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赟-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藁谝樱〉灿兄局浚盖袄矗 

    这顶高帽子给李宽说得哑口无言,想拒绝又不好意思拒绝,不得已李宽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既然你们是来投卷的,将文章全都留下来,待我认真品读以后可以自会为你们写荐书,至于时间定在三日后的辰时,现在没事的话都散了吧!”

    众人听闻李宽同意了,二话没说取出自己的文章一一交给王槐、赵谦两人手中,然后深深地躬身行礼拜别,至于孔颖达、司马才章则被李宽暂时留下来了,司马才章倒是心安理得,孔颖达则是有些心虚的笑笑想离去,李宽自然不会答应,闹出这么大的事情肯定跟孔颖达有关,不问清楚就想跑,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孔颖达、司马才章邀请入府,双双坐下以后,孔颖达再次进入楚王府感慨万千,又见李宽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不等他开口就一股脑的交代清楚了。李宽哭笑不得的说:“孔祭酒,您真是太好了!”

    孔颖达尴尬的笑笑不说话,李宽真是无语了,搞了半天居然是孔颖达与马嘉运两人谈论间被其他士子听见,几杯酒下肚以后孔颖达更是对李宽赞不绝口,甚至无意间说了要投卷不如去找楚王的话来,众人闻言纷纷改变主意,几乎有七成的士子全都来了,余下的要么就是有背景,要么就是已经投了,就连原本有意投公卷的也改变主意,还有的是太子、魏王等人相中的,这让李宽头痛不已。

    :。:m。x

    全本


………………………………

第五百零二章 荐书

    “殿下,老朽酒后失言还请见谅!”孔颖达见李宽如此为难,也深知自己酒后的话给他带来了不小麻烦,郑重其事地道歉,让李宽也不好意思继续说他的不是。

    “我的祭酒大人啊,你可知酒后失言可让我有的忙咯!”李宽苦笑的看着一堆文章,头皮发麻,心里叫苦不迭:“唉,这下可好几乎把所有人都得罪了,真是要命的节奏!”

    魏王、蜀王等人还好,李宽本就与他们不对付,得罪也就得罪不碍事;太子李承乾也需要拉拢士子,希望他们能投入太子门下,如今倒好因为孔祭酒这些人纷纷转头投向自己,其中还有朝中重臣。

    孔颖达脸皮本就不厚,李宽也不想他为难,主要是无心之失,李宽也不好多做追究,送走孔颖达、司马才章以后,看着这堆文章,叹了一口气,不得不从上到下细细的看了一遍。

    “怎么都是诗句?”李宽惊讶的发现这些士子投卷中的文章,清一色的都是诗句,料想应该是在赛诗大会上引起的,给众人造成错觉,李宽最喜欢的便是诗句文章。

    投其所好,自然清一色的写诗,以展现自己的才华。李宽当真是郁闷了:“从诗句中我能看个屁东西!这些人真是脑子被驴踢了,也不带这样玩的,都是诗句还看个屁!”

    李宽随手放在一旁,就连看下去的耐心都没有了,几乎通篇一律的五韵或是十韵诗句,有些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赵谦却说狗屁不通,一文不值,索性也懒得去看了。

    “公子,这些都不是!”王槐翻看了几篇文章后发现,他手中的不是诗句,而是地地道道的文章。李宽以为王槐说笑,细看之下还真的不是诗句,当他拿起上面这篇文章的署名时,又想起这人写了一首诗。

    顿时,李宽明白了这些人是拿着诗句抛砖引玉,真正的还是自己的文章。至于那些诗句,几乎都是在斗诗环节中想到或是说过的,一一誊写下来,无非是得到李宽赏识。

    李宽仿佛化身一位语文老师,对众多士子的文章认真品读,几乎都是文言文,要不是李宽已经习惯了,就连看都有些费力。即便是看文章,李宽依旧花费了两天功夫。

    当然不可能是连续不停地看,上巳节过后他还得去吏部办公,再怎么说他这个吏部侍郎可不是白当的,就算是过过场还是要的。李宽不在的时候,武珝也会帮忙看,赵谦更不可能闲着,基本上都是在空闲时间才会去看一下。

    “赵老,您以为这些文章如何?”

    赵谦沉声道:“若以文章而论,这些人倒也不错!”

    李宽点头赞同,这些人所写文章均是他们通过省试所用的,自然经得起细细品读。投卷可不是儿戏,随便拿出一篇文章就可以,均是他们的代表作,有些名声在外的士子更是早早得到名声,自然以最好的那篇文章为佳。

    “既如此明日他们来拿荐书时,再稍作考量便是!”赵谦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荐书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品行不端,日后惹出祸事来,身为推荐之人必会受到牵连,也就是连坐之罪。

    若是亲眷更加严重,这也使得荐书不是随便就能给的,这也是一种凭证,会记录在吏部档案中。若是进士科的考生拿到荐书就可以授予官职,明经科的则需要再考一次,通过者方可授予官职。

    次日,李宽没去吏部报道,反正去了也没什么事,索性就等待着众多士子前来。果然众人如约而至,李宽让张冲、冷锋带人维护秩序,按照写有名字的名单一一排队等候,叫到名字的才可以进府。

    黄征是第一个进府,看见李宽端坐在榻上,连忙躬身行礼,这才自报家门:“拜见殿下,在下黄征京城人氏,乃国子监太学生!”

    “你是京城人士?”李宽有些诧异,长安城人氏基本上都是当地的,按理说不需要他的荐书,自然有些门路,追问之下,黄征苦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在下虽是京城人士,也不过是出身平民。”

    李宽点点头又问:“你的文章我看过了,不愧是国子监学生,你的荐书就在这里,就看你自己有没有本事取走!”

    黄征看着摆在桌前的荐书,心情十分激动,却没有丝毫大意,连忙说道:“还请殿下赐教!”

    “我且问你,你若做官是八品,还是九品?”黄征愣了片刻,沉思片刻回道:“在下愿意做九品!”

    李宽惊道:“为何?”

    “八品官阶,在下自知尚不能担任,恐能力不及反成累赘!”黄征不卑不亢的说,“官阶九品,我自信有能力掌握,不至于能力不足而无法为朝廷效命,故在下更愿意做九品!”

    李宽称赞的点点头:“言之有理!”

    黄征还以为有其它问题,却见李宽将荐书打开,奋笔疾书的在写上:“察其行乃真诚,人品端正,务实踏实之人也,故荐之为九品官阶,考察其功绩再决议。”

    “记住别忘了你今日与我说的话,可以去吏部了!”李宽将荐书递给黄征,黄征激动地热泪盈眶,连连躬身行礼道谢,便出去了,李宽又让他别泄露两人之间的对话,黄征信誓旦旦的答应下来。

    接着第二人便进来了,李宽看见此人倒是有些诧异,道:“你怎么来我这?”

    “国子监一别,在下对殿下之仰慕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来人正是之前想要与李宽斗诗的郑玄果,虽然李宽不知他底细,不过肯定的是他根本就不需要自己的荐书,因为郑玄果百分百是贵族子弟。

    “……”李宽翻了白眼,郑玄果这话不知能不能相信,既然来了总不能直接赶他走,还是照例询问了一些事情,开门见山的追问他为何不选择直接入仕。

    郑玄果正声道:“在下不愿靠父辈门荫入仕!”

    “有志气!”

    郑玄果的回答得到李宽的赞许,他可以百分百确定郑玄果出生贵族,可他不走寻常路。宁可抛弃捷径,选择参加省试而且入榜,这份果决与勇气值得褒奖,毫无疑问郑玄果同样得到李宽的荐书。

    全本


………………………………

第五百零三章 入户部,掌度支

    经过筛选拿到荐书的人占了九成以上,余下的回答让李宽不满意,从对方的回答中李宽看到了功名利禄,这样的人李宽不敢推荐,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不得不慎重考虑。

    纵然没有楚王府的荐书,李宽仍然建议他们投公卷,做事不能太绝,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排除自己主观意识下错看了一些人。即便没拿到荐书,也不会嫉恨李宽。

    经过统计,楚王府所发的荐书达到了六十三份,相当于省试榜单中的七成以上,除了郑玄果外,其他人均是出生平民,在京城并无任何背景之人,纷纷投在李宽门下。

    “搞定!”

    李宽伸了伸懒腰,虽然人数不多,还是有些累的,就像是人力部门面试员工一样,初步筛选后进入复试阶段,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当天晚上,宫内来人传敕命他明日上朝。

    次日,李宽时隔两个月再上朝,众人看见他来了纷纷吃惊不已。

    “殿下怎么来了?”

    “会不会又有什么大事?”

    “谁知道呢!”

    “别说了,陛下来了!”

    众人议论纷纷,李宽每次上朝基本上都有大事发生,仿佛他就是风向标似的。在众人躬身迎接下,李世民大步上殿,众人行礼后,李世民命各部尚书奏表。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第一个上奏,躬身道:“陛下,省试大考已结束,均以授予官职发放地方历练,此乃名单还请过目!”

    吴公公接过名单,递交给李世民御览,看见绝大部分考生的荐书均是出自楚王府,李世民没有任何意外。昨日之事,李世民自然得到奏报,对此倒是没说什么,点头说道:“依卿所奏而行,若政绩突出者再留用吧!”

    长孙无忌躬身退下,授予官职均是八品、九品,李世民不会过问,一切都由长孙无忌自行安排。李世民相信长孙无忌不会因私废公,这些人该派往何地担任官职均会仔细斟酌决定。

    “吏部侍郎李赟可在?”李世民指名道姓,李宽躬身出列道:“臣在!”

    “此次省试大考,汝为主考官,为我大唐推荐不少人才,实乃大功也!”李世民对李宽这段时日的表演尤为赞赏,当面褒奖的同时接着说,“知人善用,不拘一格,谨而慎之,赏金百两、布匹绸缎百匹以示嘉奖。”

    “臣谢陛下赏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宽当仁不让的接受赏赐,这两个月下来着实让他有些吃不消,拿点赏赐不是应该的吗?

    李世民又说:“因楚王在省试中所建考棚深得朕心意,故自此以后考棚以此存续,不必拆除再建以节约国家开支,故迁入度支郎中之职,掌管度支司。”

    “谢陛下!”李宽心不甘情不愿的躬身回道,心里一阵感叹:“唉,又打回原形了!”

    吏部侍郎官居正四品上,度支郎中是从五品上,李宽心里落差极大,这才过去多久,又从正四品掉下来,就像是坐过山车似的起伏不定,比之前在吏部好点,他入户部直接掌管度支司。

    李世民可不是随便任命,李宽在贡院的表现足以担当度支司长官一职。朝中大臣无人提出异议,对于李宽一年几次调任都已经习惯了,待散朝以后,李宽先去了吏部交接,之后便去了户部。

    “终于走了!”长孙无忌亲自送至门口,待李宽离去以后,长孙无忌终日提心吊胆的心也可以放下了,李宽就像是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殃及池鱼。

    现在李宽离去,整个吏部都欢呼雀跃,李宽在吏部挂职许久,如今离开也没什么可以交接的,无非就是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