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看着贾琏这一身,又觉得还是有可能的。这明显是自己捯饬的,没经过丫鬟的手。

    而整个荣禧堂,没有丫鬟的也就只有贾琏的书房了。不是没有丫鬟愿意去,王熙凤也曾经想要安排两个丫鬟,但是被贾琏拒绝了。

    他的书房里不但放着很多商业机密。

    比如说他设计的玻璃镜,肥皂,香皂等已经在七宝阁售卖的东西的制造办法和改进设想以及东来顺火锅之所以火爆的关键酱料的配方。就连还没有推出的香水,首饰等和水泥制造的一些设想都有。

    当初贾琏为了尽快过上好日子可是准备好大干快上的。只不过贾赦的突然死亡让他提前继承了爵位,商业上的事就不怎么用心了。

    贾芸虽然经营上是把好手,但是发明创造就不行了。

    而且三味书屋里面可不仅仅有商业上的东西,很多其他东西更是见不得光的。

    没法子,王熙凤只好自己隔段时间就去给贾琏书房打扰一下卫生。至于他的那些文字,都只好让贾琏自己收拾了。

    看到王熙凤不吱声,平儿只好自己把贾琏拉进屋里。一边让贾琏吃饭一边给他重新梳洗。

    王熙凤和梁若微跟着进了门以后,看到的就是平儿伺候贾琏的模样。

    王熙凤有些吃味的看着平儿和贾琏的互动:“啧啧,若微,我觉得咱俩有些多余了呀。”

    平儿如今在贾家的时间久了,有贾琏撑腰,再加上她本就和王熙凤感情不错,也不怎么害怕她。

    “奶奶,可别让我说出什么好话来。咱们都是一张榻上伺候过爷的,谁不知道谁啊。我来干还不是给您省事,要不我把地儿让给你。”

    王熙凤脸色一变,正要反驳。吃完了早饭的贾琏站起来在平儿和王熙凤胸前各掏了一把,在两人身体发软的同时哈哈大笑着离开了。

    梁若微在上边看着热闹,怡然自得。不过看到贾琏出了门,才像是想起了什么,急急忙忙的追了出去。

    “爷,等一等。”

    贾琏停下脚步,看着追上来的梁若微。

    在家里呆了两年多的梁若微已经不像刚刚认识时那般瘦弱,十七岁的小姑娘已经完全长开。跑动起来,身前荡漾起一阵波浪尤为壮观。

    贾琏看得一阵口干舌燥,虽然对梁若微的身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贾琏还是觉得有些控制不住。

    得赶紧拦住,因为贾琏发现身边的青儿已经看得要流口水了。

    一脚把青儿踹到一边,才问:“跑什么,有什么事?”贾琏抱住往前冲的梁若微,有些嗔怪得问。

    梁若微身体不错,跑了段路丝毫不觉得气喘。只是不好意思的说:“爷,我是想追出来问问。明天我就要随芸儿南下,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贾琏看出来了,小丫头是有些紧张了。毕竟这可能是她两年来第一次在没有自己陪同的情况下独自出门。

    虽然有贾芸,还有随行的侍女,小厮。但是这些人恐怕都无法弥补梁若微的不安。

    “若微,没事,不用担心。等今晚回来,我带你去薛家,到时候好好聊聊这件事,不用担心。”

    梁若微看着贾琏上马离开的背影,心里也是一阵好笑,

    梁若微父母早逝,祖父常年在宫中侍奉天家。梁若微从小什么事都自己做。当年被派出来随贾琏南下,上千里路也没有害怕过。

    如今在贾家生活了两年多,整个人都变得对贾琏有依赖性了。

    贾琏到了大明宫时,习惯性的仍然想往武勋队列里凑。不过被柳芳一脚踹了出来:“你小子现在是文官了站那边去。”

    贾琏这才想起自己已经不是闲散勋贵,只好扭头去了文官队列,不过和武勋队列因为上朝的人不多,而且贾琏爵位够高所以能够站在前列不同,正四品的贾琏得站在内阁阁老和九卿大员甚至是六部侍郎之后,显得地位差了不少。

    往前看看,以前能轻松看到隆正帝的脸,现在却只是一个虚影了。

    按照惯例,像这样的常朝往往是内阁和九卿出面汇报自己该管的政务。没有特殊情况或者是皇帝垂训,其他官员是没有说话的机会的。

    当然,有一个群体是例外的,那就是六科和都察院的言官。因为他们是负责监察的,所以便是一个普通的七品御史也有在朝堂上直接陈奏的权力。

    不过贾琏不羡慕这些,因为他就是属于能够每天当朝陈奏的。

    听完了内阁,吏部,礼部,刑部,兵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奏报。贾琏知道,该轮到自己了。

    “启禀皇上,臣贾琏启奏……”


………………………………

第170章:遣使

    “启禀陛下,臣贾琏启奏,鸿胪寺前寺卿许立案善后事宜……”

    站在贾琏前几位的大理寺卿吴天一听这话可就不困了。他不顾贾琏还在说话,自以为抓住了贾琏的话柄,一步走了出来挡在了贾琏身前。

    “陛下,这许立一案朝廷已经全权交给了我三法司会审,未知贾少卿所说的善后事宜指的是什么?”

    朝堂之上响起一阵笑声,隆正帝皱了皱眉头。虽然他现在权威日重,但是也有不怕他的。

    隆正帝看了看放在内阁几位阁老前面的那两把椅子。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

    那是义平和义忠两王的座位。当初自己刚刚继位,在朝堂上还处于弱势的时候,那两个家伙天天跑到光明殿来恶心自己。

    如今自己掌握住了朝局,那两个倒是缩在府里不出来了。就留下这些他们提拔上来的在这恶心自己。

    隆正帝目光森然的看着眼前的吴天,吴天却没在意。他不是隆正帝提拔上来的,但是他也知道即使将来隆正帝彻底掌权应该也不会动自己。

    贾琏当然不会被吴天这种小儿科的手段唬住。不过他和吴天不一样,他的老板是隆正帝,所以他需要表现出他对老板的尊重。

    “陛下,既然吴大人这样说,再好不过。请陛下下旨,将倭奴使团全部移交大理寺。”

    听到贾琏的话,吴天愣住了。他觉得自己一下子被贾家子顶到了墙角。

    虽然大郑并不怎么在乎那些藩国。但是除了皇帝个内阁外,有资格处理外事的就只有一个鸿胪寺。

    军机处当然也能够接触外事,翻那只限于对外战争。只有皇帝下了战争决心,才轮到军机处出场。

    不管怎么说,吴天这个大理寺卿也没有处理倭奴使团的权力。

    隆正帝非常满意的看了看贾琏,小子,不错。

    “吴卿可还有什么意见?”隆正帝故意问吴天。

    吴天感觉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吴天已经无话可说了,这么说不过是为了打他的脸而已。

    但是谁叫他自己嘴欠呢,吴天只好认命:“是臣无状。”

    “贾爱卿,你继续说吧。”隆正帝知道,吴天的后台是相当强的,暂时不合适动他,但是不妨碍他打击打击吴天的面子。

    隆正帝已经下定了决心,等明年省亲,一定要让贾妃先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包括皇帝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忘了许立案涉案人员除了朝中大臣还有倭奴使团。

    当初隆正帝只是下旨圈了倭奴使团就完了。进一步的处置到现在没有个结果。

    “陛下,如今倭奴使团已经被圈了一月有余。缇骑横行于四方馆,御林纵横于国宾处。

    各国使团人心惶惶,不利于我大郑宣王化于四方。

    臣恳请陛下和诸位阁老研究,早日给倭奴使团一个结果,也好让四方馆恢复宁静,鸿胪寺顺利推进工作。”

    隆正帝皱起了眉头,贾琏毫无疑问是给他出了个难题。往常遇到类似问题,一般都是把贡使赶回去,同时绝贡以为惩戒。

    但是这一次,倭人如此羞辱大郑,如此轻拿轻放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也是隆正帝一开始圈了他们的原因。

    但是到底要怎么做,隆正帝自己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想法。

    想不明白就不想,隆正帝抬头看向文臣之首,那两个端坐着的内阁大佬。

    首辅寒枫和次辅陈梦雷。

    寒枫感觉到了皇帝的注视,顿时就有些坐不住了。

    寒枫和前任首辅徐渊很有些类似之处。他们同样才华横溢,年少成名。但是同样久历地方,直到盛名传遍天下才受诏入朝。

    唯一的区别是,和入朝时已经年过六旬,在大郑的荒僻之地为官三十载的徐渊不同。

    年未及五十的寒枫“受苦”的日子远远不够。更何况寒枫地方的最后一任还是在天下一等一的膏腴之地,江南。

    这就导致寒枫的威信远远比不上徐渊。徐源当年哪怕是永安帝点名让他说话他也可以来一句陈还没想好。

    寒枫却是在隆正帝的目光注视下就已经稳不住自己了。

    “回皇爷,臣以为还是按旧例逐使,绝贡即可。不过为了惩戒大胆的倭人,这绝贡期限可以由三年改成五年。”

    这是寒枫的意见,得到了朝中大多数人的赞同。但是贾琏却很失望,一位堂堂首辅,内阁魁首,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竟然如此守旧。

    徐佳。林如海等重臣也先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虽然细节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和寒枫的方案大同小异。最终都逃不脱绝贡逐使这四个字。

    不过陈梦雷一直没有说话,他在观察贾琏,他发现贾琏面对这些建议一直是一副不大赞同的表情。

    隆正帝也注意到陈次辅的异常:“先生,不知道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陈梦雷笑呵呵的从座位上站起来:“皇爷,依臣看,不妨听听贾琏的意见。毕竟,他才是正管嘛。”

    “呵呵,这倒是朕的疏忽。”隆正帝很给自己的老师面子:“贾琏,你来说说吧。”

    “是,陛下,诸位大人,下官以为决不能这么轻松的饶过这群倭人。

    这一次他们敢于盗窃我大郑的情报,并且联合许立对朝鲜使团下手。

    若非锦衣府得力,差一点就被他们成功了。此种行为若不惩戒,其他各国岂非纷纷效法。”

    “行了,别绕这么多弯子,你就直接说怎么做吧。”

    林如海还是不适应贾琏这种磨磨唧唧的说话方式,看得出来贾琏这是打算学习怎么打官腔。当然很明显并不成功。

    贾琏也觉得亚历山大,所以一听林如海的话就直接结了尾:“所以臣的意见,绝贡是必须的,使臣却不能随意逐了。我们应该把这些倭使打入诏狱,同时遣使前往倭国,要倭王给个交代。”

    一听贾琏的话,礼部官员有些坐不住了。

    大郑开国以来,朝贡使团越来越多。三年一次朝贡神京从未停止,但是大郑朝廷外派使节却是很少发生的事情。


………………………………

第171章:悲剧不能重演

    “贾少卿,你可知道自景宁以来,朝廷外派使节加在一起都不到五次。

    永安,隆正以来近二十年更是从未派过。”

    出面说话的是礼部尚书方永和,那是陈梦雷在担任礼部尚书时的主要助手。陈梦雷就任内阁次辅交卸尚书之位,便推荐了方永和。

    方永和也不是不认识贾琏,平时在陈府碰到贾琏也得叫一声方爷爷。

    但是这一次他不能不出面,如果天子同意了贾琏的意见。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