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赟-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典军兼校尉张冲统领‘太阳烛照’侍卫军,正典军兼校尉冷锋统领‘太阴幽荧’,副典军兼校尉廖凡统领‘黄龙’,副典军兼校尉费廉统领‘应龙’,校尉李达勒统领‘青龙’,校尉史锐统领‘白虎’,校尉李珍统领‘玄武’,校尉李歙统领‘朱雀’。

    李宽做好安排后,又说道:“至于侍卫军中的队正、队副之职由你们自己决定何人担任,还有你们统领的只有十人,这十人明日你们随我前往纪南城自行挑选,唯一的要求便是效忠于我。”

    “我等遵命!”

    八人异口同声的回答,他们虽然只是十人的校尉,对于他们而言这十人将是决定自己能力的平台,李宽已经为他们搭建好平台就看他们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

    次日,八人监督完众人每日的训练后,便跟随李宽前往奴隶市场挑选人。由于名额仅有十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必须是自己中意的。原本李宽是想自己选择,不过想了想还是放弃,让他们自己去选。

    不论会不会武功都没关系,只要能够保持对自己的绝对忠诚才是首要的。通过观察,李宽确定这八人能为自己出生入死,而且,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故而才会着重提拔。

    恩威并施,这也是李宽将所学用出来!

    八人来到纪南城时,眼前的盛况比之前还要热闹,奴隶不减反增。此时已入寒冬,天气寒冷,那些奴隶主巴不得尽快将手中的奴隶卖出去,好减去自己的负担。因此这个时候的奴隶价格最低,要是春秋时节奴隶的价格则是最高。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李宽将权力给予他们八人,自然相信他们的眼光,不论他们如何选择李宽都会予以支持!因此李宽来到纪南城以后并未四处闲逛,反倒是安坐一旁静候佳音。

    他们八人对于十个名额也十分珍惜,故而没有胡乱的选择,就算李达勒他们四人经历同样的事情,心里不忍也不敢随意使用,只得认真挑选,整整耗费一天时间他们八人才选了十人。

    余下的七十人整整用去了十天才把所有人全部挑选完,瞬间府内的人数增加至百来人,终于不再是空空荡荡,基本上都有人来往。这八十人以十人为一单位共同居住在一起,至于张冲等八人是独立的房间。

    这八十人享受李宽几个月前规定下来待遇,不过他们八十人并没有名字,全都以数字代替,而且每个人的数字编号是不断变动的,得到他的认同后才配有名字。

    另外,李宽给张冲、李歙等八人的下达自己的命令:三个月他要见到一支训练有素的十人队伍,半年时间这支队伍可以做到守护府邸的安全,一年可以独当一面。
………………………………

第六十章 意外之喜

    练功与练兵同样是训练,但是过程与结果却有本质上的区别,要想武有所成需要耗费的时间与精力远非练兵能比,练兵只需要听从指挥便可以,掌握最基本的动作就行。

    练武则是掌握的基础上再强化,甚至要到一定的境界才可称为练武之人。即便是武功再高,面对千军万马的军队也抵挡住,万军丛中取首级也不过是小摊罢了。

    李宽在武功山有了一定成就时,他便知道这个道理,练武可以在江湖中闯荡,独来独往无可匹敌。如果放在军中则是万万不可,他们可以成为突击兵却不能成为精锐,太过擅长单打独斗的不适合团队作战的军队。

    李宽对于他们八人下达的要求,实际上也是仔细斟酌以后才决定。根据他的预计,只要这八十人全部训练有素,必定能够护卫府邸的安全。另外,这些人还有其它安排之用,所以规定一年时间为限。

    寒冷的冬季悄然已过,农历春节时李宽身为府邸的主人,他自然给予每个人奖励,就像是现代每位老板发放年终奖一样。每个人在这天都会多出十文钱,一百来号人每个月府中的花销用度与他们的工钱加在一起足足一吊钱,也就是一千文。

    李宽虽说是楚王,每年春秋时节朝廷都会发放薪俸,对于李宽而言依旧是太少了。虽然这些钱对于王府的开销绰绰有余,不过李宽却在盘算着更大的计划,要想计划落实必须拥有雄厚的资本才行。

    身为王爷的李宽居然为了钱而发愁,这要是被他人知道必定惊掉大牙!

    春季到来,府中所有人除了杨氏母女四人外,就连李宽自己也不例外,他们全都下地耕作播种。对于李宽这个王爷来说,下地耕作也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府中的婢女也全都下地帮忙。

    封建王朝时期,农民耕作都是人多力量大,不像现在是机械化生产,就连耕地的牛也不是寻常百姓家买得起,有些没钱的人家只能用人力耕地,李宽下地干活整整忙碌了一个月。

    前所未有的劳累让李宽很是怀念现代化的机械,要是能制造这样的设备,李宽绝对不遗余力支持。奈何现在的冶炼技术还没到那一步,只得靠人力耕作,除了种植常用的蔬菜外,就是播种水稻、小麦。

    此时的水稻、小麦产量还没达到一亩收成千斤,最多也就三百来斤,这样的产量已经是当时顶峰水准,而且还是上好的良田才有这样的收成,一般的田地也就百来斤,差得也就几十斤,甚至于颗粒无收。

    在荆州江陵郡这个地方,每年也会有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尤其是水灾极其严重。正因为水灾太严重,使得江陵城的城墙分为三层,尤其是最外层十分坚固,就是为了抵御洪水的侵蚀。

    李宽身为楚王自然拥有自己的永业田,大部分都已经放出去收租金,这也是为何王公贵族不愁没有粮食吃,因为农户的田租便是粮食,有些剥削的地主直接收走七成,导致很多百姓食不果腹,一年忙碌下来等于白忙活。

    李宽也会收田租,为了更好地照顾百姓,他并未将自己的永业田租给当地的地主豪富,反倒是直接与农民签订契约,只收取四成田租,远比其他人的要少了两三成。

    因此,李宽的一万亩永业田几乎全都被没有田地的农民租下来,而他自己仅仅占有十几亩田地供自己自给自足。另外,大都督府占地也有上百亩,这么大的面积不可能全都是建筑,其中也有十几亩田地用来播种蔬菜,这些菜园等都有人专门打理。

    为此李宽专门买来经验丰富的奴隶,让他们打理,而且给予工钱,所以这些人十分感激李宽,更是尽心竭力的打理。李宽正在为钱发愁,一直找不到门路,便想着四处走走看看。

    这天李宽突发奇想的去看看自己的万亩良田的情况,当他骑马走了一个时辰才达到目的地,望着辛勤耕作的百姓佝偻着身子在田地里忙碌着,三四岁的孩童也在旁边帮衬,有些男子更是赤裸着上身劳作,仿佛又回到曾经那个熟悉的时代童年的自己。

    “那是什么?”

    李宽在田埂上慢慢地走着,一眼望去皆是蓝天白云,还有辛勤劳作的百姓,突然瞥见田野间一处长满黄色花朵的植物,像是记忆中熟悉的油菜花,好奇的询问起身边张冲、冷锋。

    两人均是摇头不知,他们出身于贫寒家庭却也不认识这植物到底是什么。恰逢此时,满脸皱纹的老汉慈祥的说道:“想必公子是富家公子,那黄花的植物是‘芸苔’,像是我等穷苦百姓有了生命肿痛之类的小病,都用它来治,十分的有效!”

    “谢谢老人家!”

    李宽道谢一声便急匆匆的向前走去,他要亲眼看看这‘芸苔’是不是自己熟悉中的油菜,要是的话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大大的商机,为钱而烦恼将不治而愈,要是不是大不了再想其它方法。

    李宽步伐很快,在田埂间犹如平地一样,没有丝毫的不适,这可把张冲、冷锋两人难坏了,他们已经太久没有在这样的地方行走,又要跟随李宽身边,还得小心脚下有没有阻碍物。

    田埂上有些时候会堆放着湿润的泥土,踩在上面就有可能滑到,在这里摔倒可比平路跌倒严重的,四处都是泥土,就算是他们现在行走在田埂上脚上也沾了不少。

    片刻后,李宽终于来到这片田埂,目光一直放在它的身上,越是靠近越是觉得就是“油菜”,等他来到“芸苔”前时看清此物的全貌,大喜过望,眼前的“芸苔”便是“油菜”。

    李宽又四处观望看看是否还有,果然在前方还有更大的一片油菜花,这个结果对于李宽而言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只要有了它,李宽自信绝对能赚到盆满钵满。

    唐朝时期人们所用的油是麻油,也就是芝麻油,俗称“香油”,不过价格太昂贵,不是寻常百姓用得上的。只要有了油菜,就可以榨取菜籽油,绝对是一本万利,无本买卖。
………………………………

第六十一章 飘香油坊

    李宽确定是油菜花后,立即摘下一朵,随即马不停蹄的回府,张冲、冷锋面面相觑看着李宽脸上时不时地流露出来的笑容,让他们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就是看见“芸苔”有那么高兴吗?

    两人满腹疑虑的跟随李宽回府,回府以后李宽立即招呼所有人到正殿,就连打理菜园的仆役也全都来了,满满的一屋子人全都诧异的等待着新的指示。根据几个月的相处,众人已经明白非大事不会在正殿聚集。

    “今日起除了每日的劳作外,所有男子全部出去找‘芸苔’!”李宽担心他们没看过油菜,又将自己摘下来的油菜花取出来,向众人展示一遍接着说道:“整个荆州范围内都可以,找到以后标记位置熟记路线,要是遇到成熟也就是结籽的统统收割回来。”

    “公子,此物有何用?”

    李宽笑道:“我自有大用处!”

    众人一时半会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李宽如此命令他们只得遵从,打理菜园的仆役都是一些年岁稍长的人,他们自然认识“芸苔”,对于年轻的来说有些陌生。

    次日,整个大都督府所有仆役全部分散出去,就连侍卫也被派出去寻找,有些去得远的甚至几日才能回来,李宽对此没有任何责备,还给予一定的补偿。整整三个月时间,大都督异常繁忙。

    李宽派出去的人四处寻找,有些成熟的油菜直接收割,不过这样速度还是太慢了。因此,李宽为了快速收集油菜籽,甚至从库房里拨出钱来从农民手中收购,这样的动静闹得有些大了。

    荆州刺史、长史等官吏纷纷来到大都督府询问原因,李宽只说有用处,其它的倒是丝毫没有透露。另外,李宽反过来让荆州刺史盖文达张榜帖文收购油菜籽,不过这个提议盖文达没有同意。

    李宽见他没有同意自然不会强求,在他下了本钱之后终于在农历六月初收割回来的油菜籽足足堆满了十个房间。在收割油菜籽期间,李宽又在府邸中选左侧的四间房间独立出来,又将其打通连成一体,形成独特的大房间。

    由于榨油的事情不能做的人尽皆知,所以李宽不得不小心谨慎,又将这座房间的四周单独设置栅栏,化为禁地之一,这里便是大都督府中的“榨油房”,李宽又请民间手艺师傅帮忙制作榨油的设备。

    并且从山上就地取材,选用大木头将其做成‘卧式大木头’,在树木中心又凿出一个长三尺、宽六寸的沟槽,也就是“油槽”;然后又将很多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