多喝几口竟觉得不错,咕噜咕噜把整碗鹿血都喝完。
  彭春林看得目瞪口呆,怀疑张庭训是不是味觉有问题。
  张庭训把碗放下,横袖擦了擦嘴,打饱嗝道:“果然是好东西,喝了身体发热。”
  哪有这么快见效的?你大冬天喝碗热汤都会发热。
  双方酒足饭饱,开始谈生意。
  逐日部落带来20块皮毛赎买人质,多为鹿皮,但还有几张紫貂皮。
  大同军缴获哥萨克的物资,根本不缺穿的,出兵时带来的棉袄可以拿来交换。
  总共价值几两银子的棉袄,换来价值上千两银子的皮毛,双方都感到非常高兴,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彭春林说:“明年夏天,我们还有食盐和棉袄运来,到时候希望可以继续交换物品。对了,还有棉布和针线,如果棉袄破了能够缝补。”
  “感谢慷慨的中国朋友,我们明年还会带着皮子过来。”瓦霞·布里托天,期待着下一次交易。
  今天没有下雪,彭春来想炫耀武力,邀请女萨满参观士卒操练。
  几十个大同军士卒,站在扫了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