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朕-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孝成端正坐下,说道:“暴民遍及半个庐陵县,杀害地主,强分田产。但各乡皆不足惧,跳梁小丑耳。惟那宣化乡的赵言,必须赶紧剿灭,否则定为心腹大患!”
  解学龙问道:“那赵言有何奇异之处?”
  左孝成解释说:“相传此獠为秀才出身,他在宣化乡创立大同会,取天下大同之意。杀地主,均田地,释奴仆,轻徭赋,练团勇,甚至改‘乡都制’为‘镇村制’。”
  “此獠虽为贼寇,却不取钱财为己用。抢来的土地,他捐给武兴镇做公产;抢来的银钱,他捐给大同会做会产。”
  “均田地时,亦公平不徇私,愚夫愚妇皆愿为其效死。周边都图佃户,杀了地主之后,也自愿请他去分田地。而今,半个庐陵县的反贼,皆奉所谓的‘赵先生’为主。”
  解学龙听完这番话,立即知道事情大条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反贼!
  左孝成又拿出几张纸:“这是大同会的会章和《白毛女》的话本。”
  左孝成弄来的会章并不全,都是道听途说抄下来的,无非是陈茂生给农民宣传的那一套。
  解学龙连忙接过来查看,越看越是心惊肉跳。他叹息道:“此人实乃乡野遗才,可惜不能为朝廷所用。”
  左孝成又建言道:“出兵须速。而今,虽半个庐陵县的乱民,都奉那‘赵先生’为主,但赵贼实际只有五都之地。其余乱民皆各行其是,并不听从赵贼的调遣。若再给赵贼半年时间,肯定能将周边反贼全部吞并。到时候,恐怕就得调用外省之兵!”
  幕僚李宗学,此刻也把会章和话本看完,他拱手附和道:“抚台,此贼惯会蛊惑人心,务必速速将其剿灭!”
  “吾亦作此想。”解学龙深以为然。
  于是,江西巡抚放着萍乡反贼不管,放着铅山和南丰妖道不理,开始谋划着如何剿灭赵瀚。
  他没有立即出兵,而是联络庐陵县士绅,让士绅出钱出力招募乡勇。
  庐陵县士绅大喜,他们早就想募兵了。
  可惜朝廷不允许办团练,乡绅募兵形同造反,必须借用官府的名义。
  而今,巡抚恩准他们招募乡勇,这些都属于家乡子弟兵,不怕打仗时被外来官兵洗劫。
  解学龙很快得到乡勇三千,之前的“三万大军”实在太烂,直接从正兵变成乡勇们的辅兵。
  操练月余,乡勇们能列阵了,解学龙立即带兵出征。
  他不敢再继续练兵,因为赵瀚发展太快,暴兵速度估计也吓人得很。
  ……
  赵瀚其实很头疼,农民暴动一个接一个。
  江西山多地少,加之官绅无数,土地兼并的程度,在大明可谓数一数二。
  这里早就是个火药桶,他在武兴镇起事成功,官府还迟迟不来镇压,立即引来周边村镇效仿。
  一个村起事,就能传染几个村,旬月间传染了半个庐陵县。
  离得近的村落,愿意请赵瀚主持分田,愿意服从赵瀚的统治。
  可那些离得远的,一边打着赵瀚的招牌,一边对赵瀚不理不睬,派去的政工干部都被赶回来。
  忙活一番,赵瀚的地盘扩张到十二个村,治下人口约7800人(不含孩童),其中有四个属于贫穷山村。
  编练子弟兵八百人,共计八个大队。
  有十七个读书人投效,但全是学童和童生,暂时还没招到秀才。
  “会首,商旅全部断绝了,这几天一条商船都没有。除非把乱子平掉,否则咱们订的货,根本就运不过来。”黄顺甫前来汇报。
  赵瀚点头说:“不必着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商船不是被官兵拦截的,而是下游那些暴民,在杀地主分田地之后,竟然还划着小船打劫商贾。
  赵瀚订购的玉米和红薯,全被这些水匪给吓回去!
  处理一番军政事务,突然又有人来报:“镇长,有个姓左的秀才求见。”
  “秀才?”赵瀚大喜,“快请他……我亲自迎接!”
  赵瀚快步跑出去,却见一个贫寒秀才,正袖手站在门口等候。
  秋凉时节,此人还穿着单衣,脚踩一双稻草鞋。
  “可是左秀才?”赵瀚笑道,“我便是赵言,快快请进!”
  倒履相迎的把戏,让这秀才非常受用,他拱手道:“左孝良,字大善,拜见赵先生。”
  赵瀚拉着左孝良往里走,说道:“我这地方,童生不少,秀才也有,就是躲着不肯见我。”
  左孝良意有所指道:“我家若是地多,也不会来见先生。”
  “哈哈,让大善笑话了。”赵瀚不正面接话。
  左孝良说道:“不瞒先生,吾与族兄,已在武兴镇观察多日,对先生的手段略有了解。”
  “你那族兄呢?”赵瀚问道。
  左孝良回答:“投奔巡抚去了,他家里的地多。”
  赵瀚摇头好笑:“情理之中。”
  穿过回廊,左孝良并不进屋,而是站在门口说:“吾献一策,若先生能采纳,孝良愿为驱驰。若先生不采纳,孝良立即就走,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说无妨,我就喜欢快言快语。”赵瀚觉得这人很有意思:
  左孝良评价道:“先生的宗旨,本是极好,吾亦苦求天下大同。可行事未免太过粗暴,不可为长久之计。”
  “你说不能直接杀地主分田?”赵瀚听明白了。
  左孝良解释说:“田肯定要分,但不必直接杀地主。地主里面,也有乐善好施的,并非全都是坏人。”
  赵瀚点头道:“确实如此。你觉得该怎么做?”
  左孝良突然低声说:“吾观先生之大同会,颇能调动百姓。每到一地,先驻军队,再令百姓抗租抗息。到地主无法承受之时,再由官府出面,低价赎买土地分给百姓。”
  赵瀚反问道:“哪有恁多钱买地?”
  左孝良拱手说:“不必官府出钱赎买,只需重新给佃户分配田皮,让他们每年交些粮食给地主,算是分期支付购地银子。佃耕十年八年,便把土地给买了。”
  这个方法,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把真刀子架在地主脖子上,再用软刀子慢慢割肉放血。
  赵瀚仔细思索一番,说道:“可以试试看,效果不好再改正。但是,穷凶极恶的地主,必须杀之而后快!每到一个都(约几个村),至少杀一个最坏的地主,否则老百姓不会愿意跟我。”
  左孝良就怕一刀切,此刻突然笑起来,拱手作揖道:“愿为主公效劳!”


第105章 【实战练兵】
  左孝良来投奔赵瀚,并非什么两面下注。
  黄氏与左氏,皆为吉安大族。
  黄家镇的黄氏,簧坝村的左氏,只是大族分出来的偏远小支。
  左孝良的老家在簧坝村,位于武兴镇的河对岸,村民自发暴动分田地。此时已经被赵瀚接管,左孝良穷得只剩几亩地,反而因此逃过了一劫。
  至于投奔巡抚的左孝成,老家则在永阳镇。
  那里属于最前线,西边、北边和南边,都已被暴民占领。永阳镇因为商业繁荣,土地也比较肥沃,农民暂时还过得下去,因此没有出现杀地主的事情。
  可士绅们还是害怕,悄悄召集族人和家奴练兵,时刻提防着农民揭竿而起。
  左孝成、左孝良本来互不认识,直到两人都考上秀才,看名字就知道是族兄弟,于是关系迅速变得亲近。
  宣化乡接连暴乱时,他们两个正在南昌乡试。
  考举人双双落榜,结伴回乡时得知情况,又相约前往武兴村探查虚实。
  一番探听,左孝成惊骇莫名,连忙前往吉安,跑去求见巡抚解学龙。
  左孝良却喜忧参半,继续观察赵瀚的施政,居然渐渐的为之折服。
  他家里已经很穷困了,乡试期间都吃不饱,还是左孝成送他几个肉饼。他十六岁中秀才,却次次乡试落第,朝廷还取消优免,这让左孝良失望透顶。
  左孝良觉得,赵瀚可能会成事!
  “嗙!”
  费如鹤把刀拍在桌上,一屁股坐下说:“是不是要打仗了?”
  “不晓得,”赵瀚头疼道,“下游的暴民劫掠船只,已经没有商船敢过来,消息自然也传不到。我已经派船前往府城,希望别被暴民给抢了,否则咱们的探子都回不来。”
  “应该要打了,”左孝良突然开口,“我的族兄,已经前去投奔巡抚,他知道武兴镇是甚样子。巡抚只要不傻,必定发兵来攻,不过肯定先打下游的暴民。”
  费如鹤觑了左孝良一眼:“这又是哪个?”
  赵瀚说道:“左孝良,字大善,秀才相公。”
  “呵,总算有秀才投奔了,”费如鹤笑了笑,问左孝良,“会不会带兵打仗?”
  左孝良摇头:“不会。”
  费如鹤嘴上毫不客气:“那就是文官,跟咱不是一路的。”
  左孝良报以微笑,不与这厮计较。
  赵瀚对众人说:“李家拐必须拿下,明日立即出兵,相关人员也跟着,你们各自回去做准备!”
  李家拐是一个大村,甚至发展出集镇,地处禾水的几字湾处,土地非常平整肥沃。那里北边是山峦,河对岸还是山峦,是巡抚出兵的必攻之地。
  如今被一群暴民占据,杀死地主之后,摇身变成新地主,还拉帮结派镇压佃户。
  更可恶的是,这些家伙打着赵瀚的招牌,口口声声遵“赵先生”为主,却又拒绝政工人员进驻宣传。
  如果解学龙带兵来攻,那些霸占李家拐的蠢货,很可能直接投靠巡抚,帮着官军跑来打赵瀚。
  翌日,出兵。
  八百子弟兵顺河步行前进,粮草则用小船运输——赵瀚太穷,买不起运兵的大船,只能自己造一些运粮小船。
  左孝良跟在赵瀚身边,看着后面的叫花子军队,内心涌出非常古怪的情绪。
  毛竹、黄竹、锅盖、菜刀、镰刀、剪刀……这样的队伍,能跟官兵作战?
  偏偏精气神又很足,比左孝良见过的官兵好上百倍!
  那个叫陈茂生的,听说以前是戏子。此刻走在队伍前方,带着大家一起唱小曲,士兵们不时发出欢笑声。
  行军不是该庄严肃杀吗?
  左孝良不知兵,有些搞不懂状况,他还需要慢慢融入集体。
  赵瀚的主帅大旗,由一个叫刘柱的扛着。
  那面大旗啥图案都没有,就一块靛蓝色的棉布。这是平民服装之色,因为靛蓝染色便宜,贩夫走卒都穿得起,可以用来代表老百姓。
  传令官更有意思,腰插几面令旗还算正常,挂着一面铜锣也正常,居然还背着一只唢呐。
  这传令官以前是民间乐手,专门给人婚丧嫁娶吹唢呐的。
  听说,唢呐一吹,全军冲锋。
  这是给自家吹喜呢?
  还是要给敌人吹丧?
  黄顺德已经走得脚疼,他是军中主簿,不敢叫苦停歇,只能一瘸一拐往前蹦。
  “这才走几里路,就把腿都累折了?”赵瀚笑着打趣,忽悠变得严肃,“今后跟士卒一起训练!”
  “遵令!”黄顺德连忙说。
  他一个好端端的童生,被迫与泥腿子为伍,也算是逼良为娼了。
  不过改造得还算可以,不再抵触赵瀚的政策,只是招安的心思还没彻底抹去。
  “大善兄,”黄顺德挪到左孝良身边,“你一个秀才,以前还做过廪生,怎也跑来投靠赵先生了?”
  左孝良反问:“你呢?”
  黄顺德立即说:“我当然是仰慕赵先生风采,佩服赵先生的德行威严,认定了赵先生能够成事。”
  左孝良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