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赟-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宽说了白天一样的话,刘兰成冷静下来以后懂了。当年刘言明是在刘兰成随军出征以后才有的,知道这件事的那些人刘兰成并没有灭口,就算再三命令相关人员保密,也经不起旁敲侧击的打听,刘兰成明白了。

    白天李宽说刘兰成、刘昭父子俩将刘言明排斥在外,事实并非如此,而刘言明的双亲是被刘兰成所杀,这事是真。毕竟,任何人知道此事都会怒火滔天,刘兰成怒而杀之。

    刘兰成想通以后,接受了第二杯酒。接着,李宽又斟满第三杯,道:“虽说平原郡公是开国功臣,然触犯国法,犯下滔天大罪,最后一杯酒便是为刘郡公送别,不久以后京城便会派人前来接管代州,而你也会被押解进京。”

    成王败寇,刘兰成心知必死无疑,这杯酒他毫不犹豫的喝下。当他暗中布局被李宽破了,刘兰成就知道自己死路一条,没有任何退路。刘兰成懊悔自己太过贪婪,过于看重权势,要不然也会落得如此下场。

    “我很好奇,以刘郡公的为人怎会起兵谋反,还想自立为王?”其实李宽单独与刘兰成见面,便是想知道他内心想法,如今刘兰成已经是代州都督,大权在握,又无人监管,可以说除了当今皇上,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刘兰成沉默许久,轻声叹息:“殿下的事迹我倒是知道一些,在您心中对权力不向往。当我是经历前隋战乱的时代,从死人堆里走出来的,深知权力凌驾于一切。即便因战功而封为平原郡公,又任代州都督,手握大权。可是权力这个东西,谁不想更多呢?”

    “权力真的很重要吗?”李宽无法感同身受,道:“那你后悔吗?”

    “不!”刘兰成斩钉截铁的说,“成王败寇,千古不变,要是成功我割据一方,那才是真正的大权在握。纵然身首异处,依旧无怨无悔,这便是我这代人的追求。”

    李宽心中惋惜,以刘兰成的本事或许成就更高,可他走错了路。即便起兵谋反,也不是这个时候。当今皇上正值壮年,国泰民安,试问谁愿意发动战争?若是引发大规模内战,那人便是罪魁祸首,遗臭万年。并且,大唐铁骑的战斗力根本不是一方大军所能抵挡,最后结局不曾改变。

    “殿下是否觉得我代州大军兵力不强?”刘兰成望着李宽,自信满满的说:“我朝各州大军尽归十六府管辖,然以州而论的话,我代州大军战斗力绝对数一数二,要不然代州大军又如何抵御外敌的中坚力量,又如何镇守九塞之首的雁门关?”

    李宽相信代州军骁勇善战,可是兵力相差悬殊,根本没可比性,可他没有说出口。已成定局的事情,李宽继续争辩也没必要。接着,刘兰成思索了片刻,道:“殿下,罪臣有事要与你说。”

    李宽回道:“直说无妨!”

    “齐王李祐要起兵谋反!”李宽大吃一惊,道:“此事当真?”

    刘兰成郑重的点点头,道:“千真万确,代州长史许绚实际上是齐王派来的,我之所以谋反主要在于我自己看重权力,另外还有一方面就是我若在代州起兵,齐王得到消息后也会在齐州起兵,而许绚便是我与齐王中间人。”

    李宽目光低沉,眉头紧锁,他没想到齐王也参与其中,这事必须得尽快向朝廷禀报。若是齐王李祐起兵成功,到时候齐州就会彻底成为他的势力范围,哪怕朝廷派遣大军平定叛乱,也会劳民伤财,而且战事一起,死的人就不会少,必须尽快了解更多的情况才行。

    “你可知齐王兵力几何?”李宽面露凝色,正声道:“若是所说是真,我可以奏请圣上免于令郎死刑。”

    刘兰成摇摇头,叹道:“纵然不死也沦为奴隶,与其生不如死,倒不如一死了之。殿下好意我心领了,至于齐王兵力具体多少尚且不知,以齐州兵力而言不下三万,要是加上齐州百姓的话,估计也有十万大军。”

    “谢谢!”李宽真诚地道谢,接着说道:“我立即奏表朝廷,告知圣上此事。另外,令郎之死罪或许无能为力,不过我定当尽力而为,为平原郡公一脉留后,你看如何?”

    “殿下如若不嫌弃,我可协助于殿下一臂之力!”刘兰成沉声道,“只要殿下需要我配合,我刘兰成定当全力以赴。至于留下血脉之事,还请殿下保存我尚在襁褓中的嫡孙,不知殿下可否答应?”

    “我定当全力以赴保他一命!”李宽答应了,就会去做到。虽说刘兰成罪无可赦,可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确是无辜的,就算刘兰成不说,李宽也不会赞同连孩子都处斩的地步。

    哪怕是充当官奴,总比死了要好,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至于齐王谋反之事,李宽决定上表朝廷,快马加鞭的传至京城告知当今皇上,让其定夺。若是叛乱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全本


………………………………

第五百七十六章 养虎为患

    “报,黜陟使李赟送来急奏!”

    “呈上来!”李世民当即放下手中奏章,接过李宽递交送来的急奏,认真的看过内容,怒不可遏:“这个刘兰成真是该死,朕如此信任于他,敢背叛朕,背叛朝廷,传朕诏令命右武侯将军、天水郡公丘行恭立即前往代州,将这些反叛之人悉数押解进京,撤查刘兰成谋反之罪证,削其平原郡公之爵,免其代州都督之职,至于代州事宜暂时由左屯卫将军姜行本代之。”

    李宽这本奏表提前两日加急送出去,上面之言皆是不确定之语,唯一确定的是谋反之事并非空穴来风。李世民心中认定刘兰成起兵谋反,奏表被他狠狠地砸在桌上,力道极大,愤怒至极。

    李世民的诏令迅速送至丘行恭、姜行本处,两人得到敕命迅速赶赴代州。两日后,从代州发来的第二份李宽送来的奏表抵达京城,这次李宽在奏表言明刘兰成谋反之事证据确凿,而且整个代州大小官吏均皆趋炎附势,已经就地处斩代州长史许绚,其余人等交由圣上决断。

    “再传诏命丘行恭不必押解进京,就在代州处以绞刑,由其亲自监斩,不得有误。”李世民雷霆震怒,他真没想到在自己当政期间,居然发生有地方官吏想要起兵谋反之事,这事要不是李宽及时压制住,代州真的乱了,那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外地入侵中原的缺口。

    三个时辰不到,李宽又来了第三份奏表,李世民怒火消了不少,连续两份奏表相隔数个时辰出现,这让李世民都有些吃惊,打开以后只见奏表写道:“臣御史大夫、黜陟使李赟拜见圣上,今日送来第二份奏表,刘兰成证据确凿罪无可赦,理应灭三族,然臣答允其留其尚在襁褓中的嫡孙一命,望圣上准许。”

    “其因,刘兰成被权力欲迷惑而铸成大错,虽及时制止,然其所犯罪行依旧难以赦免,可他举报有功,将功折罪,免去其孙之死罪,为奴为民均由圣上定夺。”

    “刘兰成举报齐王李佑与其共商大事,只要代州起事,齐州便会响应,而且根据刘兰成暗中调查齐州动静,齐王李佑不仅私自招募十五岁以上男子,扩充齐州大军,甚至私自加封左右亲信为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职,并驱赶百姓入城为兵,布置官署,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齐王李佑贵为皇子,乃皇室宗族之皇室,又掌管齐州之地行政军事等大权,俨然心生不满而反抗朝廷,有拥兵自立为王之野心,臣恳请圣上暂缓刘兰成之死罪,待查明齐州是否已成齐王小国,再行处决也不迟。另外,臣已经派人悄然潜入齐州打探消息,相信不久以后就会有结果,还请圣上三思而行。”

    每一本奏表看完,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如今更是气得面色发紫,阴冷的目光望着这本奏表,他真的不相信齐王李佑敢起兵谋反。此事乃是刘兰成举报出来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世民也不觉得刘兰成会恶意中伤齐王,李佑十有八九真的想要谋反。

    “逆子!混账东西,枉费朕之一番苦心!”李世民气得呼吸不顺畅,吴公公连忙端来茶水,送来一颗红色球状的药丸,用水送服之下,李世民精气神好转了许多,怒骂道:“朕怎么会生出这么个混账儿子!”

    李佑被封为齐王,前往齐州任都督,齐王府长史还是他的舅舅,可以说李世民给予极大的恩宠。偏偏李佑喜欢结交奸邪之人,齐州长史薛大鼎对其无能为力,且李佑舅舅在朝中人脉甚广,能与长孙无忌分庭抗衡的人物,薛大鼎根本没那个胆量去监督,更别说教导了。

    于是,李世民撤了薛大鼎的齐州长史之职,命吴王府长史权万纪前往齐州赴任齐州长史。权万纪为人正直,见李佑不守法度,多次犯颜进谏,甚至将李佑的心腹被驱逐出齐州,两人的梁子彻底结下。

    权万纪见李佑不知悔改,当即上表至朝廷,交由皇上决断。齐王李佑得知以后,终于改观了不少,还主动承认错误。但是,这一切都是李佑伪装的假象,实际上根本不曾悔改,甚至因为两人结下梁子,李佑等人恨之入骨,命人阴谋刺杀。

    权万纪不仅没死,反倒是被他抓住证据,当今皇上李世民闻言齐王居然胆大妄为,加之太子李承乾亦是如此行事风格,气得他命刑部尚书唐临亲自前往齐州调查,证据确凿以后,李佑与权万纪被召回京城。

    李佑不仅被皇上训斥,还当着群臣的面以他作为反面,告诫其他皇子切莫跟他一样,实则敲山震虎。李佑颜面尽失,就连他母亲德妃都受到冷遇,继而使其母亲的家族大受折损,朝中势力大不如前。

    李世民本以为有了上次教训,李佑真的吸取教训真的悔改,看到李宽奏表他知道自己错了。如果李佑真的起兵谋反,也就说明权万纪身首异处,以李佑的性子或许不会如此,可是他身边的奸邪之人太多,尤其是他的舅舅更会怂恿其谋反。

    李佑的舅舅是阴弘智,而他母亲则是阴妃,位列一品夫人,深得皇上宠爱。事实上,阴弘智家族唯有他们姐弟两人,其余人等均被高祖皇帝李渊悉数斩杀殆尽,因为阴弘智的父亲便是斩杀李渊第五子李智云的凶手,甚至阴弘智父亲西京留守阴世师派人将李家祠堂公墓悉数捣毁,这个血海深仇李渊肯定亲自报仇。

    攻破西京以后,李渊便夷灭三族,一泄心头之恨,唯独放过当年年幼的阴弘智及其姐姐阴月娥两人。纵然李渊建立大唐,可他也没想到当年一念之仁居然养虎为患,阴弘智怂恿李佑谋反,扰乱大唐李家江山社稷。若是未卜先知,李渊绝对不会留有后患,定会杀之而后快,而李世民亦是沉默不语。

    阴弘智家族是西京留守,就算整个家族不在了,可他依旧出身士族,其姐姐又深得皇上宠幸,使得阴弘智入仕以后平步青云,最后更是远离京城甘愿陪在外甥李佑身边来到齐州,在齐王府担任长史之职,甘心辅佐李佑治理好齐州。

    李世民本意是让阴弘智辅佐李佑,如今倒好却是放虎归山,终成后患,李世民的心情犹如翻江倒海似的,五味杂全。

    全本


………………………………

第五百七十七章 株连

    “立即传诏:敕命兵部尚书李勣前来共商大事,再命丘行恭暂缓刘兰成绞刑,特赦其孙死罪,交由黜陟使李赟自行决断!”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