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太太虽然不像凤丫头这样大字不识,却比敏儿和你母亲差得多。偏偏她自己还不服气,年纪轻轻满满的都是阴私手段。你母亲不愿意搭理她,敏儿倒是和她闹过几回。

    后来她就对敏儿下了狠手,虽然没有成功。并且因此被我收拾了几次。她不敢恨我,便因此恨上了敏儿。”

    贾琏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不过心里还真是叹了口气,果然,王夫人所谓菩萨之名就是这么产生的。

    贾琏压住还打算问什么的王熙凤,开玩笑,这种上一代的糟心事既然涉及不到自家。又何必多问。

    贾母也明白贾琏的意思,对贾琏的聪明越来越惊讶的同时贾母也挺开心,国公爷有好的接班人,荣国府和贾家能够有重新昌盛的机会,贾母也很高兴。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贾母迫切想要知道林如海那里出了什么事。

    毕竟,两个儿子都不怎么成器,这些年越老越想念远嫁扬州的女儿。

    当初林如海在神京任职时,贾母还能时不时的见女儿一面,但是从永安十年林如海出任扬州巡盐御史至今,六年了,也不知道女儿过的怎么样。

    特别是这六年贾敏先后生了一女一子,做了母亲。贾母自然就更不关心了。

    平日里书信往来,贾敏从来是报喜不报忧。但是贾母能感觉的到,这几年贾敏恐怕过的不怎么好。

    “所以,你姑父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需要你这个南镇府司的千户亲自出马?”

    贾琏叹了口气:“这件事说来话长。当年,姑父恐怕是皇爷潜邸时的臣子。外放扬州,就是那时候掌吏部的皇爷亲自安排的。

    皇爷继位之后,因为内务府和户部都不在手中。因而银财匮乏,姑父便成了皇爷的钱袋子。对扬州盐税下手过重。。。。。。”

    贾母听到这却变了脸色,即使她一辈子都呆在贾府的内宅,但是扬州盐商之嚣张她亦有耳闻。

    “我记得景宁十四年,扬州盐商韦家因不忿当时的巡盐御史征缴盐税过重,发动盐商罢市,造成扬州市场混乱,朝野震动。

    当时朝中很多人要求朝廷严惩御史,安抚盐商,还是国公爷亲自出面力主弹压,并亲自带着一万京营人马去了扬州。”

    景宁十四年的扬州罢市今天贾琏听说了,只是没想到居然是贾代善平定的。不过贾琏当然知道,贾母说这个不是为了显摆荣国公的功绩。

    因为不值一提。

    “是啊,彼辈奸商,借着朝廷的便利,赚下富可敌国的财富。却因为朝廷征收该缴的税而妄想对抗朝廷,简直该死。”

    这个时候,贾母也想明白了贾琏去江南的意义。

    “所以你这次去就是给你姑父当刀的?”

    贾琏沉默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他也不愿意承认,但是锦衣府本就是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

    当然,大郑的常备军战斗力是要超过锦衣府的,这没错。但是没有大战,没有周末那样的农民暴动,就是皇帝也不能轻易动用常备军对付民乱。

    景宁十四年那次直接动用京营,一方面是扬州那帮人闹得太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执政的是圣祖皇帝,提议的是贾代善。君臣二人的功绩顶得住朝野非议。

    贾母叹了口气,她曾经也希望宝玉能够继承爵位。那样,到了地下她就能放心了。虽然宝玉可能只能当一辈子三等将军,但是那也不错不是。起码宝玉一辈子衣食无忧是可以保证的。

    但是现在贾母也想通了。如果贾琏也不着调,倒是无所谓。但是贾琏明显已经入了天子的眼,贾家这么做就是和天子对着干了。

    所以贾母的心思是真的转过来了,也开始帮贾琏想办法。

    贾琏心里还是有些温暖的。老太太思想能够转变过来,他就很开心了。所以他也给贾母宽了心。

    “老太太放心吧,我这次南下,天子剑在身,皇爷又赐下御命金牌。再加上锦衣府的力量,足以碾压一切牛鬼蛇神。”

    刚说完,贾琏想到老太太最关心的应该是贾敏。又补充道:“姑母一家虽然遇到了不少危险,但是目前除了表弟有些先天不足外其他人都没事。

    老太太尽管放心,我一定保姑母一家安然无恙。”

    贾母摆了摆手:“琏儿,自成婚之后,我观了几个月,你性情大变。办事我还是放心的,可见是长大了。

    皇爷在潜邸时我就认识,是个办实事的,他既然觉得你行,你留就一定可以。”

    贾母稍稍顿了一下,终于是下定了决心:“马上就要过年了,你今年应该是就要在金陵过了吧,正好,你就把年礼给甄家带过去吧。”

    贾琏双眉猛地一扬!

    江南甄家!了不得啊!
………………………………

第31章:必要的准备

    贾琏很快回忆起了江南甄家。

    前世的时候,贾琏一直以为,曹公是把他的家族的影子分散融合进了甄家和贾家。

    甄家即真家,贾家即假家。

    然而,如今亲身经历了红楼。贾琏才明白,甄家的底蕴是何其可怕。

    甄家的崛起,靠的是甄家老夫人,那是一位从开国时活到现在的人瑞。

    甄家老夫人本姓郭,乃是前朝思宗最小的公主。前朝灭亡,小公主辗转为太祖所得。太祖本欲纳为宫妃,然而小公主坚辞不受,直言不愿再入宫。

    太祖感其坚贞,便封为东宫女官。

    几年后时为皇太子的圣祖皇帝亲自做媒,嫁与当时的江南第一皇商,甄家。

    到了太上皇出世,因自小体弱多病,圣祖皇帝便延请当时刚刚生下甄家长公子的甄夫人进宫照料。

    太上皇在甄夫人的照顾下,和甄家长公子一起长大,后圣祖登基,为感谢甄夫人,数次加封甄家。

    景宁十七年圣祖迁都神京,更是提拔甄家成为代天家安抚江南士林的耳目。数次南巡都住在甄家,甄家一时间盛极一时。

    圣祖驾崩,太上登基,因甄老夫人于太上皇有养育之恩,天家对甄家的加恩更甚一步。太上皇永安年间两次南巡,都住在甄家。当着江南众官员的面,封甄老夫人为奉圣夫人,亲口呼之为吾家老人。

    到了隆正年间,甄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家。甄老夫人的长孙甄应嘉,现为金陵体仁院总裁,威势之盛甚于两江总督。

    别看隆正帝现在对甄家恭敬有加,但是贾琏清楚的记得,太上皇刚刚驾崩不到一年,隆正帝就以甄家欠国库银两甚巨为理由清算甄家。

    甄家的欠款,大多都是当年迎驾圣祖和太上皇而欠下的。这些年也没想过户部会敢催款,一下子哪里还的清。

    隆正帝便以此为理由抄了甄家。江南第一家至此没落。

    不过贾琏想归想,却不必过分担心。一来,太上皇和甄老夫人还都在,隆正帝还不敢动甄家,甄家还有几年好日子过。

    二来,即使是原著中,甄家抄家也不曾牵连贾家,所以这一次贾琏也不是太担心。

    据贾琏所知,甄家之所以被隆正帝报复,真实的原因是因为站队。

    隆正帝潜邸时,甄家就是义忠亲王的大力支持者,后来隆正继位,义忠亲王被废,甄家又开始支持义平亲王。

    贾琏都替甄家感到不可思议。当年皇帝在潜邸,不知道烧冷灶可以理解。毕竟当年不支持皇帝的实在太多,皇帝也不可能一一报复。

    可是后来在隆正帝彻底掌握了权力,太上皇和奉圣夫人都去了,甄家还有几年敢参与义平亲王谋反。也就不怪隆正帝严酷报复甄家了。

    真当当年冷面冷心的冷面王是好惹的。

    当然。现在这些话不必说,贾母还当甄家是实在老亲。可是甄家是被皇帝盯上的那只要杀鸡儆猴的鸡,任何人都救不得。

    “好的,老祖宗,到了金陵,我会在国公府落脚,然后一定去拜会甄家。”

    贾母放心的点了点头,有甄家帮助,又是奉了皇帝圣旨。贾母觉得在江南应该没什么事情难的住贾琏了。

    贾母放了人,说好明天派人来拿给贾敏带的东西和信件之后,贾琏带着王熙凤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贾琏现在住的,是当初贾赦住的主院。贾母短时间内是无法开口让二房搬离荣禧堂的。毕竟。当初让二房住进那里的是她。

    不过欺负一下已经没有了贾赦的关系邢夫人贾母还是手到擒来的。

    所以在贾母的干涉下,邢夫人很快让出了东路院的主院,搬到了一套没人知道的小院子度过残生。

    那里如果邢夫人好串门的话,一定会发现她的邻居们都是她的长辈,荣国公贾代善当年的妾氏。

    看着被便宜老子贾赦收拾的奢华无比的屋子,贾琏一阵感慨。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然后看着王熙凤开心的笑了起来。

    “凤儿,你真争气。这么快就中了,对了,你可给我仔细着,不要伤了咱儿子。”

    贾琏本来说的挺开心,但是越是到了后来越担心。因为胸大臀翘的王熙凤本就是容易受孕的体质,结果偏偏第一次孩子没保住,还让王熙凤得了习惯性流产。

    原著中剧情开始那几年,虽然贾琏和王熙凤也时有冲突。但是夫妻俩总体来说感情算是不错。

    但偏偏王熙凤数次怀孕斗流产了,可保住一个还是个女孩。渴望儿子的贾琏这才对王熙凤彻底绝望,转而夫妻恩绝。

    王熙凤一听贾琏的话,本来红晕的脸色登时一白:“该死的,你少说这些不吉利的。我。。。。。。”

    王熙凤本来打算说点什么,但是看到贾琏严肃的面容,自己也害怕了。

    贾琏很认真的对王熙凤说:“凤儿,我此次南下在江南要待一段时间,力争在你生产之前赶回来。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府中什么事都不要管。”

    贾琏记得王熙凤第一次流产,就是因为在孕期操持府里的事情累到了。

    贾琏不知道会不会有某些人阴私的手段在里面,但是他发誓这一世决不允许再有这种事发生。

    夫妻俩又闲聊了一会儿,王熙凤忽然开口说:“我本打算和平儿一起陪二爷南下。但是如今我是去不了了,平儿也得陪着我。只能由二爷一个人南下了。

    爷,我可跟您说好了。您这么强,我不拦着您在江南找姑娘。但是不能什么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扒拉。否则,可休怪我不让她进贾家门。”

    贾琏听到这话嘿嘿一乐。虽然自己不像王熙凤想的那般急色。但是此番南下,却真的是带着目的的。

    本来还担心王熙凤的小心眼,如今有了这“免死金牌”。自己终于可以放手施为了。

    剩下的,就是一些必要的准备了。
………………………………

第32章:东来顺

    东方的天空露出一抹鱼肚白,隆正帝伸了个懒腰,从埋头一个晚上的御案中抬起了疲惫的脑袋。

    对于隆正帝来说,这不过是又一个平平常常的夜晚。这个偌大的帝国看起来繁花似锦,实际上危机四伏。

    财政入不敷出,官员贪污腐败,民众饥寒交迫。就连一直对草原保持的绝对压制现在也有些松懈。

    辽东后金那个年轻的康熙就是个不好惹的对手。蒙古草原上已经被大郑的军队打掉了脊梁的蒙古也渐渐的被一个新的对手取代。

    罗刹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