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够同时入住上万人的四方馆是圣祖皇帝为了万国来朝的将来准备的。

    可惜了,几十年过去了,四方馆住的最满的一次估计就是这次了。

    “大人,都准备好了,您要见谁?”这是那个出去传话的寺史的声音。

    “嗯,先见英吉利使节,马戈尔尼。”

    贾琏其实应该先见朝鲜使节,毕竟倭人就是奔着表现来的,贾琏能想到,估计此事倭人的战船已经云集佐世保,就等着使节回国就要出征朝鲜。

    但是没办法,谁叫英国使臣是马戈尔尼呢,这个名字足够让贾琏把优先级提到最高。


………………………………

第173章:对话马戈尔尼

    贾琏不是不清楚,这个马戈尔尼不可能是前世乾隆末年的乔治马戈尔尼伯爵。

    但是马戈尔尼的出现还是让他想起了前世满清末年开始的那段黑暗的历史。

    史学界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中国的近代史应该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但是贾琏更认同前世大学时教他中国近代史的教授所讲授的个人观点。

    那就是中国真正的近代史,应该从乾隆五十六年,马戈尔尼使团访华开始。

    在他们到来之前,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马可波罗游记的记载中。

    “行在城所供给之快乐,世界诸城无有及之者,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

    而当马戈尔尼进入当时为满清统治的中国。却发现那时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马可波罗笔下黄金遍地的人间天堂。

    这才给了西方人几十年后靠着几千人一路打到金陵的胆量。

    贾琏深吸了一口气,这一次的马戈尔尼,面对真正盛世的大郑天朝,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伯爵阁下,英吉利男爵,访华使团团长詹姆斯马戈尔尼向您问好。”

    站在自己面前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高大,相貌英俊。

    “男爵阁下免礼,阁下带领使团跋涉万里之遥来到我中华。我谨代表我国皇帝陛下并以我本人的名义对阁下的到来表示欢迎。”

    马戈尔尼坐在红木做成的椅子上,在贾琏说话时始终保持着自然的微笑。

    “但是伯爵阁下,我到达贵国首都这段时间的经历可不那么友好。”

    贾琏眉毛一挑,淡然一笑:“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叛徒和败类,都会经历政局的变化和局势的动荡。

    上个世纪,贵国的光荣革命曾经打倒了王室,建立了护国主,但是没过多久不是也复辟了吗。

    如果是那个时候到达伦敦的使节,恐怕不会比今天的阁下待遇更好吧。”

    这下马戈尔尼才真是惊讶了?要知道,虽然大郑的海军控制着大郑附近的海面。但是更远的地方,却是英国以及其他西方舰队的活动区域。

    做为英国的大地主,贵族,外交家和国务活动家。马戈尔尼在来大郑前曾经在印度,新加坡和尼德兰控制的苏门答腊都待过。

    他对大郑的了解很深刻。这并不是个封闭的国家,他们的商船行走在世界各地。他们的海军在近海很是强大,不过没什么远洋能力。

    当然,马戈尔尼认为,大郑海军没有远洋能力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大郑的政府没有觉醒这方面的需求。

    因为,马戈尔尼发现,和开放的中国商人和强势的中国军人形成鲜明对照的,便是中国政府对海洋的不重视。

    这也是他在侦知今年是三年一次的藩属国朝见大郑天子的年份后组织各国使团一同访华的原因。

    没错,英吉利,尼德兰,法兰西,葡利亚和西班牙这五个此时在世界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海洋强国联合访华,正是马戈尔尼组织的。

    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到了大郑的神京还没来得及展开工作。就碰上了倭奴人策反了大郑外交大臣,被大郑天子拿下的情况。

    然后他们这些使节就被扔在了四方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现在,新任的外交大臣终于到了。也第一时间选择了接见他,马戈尔尼觉得自己还是颇为自豪的。

    而现在,居然听到这位年轻的帝国伯爵居然知道联合王国的历史,知道护国主。这就让马戈尔尼非常惊讶了。

    “天啊,尊敬的伯爵阁下您的博学真的是让我非常惊讶。在远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了解联合王国光荣革命的历史。”

    贾琏矜持的一笑,心说哥了解的英国历史比你都多。不过贾琏没心情跟一个英国来的鬼佬探讨英国历史。

    “男爵先生,我的时间很紧。我们言归正传吧,这一次,您在我国各藩属国朝贡之期到访,目的何在?”

    “您还真是直接。”马戈尔尼被贾琏顶住了,无奈的摇了摇头,决定还是直说:“那我就直说了,我们这次来华有两个目的。

    其一,拜会贵国大皇帝,申明我联合王国对贵国的友谊。并且希望能够在贵国的神京留下友谊的使者。

    其二,和包括您在内的贵国官员沟通,开拓两国之间的商路。”

    贾琏皱起了眉头,大概明白了马戈尔尼的意思。所谓的拜见皇帝。恐怕只是他们的一个托词。真正的目的还在于拓宽商路。

    贾琏知道,如今大郑的对外贸易,虽然不像前世满清时那样封闭。但是也不是完全开放的?

    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进出口贸易实际上都由包括皇家内务府掌管的皇家商队和各地大海商组成的大郑商业总会把持。

    如果外国商人打算直接越过商业总会进入大郑和普通商人展开贸易,限制是非常多的。

    马戈尔尼所说的拓宽商路,其用意应当在此。

    说实话,在这方面,贾琏还是有些支持马戈尔尼的。毕竟来自后世的他很清楚,对于商业贸易人为的设置阻碍是不合适的,也是没必要的。

    但是这个商业总会的利益复杂,甚至直接关系到天家的利益。贾琏并不觉得马戈尔尼有手段胁迫隆正帝低头。

    至于第一条里面涉及到的派驻使者?这实际上就是要互派使节。这更是贾琏出任鸿胪寺少卿后打算推动的目标之一。

    贾琏看着马戈尔尼皱起了眉头,他自然知道这个英国人目的绝不会这么单纯,但是,他们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神京东城,怀仁坊,一个破旧的院子里面。几个穿着有些过大的郑人衣服的奇怪男子正聚在一起。

    “桥本君,情况怎么样?”

    那个叫桥本的正是之前曾经和许立的管家私下相会的。

    之前都察院,刑部,大理寺联合调查时,一个替死鬼代替桥本交给了郑人。真正的桥本便隐藏了下来。

    “坊门封闭的很严实,我们出不去。”


………………………………

第174章:西方的心思

    原来,桥本,山下,山本和井上四个被倭人使团选出来的高手被其他人掩护冲出了四方馆后便利用混乱局面跑出了通济坊,跑到了邻近的怀仁坊。

    他们身上带着的不仅有他们窃取的大郑各项机密情报,还有与朝鲜使团接触获得的一些信息。

    国内大军云集佐世保,就要再次征伐朝鲜。急需这批情报支持。

    虽然利用朝贡之机破坏大郑和朝鲜的关系,阻止大郑海军援助朝鲜的计划没有成功,还损失了一名在大郑潜伏十几年的高级情报员。但是使团真正的团长井上觉得,能够得到这些珍贵的情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来他们打算从怀仁坊偷些衣服食物便潜出神京。但是大郑政府的反应之迅速出乎他们的意料,刚刚到怀仁坊不久,怀仁坊便被全面封闭。

    没办法,井上便带领四人闯进了怀仁坊的一户人家。

    但是哪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郑人都不会害怕倭人。那户人家只住着一对年轻夫妻。

    年轻的男人毫不犹豫的拿起武器反抗,但是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是四个高级武士的对手。哪怕那个男人比四个倭人都要高一头有余。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男人,四个倭人兽性彻底爆发,又把那个年轻的小媳妇儿给糟蹋了。

    等彻底冷静下来,两个人已经都死了。

    事情彻底大发了。曾经三次出使大郑的井上知道。郑人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尤其是他们的贵族。

    也许那些贵族自己从心底里也并不拿他们的平民当回事,但是如果被自己这样他们所谓的藩民杀死,郑人却绝对会不死不休。

    此地不能久留,这是井上的第一判断。所以他才打发桥本三人出去寻找是否有能够离开怀仁坊的通道,很可惜,没有找到。

    不过井上失望的同时不经意的一转头,却让他兴奋起来。

    另一边,贾琏连续接见了英吉利,法兰西和葡利亚三国使臣后,终于从三位使臣的话语里找到了一丝他们真实目的的线索。

    除了大郑和周围受大郑保护的藩属国,世界已知地区已经基本被五国瓜分完毕。

    根据和三国使臣的谈话,贾琏已经可以确定,虽然中国历史发生了变化,但是世界历史还是按照固有的规律顽强前进。

    比如说今年是隆正七年,而此时的辽东是满清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已经将近两百年,五月花号到达北美也已经快六十年。

    南北美洲和南部非洲已经遍布殖民者的足迹。中东和北非则成了阿拉伯人的乐园。

    除了还没有被发现的澳洲,这个世界就只剩下远东这片土地还在西方人的统治之外。

    所以,现在,西方殖民者把目光看向了远东。他们觉得,相比于疯狂的阿拉伯人,应该是文明的中国人更好接触。

    所以这几个国家这次是来试着接触中国,看看大郑能不能让他们在商业领域有所收获。

    如果不能,那么就要看看能不能依靠武力从大郑得到些什么。

    比如说更开放的贸易,更低的税率,更多的通商机会。

    西方商人对那个垄断大郑对外贸易的商业总会深恶痛绝。虽然通过这个总会他们可以在大郑沿海的十二个港口城市进行贸易,但是由郑人过一手之后利润可是直线下滑。

    当然,西方人还想在大郑的神京派驻使节,同时请求大郑天子允许他们在大郑境内居住,生活和传教。

    葡利亚使者马尔可夫离开后,贾琏没有继续接见西班牙和尼德兰两国使节,而是让魏旭告诉各国使节耐心休息,四方馆的问题会尽快解决。

    毕竟西方人的打算已经基本清楚,和马戈尔尼说的类似,当然也确实还有更进一步的打算。这都没有关系,贾琏觉得凭借如今大郑的实力能够应付的来。

    接下来就是需要见一见朝鲜人了。

    “朝鲜国大相李宁见过天朝大人。”

    贾琏抬起头,看了看眼前的朝鲜人。居然是大相,这样的人物轻易离开国境,看来朝鲜的情况确实很危险了。

    倭奴国打算对朝鲜动手这是贾琏早就知道的。和他前世经历过的一样,倭奴人一直做着通过征服朝鲜,接着征服辽东甚至整个大郑的“乌龟上岸”的梦想。

    虽然还没有前世清末那样完备的思路,但是对朝鲜的野心已经膨胀起来。

    前朝孝宗年间,倭奴人就曾横渡倭奴海进入朝鲜,不过被当时前朝辽东经略使江峰击败。

    本朝顺德年间,倭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