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妹,吃食买回来了没?”

    “大姐,馒头掉在地上被我压坏了!”

    “要是没有吃食,那母亲与三妹该怎么办才好?”

    “大姐,我跟你说,咱们可以回江陵城了!”

    “回去作甚?难道你忘了他们是怎么对我们的吗?母亲又是如何生病不起,我们又是如何忍饥挨饿的吗?即便回去了我们又能做什么,就凭我们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李宽在破屋外听到她们姐妹的争吵声,这才知道除了那少女外,上有母亲在世,以及下有一个妹妹,而且看情况她们的母亲身体不适,估计是有些病重,也不等两姐妹继续争执,当即闯入破屋内,也顾不得两人愤怒的眼神,直接来到她们母亲身边。

    李宽望着那妇女面无血色的脸,嘴唇泛白,呼吸急促,犹如心绞痛一样,二话没说便从怀里取出金针,直接刺督脉,又刺入人中穴。片刻后,那妇女便醒了过来,呼吸顺畅,脸色也有了好转。

    李宽恭敬不失礼数的说道:“生气乃是最不值得,气病了要花钱,而且上感又伤脾,与其生气倒不如逆来顺受。”

    那妇女心有所悟的点点头,李宽说的并没错,她的确是因为气急攻心,险些酿成大错。若非李宽及时出手,怕是会影响其身体健康,虽不致命却也不好受。

    那少女见母亲好了,喜出望外,就连她的姐姐也十分感激的看向李宽,李宽又瞥见床上还躺着的一位五六岁的小女孩,看样子是饿坏了,直接躺在母亲身边睡着了。

    李宽看见母女四人孤苦无依,心生怜悯,便让张冲等人拿来一些胡饼充饥。这些胡饼是李宽在路上买的以备不时之需,虽说远比不上他在皇宫中吃到的胡饼好吃,不过用以充饥还是可以的。

    那少女像是几天没吃东西似的,闻到胡饼的味道迅速就醒了过来,二话没说就狼吐虎咽起来,看样子几乎没怎么吃东西。那妇女也有些不好意思,其他两个女孩也都吃了起来。

    “若是夫人不嫌弃的话,就随我一起入城!”李宽实在是有些不忍心,他的提议有些唐突了,那妇人听闻也有些疑惑,李宽便将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那少女见母亲面色骤冷,不停地给李宽使眼色,仍然没能阻止他把话说完。

    那妇人当即管教女儿,她没有同意李宽的提议,虽然李宽不知道其中缘故,不过也没说什么。他又看向了之前那少女,仿佛再说:“你母亲不同意,我也无能为力!”

    于是,李宽便起身告辞,他也不便留在此地太久耽误入城时辰!
………………………………

第四十六章 荣国夫人

    “如果夫人您想通了可以来江陵城找我!”李宽说完便离开,那妇人点点头,又再次道谢李宽的相救之恩,李宽也是一笑置之,并未说什么,又取来五十文钱让她们母女四人在路上能有吃的。

    那妇人与李宽萍水相逢,也不知道他的为人好与坏,始终不愿意接受,最后李宽无奈只得强硬的塞给那妇人,也说了要是没钱傍身她们想去哪里都不方便,而且路途遥远这样也不是个事。

    老二见状急忙劝说道:“母亲,咱们四人此去身无分文也不是个事,再说您身体刚刚好也需要有个休息的地方,倒不如先入城再作打算,待身体养好了再走不迟。”

    李宽心知这少女与其他人都不一样,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要不是担心母亲她肯定第一时间跟随自己入城。现在母亲好了,她只得劝说同意,而李宽也发现她的母亲性子淡泊,看任何事都十分平淡,而她脸上的皱纹显示年过五旬以上。

    那妇人深深的看了一眼女儿,又看看驻足等待的李宽,她眼眸里流露出一丝苦涩,叹了一口气,终于松了口,答应李宽随他再入江陵城。虽然李宽一直戴着银色面具,看不清真容,可她能感受到李宽的真诚。

    母女四人被李宽安排在马车里,他则成为赶马车的车夫,张冲、冷锋等四人面面相觑也不好说什么,从江陵城小北门入城。当他们抵达城门前,守城士兵拦下来询问情况,一一登记入册放他们入城。

    李宽是楚王又身兼荆州大都督之职,他在江陵郡自然有自己的府邸,也是太宗李世民赐予他的府邸,距离江陵城以北五里的地方,再向北五里便是楚国的都城‘纪南城’。

    虽说在江陵城有府邸,可他并不知道具体路线,不得不询问那妇人,在她的指引下走了小半个时辰才抵达。李宽将马车停住,望着那府邸上写有‘大都督府’四个大字。

    在门前摆放着一公一母两只十二个发臀石狮子,左为公狮,右前脚下是绣球;右为母狮,左脚脚下抚摸着一只小狮子,底座高约一米,狮身高为两米,整体高为三米左右,全长约有四米。

    一眼望去皆是高达两米五的红色砖堆砌而成的白色围墙,大门有五道,中间三间为正大门,左右两边为侧门,在朱漆大门上钉有铜制的六十三颗门钉,在门上还有一对铜铺首;屋顶上覆盖着青色琉璃瓦,屋脊上设有朱雀形的鸱尾用以避火之用,门柱、斗拱上均绘有彩绘。

    乍看上去气派非凡!

    那妇人及女儿从马车上下来,看见‘大都督府’四个字以及门前的摆设,那妇人眼里满是震惊,门前的石狮子摆放都是有规定,只有一字王才能拥有十二个发臀,眼下李宽的身份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她也明白眼前的少年正是新上任的荆州大都督,亦是楚王李宽!

    “臣妇杨氏见过楚王殿下!”

    李宽吃惊的转身望去,见那妇人的自称与施礼,绝非普通百姓家的妇人,心中了然,连忙说道:“不必如此!”

    杨氏三女见李宽居然是楚王殿下,也是急忙躬身施礼,眼下身份道破,李宽倒是有些好奇眼前妇人的身份,追问之下方知她便是原荆州都督应国公武士彠之妻荣国夫人杨氏。

    “那她们便是武士彠的女儿了?”李宽的目光停留在杨氏二女身上,心下骇然:“她便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叫什么事啊!”

    李宽欲哭无泪,本以为与武士彠没有交集,却不想阴差阳错的遇到了,还被自己一起带回府上。虽说眼前的武则天是少女,又喜欢哭哭啼啼的,不过人的名树的影,他心里也在打鼓。

    “荣国夫人,您为何从江陵城离去险些流落街头?”事已至此,李宽只得认命,好奇的追问荣国夫人杨氏有关她的前因后果。毕竟身为荆州都督、应国公武士彠之妻,就算他病逝也不至于落到如此这般田地。

    杨氏叹息一声,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李宽方才知道杨氏是武士彠之妻没错,可他并非原配发妻,而是续弦之后迎娶才扶为正妻。武士彠的发妻死于战乱,其跟随唐高祖李渊建功立业后才迎娶四十四岁的杨氏。

    荣国夫人杨氏出身于前隋皇室,早年前信仰佛教,直到四十四才出嫁,接连为武士彠生下三女,却无任何子嗣。武士彠与发妻育有两子,正好有三女在旁,子女双全更是喜不自禁。

    杨氏笃信佛教,使得她性子平淡如水,不喜争抢,在武家地位不高。武士彠在世时,无人敢对她不敬,待他一死众人丑恶的嘴脸便全都暴露出来,武士彠的两个亲生儿子联合堂兄弟对杨氏冷嘲热讽,就算杨氏非生母,依然是母,而他们两兄弟所作所为就是对母不敬,失了礼数。

    信佛的杨氏对任何事都看得很淡,也不愿与人争辩什么,武元庆、武元爽两兄弟与武惟良、武怀运当着杨氏的面说她信佛就该潜心修佛,四十多岁了又嫁人,这是对佛不敬。

    杨氏见他们兄弟几人对佛不敬,又对自己出言不逊,一气之下当即带着三个女儿离开都督府,准备回返长安投奔娘家亲戚。杨氏被他们几兄弟气得肝火上升,心中纠结而得心病,一时间病来如山倒。

    由于走得匆忙什么都没带,杨氏又病倒了,三个女儿只得暂时留在城外的破屋里歇脚,大女儿照顾母亲、三妹,二女儿出去寻找吃食补充体力,也没余钱请大夫一直拖着这才没有离开江陵城,这几天让她们受了不少的苦。

    李宽诚挚的说道:“应国公乃是开国功臣,又与先皇感情深厚。既然是应国公之妻女,就留在这里好生歇息,其它事情以后再说!”

    李宽不看僧面看佛面,武士彠与祖父李渊交情甚笃,他不能置之不理,而且已经将她们母女四人带回江陵城,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们母女四人独自回京都,李宽无法狠下心让她们离开。

    至于留下杨氏母女四人是福还是祸,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只能将她们安置在府上,毕竟,武士彠也是因为得知祖父驾崩的消息后悲伤过度引发突然病逝,也算是回报武士彠对祖父李渊的忠心。
………………………………

第四十七章 大都督府

    荣国夫人杨氏也知道夫君与先皇李渊的交情,要不是得知先皇驾崩,或许夫君不会悲痛过世。念及此处,杨氏眼里满是伤痛,叹息一声点点头回道:“臣妇谢过楚王殿下!”

    李宽见她答应留下来,点点头并未说什么,眼下也不是说话的时候,几人都在府外站着。接着,张冲前去敲门,右侧小门打开出来一人,诧异的看着张冲,道:“兄台有何事?”

    “殿下已到,开门迎接!”

    张冲话音刚落,那人疑惑的眼神满是不解,扫视一眼目光停留在李宽身上,看着他戴着面具,没有丝毫怀疑,当即传唤众人将大门的中间三道门全部打开,紧随其后的便是三十多人分列两旁,整齐划一的躬身迎接。

    李宽迈着步伐从正门进入,张冲、廖凡、冷锋、费廉四人站立左右紧随其后,杨氏母女四人则不能随之同行,必须从侧门方能进入内宅。至于马车与全部家当,已经有仆役前去处理。

    那人紧随在李宽身后,向他详细的介绍此处宅邸的大小与布局,听得李宽是目瞪口呆,回想起买个房子也就百来平米足够大了,就算是豪宅也没有达到上万平米,如今这座宅邸足足有十二万平米,占地约为一百八十多亩。

    那人见李宽脸色有异,急忙解释说本来是准备更大的宅邸以作王府之用,奈何李宽来得匆忙便以在这座宅邸的基础上加以修缮而改成的,按照唐朝王府的规模最高可达三四百亩。

    李宽哪里会觉得小,反倒是觉得太大了,就他们几个人一个月轮流住也没办法住完这里的全部房间。此处府邸东西南北共有五道门,分为正殿一座,房舍七间;东西配楼两座,每座房舍三间;左右侧房,房舍十六间;后殿一座,房舍八间;左右正房,房舍六间;寝殿一座,房舍七间;东西配殿,房舍十间;南北厢房,房舍六间;库房一座,房舍两间……总计共有一百五十多间房舍。

    李宽跟随祖父李渊身边时,对此并未放在心上,如今他倒是觉得这座府邸确实太大了。另外,那人又说道:“殿下,您是一字王,又身兼荆州大都督之中职,依照唐律您可设府。”

    李宽洗耳恭听,那人便说了他可以以楚王身份设置亲事府与帐内府,亲事府负责府外的相关事宜,负责出行等事宜;帐内府则是负责府内的护卫安全,包括王府亲卫等。

    亲王亲事府可设典军二人,正五品上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