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赟-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造草图他准备回去画出来。
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实地测量,然后拿着绳索亲自带着执金吾卫队将士前去丈量贡院尺寸,王德真负责记录,张文瓘、张大安两人则是帮忙协调众人工作,分工有序的情况不到两个时辰就测量好具体数值,然后又命众人先行回去,他也回到府中开始忙活着绘制贡院草图。
全本
………………………………
第四百七十五章 我太难了!
实地勘测的面积与记载的没有出入,南部贡院的地面不平,肯定需要重新铺地面,这也是额外的支出费用。在唐朝建筑时材料是石灰、沙子、粘土或是夯土,像是城墙建造则需要大量的糯米水提高黏性及强度。
考棚不需要向城墙那样需要加糯米水,不过粘土还是少不了的。既然决定重新建造考棚,李宽决定给它建造一个长久的,以免三年一次的省试时,又要重新建造,重新计算成本后,距离户部给出的预算相差无几。
于是,李宽待在书房中开始埋头绘制着整个贡院考棚设计草图,废寝忘食的忙至深夜这才绘制出大概,具体细节只能明天动工时,与负责建造的工匠师傅交代就可以了。
在空白纸上画出四方形,又在其中画出小小的长方形,以左右两侧墙体为点,向中心扩散,又在每列中留出一条过道,以便巡查官员巡视;以墙体为起点,至并排的考棚又一面墙,墙的另一侧则又是另外的考棚,中间是过道,并排的考棚又是一面墙,以此类推直至右侧墙体。
左右两侧墙体的考棚则是独立的,中间隔着墙体的两间考棚则是一体式屋顶,至于考棚的屋顶则用陶瓦,又取最低点作为排水沟,遇到大雨时不会漏水,还能很好的节省成本。
次日,李宽去了南部贡院,而工部员外郎带着一批工匠来了,工匠的头头与李宽交接后,员外郎便告辞离开。李宽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他听,工匠是老师傅了,皇城中有许多建筑都是他督工建造而成,听得李宽的解释,又看了他绘制的草图,便知道从何入手。
首先第一步就是休整地坪,将那些凹凸不平的地方全都填平,又以夯土作为地基铺平,然后将排水沟留出来,直到夯土结实了,这才进行下一步动作,在等待的同时工匠老师傅也开始着手准备材料。
贡院的考棚如火如荼的建造中,李宽身为省试的负责人,自然尽心竭力的尽职尽责,不仅与工匠头头一起督造考棚,还会听取其建议,加以改进,使得进度提高了不少。
转眼间,正月十五上元节到了,整个京城内再次热闹起来,李宽闲赋在家陪着两个儿子玩耍,这些日子忙着贡院的事情,也没好好的陪着他们两兄弟,李熹已经适应开头讲话,唯有李暾一成不变继续爱睡觉。
“这小子是不是哑巴?”李熹说话已有一段时间,李暾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别说开口说话了,就连睁着眼睛的时间都少得可怜。武珝听闻李宽如此说,有些生气的说:“你才哑巴呢!”
李宽忧心忡忡,两人是双胞胎,就算有差距也不至于相差这么大,一个已经能说话了,还有一个根本没啥变化,李熹现在就喜欢在地上爬着,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别人抱着,更喜欢一个人笑呵呵的爬着。
至于李暾基本上都是闭着眼睛睡觉,让他爬简直比登天还难,如今李熹能说出完整的娘亲、爹爹、祖父等词语,可惜的是李宽一次都没听到李熹亲口喊他一次:“爹爹!”
兴许是李熹对他有意见,就是不愿意喊出口,不仅如此要是李宽惹了武珝不开心,还没等武珝说话,这小子就蹦跳出来,像是找李宽理论似的,尤其是李宽搂着武珝或是牵着她的手,李熹更是不得了,直接哇哇的大哭,气得李宽差点没动手教训李熹。
现在李熹还不能独自走路,要是大人在旁边扶着,他也会开心的走两步,然后继续擅长的爬行。虽然天气越来越暖了,可是长时间在地上爬着,李熹的小手也是冰凉冰凉的,每次都是武珝心疼的给他暖手,李熹特别享受武珝的关心,每次都会很开心,要是武珝能夸他几句那眼睛笑得根本看不见。
“难道长辈都说生儿子就是给自己培养一个情敌!”李宽看见李熹什么好吃的都会给武珝,他是一个都没有,沮丧着脸看向李暾,祈祷着他千万别跟李熹那样,要不然自己就培养了两个情敌,默默地念叨一句:“我真是太难了!”
“正好今天是上元节,要不咱们也出去转转?”李宽提议不过是想跟武珝有个单独的私人空间,谁让李熹这个灯泡赶都赶不走,有他在的地方自己甭想跟武珝独处。
武珝心里想去逛逛京城,奈何不舍得李熹、李暾,最后李宽不得不妥协,提议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出去逛,武珝这才兴高采烈的答应下来。虽说两人带着两个孩子问题不大,不过王槐等人还是小心翼翼的为他们安排了护卫,肖秋水、肖怡、史锐、张冲四人随同前往。
上元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甚至过之而无不及,大街小巷挤满了人,所有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尤其是夜间的长安城,更是热闹非凡。夜幕降临,所有的灯都点燃,如同白昼一样,蔚为壮观。
在西市、东市有戏曲等节目表演,随处可见的彩灯,甚至有些地方制作了巨大的灯柱、灯树等,就连朝中重臣以及亲眷都会选择出府夜游,感受着上元节的节日气氛。
街头表演的也比较多,基本上都是戴着面具,或是穿着戏服,杂耍等精彩纷呈,时不时地听见众人拍手叫好声。李宽、武珝一人抱着一个,李熹自然不会让李宽抱着,无奈李宽只得抱着李暾。
李熹是第一次来到热闹的环境中,看着人潮拥挤的人群,露出惊讶之色,又看见美丽的彩灯以及街头表演更是高兴地手舞足蹈,也会跟着众人齐声拍拍小手,就连一直闭眼睡觉的李暾也是笑呵呵的拍着小手。
李暾破天荒的第一次全程没有睡觉,看见好玩的玩意会好奇的咬上两口以为是好吃的,看见好吃的李宽自然不会同意买,武珝自然也不会同意,现在他们还太小了,有些东西不能吃。
若是有个三五岁那倒是没什么,李暾被李宽举得高高的,他会伸手想要抓住彩灯,李熹看看武珝,又看看李宽也想跟弟弟一样,可他很倔强的不愿意低头,肥嘟嘟的脸上满是向往,惹得武珝哈哈大笑。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危险
“宝贝想爹爹抱着玩耍可以开口喊爹爹哦!”
武珝鼓励李熹开口喊李宽,自从开口也过了几天,其它的称呼都可以说的清楚,偏偏这两个词很难似的,对着李宽始终叫不出口,李宽每次引导他都会把爹爹说成大大,这让李宽很受伤。
在府里没什么可以吸引李熹的玩意,这次好不容易逮住机会,武珝也想看看李宽听到李熹喊他的表情。李熹憋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了,看着李暾笑得很开心,他也想要拽着玩,第一次开口喊:“爹爹!”
李宽闻声望去,笑得合不拢嘴,高兴的说:“乖儿子,再来一声听听!”
“爹爹!”李熹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顺口,李宽摸摸李熹的小脸蛋,狠狠地亲了一口,一手托着一个就这么让他们玩着,李熹看着灯笼中摇曳的烛火,欢快的拍着手。
“是不是早有等着?”武珝戳了戳李宽腰,要不是李宽听见她与李熹的对话,怎么可能第一时间就听得见李熹喊他,而且没有任何犹豫就将他高高举起,要是没准备怎么可能第一时间就这么做呢。
李宽不可置否的笑了笑,陪着李暾玩归玩,可他的注意力并非全部都放在李暾身上,这里鱼龙混杂,人潮拥挤,要是不看着点,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李熹那渴望的小眼神李宽早就发现了,偏偏就等着他主动开口,现在就求着他那将来可如何是好?
武珝无奈的摇摇头,抬起头注视着李熹、李暾两个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上方的灯笼是鱼形,通体红色灯纸,乍看上去宛如栩栩如生的真鱼一样,要是拆开单独看亦是一副画中佳品。
鱼形灯笼较大,两个孩子也都看过自家府中的池塘中小鱼,哪里见过如此大的鱼,自然十分好奇,想要抓住不让它游走似的。随着微风,鱼灯还会翩翩起舞就像是在水中游动一样。
李熹、李暾眼里闪烁着激动光芒,费尽心思想要拽住,奈何鱼灯就像是跟他们俩玩耍一样,始终只能碰到一丝丝,却又抓不住。正好此时,天空的风突然停顿了,没有晚风的吹拂,灯笼自然而然的不动。
瞅准机会,兄弟俩一人一只小手从薄薄的灯纸穿过,抓住了灯架,李宽的视野正好被两人遮住,武珝也没发现异常,史锐无意中抬头看见大惊道:“殿下,千万别动啊!”
众人闻声看了过来,武珝也十分诧异,李宽双手高高举着丝毫不敢动,撇过头看着其他人紧张的神色,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他猜测肯定是两个小家伙惹事了。
旁边的人也被史锐的声音给惊到了,纷纷转身看着他,又见他看向上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没等史锐吩咐散开,众人已经七七八八的散开了,都与李宽保持距离。
武珝也被眼前的一幕吓了一跳,李宽的手稍微低点,那鱼形灯笼就会向他倾斜一点,而且两个孩子没感觉到一丝慌张,甚至笑得比谁都开心。鱼形灯笼的造型较大,要是真的掉下两个孩子不愿意撒手的情况下,那里面的数十根蜡烛将会倾泻而下滴落在孩子身上。
对于成人而言燃烧的滴蜡都会灼热,更何况是一岁不到的孩子哪里受得了,甚至有可能燃烧起来。另外,两个孩子的手还拽着灯架,灯架是用竹条编制的,很容易割伤。
武珝忧心忡忡的看着,可是却不能靠近,肖秋水皱着眉头的站在武珝身边保护她;史锐、张冲、肖怡三人尚且留在李宽身边,眼前这情况是必须让李熹、李暾两人放手,要不然几人都有可能受伤。
有了上次教训,武珝强压心中的担忧,咬着嘴唇死死地闭口不言,要是她说话或是紧张,李熹、李暾都可能认为她是在喊自己,尤其是李熹更加迫切,到时候真有可能发生意外。
“你踩着肩膀上去!”事态紧急,也来不及多想,张冲第一时间蹲下身子,招呼史锐踩着他肩膀上去,史锐皱着眉头,斩钉截铁的拒绝:“两位小公子与我不熟,不见得听我的话乖乖的放手,再说我的体重你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啰嗦什么,快点上来!”
张冲怒吼一声,史锐坚决不同意,他本就严谨的人,再三思考后认为自己不合适,武珝也不合适,因为她容易引起两位公子情绪激动,而且不像他们有武功傍身,史锐猛地转头看向肖怡:“你去!”
顿时,张冲一惊,肖怡也懵了,她正在观察着上方的动静,突然被史锐拉着来到张冲身边,搞得肖怡莫名其妙,史锐冷喝一声:“犹豫个屁,赶紧的给我上去!”
肖怡莫名其妙的双脚踩在张冲的肩膀上,肖怡体重肯定比史锐轻得多,而且常年习武的她身手也不错,又与李熹、李暾两人熟悉,思来想去也就她最适合。
李宽拖着两个孩子,双手动弹不得,目光却看向刚刚还急匆匆的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