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7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瀚说道:“平身,赐座。”
  柳顺卿被带到皇帝近前坐下,如此礼遇,把他感动得想哭,恨不得以死报效天恩。
  赵瀚问道:“朝鲜使者上个月才离开,朕已经谴使随行,正式册封朝鲜新君。这朝鲜国主,为何还要谋反?”
  柳顺卿说道:“朝鲜先王,就在扩军备战。而今新王,又扩军三千。朝廷君臣,皆欲收复保州,整日叫嚣着所谓北伐。想当初,后金鞑子蹂躏朝鲜,是天朝军队驻扎保州,才保得朝鲜百姓安乐。天朝对我朝鲜,不啻有再造之恩,保州自当献予天朝。今之朝鲜君臣,不思皇恩浩荡,竟然妄图兴兵,真恩将仇报之豺狼也!”
  “朝鲜君臣,真想收回保州?”赵瀚笑问。
  “然也!”柳顺卿斩钉截铁道。
  赵瀚才不信这等鬼话,借给朝鲜君臣一万个胆子,他们都不敢真的跟中国开战。所谓北伐,不过是权力斗争的幌子。
  当然,就算是幌子,也得谴使问罪!
  赵瀚吩咐道:“派快船去追册封使臣,不要给出国王金印,改为斥责朝鲜君臣大不敬。这个事情不说清楚,天朝不会再册封朝鲜国主!”
  柳顺卿有些失望,中国竟然不出兵,但还是奉承道:“陛下圣明!”
  赵瀚说道:“汝千里迢迢前来报信,想来必是忠义之士,且赐锦袍一袭。可暂留南京,也可去金陵大学读书,一切读书费用全免。”
  这是在培养带路党呢。
  “谢陛下!”
  柳顺卿大喜。
  如果能拿到金陵大学的毕业证,再结交中国的大儒,他回国之后必然是儒学大师,将获得无与伦比的士林威望。
  却说册封使者被追上,使者们不露声色,继续跟朝鲜官员一起坐船前进。
  他们抵达汉阳的时候,朝鲜国王正在到处抓人。
  那些朝鲜乱党分子,刚开始还知道保密,但串联的各阶层越来越多,难免人多嘴杂泄露消息。
  计划被公开之后,朝鲜君臣震怒,也不分哪个党了,两班贵族联手起来镇压。他们自己斗得死去活来,那属于贵族内部的事情,可不许有其他阶层搞幺蛾子。
  随着乱党越抓越多,两班贵族非常尴尬。
  因为那些跳得最凶的乱党,大部分都是两班贵族的庶出子。有些血缘已经远了,但基本没出五服,就算出了五服,也跟主家联系紧密——这类中人群体,地位是最尴尬的,生活远远优于平民,但又处于权力边缘,打破了脑袋想进核心圈子,却被贵族死死压住不能上升。
  “全部抄家杀头!”
  “不能全部抄家,只诛首恶便可。”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绝不能容一人逃脱!”
  “株连太多,恐酿成大变。”
  “能有何大变?通通杀头便是!”
  “……”
  如何处置乱党,两班贵族们自己就吵起来。
  随着中朝贸易兴盛,很多庶出家族,都是贵族的生意代理人。这些庶出家族,大部分还是正常的,并没有全部参与进去,只有个别逆子打算悄悄搞事。
  全都杀了,谁来做生意捞钱?
  而且,几大派系互相指责,都说对方的庶出家族是主谋。妄图借此机会,削弱对方的附属势力,整天吵得乌烟瘴气,监狱里关了一大堆乱党,暂时还不知道该杀哪个。
  这就是一通闹剧。
  乱党搞事形同闹剧,处理乱党也形同闹剧。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新思想已经传播出去,在远离汉阳的乡下,无数士绅、秀才、乡吏心里都被点燃了一团火。他们的实力太弱,而且一盘散沙,根本不敢举事,却可以继续传播这种思想。
  思想,是挡不住的,是禁不绝的!
  两班贵族争吵不休,但也吵出了某些结果。比如带头搞事的柳顺卿,必须抄家灭族。当然,灭族也只灭庶族,不能牵连到任何贵族亲戚。
  乐颠颠在南京读大学的柳顺卿,还不知道自己全家男丁都被杀了,全家的女眷都被发配为奴婢。
  另有许多乱党,惊慌北逃,跑去保州寻求大同军保护。
  在汉阳城外统兵三百的安景源,更是逃得飞快,妻儿都顾不上了,躲进保州城里瑟瑟发抖。就这种货色,还有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庶出子,让他们造反一百年也别想成功。
  中国册封使者党崇俊,来到汉阳见此乱象,暗遣手下去打听情况,自己则跟朝鲜官员吃吃喝喝。
  等把事情给搞清楚,朝鲜国王李棩,已经沐浴更衣完毕,等着迎接册封国王的诏书。
  朝鲜举行了盛大的册封仪式,国王和两班贵族悉数到场,排列整齐等待天朝使者现身。
  “拜见天使!”李棩亲自上前迎接。
  党崇俊见到李棩便站立不动,一脸阴沉的看着对方。
  李棩心里忐忑又愤怒,他好歹是一国之君,哪里受过如此对待?
  李棩挤出笑脸:“天使请入内。”
  “我看,就没这个必要了,”党崇俊说道,“朝鲜有义民柳顺卿,前往南京检举尔等兴兵作乱。圣天子并不相信一面之词,派我来打听详细情况。若是没有此事,则照旧册封。若是有此事,就让我原路返回,换大同军来问罪!”
  朝鲜君臣大惊,李棩也连忙说:“绝无此事!”
  党崇俊抬高音量,呵斥道:“既无此事,为何将柳顺卿灭族抄家?尔等究竟想掩饰什么!”
  李棩哑口无言,一时不知该如何辩解。
  领议政郑太和出列道:“好叫天使知晓,我国出了一批乱党,意图弑君谋反。那柳顺卿便是贼首,畏罪潜逃去南京,绝不是什么义士。”
  党崇俊怒斥:“你说乱党便是乱党?便如有百姓告官,检举恶霸鱼肉百姓。不待官府去查,恶霸便将百姓全家杀光,还栽污这百姓是江洋大盗。你说官府会信这种鬼话吗?”
  领敦宁李景姡С隽兴担骸疤焓谷荼庑┞业巢恢挂桓觯窃缇鸵丫泄橇城淙肥凳锹业惩纷印L焓谷羰遣恍牛梢匀シ木碜冢业趁堑墓┐驶ハ喽缘蒙稀!
  “怎知你们不是屈打成招?怎知伱们不是抓了一批义民?”党崇俊质问道。
  朝鲜君臣,瞬间无语。
  他们有供词,他们有证据,但中国使者不相信又怎办?
  党崇俊把手中节杖往地上一拄,厉声喝问:“义民柳顺卿,检举尔等扩军三千。此事可有?”
  李棩张了张嘴巴,吞咽口水说:“确有扩军之事,但并非与天朝作对,而是朝鲜国内不安宁,须得更多士兵维持城乡。”
  党崇俊抬臂戟指,指着李棩鼻子问:“你有没有叫嚣着兴兵北伐?”
  “绝无此事啊!”李棩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是真的害怕了。
  党崇俊说道:“上一个朝鲜国主就不老实,大肆扩军,还打造火器。天朝圣君仁慈,没有理会你们的小动作。尔等却不知悔改,你这国主,刚刚继位,还没受天朝册封,就敢再次扩军三千。朝鲜国内,并无民乱,尔等扩军是要对付谁?说啊!”
  宋时烈出列道:“天使容秉,我国确有民乱,阴藏于乡野之间。”
  “胡说八道,你们等着跟火炮辩解吧!”党崇俊说完,便转身离去。
  朝鲜君臣想要挽留,却被使团士兵给拦住,没有谁敢对使团侍卫动武,只能目送他们离开汉阳城。
  李棩都快被吓瘫了,左顾右盼道:“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宋时烈喊道:“当诛原党,是他们闹着要北伐的!”
  “对,诛灭原党,将其人头送往南京谢罪!”
  “原党当诛,以谢国人!”
  “……”
  又开始了,又开始了,还在玩党争。
  原党官员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站出来说:“大王,杀我们简单。可杀了我们,还把人头送去南京,不就坐实了我国欲兴兵北伐吗?这可是谋逆大罪啊!”
  李棩顿时愣住了,其余大臣也无法反驳,因为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
  宋时烈又说:“原党可以不杀,但必须治罪,蛊惑君上之罪。请陛下,把这些原党逐出朝堂,今生今世永不叙用!”
  “请逐原党!”
  一个又一个大臣跪下。
  李棩本打算借助原党,压制朝堂的掌权派。
  可这种场面,李棩根本就镇不住,含恨说道:“逐,逐,就依你们的意思,把原党全部驱逐!可天朝大军来了该怎办?”
  无人回答,无人能够回答。


第944章 【君臣跑路】
  阁部大臣一直反对扩军,赵瀚为了财政也总是答应。但随着地盘的不断壮大,军队数量必然持续增涨。
  步兵师共有18个,每个师12000人。其中,战兵10000人,剩下2000属于文职、工兵、后勤人员。临时招来的民夫,只是负责运送粮草,正规的工兵和后勤兵,则有相应的专业素养。比如火药、炮弹、万人敌等等,就不会交给民夫押送。即便要填护城河,也是工兵带着民夫做事,效率远远高于纯粹的民夫。
  骑兵师共有5个,每个师15000人。其中,战兵12000人,剩下3000全是文职和后勤,厨子、医生、兽医、文工团、钉马掌的、修马鞍的。而那12000战兵,在数次调整之后,也并非全都是骑兵,还有战车兵和炮兵部队,战车兵可以带领随军民夫组成车阵。
  步兵师里有骑兵,骑兵师里有步兵,而且皆有炮兵存在,全部属于多兵种协同部队。至于该叫什么,就看是步兵为主还是骑兵为主,几大骑兵师全都堆在北方边境。
  这已经不是师,而该称作为军团。
  此时的欧洲,三四千人的混合部队,都能被取名为某某军团。
  最初的海岸警备队,全部编入巡检兵系统。这种类似武警部队的存在,全国数量达到27万人。
  另外,还有5000人的皇城侍卫。
  吕宋驻扎大同军3000,保州驻军1000人,椰城、巨港、马六甲、北大年、仰光、泥海(曼谷)、吉大港各驻军500(宾童龙那500驻军已经裁撤)。
  因此,算上巡检兵武警部队,海内外陆军总兵力共有57万多。
  若把城市警察部队算上,那就更恐怖了,更别提乡下的农兵预备役。
  使臣党崇俊从朝鲜返回,朝廷立即下令备战。
  驻扎在上海的部队,拟出动6000战兵,炮兵全部带上,骑兵留在家里,等夏季风暴期过了就出发。
  军粮准备得不多,民夫更是没有招募,只让正规后勤兵和海军负责。从上海坐船去汉阳,来回都走海路,且以恐吓为主,真没打算深入朝鲜山区作战。
  夏季风暴频繁,海军一直在等待天时。
  而朝鲜君臣,既担心大同军杀来,又抱着几分侥幸心理,同时继续忙于党争事业。
  西人党中有个年轻人,名叫朴世采,公然宣称:“乱党虽然可恶,但天朝的新思想也该借鉴。中国天子执《大同集》而有天下,虽不甚合朱子大义,却也有其菁华所在。我朝鲜儒士,该当对天朝学术去芜存菁。首先,该正视阳明心学,不可再将心学斥为邪道。”
  同样精通阳明心学的宋时烈,却立即驳斥:“性理之学,才是朱子正朔,心学乃旁门左道也。今时中国有个陈确,谈什么气理心性合一,更是左道当中的左道!”
  朴世采说:“斗转星移,世事变幻,朱子之学自然正确,可我辈儒生也当眼观时局。尔等没有去过南京,鄙人却在南京读书四载,金陵府乃至整个天朝,完全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宋时烈冷笑:“大明之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