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赟-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本
………………………………
第五百一十八章 震怒
日过晌午,张玄素被噩梦惊醒,在梦中他已经到了鬼门关前,鬼差询问因何而来,张玄素自然不敢隐瞒悉数相告,鬼差微微一笑道:“时辰未到,回去吧!”
“张大人醒了?”
王槐微笑的出现在他眼前,吓得张玄素面无血色,好不容易反应过来,才知道自己没死,歉意的看着王槐,他并不认识对方,欲要起身道谢,双手使不上力,低头看了一眼才想起白天发生的事情,不顾身上的伤痛,骇然道:“楚王……殿下可安好?”
王槐微微颔首:“殿下已经去了户部,如今张大人在楚王府,我是楚王府的王管家!”
“楚王府!”张玄素喃喃低语,再问:“请问我怎么在楚王府?”
“你受伤了,是殿下恰好路过将大人背回来的!”王槐避重就轻简略地回答。
张玄素依稀记得自己是被楚王李宽所救,至于如何被救他倒是不记得了,王槐见状也没刻意引导他想起来。既然张玄素不记得,那岂不是更好,省去让他保守秘密的工夫。
“张大人莫不是得罪了什么人?”张玄素苦笑道,“我哪知道怎么回事!”
“既然不知,那便算了吧!”王槐没有追根究底,嘱咐张玄素好好休息便离开了。
张玄素觉得留在楚王府不妥,可他浑身无力,仅凭自己的力量根本起不来,只能躺在床上继续休息,脑中不停地思索着今日之事,那些人很明显都是亡命之徒,究竟是谁要他的命,张玄素自己也想不通。
与此同时,早朝之上李世民扫视一眼未曾发现张玄素的身影,狐疑道:“卿等可知张大人去处?”
“臣等不知!”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张玄素去往何处。
“太子,你可知左庶子张大人在何处?”李世民又询问李承乾,李承乾摇头表示不知道,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看样子事情办妥了,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
若是五品以下官员李世民可能不会注意,张玄素虽是太子左庶子,可那也是兼职,本职则是银青光禄大夫,乃从三品官阶,位列三品大员,这可不是寻常官职。
张玄素早朝未至,李世民心生疑惑,以他的了解不可能迟到或是不来,放眼整个大唐除了李宽外还真没人敢不来。直至晌午,李世民在甘露殿接到金吾卫将领的奏报,说是在楚王府后院的小巷中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杀人事件。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喃喃道:“何人如此大胆敢当街杀人?”
“禀圣上,据街坊邻居探听的消息,他们在卯时四刻便听到马蹄声,还要打斗的嘶吼声。另外,我等在距离三十里外的破庙处发现了几名刺客尸体,根据现场查到的证据推断,那些人因分赃不均而发生斗殴直至全部惨死。”
李世民诧异道:“这事与楚王有关?”
“臣不敢妄自揣测!”将军可不敢这么回答,一来没有证据,二来李宽是何许人他比谁都清楚,妄自揣测或是奏禀不仅会得罪李宽,还会激怒他,到时候自己吃不了兜着走,谁不知道李宽行事乖张,而且箭法无双,抬头看见李世民的眼神,硬着头皮说:“依臣的观察,那里距离楚王府邸较近,或许楚王知晓一些事情。”
“传敕命度支郎中速速进宫!”李世民也觉得有必要问清楚,在长安城内居然发生这等大事,以免城中百姓慌乱这事必须查清楚,要不然就无法交代,那他这个皇位如何坐得安稳。
此时的李宽埋头核算账目,听闻宫中来人传诏命自己入宫,李宽起身便跟随来人入宫去了甘露殿。
李宽躬身行礼道:“父皇,您召见臣有何事?”
“今日楚王府后院的小巷中发生杀人事件,你可知情否?”李世民没兜圈子,开门见山地询问。
李宽点头回答:“臣知晓!”
“既知那还不如实说来!”李世民当即追问,李宽早就准备好说词,将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说了,李世民猛地站起身来,怒火中烧的看着李宽,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父皇如若不信,可派人去我府上将张大人请来询问便是!”李宽不慌不忙的回答。
“你这个将军是怎么当的?”李世民将手中的书重重的摔在地上,质问执金吾卫将军,“朕将整个京城的安危放在你身上,居然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当街行刺当朝三品官员。”
“臣办事不利,还请陛下责罚!”执金吾卫将军猛地跪地,李宽将张玄素被行刺的事情说了,他的脸色就已经大变,负责京城保卫工作的执金吾卫难辞其咎,而他身为将军更是责无旁贷。
“父皇,此事怨不得将军!”李宽躬身求情,道:“张大人受了重伤未死,可他为何会有刺客刺杀自己。若不是恰好我在,兴许张大人就已经死了,如今臣倒是觉得以此为契机查明幕后真凶。”
“顾念楚王求情,你的罪责暂且记下,朕命你着手彻查此事,朕不限时间但你必须给我一个交代,给京城百姓一个交代。”李世民怒气冲冲的传命,将军躬身接下,这事他必须追查到底,“再传敕命于刑部、大理寺、兵部,务必将隐藏于长安城的刺客一网打尽。凡是重大怀疑,有真凭实据之下,一律押入大牢,若敢反抗者就地杀之,生死不论。”
张玄素乃是当朝三品官员,这些刺客枉顾江湖规矩,不仅越界还触怒龙颜。李宽当然知道这些刺客的下场,却不想李世民直接传敕命,动用军队的力量将隐身于暗处的刺客与杀手等人一并清扫出去,还长安一片安宁。
敕命迅速传至各部门,执金吾将军亲自率领大军,整个长安城迅速进入战备状态。既然是负责长安城内安全的,他们自然会接触到江湖中人,有些事情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这次做的实在太过了,随着敕命传下以后,涉及江湖势力的店铺或是青楼等地方,全都被执金吾军带人抓捕封店,所有人等全都押入大理寺狱严加看管,这也使得江湖中人人自危,他们也知道是一批刺客不顾江湖规矩刺杀朝廷三品官员,引发震怒,血洗长安城内的江湖势力。
全本
………………………………
第五百一十九章 安分守己
自上次刺杀事件过去已有月余,张玄素成为清洗长安城内各大江湖势力的导火索,不论底蕴多深的势力,在朝廷军队铁骑下,又有差役明察暗访,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或许李世民早有对江湖势力重新洗牌打算,要不然也不会雷霆万钧仅仅过去月余就清洗干净,影响最大的便是各大武馆的师傅,就连镖局也不例外,全都成为盘查重点对象。
房遗爱怀揣不安,担心中间人被抓到,将其供出去,就连太子李承乾也无法保他。在得到消息以后,立即安排与此事相关的人第一时间秘密离开京城,李承乾得知张玄素重伤未死,对他而言不好也不坏。
在他看来张玄素得到这个教训,必会顾忌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劝谏,说些自己不爱听的话。而且张玄素身受重伤,肯定要休养一段时间,李承乾特意派人去张玄素府上慰问。
张玄素心生感激,认为李承乾还有救,不顾身体伤势毅然决然的前往东宫继续担任职务,这让李承乾没有觉得感动,引起他的反感,如今这个时候他又不能说太多,不得不强忍心中不喜,还要表现出激动地模样。
果然,张玄素不改其之前劝谏之本色,甚至比之前还要更甚,每日劝谏不止,李承乾已经不耐烦了,之前还敷衍了事,后来干脆将其赶出正殿,让其远离东宫。
其他人见李承乾愈发不可理喻,更与他们疏远,越来越失望,纷纷劝说张玄素适可而止,反被固执己见的张玄素数落一顿,最后其他人都放弃了,只有张玄素一人坚持。
至于李宽早已熟悉户部度支司的一切事务,如今亦是得心应手,任何一本账簿都能核算的清清楚楚,江湖中的事务与他无关。此时,户部度支员外郎杨弘武拿着账簿找到李宽,面色凝重的说:“大人,这账目不对!”
“哪里不对?”李宽接过杨弘武手中的账簿,看了片刻也觉得不对劲,连忙让负责岭南道的令史、书令史前来,道:“你们速去查找广州十县的账簿前来!”
杨弘武拿给李宽的账簿正是广州的,而广州辖有十个县城,这是刺史的账簿,上面记录着近三个月广州十个县的赋税收支,以及各地官府的开支,经过杨弘武核算账目不对,收支与开支均不一致。
接着,李宽也从广州都督府递交上来的账簿进行比对,而广州都督府的账目是备查账,其他人将广州十县的账簿取了过来。他们已经核算过,均无错漏之账,故而封存起来,再次取来的也不是原本账簿而是他们核算出来的结果。
李宽让众人立即核对总账,发现刺史府递交上来的账目数额与都督府的数额相差三十万两,几乎每个月十万两。李宽发现广州的账簿有猫腻,又将其贞观十五年的账簿重新取出来查账。
“广州都督是何人?”杨弘武等人均不知,李宽只得去找户部尚书杜如晦,得知广州都督是党仁弘,自从他赴任广州都督后,账目就有很大问题,又连续查了其之前的为官的账目。
“此人有问题!”
李宽经过翻查其任职南宁州都督,又迁戎州都督时账目同样有问题,均与当地的刺史府衙送来的账簿有差,虽有差距却也不大,每个月也就一万两左右,而其备查账簿上记录着各种理由,“军中将士抚恤金”“庆贺上元节所需开支”等。
“大人,这位广州都督不是一般都督!”杨弘武忽然想起党仁弘来,李宽等人目光齐聚在他身上,“党仁弘原是前隋的一名武将,高祖皇帝起兵反隋,其率领两千人归降于大唐,之后随当今皇上南征北战,乃是开国功臣之一,而且其颇有才干,不论是军中还是赴任于各州均有声望且政绩突出。”
有些话不是杨弘武该说的,李宽又不傻杨弘武故意提及当今皇上,自然知道他这话的意思,李宽微微笑道:“有趣!又是一位开国功臣,看样子我跟他们还是有缘的!”
杨弘武猛然想起同样是开国功臣原兵部尚书侯君集犯罪之事,宫中有传言说是众人都愿意保住侯君集性命,却被李宽坚决反对,当今皇上也无可奈何,不得不下令关押至大理寺狱大牢,待秋至日处斩。
“杨大人,烦请你们务必将此账簿核算清清楚楚,具体相差多少也要记录清楚明白吗?”
杨弘武等人心里一惊,却不敢多言,连忙几人合力重新核算广州都督及刺史的账簿,就连党仁弘之前担任的职位账簿同样核算。由于数据庞大,依然用了三天时间才算出来。
“真他娘的又是巨贪啊!”李宽得到结果的那一刻也被吓倒了,经过核算出来的差额超百万金,以党仁弘这个广州都督的俸禄来算,不吃不喝也得一百多年才行。
当即拿到结果以后,李宽又让杨弘武以他名字写下奏表,随后拿起证据直奔皇宫而去。李世民见月余未见的李宽突然来找自己,心知有事发生,连忙召见其入殿。
“臣拜见父皇!”李世民点点头,道:“今日入宫有何事找朕?”
“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