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赟-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恪的确安排人手秘密处理李宽,可他没有傻到借助帝国将领的手就与他们勾结,万一走漏消息那他就是家族罪人,所以李宽相信李恪所言,那个幕后之人并不是他。

    “当年为何屡屡陷害于我?”

    恢复记忆的那一刻,李宽才知道从小李恪就针对自己,因为李宽独自一人几乎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而他的胆子又小,也没力量去反抗,而这一切与李恪脱不了干系。

    “你知道我母妃是何人?”李恪并未直接回答,反问李宽一句。

    顿时,李宽皱了皱眉,道:“你母亲是谁我哪里知道?”

    “德妃杨氏!”李恪一字一句的说道,“你母亲杨婕抒与我母妃乃同族之人!”

    李宽眉头紧锁,道:“这么说幼年时是杨德妃让你故意针对我的?”

    李恪没有点头承认,也没有摇头否认,因为他的母亲杨德妃已经过世,身为人子的他自然不敢对亡母有任何不敬。但是,李宽从他的神色看得出来自己说对了,这一切与杨德妃有关。

    倏尔,李宽又想到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肃然道:“那我母亲的死与你母亲是否有关?”

    李恪同样保持沉默,当年的是是非非他就算知道也不会多言,这关乎自己母亲的声誉,一切罪过自己承担便是,反倒是左顾而言他。

    “我母妃乃是前隋炀帝之女,贵为公主嫁给当今皇上为侧室,而你母亲不过是从同族中选来陪嫁之女,两者间的地位悬殊,偏偏你的母亲独得父皇宠幸,后来宫中传出流言蜚语以及你母亲死因等我也不清楚,不过后来你我出生以后,母妃恰好看见你与杨婕抒长得相似,尤其是那双眼睛,母妃便嘱咐我针对你,而且我也从父皇眼神中看到对你的在乎,故而我与母妃统一战线,接二连三的让你失宠,甚至到了被父皇厌恶地步,其他兄弟也是被我暗中唆使才远离你,不过那个时候出面的人则是李泰,比之我对你的嫉妒,他更是如此,毫不犹豫的选择与我等在一起疏远你。”

    李恪大方承认自己因心生妒忌才针对李宽,以及母亲杨德妃嫉妒同族杨婕抒而支持他,甚至鼓励李恪,以致于后来设下圈套,想要整蛊李宽。当然李泰那个时候是推他入水,李愔还小又害怕之下同样被李恪插手让李宽脱手落水。

    “我因嫉恨而设下圈套故意让他们引你到湖边,青天白日的哪怕是落水也不会有事。”李恪眼神复杂的看着李宽,苦涩的说道:“恰巧当日天有异象,一片漆黑之下,你又与李泰纠缠,而他气愤之下直接推你入水,你抓住尚且年幼的李愔,心急之下也顾不了那么多这才把你的手挣脱后又补了一下。”

    “原来如此!”李宽记忆中的景象再次浮现在脑海中,他记得那人力道极大,又从李佑口中知道当时的一点情况,结合李恪说的话真相大白了,最后推自己的那人的确是李恪,愠怒的脸色骤然变冷,道:“那你可想过落水以后的事情?”

    李恪再次沉默以对,他是想修理李宽一顿,那个时候他也才六岁哪里想过取人性命,只不过是心急之下用尽全力气再补了一下,万万没想到险些让李宽溺亡。

    事后李恪也是心惊不已,这事他与母亲说过以后,没想到杨德妃却是淡然地点点头并未多言。再之后李宽安然无恙,李恪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他找自己算账,然而他发现李宽好像是忘了当初发生的事情,这让李恪久而久之也就放下了。

    全本


………………………………

第七百一十四章 赎罪

    时隔多年,李宽终于想起往昔,李恪也不再遮掩,坦白从宽,交代当年溺水真相。

    阴差阳错之下,李宽死而复生,李恪永远也不会知道其中隐秘。之前的李宽是死了,现在的李宽也不是之前的那位。诸多巧合之下,不仅影响李宽自身命运,连带着其他人轨迹随之改变。

    “楚王宽,太宗皇帝二子也,生母不详,武德三年过继高祖五子楚王智云为嗣,早薨,无子国除!”陡然间李宽浮想联翩,脑中出现这段记述,在古代早夭的子嗣不会详细记载情况,几乎一笔带过,并无着重的事迹也就没必要浪费笔墨。

    若非他成为李宽,那么这段记载将会成真,而关于李宽溺水而亡或是其它早夭之事也不会记载。生在帝王家,除非是病故其它情况引起的夭折一律不记录,也算是遮掩帝王家丑,保护皇家声誉。

    真相什么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李宽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一切过往均不会追究。现在李宽追查真相,无非是以此为契机寻得生母事迹,以及母亲难产而死在后宫的真相。

    “杨德妃吗?”

    李宽暗暗记下李恪生母,依照李恪所述推测,自己母亲杨氏难产而死以及那些流言蜚语,十有八九与杨德妃有关,兴许有可能涉及其他妃嫔,朝堂有权力之争,江湖有江湖争斗,哪怕是家里也有争斗,更何况是后宫妃嫔,她们的斗争更加阴险。

    “溺水之事是你幕后设计,李泰等人不过是顺手推舟,而我落水也算是意外。”李宽看了李恪停顿片刻,道:“此事咱们就此揭过,不过我要是追查出我母亲的事情与杨德妃有关,那就新仇旧账一并清算。”

    李恪沉默以对,无奈的苦笑,对于母亲杨德妃有没有参与当年的事情,他身为人子不敢妄自揣测。因为他未曾经历当年之事,自然不知道真相如何,李宽想去追查,无可厚非。

    “接下来咱们算算那枉死战场的数千名将士!”李宽声色俱厉,道:“你想争位没什么,你设计针对我,我也不会说什么,唯独此事你踩过界,更是触碰我的底线。”

    “数千名将士的性命中伏而亡,严格来说是替我而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大唐效命,不是他们无能也不是他们愿意去死,而是做梦也想不到死在自己人的阴谋诡计之下。”

    “你身为吴王,乃当今皇子,更是李氏子孙,他们为我们李家打天下,而你这样做对得起他们,又对得起列祖列宗吗?你想争夺太子之位,可你不该用此计谋,你可知那一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尸体堆积成山的惨烈吗?”

    李宽心中有愧不敢与李宽直视,面对李宽的质问更是三缄其口,不是他不反驳而是他确实做了人神共愤之事。因争位而蒙蔽了自己的心意,让他走上一条不归路。

    “李佑谋反而夺天下,虽然败了可他也勇于承担责任及错误,而你血脉尊贵的吴王如何承担这笔血债?他们也有亲眷在等着他们凯旋而归,你们如此做的结果拆散了多少家庭,又有多少孤儿寡母,又有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

    “我会入宫面圣向父皇坦白一切!”李恪心里不坏,只是太过于沉迷于权力斗争,一直隐藏在幕后指点江山,本以为胜券在握却不想阴沟里翻船,铸成大错。

    李恪乃是生母乃是前隋嫡系公主,生父更是当今皇上,诸多皇子中论血统纯正唯有蜀王李愔与他一样,其他人都无法相提并论。骨子里的高傲是李恪的性格,也是他的缺陷。

    “死,何其简单,一死了之便能洗刷你犯下的罪过?”

    李宽冷笑不已,他如何看不出李恪想一死了之。因为他犯下的是死罪,倘若真的如实相告必死无疑,身为当今皇上的李世民最忌讳的便是大军在前方打仗,后方居然有人想暗害己方将帅,这是大忌讳。

    “那你想怎么样?”李恪苦涩的追问道。

    李宽冷笑道:“若真是想你死,我在回京的当天便向父皇说明一切,不仅仅是你还有他们几人也难逃罪责。但我并未告诉父皇,而父皇虽然知晓一些也不是全部。”

    “父皇知道?”李恪大惊。

    “你真以为父皇什么都不知道?”李宽讥笑道,“咱们的父皇可是有名的圣君,有什么事能瞒得了他的?既然父皇将此事交由我处理,我提前回京后足不出户便在思考着如何处理你们,让你们为自己所做之事赎罪!”

    李恪寻思着李宽想怎么做,他不让自己以死谢罪,难道还有比死更可怕的赎罪方式?李恪不相信,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地等待着李宽后面的话,李宽慷锵有力的说道:“我让你去燕然都护府任都督除非有诏令,否则五年内不得离开此地。”

    李恪倒吸一口凉气,生生忍住心中怒火,阴晴不定的脸色犹豫许久,咬咬牙回道:“我答应你!”

    对于沉迷于权力斗争的人来说,最残忍的方式便是让他彻底离开权力核心,而李恪虽然从争位中败下阵来,不得不退出争斗。但是,他仍旧留在京城这个权力之城,耳闻目睹之下依旧沉浸在权力之中。

    李宽的话不是请求也不是要求,而是下达命令一样。李恪寻思半天才不得不答应下来,无非是看到李宽眼中的杀意,只要他敢拒绝或是阳奉阴违,李宽绝对以最强大的力量削去他手中的所有权力,包括被贬为庶民都有可能。

    现如今李宽羽翼丰满,朝中旧臣有一部分人坚决的站在他身边,就算没有这些人以他如今的影响力,绝对有一千种方法让自己离开。与其狼狈离开,倒不如自己离去,还能为自己留点颜面。

    争夺太子之位时,李恪被两股势力被击败,不得不退下来,而他也许就未曾担任过都督,离开京城。这次李宽命令他去燕然都护府,说白点就是让他彻底远离朝政大事,安分守己的过完后半生。

    李恪也清楚,他答应下来就必须做到,不仅需要放下心中执念,还得放下多年打拼的势力,抛开一切携带家眷离开,相当于流放燕然都护府,简而言之就是李宽命他在燕然都护府五年为枉死的将士守护这片土地。

    全本


………………………………

第七百一十五章 当心老九!

    踌躇满志的争夺太子之位,机关算尽的李恪到头来一场空,为他人做嫁衣。纵有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怨天尤人在李恪身上看不到,他只恨自己实力不够,未能以己之力扭转乾坤。

    内心挣扎的李恪凝视着气定神闲的李宽,许久以后终于放下执念,没有争权夺利之心的李恪再看李宽时,情不自禁的心生佩服。同为皇子,又是同年生的两人,命运截然不同。

    作为身上流淌着尊贵的血统,李恪出生以后备受瞩目,与不受待见的李宽相比较,可以说两人没有可比性。当他们成人以后,李宽所获得的成就让他仰望,反倒是他自己同样做了些功绩,在李宽面前犹如萤火与皓月。

    “楚王殿下,可愿与我小酌几杯?”

    李恪坦诚的目光,诚挚的邀请李宽与他同饮水酒,李宽点头答应。片刻后,面前的茶具换成酒具,茶水也换成酒水,李恪第一次真心的向李宽敬酒,李宽也不客气的一饮而尽。

    “咳咳!”李恪见李宽一饮而尽,他只好硬着头皮豪饮,奈何不经常饮酒的李恪因酒水的刺激而有些不适应,满脸通红的他缓了片刻又接连敬了两杯,李宽也是来者不拒。

    三杯过后,李恪淡然一笑道:“虽然我与你不熟悉,有仇报仇乃是你的性情,想必你的本意应该是让我接受朝廷制裁吧!”

    李宽端着酒,眯着眼睛,笑呵呵的反问道:“你真想知道?”

    李恪点头回答:“想知道你为何改变主意?”

    “你猜对了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