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中华新世纪-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老乡亲们!”王德标拱手一礼,朗声说道:“台湾自倭奴占据以来,数月间,到处残害淫虐、荼毒生灵,凡有血气者,皆宜同心戮力,恢复桑梓。在下黑旗军七星营守备王德标,今重组一军,再战倭奴,愿诸位桑梓助吾。此次征倭,上报国家,下救生民,决战到底,不死不休。本营将士皆断须割发,对天发誓,倭人一日据台,本将则血战一日,一息尚存,绝不妥协屈服……为奴为婢,生有何欢;为雄成神,死有何苦。(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为子孙万代打出一片自由天地,让他们幸福安康,永不受人欺辱,即便一死也当含笑九泉……”

    “驱倭保台,回归中国。”张仲华在后面振臂高呼,战士们也随之高喊,群众的气氛被带动起来。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历史上,日本殖民者的残暴并没有吓倒英勇的台湾人民,却将激怒的人民推入义军队伍,除最有名的抗日三猛外,台湾人一次次地起义。民族意识一直是支撑和促使他们起义的原动力。较大规模的起义就有二十多起,先后牺牲者达三十万人之多。要知道,当时台湾人口只有五百多万,相当于死亡了十分之一。台湾民众以简陋的武器,抗击日本侵略军达八年之久,迫使日本连换三届总督,可算轰轰烈烈,让人感佩了。日本人当时记载:“不论何时,只要我军一被打散,附近村民,甚至年轻妇女都拿起武器,一面呼喊着一面投入战斗。我们的对手非常可怕,丝毫不怕死。他们隐藏的房子被炮火摧毁,就镇静地转移到另一栋,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

    王德标再次拱手躬身,向民众施礼,然后跳下木台,命令将日军抢掠的财物发还给百姓。

    纯朴,实在,王德标再次觉得很感动。在几位镇上士绅的主持下,镇民们自己报数,取走粮食和财物,不拥挤,不争抢,走时还向自己诚恳的深施一礼,他也不断含笑颌首。

    直到半夜时分,再没有镇民来领东西,可粮食和财物还剩下了很多。

    “大人。”几个士绅走了过来,行礼如仪,十分恭敬。

    “诸位先生辛苦了。”王德标还了一礼,笑着说道。

    “大人忠肝义胆,驱倭保台,劳苦功高。”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先是赞扬了一番,接着说道:“老朽身弱力薄,有随大人之心,却无杀倭之力,只有将些许粮食和财物捐出,以资军用,以表吾心。”

    “吾也献粮捐金,望大人早日驱除倭奴。”另一个士绅指了指剩下的物资,诚恳的说道。

    …………

    原来剩下的东西是他们的,王德标恍然大悟,连声称谢,并将几位士绅请入大宅,上茶倒水,亲切攀谈。

    在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都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层,他们才是农村的主宰者。而且在台湾,由于开发较晚,土地较多,农民与这些士绅的矛盾并不象内地那样尖锐。这样也就决定了不能采取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等政策来争取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阶层。那么采取统一战线就是王德标最主要的的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民众,将敌对面缩至只要你不是铁杆汉奸,只要你还对着日本人开枪,那就是团结争取的对象。

    王德标在交谈中,态度平和,言语真挚,完全没有清朝官吏那种以上对下的傲慢和粗鲁军汉的跋扈。他将新七星营的纪律解说一遍,赢得了诸如仁义之师,秋毫无犯等赞语。随后他又将七星营不能驻守斗南镇的原因和道理一一道来,并请这些士绅向不理解的镇民们详加说明。

    当士绅们知道新七星营只有二十多人,却三战三捷,已经击杀了七十多名日本鬼子的时候,都啧舌不已。一连串什么“神机妙算”“勇猛多智”“虎狼之师”等等的赞誉之词纷纷扣来,听得王德标也有些发飘。
………………………………

第二十二章 展望

    呼,送走了这些士绅,王德标回到屋里,很没形象地往椅子上一靠,双腿搭在桌上,吐出了一口长气。

    “大人,属下有一言,不知——”张仲华停下笔,抬头说道。

    “有话就说。”王德标摆了摆手,截断他的客套,“军人,就要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是,大人教训的是。”张仲华抿了抿嘴,说道:“大人与这些士绅据实相告,难免不会被倭人知晓,则我军之虚实——”他欲言又止的停住了。

    “虚张声势,我也想过。”王德标抚着额头慢慢说道:“但日军若信以为真,则必出动大军报复,我们力量还小,训练还不足,恐怕难以承受。我认为,还是徐图发展为上策。”

    “力量虽小,战力却强。”张仲华说道:“倭奴得到情报,必不会太重视。如此,我们既赢得时间,又可消灭小股来犯之敌,逐渐壮大。此为以弱示敌,扮猪吃虎也。”

    王德标点了点头,口气中多了些赞赏,“文人好谈兵,却不可似赵括之流。孙子兵法由来以久,敌用,吾亦用,然胜负几何?中、俄伊犁冲突之时,俄人远东舰队从海参崴开至日本洋面,虚张声势。彭玉麟督长江水师以拒敌,竟想满载桐油木柴至日本洋面去施行火攻。”

    “时代非三国,统帅非孔明,火攻之计恐不行耶!”张仲华苦笑道。

    “正是如此。”王德标一拍大腿,摆正了姿势,郑重说道:“游击战法古已有之,非为创造,但却可将之发扬光大,创新发展。”他自嘲地摆了摆手,“文绉绉的说话真的很累,待我用白话加以说明,你不要笑我粗俗啊!”

    “属下岂敢。”张仲华笑道,王德标对战士们大白话连篇,对他和士绅却又装出另一副样子,有些文言似是而非,他肚里想笑可又不敢。其实,他倒更喜欢王德标用这种自然而然的话语来讲,因为这更能明确表达他的意思。

    “台湾沦陷,但我们奋起抗争,这战争的过程究竟会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我的意见:这将是一场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我们的土地上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被迫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们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和重要据点。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我们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日本在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就有崩溃的危险;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而我们,只要措施得当,则抗战的潜力会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觉悟了的民众会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生存而战,为自由而战。所有这些因素和其他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的堡垒和根据地后的致命的攻击,驱逐日本侵略军出台湾………”王德标甩脱了之乎者也的羁绊,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张仲华聚精会神的听着,心潮起伏,是啊,王德标所说的这一切一切,那么贴切而实在,不夸张,不贬低,如果开始时王德标是在他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现在整个大门都敞开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呈现在他的面前。

    “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敌待民以严苛,我待民以宽松。日军大肆屠杀我军民,采取各种高压政策,势必将民众推向对立,则是我们争取民心民力的大好时机。日军之弹药辎重多靠本土海运,成本高而周期长重要之粮草皆会依靠以战养战,从台湾掠取,我们则要尽力破坏其意图……”

    一声鸡叫,打断了王德标的话语,他这才醒悟过来,举目向外一望,不由自失的一笑,竟然和张仲华谈了一夜。

    “高瞻远瞩,拔冗见日,大人之言当得此语。”张仲华起身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仲华愿誓死追随大人,不离不弃,捍灭倭奴,以邀优奖。”

    这便是向自己表忠心了,以后是不是有更多的小弟纳头来拜,王德标哈哈笑着拍了拍张仲华的肩膀,要数读过书的人好骗,弄点后世的理论就能把他们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

    烈火熊熊,一具具日本鬼子的尸体被吞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臭味。

    王德标收回目光,与斗南镇的百姓士绅拱手告别,飞身上马,率部撤退了。旭日东升,向苏醒的大地上投射出血红的光。

    此次奇袭,不仅全歼日军,而且得到了粮食和财物,更有近六十名新兵加入。看来黑旗军在台湾民众心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王德标信马由缰,脑海里却是一刻不停。现在是不是应该考虑建立根据地的事情了?那可是gcd非常关键非常核心的创造,有此一招,不仅山地可以打游击,平原也可以打游击了,湖泊也可以打游击了;有此一招,“人民战争”出现了----这才是根本!北越为什么打赢了?格瓦拉为什么打输了?游击战和恐怖战到底有什么区别?答案就在这四个字:“人民战争”!

    现在的敌我形势与抗日战争时有类似,也有不同。几十年后的日军将官们都对游击战这种新型战争形式缺乏应对的策略,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出现一个象冈村宁次那样在日本军事思想中开拓反游击战理论与实践的家伙,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扳起指头算一下,桦山资纪、桂太郎、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也就到此为止了。只有儿玉源太郎算个人物,可惜等你到任时,估计老子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你再施阴谋诡计也无济于事了。

    只是人才的缺口难以解决,建立村政权,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靠老式的管理方法难以完成任务。想到这里,王德标轻轻叹了口气,欲速不达,只好脚踏实地稳步发展了。
………………………………

第二十三章 军歌嘹亮

    “怀安。”王德标翻身下马,伸手将张仲华唤到跟前,边走边说道:“本官拟成立战时军校,主要由你负责,我在旁襄助。先将通文墨之人集中起来,通晓我军的作战特点及作战方式,学习如何管理后勤物资,如何管理村镇事务……”

    “既有兵事,又有民政,大人的意思是内外兼治。”张仲华思索着说道:“属下之才恐难当此任。”

    “怀安,你也不必妄自菲薄。”王德标鼓励道:“你的理解力和智力皆为上选,我的心意你能明白大半,你除了你,还有何人可为本官解忧啊?”

    张仲华低头不语,半晌抬头说道:“属下可尽力一试,还请大人多多指点。”

    “嗯,现在非常时期,就要勇于任事。”王德标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也不要老文绉绉的,粗豪一些,别让士兵说你是文弱书生,那样他们会瞧不起你的。”

    张仲华苦笑着点了点头。

    “阿丑。”王德标一招手,黄丑立刻颠颠跑了过来。

    “张先生不会骑马,你教教他。”王德标将马缰绳向黄丑手里一扔,突然伸手抓住张仲华,将他托上了马背。

    王德标迈开大步,赶到队伍前,跳上一辆粮车,挥着手大声说道:“弟兄们,咱们得胜还家,怎么走的如此沉闷呢?”

    战士们抬头看着他,笑着也不说话。王小七眨眨眼睛,大声道:“大从,您唱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