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井冈监税太监被杀,钞关被洗劫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吉安府。
  吉安监税太监大怒,但也无计可施,只能派人前往南昌,报告给江西镇守太监知晓。
  江西镇守太监也没法……
  崇祯皇帝,在重用太监的同时,也收回太监许多特权。
  江西镇守太监,若无巡抚支持,没有资格调兵。就算有巡抚支持,也还要跟江西三司沟通,等流程走完估计都明年了。
  江西巡抚解学龙,正忙着重建滕王阁,别的事情他啥都不管——特别是太监的事情!
  无奈之下,只能重新派太监,前往井冈镇收税。
  同时,通缉井冈巡检费映珙,传令铅山税监王衡,联合铅山知县去费家搜捕要犯。
  铅山官府还没收到消息,费家就已经得知详情。
  费元真紧急召开族老会议,将费映珙从家族除名,然后聚集家奴准备对抗官府。
  真把费家惹毛了,知县今年别想征收赋税!
  ……
  却说费如鹤带着费纯,千里迢迢来到井冈镇。
  他逮着个农民问道:“老表,井冈巡检衙门在哪边?”
  农民顺手一指:“那边,都没人住了。”
  “没人住?”
  费如鹤迷糊道:“费巡检不在吗?”
  估计是太监招人恨,农民幸灾乐祸道:“费巡检干出好大事,早就带着银子跑了。”
  “跑了?”费如鹤有些傻眼。
  农民说道:“费巡检杀了太监,抢了钞关银子,不晓得跑去哪边。”
  主仆二人,面面相觑。
  继续往前走,费纯说道:“少爷,咱在镇上歇一夜,明天就回铅山吧。”
  费如鹤连连摇头:“好不容易出来,就是要做大事的,哪能找不到四叔就回去?”
  “那咱们该去哪儿?又该干啥?”费纯问道。
  “容我再想想。”费如鹤急得直挠头。
  远在异乡,一个人都不认识,这他娘的能干啥啊?
  在井冈镇寻客栈住下,费如鹤左思右想,突然有了眉目:“咱们学《水浒传》里的好汉,锄强扶弱,劫富济贫,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
  费纯不敢反对,只嘀咕道:“少爷,你那是做土匪。”
  费如鹤烦躁不已,郁闷道:“唉,别说了,先去填饱肚子。”
  主仆俩来到客栈大堂,点了酒菜,趴在桌上发愣。
  “听说了吗?黄家镇的农民造反了!”
  “真的?那还怎么做生意?”
  “不耽搁做生意,乱民只杀地主,对来往客商分毫无犯。”
  “这可说不准。”
  “嘿,这事我晓得,我前两天就在黄家镇,还跟带头起事的赵相公同桌吃过饭。”
  “兄台快坐过来,今天的酒我请。”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快说说,到底怎生回事。”
  “那赵相公,是吉水秀才,姓赵,名言,字子曰。”
  “赵子曰?这名字有趣,一听就出自书香门第,怎的就带着农民起事了?”
  “嗨,都是镇上黄员外逼的。这赵相公出了一千两银子……”
  赵子曰?
  费如鹤与费纯对视一眼,又是欣喜,又是惊骇。
  费纯喃喃自语:“瀚哥果然还是造反了。”
  “你知道他打算造反?”费如鹤问道。
  费纯点头说:“不止瀚哥要造反,庞夫子也要造反,他俩去年就在暗中谋划。”
  “嗙!”
  费如鹤猛拍桌子,由于声音太大,店中食客都扭头望着他。
  “咳咳!”
  费如鹤咳嗽两声,连忙说:“那黄员外欺人太甚了。”
  食客们顿时附和:“就是欺人太甚,竟然坑骗赵秀才一千两银子。”
  等那些人转移注意力,费如鹤才低声抱怨:“先生和赵瀚,悄悄做恁大事,竟也不告诉我一声!”
  费纯问道:“少爷敢造反吗?”
  “有……有什么不敢?”费如鹤语气变弱,他还真的有些害怕。
  费纯劝道:“少爷,咱还是回家吧。”
  “我不回!”
  费如鹤咬牙道:“咱们改名换姓,跟着他造反试试,痛痛快快干一场!”
  费纯一脸苦涩:“少爷,何必呢,你又不缺银子花。”
  费如鹤纠结道:“我就想干大事,老实考武举做官,那是干不成大事的。就算能带兵打仗,还得看文官脸色,还得给太监当孙子。这话是四叔说的,他肯定不会骗我。”
  费纯无力再劝,只得闭嘴。
  突然,客栈外面有人喊:“太监又来了!”
  众人纷纷跑出客栈,却见门口贴着告示,大意为:监税太监重建井冈钞关,现招募税吏、税卒若干,有意者明日到巡检司衙门报道。
  费如鹤顿时眼睛一亮。
  他拉着费纯去打听消息,太监只带了四人赴任,其中一人在河边看守船只,另外三人跟太监一起住进巡检司。
  这些监税太监,麾下没有编制,只能自己临时招募,就连带来的四个跟班,也是在庐陵县招的混混。
  费如鹤前往河边,花费双倍价钱,从渔民手里买来一艘小船。
  他对费纯说:“你守在船上,夜里打着灯笼,等我来了就开船!”
  “少爷要作甚?”费纯问道。
  费如鹤笑着说:“学四叔,杀太监,做大事!”
  费纯惊道:“你疯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费如鹤讥笑道。
  事实上,费如鹤也不知自己的志向是什么,他只希望能轰轰烈烈做大事。
  让费纯守在渔船上,费如鹤提刀背弓前往巡检司衙门。
  “嗙嗙嗙嗙!”
  费如鹤疯狂拍门。
  一个太监的跟班把门打开,没好气道:“税监老爷今天刚到,一路累得很,想入伙明天再来。”
  “老子就要今天入伙!”费纯一脚把此人踹翻。
  其他跟班纷纷围过来,费纯也不拔刀,只用刀鞘将这些人打倒。
  太监寻声而来,正好见到此景,赞叹道:“真壮士也!”
  费如鹤抱拳说:“九江张尧年,拜见税监老爷。我在九江杀人了,有命案在身,税监老爷敢不敢收?”
  太监大喜道:“怎不敢收?杀十个八个都不成问题,今后跟在咱家身边好好干!”
  太监觉得自己招到了猛将,不怕像前任那样被人宰了,当即让跟班去买酒菜回来招待。
  说是买酒菜,肯定是不要钱的。
  费如鹤大吃大喝一顿,更加感激涕零,自告奋勇要为太监守夜。
  当天夜里,费如鹤摸进房间,一刀把太监砍了。
  这货提着头颅直奔河边,跳上渔船说:“快开船,黄家镇在上游!”
  新上任的太监纯属倒霉,遇到费如鹤这种二愣子。一两银子也不抢,只为见鬼的办大事,稀里糊涂就被取走脑袋。
  太监在睡梦中被砍死,估计醒来已是阴曹地府,见了阎王也不知该咋说自己的死因。


第096章 【立信立威】
  全镇的户口册,已摆在赵瀚面前。
  数据做得非常详细,除了个别自耕农、小地主之外,其他佃户都不敢隐匿信息。
  是的,黄家镇还有自耕农和小地主!
  都是近几十年内,从三黄、李家分出去的族人。他们也恨三黄和李氏,如果遇到天灾,很容易被大地主侵占田产。
  全镇有517户,共计丁口3645人,其中男丁2029人、女口1616人。
  以上数据,12岁以下孩童未统计,因为古代非常容易夭折。赵瀚下令,专门给12岁以下孩童另立副册。
  同时,大族留下家奴,也暂未进行统计,赵瀚另有安排。
  若把全部人口算上,应该能超过4000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男女比例非常离谱,黄家镇肯定有杀害女婴的传统,并且有大量光棍儿存在。
  另外,老年人口比例很低,全镇平均年龄为31。26岁(12岁以下孩童不统计)。
  医疗卫生水平差,并不是主要原因。
  纯粹是种的粮食不够吃,一旦遇到歉收,就有老人主动自杀。特别是老妇人!
  “公子,田分好了。”陈茂生捧着鱼鳞册进来。
  赵瀚手里,包括山地在内,约掌握18000亩土地。
  江大山、李正等主动立功者,每户分得20亩地;
  黄老实等交投名状者,每户分得19亩地;
  第一批起事者,每户分得18亩地;
  第二批起事者,每户分得16亩地;
  第三批起事者,每户分得15亩地;
  从头到尾看戏的顺民,每户分得5亩地。
  当然,以上只是粗略规定。若有人分到下等田,赵瀚会酌情多给,尽量以公平为前提。
  一共分了8000多亩地出去,赵瀚自己还剩10000亩左右。
  “没出乱子吧?”赵瀚问道。
  陈茂生说:“闹了几场,还有人打架,都被铁牛带人制止了。”
  黄家镇最大的地主赵子曰先生,收起户籍册和土地册,面带笑容道:“召集全体农户,后天早上来黄家祖宅大门外开会。对了,告诉他们,不管大人小孩,来了就能白领粮食!”
  ……
  此时春耕已经结束,赵瀚在分田的时候,尽量谁佃耕的土地就分给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利益纠纷。
  天光微亮,算上孩童在内,约有四千人左右,陆续来到黄家祖宅外。
  大门开启。
  赵瀚跨步而出,身后是庞春来、张铁牛、陈茂生、江大山、黄幺、黄顺、李正、江良、刘柱、小红、小翠等人。
  扫视众人,赵瀚朗声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是来领粮的,不晓得开会是啥子东西。”
  “哈哈哈哈。”
  一些农户笑起来,更多农户则是满脸期待。
  “我也不让你们久等,”赵瀚对陈茂生说,“开始放粮,每个大人(12岁以上)五斗米,小孩减半。按登记的户册来分……”
  “赵老爷!”突然有人喊。
  赵瀚问道:“怎么了?”
  那人吞吞吐吐道:“我……我要登记户册。”
  “立即给他登记户籍,”赵瀚也不责罚此人,而且语气和蔼道,“谁还没造户册的,都可以来登记,按户口领粮食,大人五斗米,小孩子减半。”
  此话一出,突然跑来二十一户村民,全是自耕农和小地主。
  他们跟被灭门的大户关系较近,不是感情关系,而是血缘关系,被分家出去不超过五十年。
  登记完毕,赵瀚开始放粮。
  说好的每人五斗,就是五斗,而且没有用小斗。
  黄遵道虽然银子不多,屯的粮食却多,这玩意儿才是农村硬通货!
  另外几个大户同样如此,黄二爷家甚至只有300多两银子,粮食却屯了好几千石——有些都发霉发黑了,也不愿拿出来分给穷人。
  赵瀚这次分发的,就全部属于陈粮,继续储存只能烂掉。
  只见一个又一个农户,被点名之后过去领粮。虽然都是些陈粮,却足够他们高兴,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还没领粮的农户,都翘首期盼,生怕赵老爷中途反悔。
  一直放粮到接近中午,总算所有人都分到粮食。
  “菩萨保佑赵老爷!”
  突然有农户下跪,带着哭声高喊。
  犹如病毒传播,一个传染一个,转眼间四千余人全部跪倒。
  赵瀚也懒得制止他们下跪,他已经想明白了,喊一万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
  分粮就是实事,无非三个目的:
  第一,处理即将烂掉的陈粮。
  第二,清查户籍人口,让没有登记的农民,为了分粮自己冒出来。
  第三,立信。赵老爷说话算话,说分粮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