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赟-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皇后闻言一愣,捂嘴偷笑道:“皇上莫不是心急抱孙子?”

    “孙子我有的是,不差这一个!”李世民急忙说道,“老婆,时候不早了,咱们也该回宫了!”

    “老婆?”长孙皇后笑容僵硬了,狐疑道:“皇上,莫不是臣妾老了?”

    李世民心里一紧,他不过是顺口说了李宽与武珝之间的称呼,没想到这话说出口对于不知其意的长孙皇后而言就是来自心灵上的打击,急忙解释道:“皇后多想了,我哪会有这个意思!”

    “臣妾的确是老了,孙子都有了,皇上并没有说错!”长孙皇后嘴上如此说,心里有些吃味,这是再嫌弃自己人老珠黄了吗?越想越生气的长孙皇后,直接喝了一大杯葡萄酒。

    李世民心急如焚的解释道:“皇后,我真的没那个意思!这词是宽儿小两口彼此间的称呼,老婆便是内人的意思,老公则是相公的意思,我觉得老婆这称呼不错,这才顺口说了出来,要是皇后不喜欢的话大不了禁用便是。”

    长孙皇后一听是这么回事,心情好点了,笑容又出现在脸上,连忙追问道:“那这称呼有何不同?”

    突然,赵谦走到两人面前,打断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的窃窃私语,恭声道:“皇后,此称呼大大的不同。”

    被人听见自己两口子的私密话,李世民、长孙皇后脸上多少有些不自然,尤其是李世民心里更加气愤,该醉倒的人没有醉倒,反倒是精神抖擞的站在面前,这个时候李世民真的希望赵谦什么都没听见,就像吴公公似的,走得远远的哪怕是听见了也不会接话。

    长孙皇后很想知道这称呼有何区别,道:“赵少监知道其意?那快快说来听听!”

    “奴才不敢当,如今不过是王府的管家罢了,皇后不必如此称呼,老奴担当不起!”赵谦接着说道,“老公、老婆这称呼还是殿下先喊出来的,初时老奴与皇后一样一头雾水,不知其意还以为是老婆婆、老公公之意,后来殿下与我说并不是。”

    赵谦停顿片刻,长孙皇后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听着,李世民也同样认真的听着,“相濡以沫是夫妻,白头偕老才是真!此乃殿下原话,其意大致是彼此相伴到老的人。夫妻便是白头偕老,相伴一生,不论过去多久始终如一才能以此称呼。”

    李世民闻言一怔,长孙皇后大喜过望,她不曾想到李宽会说出这样痴情的话来,又看了看身边的李世民。虽说李世民是当今皇上,后宫妃嫔很多,可他的心始终在自己身上,自己亦是唯一。

    赵谦将李宽的解释转述出来,得到长孙皇后的赞赏,继而她也学着李世民那样称其老公。两人再次四目相对,均是相视一笑,他们都觉得这称呼是真的不错。

    就在此时,魏徵不知何时醒了过来,喃喃自语道:“老公、老婆吗?这称呼的确不错,楚王大才!”

    身为大唐最著名的直谏之臣,魏徵无时无刻的不保持自己的形象,也可以说他的性格本就严谨,故而此次喝得虽多却又保持着一丝清醒。当赵谦说话时,他便醒了,其他人则是醉得不省人事。

    纵然如此,魏徵还是觉得头痛欲裂,浑身无力,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似的,心想:“这到底是什么酒,怎么如此厉害?”猛然间又想起李宽之前叮嘱的话,“此酒虽好莫不可贪杯!”

    顿时,魏徵后悔没有听李宽的劝说,要不然也不至于今晚喝得酩酊大醉。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看见醉得不省人事的大臣,又看了一眼艰难保持清醒的魏徵,笑道:“明日准假一日,待诸位好生休息过后再上朝!”

    魏徵想要谢恩,可他真的起不来了,眼下勉强保持着自己不倒下已经不错了,要想再做其它行为还真的做不到。魏徵苦笑不已,李世民倒是没怎么在意,吴公公善意提醒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这才起身回宫。

    至于醉得不省人事的其他人全都在赵谦安排下,陆陆续续的派人安全护送回府,魏徵摇摇晃晃的拍了一下赵谦,吐字不清的问道:“老赵,我们都喝醉了,为何你一点事都没有?”

    赵谦急忙搀扶住险些摔倒的魏徵,豪气干云的说道:“这酒我们都习惯了,这点酒算什么!”

    魏徵朝他竖起大拇指,他的意识已经模糊了,脑子十分清楚,可是腿脚不听使唤,要不是赵谦扶着怕是已经倒下,跌跌撞撞的好不容易上了马车,赵谦见所有人都被安全的送走,急忙小跑至阴暗的角落处。

    钱武看都没有看一眼,鄙夷的说道:“刚才是谁在那里吹牛,这点酒算什么?怎么人还没走远就在那里吐得厉害!”

    赵谦刚刚是在吹牛,他巴不得所有人都早点离开,因为他已经撑不下去了。至于迟迟没有倒下,均是因为他代表的是楚王府,是李宽的颜面,身为主人家就算是醉倒也不能当着客人的面。

    “你好意思说我?刚才谁去了小半个时辰才回来的?”

    赵谦喝得实在是有些多了,能站着气定神闲的说话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四下无人,只有他们王府的人,赵谦也就不再假装坚强了,被他压下的酒劲瞬间难以抑制,一股脑的全部都吐了出了,而他的红润的脸颊瞬间涨红一片,毫不示弱的怼了回去。

    “他怎么知道我是去吐了?”钱武寻思着赵谦是怎么猜到的,可他脸上没有任何尴尬,嘴上坚定自己没有吐出来,可他的脸色已经出卖了自己,走起路来与赵谦比起来,两人是半斤八两。

    今晚李宽作为新郎官,本就不需要喝太多的酒,那么只能他们来陪客了,总不能让热热闹闹的婚宴变得冷清下来。可以说为了王府的颜面,两人都是豁出去的态度拼命地喝着,来者不拒,那些人醉倒的人有一小半是他们两人合力喝倒的,还有一些则是酒劲上来没抗住便倒了。

    王府的下人看见两人醉了还在斗嘴,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众人上前搀扶均被拒绝,就这样吵吵闹闹的各自回了房间。现在他们的任务完成,接下来的事情交给王槐处理,两人安心的倒头就睡。

    全本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双回门

    李宽、武珝两人在后院的花园亭台一直待到卯时才返回,得知赵谦、钱武两人酒醉未醒,略显歉意。王槐也没叫醒两人,这次婚宴半途中撇下交给两人处理,可想而知喝了多少。

    “殿下,你与王妃两人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子!”王槐担心两人一夜未睡,又没怎么吃东西有些饿了,早早地吩咐人准备吃食,两人前脚回来,王槐后脚就命人送来饭菜。

    李宽、武珝两人的确是有些饿了,不过吃得不是很多,简单地吃了一些后不等两人开口,王槐主动叮嘱道:“殿下,你第一次陪着王妃回府省亲,理应备些礼物聊表心意。”

    李宽询问道:“岳母有何喜好?”

    武珝沉思片刻,道:“母亲除了吃斋念佛外,还真的没什么喜好。”

    顿时,李宽有些为难了,回门时间通常在第三天,也就是俗称的三朝回门,个别地区也有两天回门。在唐朝乃是次日回门以及满月回门,夫妻双方一起又称双回门。

    若是夫妻一方中的丈夫有事不能陪着妻子一起回去,则是回门。在现代社会中,出嫁的女儿回门女婿都会一起,甚少出现女儿独自回娘家的情况。今时不同往日,唐朝亦是封建王朝,男尊女卑的思想同样严重。

    回门时女婿忙于国家大事,就算不陪着妻子一起回门同样不会惹人非议,尤其是以妾的身份出嫁的更是如此。通常都是独自一人回门,有些时候干脆回门都免了。

    要是三日后回门,还有时间准备回门礼,奈何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就算有心也无力。王槐见李宽愁眉苦脸,微笑的说道:“殿下,回门礼的事宜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保证荣国夫人喜欢。”

    “王老,您准备了什么?”李宽好奇的追问,武珝同样好奇的看了过来,王槐笑着回答:“荣国夫人乃是信佛之人,回门礼自然是她喜欢之物,所以我们准备了道宣大师注释的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十二卷,以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

    李宽、武珝面面相觑,王槐提及的道宣大师他们是真的没听过,名声最广的自然是玄奘法师。事实上,他们两人都不信佛,自然不知道道被后世尊称为“南山律祖”的道宣大师的美名。

    他们不知道,不代表其他人不知道!对此李宽也没过多询问,总之有了荣国夫人喜欢的礼物便行。

    至于其它礼品,王槐同样准备妥当,李宽几乎不必担心礼物的事情。与此同时,两人又再次沐浴更衣换上干净的衣服,回门时着重也十分必要。若是穿着随意,则是不尊重女方娘家,甚至被拒之门外也会发生,等同于迎娶时一样隆重礼数规矩。

    两人都是初次成婚,就算现代朋友成婚,也曾出席参加,后面的事宜还真的不知道,完全就是一个小白。接着,王槐又再三叮嘱李宽回门注意事项,提醒他千万不能有失体统。

    李宽点头答应下来,王槐再怎么不放心这次也无法随行。回门时不是他们直接前往,而是女方娘家派人前来迎接,否则便是失礼。巳时二刻,荣国夫人派来迎接的轿子准时停在王府门口,这次是武珝走在前面,李宽跟随其后上了另一顶轿子。

    “夫人!二小姐与二姑爷的轿子来了!”午时一刻轿子便抵达荣国夫人府前,下人急忙将消息传递出去,荣国夫人杨氏与武家姐妹纷纷出迎,盛装打扮的武珝从轿子走了下来,李宽也走了出来。

    杨氏见女儿神采奕奕,端庄优雅的气质,十分惊讶。武珝已经是楚王妃,杨氏与武家姐妹两人向她躬身施礼,武珝急忙说道:“母亲不必如此,我是您女儿,不论何时都不必行礼。即便行礼,亦是女儿,岂有母亲向女儿行礼的道理?”

    “您现在是楚王妃,按礼数理应行礼!”杨氏微微躬身,武珝急忙回礼,道:“纵然是楚王妃,您是我母亲这是事实,不论何时都不必遵循这些礼仪,您只要记得我永远是您女儿就好。”

    杨氏见武珝坚持,只得省去这些礼仪。武三妹越过武珝,径直走向李宽面前,脸上挂着笑容犹如月牙一样的眼睛,甜甜的喊道:“姐夫,按照礼数,我应该有礼物的,我的礼物在哪?”

    李宽与武家三姐妹关系都不差,杨氏有些拘束,可是武三妹浑然不在乎这些,主动的询问礼物,李宽指了指后面的箱子,道:“那里你有什么喜欢的尽可拿去便是。”

    顿时,武三妹欢呼雀跃,手舞足蹈起来,李宽笑脸盈盈的看着武三妹,又给了她一两金锭,武三妹笑眯眯的收下,对李宽姐夫的身份没半点不适,喊得越来越顺口。同时,武顺同样收到一两金锭,杨氏则是十两金锭,这便是“回门钱”,相当于现代的红包。

    接着,李宽又拿出回门礼的礼单,除了一些生活用品外,以及布匹等丝织品,真正让杨氏欢喜的自然是有她最喜欢的佛经经典,还是赫赫有名的道宣法师亲笔注释的佛经。

    “郎婿,这些是从何而来?”杨氏瞪大眼睛指了指道宣法师注释的佛经,难掩激动心情的追问来由,李宽只得如实回答,他对这些一窍不通,不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