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赟-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币徊豢桑土霉僭钡钠兰鄱技锹嫉南晗晗赶福劣诮鄙驮蚴钦遄弥罄羁碜约杭拥摹
原本这个文牒需要先交给长孙无忌看一遍,没问题才会递交至门下省,然后由中书省转至秘书省再由皇上御览。不过李宽吏部郎中有些特殊,使其考课司的文牒直接由李宽当面呈交给皇上。
“写得不错!”李世民给予肯定的回答,李宽一愣:“真的可以?”
李宽自己写得文牒比谁都清楚,他是当成日记去写,哪有什么建议或是看法。通常来说写奏章不都是有建议或是看法吗?李宽自己都被搞糊涂了,总之李世民没觉得不行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唐朝的奏章开头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均是“臣闻”“臣言”,有时候区别于他人会加上自己的字,比如李宽要是写奏章便是“臣赟言”。但是,李宽对于这些根本不知情,只得按照越详细越好的原则去写,那不就是记日记的形式吗?
李世民放下文牒,又抬头凝望着李宽,看了许久才开口:“明日早朝不要忘了!”
“上朝?”李宽又懵了,他不是不用上朝吗?疑惑的看着李世民,也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李世民淡淡的回道:“明日便知,这些日子你也累了,就早些回去歇息!”
李宽狐疑的看着又低头看文牒的李世民,只得躬身施礼然后告退。当他出了太极殿,李世民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来,吴公公见状感叹:“殿下真是成长了!”
“是啊!”李世民肯定了吴公公意见,现在的李宽的确是成长了不少,他再次拿起李宽亲笔写得文牒,虽说字写得算不上上等,可他将这个月来每日所作所为悉数记录下来。
仅凭这份细心李世民给予高度赞赏,试问两个月前的李宽绝对是个刺头,我行我素。即便是与自己说话也从不会恭恭敬敬,这次再见时已然发现李宽懂得循规蹈矩,这是好事。
即便李宽不写得如此详细,他的日常工作也由吏部其他官员记录,这些天做的什么事都已经在长孙无忌写好的文牒中。两份文牒记录的内容一模一样,而且长孙无忌给予的李宽的评价亦是上等。
考课司在考课其他官员的时候,他们也在接受吏部的考察,身为考课司司长的李宽也被特殊对待位列其中。李世民称赞写得好,是给予李宽的态度认可,也是对李宽给予厚望。
“若是这字能好点,那就更好了!”李宽的字真的入不了李世民眼,他身边的大臣随便一个论写字绝对比李宽好得多,吴公公瞟了一眼李宽写得字,“不忍直视”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吴公公此时的内心想法。
李宽回到府中正好赶上饭点,于是乎他再一次展现出什么才是狼吞虎咽。李宽自己都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了,看着满桌子自己爱吃的,自然是以最快的速度消灭它们。
食不语,寝不言。
吃饭以后,武珝再次依偎在李宽怀中,两人又去散散步消化一下。
“老婆,我明天要上朝!”李宽直言不讳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我怎么觉得不是好事!”
武珝嗔怪的说道:“上朝还不是好事?你可知有多少想上朝都没机会呢!”
“上朝不就耽误我工作时间,那我陪你的时间就少了不少!”武珝见李宽没个正型,明明说着正事还谈论儿女情长的,又是谆谆教诲:“哪有你这样想的!你应该觉得高兴,证明我老公的才能得到皇上赏识,可堪大用哟!”
“可堪大用跟上朝有毛关系啊!”李宽争辩一句却被武珝一顿责骂,“当着孩子的面要注意用词!”
李宽一阵无语:“现在还是个胚胎,能听得懂才怪!”
“想什么呢!”武珝见李宽那脸上的不以为然,又要开启叨叨模式,李宽陪着笑脸听着,谁让武珝在他心里就是个宝,哪里还敢说个不字。武珝数落李宽一顿,见他乖乖的模样也就原谅他之前的口误,又十分认真的说:“老公,我说真的呢!”
“什么认真的?”
李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武珝又再次强调一遍:“不想当将军得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丞相的官员不是好官。你上朝不就证明我老公能力出众吗?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情,所以明日上朝要好好表现,这可是关乎前程的大事必须得慎重再慎重。”
前面那句话李宽倒是知道,后面那句话李宽完全没听过。武珝见他无所谓的态度就知道他与自己说得完全两回事,不在一个频道上,心里就有些生气,偏偏又拿他没辙。
m。bqkan
全本
………………………………
第三百四十六章 吐蕃使臣
李宽睡得正香忽闻一阵鸡鸣声传来,扰得他猛地睁开眼睛,瞥了一眼外面漆黑的夜色。此时的屋外吹着冰冷刺骨的寒风,屋内有熏炉使得屋内十分暖和,又在暖和的被子里李宽着实没打算起来,心想再睡一会很快再次进入梦乡。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已是卯时四刻,又看了一眼屋外见天亮了,百般不愿的起身穿好衣服。熏炉内的炭火还在散发着热量,李宽随手将其关上,炉内炭火很快熄灭。
推开门一股寒风袭来,犹如刀割在脸上,李宽不禁打了个寒颤。若不是今日要上朝,李宽真不想起来那么早,忙碌一个月都没好好休息的李宽实在怀念一觉到天亮的时候。
现在他已经不是当初无所事事的纨绔王爷,身兼官职的他就算不去上朝也得去吏部考课司报道,以前的日子彻底离他远去。胡思乱想了一阵,李宽还是去洗漱,然后便出了府骑着马上朝去了。
此时,长安城街道上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他们全是蜷缩着身子快速走着,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的地;一阵踏踏马蹄声,李宽扫视一眼发现街道上有一层白色的冰晶,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树上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这是他入冬以来第一次看见下霜。
“今天会是个好天气!”
李宽想着,心情自然也好了许多,冬天谁不想每天都是太阳高挂。冬天的阳光绝对是取暖的途径之一,也会让人保持好的心情,总比天天阴沉沉的要好得多。
为了节约时间,李宽没有选择朱雀门入城,直接从安福门入宫。若是从朱雀门或是安上门、含光门百分百来不及,从皇城到皇宫的距离可不是一星半点,当他进入皇宫时已经卯时六刻,不得不全速前进好不容易抵达左延明门,片刻后就有公公传旨命众人觐见入朝朝拜。
辰时准时入殿朝拜,李宽站列在长孙无忌为首的吏部队伍中,而他又是吏部上朝官员中官阶最低,自然是派到人群最后面。李宽躬身迈着步子来到太极殿,李世民从偏殿进入正殿,端坐在龙椅上,群臣纷纷躬身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奇@ 书#网¥q i & &s u& # w a n g &。 c o m……
“起!”李世民说完,群臣纷纷站直,“传吐蕃使者觐见!”
李宽站在最后面根本听不清皇上说什么话,唯一的感受就是冷,太极殿的大门敞开着,冷得李宽直哆嗦。上朝时必须身穿官服,不得穿戴其它物件,无奈只得硬抗寒风。
幸好今日并无起风,要不然就真的太冷了。就在此时,有三名穿着相似又不同于唐服的男子走来,李宽没来得及看他们正脸就从旁观走过,戴着平顶毡帽,毡帽后面留有发辫,发辫上套有象牙箍、玉环和镶有珊瑚、玛瑙等银饰;身上穿得是牛羊皮革缝制的衣服,还有一件羊羔皮缝制的长袍围在腰间,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袖口处又有虎皮作为镶边,镶边的宽度较大约有八寸,而且镶边的地方还有金、银扁线镶饰,脚穿长筒靴子。
“藏族服饰?”李宽有些怀疑的再次望去,又见三人左右摇晃的双手佩戴着通体白色的手镯,歪着头从侧面去看看见三人均佩戴着两把银刀,一把斜插在腹前,另一把则是垂挂在右臂。
李宽曾与武珝两人去过九寨沟,亲眼目睹过那里原生态百姓的服饰,虽有区别但也能仔细辨认。此时,李宽确定眼前这三人是来自于藏族,也就是吐蕃,而且中间那人的地位肯定高于两人,因服饰上的就能看出高低,就像是唐朝官服上纹饰镶边因官阶不同而不同。
“吐蕃使臣噶尔东赞,副使吞弥桑布扎、支塞汝贡敦拜见大唐皇帝陛下!”三人齐齐弯腰四十五度,脱下毡帽拿在手上,随着弯腰幅度毡帽也接近于地面,这是他们表达敬意的方式。
由于三人不是初次进入长安,对于大唐礼仪也是熟记于心,第一次朝拜大唐皇帝时还加了拉字尾音,群臣以为是不敬重,实际上这才是他们真正尊敬的礼仪。
李世民对此倒是不介意,事后三人均知吐蕃礼仪在大唐区别甚大,故而在吐蕃礼仪上加上大唐礼仪,避免再发生误会。由于吐蕃使臣噶尔东赞的聪明机智,李世民十分赏识并有意将琅琊长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嫁给他,目的自然是想让他留在大唐为己所用。
噶尔东赞何其聪明,自知李世民心意,十分感激其赏识自己,却以赞普之命未成且以自己有婚约在身而婉拒。因为在长安城久居,对于大唐律法也是知晓一些,有婚约在身的男子不得再娶正妻。
李世民对于噶尔东赞的婉拒不仅不恼怒,反而更加欣赏他的忠心与机智,爱才之心更甚。奈何对方始终不愿意为己所用,李世民也只得放弃之前的想法,今日召见吐蕃使臣也是因为有些事真的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解决。
“吐蕃使臣请起!”李世民面带笑容的说着,“吐蕃赞普所提和亲之事,朕早已答允,因公主年纪尚幼一直未能允诺派遣公主入下嫁赞普,实乃朕之过也,还请吐蕃赞普谅解。”
噶尔东赞笑笑不说话,心知李世民是不忍心亲生女儿出嫁于吐蕃是真,同时也说的是实话,主要是李世民年纪最小的女儿乃是衡山郡主,今年也才六岁还是长孙皇后嫡出之女。
别说李世民不舍得,就连长孙皇后都不可能同意这门亲事,就算和亲总不能把六岁的少女送至吐蕃。所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于贞观十二年派遣使臣前来请婚,并且携带黄金五千两及其他珍宝下聘礼,李世民当即高兴不已,当即同意请婚之事。
因为吐蕃一直不愿臣服于大唐,这是李世民心病,故其于贞观十二年派遣大军进攻吐蕃,松赞干布战败之下派遣使臣前来谢罪的同时请婚,允诺吐蕃与大唐永不见兵戈。
李世民顺理成章的答应了,事后长孙皇后听闻这门婚事李世民同意当即脸色就黑了,李世民疑惑不解,直到长孙皇后说女儿才四岁,李世民恍然大悟,心知自己大意了。
噶尔东赞之后屡次进宫面圣,每次询问何时公主出嫁之事,李世民总是避而不谈或是转移话题。噶尔东赞便觉得事有蹊跷,多番打听之下这才知道其中缘由,之后便派人回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联系,终于得到回复。
本欲面圣说赞普的意思,奈何李宽的事情使得李世民无心过问,最后一直拖延至今。半个月前,终于等到机会面圣,李世民给予回复让其于今日入朝商议和亲之事,吐蕃使臣这才出现在今日早朝上。
:。:m。x
全本
………………………………
第三百四十七章 这人谁啊?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