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赟-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顿时,李宽竖起耳朵满脸的期待等待着武珝的话。
“你算算自己抱他们的时间是多少?”李宽回忆了一下,发现大部分时间都是武珝抱着,他只负责抱着李暾这个嗜睡的儿子,因为李暾比较省心,抱着睡着了就可以放下来,李熹只要放下就会醒来。
武珝接着又说:“再算算跟他们好好说话有多少?”
李宽又沉默了,李暾暂且不提了,他不是没说而是每次说不了几句就没那个耐心,能不开口的绝对不开口,能放下了绝对不抱着,这个性子倒是被李暾遗传到了。
“那你说怎么办?”为了儿子能听自己的开口说话,李宽语气软了下来。
武珝回答:“很简单,多点耐心就行,他们才一岁不到,有很多时间慢慢的去培养。若是李熹不听话,不是还有李暾吗?再怎么说两人都是双胞胎,而且小儿子的性子随你多点,估计跟你合得来!”
“有道理!”李宽拍手称赞,他觉得武珝说的很对,大不了就多与李暾说说话,这小子睡得时间比醒来的时间还要多,虽然有难度,不过也难不倒李宽,就怕到时候没那个时间了。
说走就走,李宽没有留在房中,丢下武珝就走了出去,当他转身离开时,武珝倒是懵了,小声地嘀咕:“我只是随便说说啊!”
于是,武珝迅速的整理一下,随后也从房中出来。当她看见李宽真的按照自己说的抱着李暾,努力的逗着他笑,声音也比以前温柔许多,不再焦躁不安,耐着性子循循渐进,武珝的心触动了。
李宽抱着李暾哄着他,至于李熹他是放弃了,他第一时间过来抱的是李熹,这小子一点都不给面子的不要他抱,宁愿自己在地上爬着,这可把李宽气坏了,想想武珝说的话只好放弃从李暾身上下手。
武珝来了以后,李宽便与他说了去串门的想法,武珝也觉得可以,两人准备一下便带着孩子去江夏王府串门。他们俩带着孩子刚到大门口,就见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的马车停下来。
吴公公搀扶着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下了马车,正好与刚出门的李宽、武珝两人碰面。李宽、武珝两人连忙躬身行礼,长孙皇后微笑的点点头,李世民目光停留在李熹身上。
李熹看见李世民那一刻,很熟悉的咿咿呀呀的喊了起来,还没等李世民伸手,李熹倒是率先伸手要抱抱,李世民脸上瞬间就像是绽放的花朵一样,高兴地合不拢嘴,很是亲昵的抱着李熹,李熹亦是呵呵的笑着。
李宽有些不情愿的邀请李世民入府,皇上、皇后前来的消息也让王槐等人出来迎接,所到之处所有人都躬身行礼,李世民高兴的说:“今日这些礼仪就免了吧!”
此时的李世民眼里只有孙子李熹,长孙皇后见李暾睡得正熟,也不好意思去打搅,看见皇上抱着李熹有说有笑的,她心里多少有些吃味,想想自己都不曾抱过李熹,悄悄地给李世民使了眼色,李世民很配合的让她也抱抱李熹,长孙皇后心中的不愉快瞬间消失,脸上满是笑容。
全本
………………………………
第四百七十章 上门送礼
“皇上、皇后,您二位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王槐略显失态,府中也没准备什么吃食招待,李宽一早就与他说了要去江夏王府串串门,王槐只顾着准备去拜会他人的礼物,至于自己府上的还真没有准备。
李世民笑呵呵的说:“您的意思是我们俩不该来了?”
“老奴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有简单的茶水招待,有失礼数啊!”王槐摇摇头,他已经吩咐人去准备吃食招待,就算如此也没那么快,唯有泡一壶茶招待,要是普通人将就将就也没事。
“不必如此客气,一切照旧就是!”李世民抱着李熹,一边笑着说:“只是过来看看,顺便也带了一些物件。”
吴公公姗姗来迟,主要是他双手捧着一个长方形木盒,李世民抱着李熹将木盒打开,里面赫然是龙泉剑,李熹看见昨日喜爱之物,很是欢喜,拍着小手,口中念叨:“大大!大大!”
王槐、赵谦、钱武三人面面相觑,均是呆如木鸡,龙泉剑他们三人太熟悉了,尤其是这柄剑还是王槐亲自转交给李世民的,没想到今日李世民又将它拿了出来。
“我说过这柄剑赐给李熹,君无戏言嘛!”李世民微笑的看着李宽,李宽亦是十分惊讶,他昨天还后悔忘了拿龙泉剑,今天李世民亲自送上门,这让李宽受宠若惊。
“大大!大大!”
李熹欢喜异常,挣扎着从李世民怀中出来,伸出小手拽着剑穗,露出痴痴地笑容,李世民见状也是无可奈何,又想到昨日的有惊无险,李世民还是心有余悸,故而这次没有由着李熹性子来,又将龙泉剑重新收了起来。
“亲亲!”李熹急了,目光哀求的看向母亲,一边呼喊着一边伸出小手死死地拽着剑穗就是不松手,眼泪又在眼眶中打转,眼看就要哭了,李世民可不想看见李熹哭,撇过头看向武珝。
武珝见状不得不走了过来,从李世民怀中接过李熹,轻轻地拍着李熹后背,柔声说道:“宝贝不哭哦!这柄剑是宝宝的,等宝宝长大了才能用哦!现在的宝宝握都握不住,怎么舞剑呢?”
“这话他能听得懂?”众人目瞪口呆,谁都不相信李熹能听懂,事实上李熹是真的没听懂,不过还是乖巧的松手了,搂着母亲脖子,脸上有些不开心,不过还是很坚强的没哭出来。
武珝见安抚好了,又看向李世民,不过李熹很有个性的没有主动去抱住李世民,在他眼里李世民把他喜爱的龙泉剑给藏起来了,心里自然不开心,这让李世民很尴尬。
“宝宝看这是什么?”
长孙皇后拿着一枚平安扣在李熹面前摇晃,李熹的目光瞬间就被吸引过去了,伸出小手想要抓住,咿咿呀呀的叫了半天长孙皇后才将平安扣给他,平安扣不大正好可以握住,李熹一把抓住就往嘴里塞,咬了半天愣是没坏,不禁有些好奇,乐呵呵的傻笑着,拿在手中还跟武珝挥挥手,武珝微笑的点点头。
“还有一枚是给他的!”
长孙皇后又取出一枚相同款式的平安扣,递给武珝让她戴在李暾的脖子上,平安扣是最常见的方圆式,而平安扣的质地不是和田玉而是翡翠,在平安扣上雕刻着精美的浮雕,武珝也分不清楚这枚是麒麟还是貔貅,总之寓意是好的就行。
在平安扣的上面有一颗玉珠扣着,还有九枚祖母绿玉珠用红绳串在一起;在平安扣的背面则是小篆的暾字,武珝猜测长子李熹平安扣上肯定是小篆的“熹”字。
睡熟中的李暾突然被一股凉意惊醒,伸手摸了半天看见翡翠平安扣,不假思索的放进嘴里就是咬,李宽见状连忙从他嘴里取出来,生怕这小子直接吞下去。
李暾见不是吃的,也就没管它了,继续睡着,不过睡觉之前倒是看了一眼李宽。因为抱他最久的还是母亲,总之能舒舒服服的睡觉比什么都重要,是谁抱着都没关系。
“原本是打造两枚长命锁,不过时间紧张,只能打造出这两枚平安扣!”长孙皇后略显歉意的解释着,还想再说什么又被李世民咳嗽两声制止,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谢皇后!”武珝躬身道谢,李世民有些不高兴了,长孙皇后笑着说:“这两枚平安扣是陛下的意思,他传诏将作监连夜打造而成,整整忙了一宿直至辰时才算完工。”
李宽大吃一惊,狐疑地看着李世民,李世民有些尴尬的撇过头去,他之所以如此做完全是因为昨日险些酿成大祸而做的补救,要不然他今天也不会在平安扣完工以后立即出宫赶往李宽这里,一是想念李熹,二来也是想为昨日大意而心生愧疚。
“谢父皇!”武珝再次躬身道谢,李世民这才微微颔首,长孙皇后又追问:“昨日回来李熹有没有受惊?”
“回皇后,一切安好!”
武珝如实回答,李熹自己倒是毫不在意,真正受惊的反而是他们这些人。武珝也向长孙皇后为昨日离席之事道歉,长孙皇后很大度微微一笑并未追究责任,那个情况事出有因,长孙皇后能理解作为母亲的武珝以及作为父亲的李宽。
赵谦看着李熹脖子上戴着的平安扣,论学识渊博整个楚王府无人能与他相提并论,他看了许久方才看清楚李熹那枚平安扣的雕刻浮雕居然是龙形。按照大唐礼制规定,任何纹饰不得出现龙形浮雕,除了寺庙、道院等外,不论是衣服服饰花纹还是装饰之物,不得出现龙或凤形。
简而言之,李熹的平安扣已经超出礼制规定范围,不过看样子应该是皇上允许的,赵谦暗暗猜测那上面的字应该也是李世民亲笔所写,然后拓印下来再篆刻的。
之所以李暾的图案不是龙形,因为自古以来长幼有序,李熹才是楚王爵位的继承人,也就是嗣王。当初李宽得胜归来,李世民未按之前的约定封自己的儿子为嗣王、郡王之爵位,李宽还曾向他们抱怨过。
“看样子陛下并非言而无信,而是故意为之,想必是等到两位公子周岁时再封。”赵谦看到那枚龙形平安扣,默默地念叨着。周岁宴是孩子第一个重要的日子,不论寻常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对待周岁都是特别重视。
全本
………………………………
第四百七十一章 纽带
“陛下,两位公子已经七个月大了,不知何时举办周岁宴?”赵谦心念着李熹、李暾的周岁宴,基本都是提前举行,而不能延后。至于具体时间,自然由皇上定,谁让李世民是孩子的祖父,长辈在世,父辈无权干涉。
“王老,这事不用跟我做父亲的商量吗?”李宽一愣,赵谦看都没看一眼,铿锵有力地说:“废话,你没看见陛下在吗?这事跟你没什么关系,除非是两位公子成亲生子以后才轮到你。”
“这事真的跟你没关系!”王槐补了一刀以后,钱武又再加一刀:“真的没你啥事!”
“我去!”李宽险些就暴怒了,开玩笑,自己儿子周岁宴身为父亲的他居然无权过问,还说跟自己无关,这让李宽有些不高兴了,武珝见状赶紧拉住他,摇摇头道:“老公,这事真的跟咱们没关系!”
“这叫什么事啊!”
李宽郁闷不已,长孙皇后哈哈大笑,李世民也是忍俊不禁,当年太子李承乾周岁宴时,亦是李渊主持的,基本上也跟李世民、长孙皇后两人没关系,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所以他们俩自然懂了。
“再过几个月,待他们俩十个月的时候再办吧!”李世民微笑的说着,赵谦、王槐、钱武三人均是点头赞同,十个月大的时候,想必李熹已经能完整的说话了,至于李暾想必也可以说话。
“陛下,今日要是没事的话不如留在府中用膳!”王槐躬身说道,“咱们殿下的手艺真的不错,绝对不比宫中尚食局的人差,保证吃完以后陛下就舍不得走了。”
李世民惊讶的看向李宽,男人下厨放眼整个大唐根本就不存在,除非是单身或是孤寡老人,条件好的基本上都有厨娘,尤其是成婚的寻常百姓家都是女人下厨,他也是头一次听说男子下厨。
虽然唐朝不像其它朝代那样,认为男子下厨是件可耻的事情,不过李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