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赟-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院蟮谝皇奔浔闳ゼ死羁怼

    李宽见他安然无恙的回来,重重的拍拍张冲肩膀,道:“回来的不算晚,有事要说?”

    张冲点头道:“公子,东莱郡王李泰的事情与我们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我知道!”李宽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张冲一五一十的如实交代,包括为何会拖延回京时间的原因。

    “原来如此,他还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李宽从张冲的话中知晓前因后果,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确信李泰染疾与自己的人无关,事实上张冲也说了他抵达庐州时,李泰已经在护送回京的路上,两人直接错过了,意味着计划没有实施成功。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李泰忽然回京,期间透露了太多诡异,张冲便没有急忙回京反倒是留下当地调查李泰回京的真实原因。其实李泰染疾不过是幌子,他的目的是回到京城才有翻身之日。

    至于李泰所说去当地安抚灾民那都是谎称,实际上李泰抵达以后就足不出户,生怕染上疾病。为此还专门找了一个与他相似的人佯装自己巡察各州县疫病灾情,李泰不过是走过场罢了。

    疫病在当地的大夫及京城带过去的太医共同努力下早已不再蔓延,疫病得到控制仅在潭、濠、庐三州,李泰前往的时候潭州、濠州都已经控制得当,唯有庐州疫病还在继续,这也导致李泰一直都留在庐州驿馆内不出门,甚至还会找来当地的美女作陪,每日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色字头上一把刀!

    当地官员为了讨好李泰,进献美女却不曾检查导致有人染疾而被送入驿馆内,这才导致李泰染疾。偏偏薛万彻又与李泰联系上,告知兄长的事情,使得李泰万分焦急之下铤而走险自残身躯,恰好染疾又有伤在身,导致李泰险些一命呜呼,也彻底激发隐藏在李泰体内的遗传疾病,与李承乾的足疾相似又比他更严重。

    张冲整理出来的证据悉数递给李宽,李宽知道李泰的事情居然是他自导自演不过就是为了回京再受重用。真是如此做法,使得李泰一直以为自己情况不过是暂时,殊不知以假乱真如今倒是成真了,李宽想到李泰知道这结果一定气得吐血而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张冲亦是忍俊不禁,他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全本


………………………………

第七百四十八章 无能为力,临终请求

    自从张冲回京以后,李宽总是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李熹、李暾面面相觑不明白自己父亲为何发笑?武珝抱着儿子,也是满脸疑惑的看着他,“老公,你怎么了?”

    “怎么了?”李宽反问道。

    武珝哭笑不得的说:“怎么无缘无故的老是发笑呢?”

    “想到十分有趣的事情!”李宽嘿嘿一笑,武珝瞥见李宽那满脸的奸诈笑容,立即想到了一些儿童不宜的画面,当即偃旗息鼓不再追根究底,“女儿是亲生,那儿子不是亲生的吗?”

    “当然是亲生的!”武珝见不惯李宽一直抱着女儿,反倒是儿子都是她来抱,让她最气愤的是身为母亲的她抱着女儿次数都屈指可数,心里颇有怨气,李宽一本正经的说:“女儿就一个,儿子有三个,物以稀为贵,自然得宝贝着才行。”

    武珝再次语塞,不得不承认李宽所言有些道理,三子一女,唯一的女儿倒是真的成为宝贝,从上到下完全是备受宠溺的存在,反倒是同为双胞胎的哥哥没有这么好待遇。

    “哼!你爸不疼你,妈妈疼你!”

    武珝盯着怀中的儿子,温柔地眼神看得李宽心里泛起一阵涟漪,又听到她有些埋怨的冷哼声,让李宽哈哈大笑起来,武珝继续抱着儿子无视李宽的存在,有了女儿就忘了她的存在男人,武珝恨得牙痒痒。

    接连数日,李宽都沉浸在幸福的家庭氛围中,所有事情全都抛诸脑后,犹如当年的纨绔王爷似的,唯一不同的是现在他身边多了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慢慢长大的两个儿子。

    直至第七天深夜时分,一道敕令传至楚王府,已经歇息的李宽、武珝等人纷纷起来。

    “敕命楚王宽即刻入立政殿不得有误!”传诏官员满脸焦急的宣读敕令,李宽闻言心里一紧,他早已准备妥当,跟随传诏使立即入宫,在此期间又嘱咐武珝安心在家等他回来。

    两人急急慌慌的进宫直奔立政殿而去,立政殿乃是长孙皇后居住宫殿,李世民急诏李宽入宫为得就是当今皇后。七日前,李宽便看出长孙皇后病情已经复发的迹象,还曾出言提醒过,奈何病来如山倒,李宽能做到不遵诏令为李泰医治,却做不到不奉诏为长孙皇后诊治。

    此时,立政殿外宫内御医、太医院等官员悉数集结,众人惊慌失措的跪在殿外,当今皇上李世民阴沉的脸,不发一言,来回踱步的焦急等待。当李宽前来时,李世民开门见山道:“立刻入殿为皇后诊治!”

    李宽斜看了一眼焦急的李世民,要不是因为长孙皇后的病情刻不容缓,李宽真想予以反驳,最后还是沉默不言。李世民与李宽同时进入立政殿寝殿内,看着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眼神迷离且意识有些模糊的长孙皇后,李宽不顾旁边的李世民,一个箭步走了过去,立即为长孙皇后把脉。

    顿时,李宽心里一怔,眉头紧锁,紧绷着的脸看不出任何希望。

    从长孙皇后的脉象来看,因过度忧心操劳以致心火旺盛,继而引发肝火,导致身体经脉淤塞,致使长孙皇后心悸、晕厥,而且体温异常,阳气过盛而引出隐疾,旧病复发。

    李宽从袖里取出银针,二话没说立即施针开来,李世民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李宽举动,心里燃起一丝希望。刹那间,寝殿内空气都像是凝固似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待李宽施针结束,李世民心急如焚的追问长孙皇后情况,李宽无视李世民的问话,转头看向长孙皇后,沉声道:“皇后娘娘,我曾提醒过您不能再忧心过度,您为何不听我的建议,而且这几日您是否时常前去探望李泰?”

    经过施针后长孙皇后意识清醒了许多,可她清楚这次是真的没救了,仿佛看破生死似的,淡然一笑道:“人,固有一死,又何须介怀生死?身为母亲,我未能教育好李泰乃是我之错也,希望他能明白自己的过错吧!虽死已无憾矣!”

    李世民见李宽无视自己,又见长孙皇后能开口说话,似乎是好转了许多,心里大喜,又听闻长孙皇后与李宽的对话,心情急转而下,紧握住长孙皇后的手,泪眼婆娑的望着她。

    “早在七年前,我就该走了,如今多活了这么久也算是赚到了!”长孙皇后倒是看得很开,与李世民深情对望,道:“陛下,臣妾若去了还请一切从简,不必大肆举办。”

    “皇后,你不会有事的,朕绝不会让你有事!”李世民激动不已,又对着李宽怒吼道:“不论你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治好我的皇后,若皇后有恙,你也得陪葬。”

    顿时,李宽面色阴沉的可怕,这一刻他对李世民那点父子亲情彻底烟消云散。

    “咳咳!”长孙皇后因激动而引发咳嗽,李世民亲自帮忙看到绢布上的血迹,犹如当头棒喝,死死地攥紧绢布不让他人看见,长孙皇后有气无力地说:“皇上切莫怪罪楚王,人之生死自有定数,我的命数到了也该走了。臣妾临死前有个不情之请,还请……”

    “皇后请说,任何请求我都答应!”李世民迫不及待的开口。

    “臣妾请陛下放下心中执念,大唐离不开……”长孙皇后话没说完再次咳嗽起来,没过多久整个人已经萎靡不振,苍白的脸色上毫无血色,眼睛也无法睁开,意识再次模糊起来,就像是处于弥留之际,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似的。

    “皇后!”李世民大惊,立即命令李宽出手,李宽不为所动,不是他不愿意而是真的无能为力。如果长孙皇后听从他的提醒,不再忧心过度李泰之事,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现在长孙皇后的情况随时都有性命之忧,着实回天乏术。李世民见李宽居然违抗自己的命令,再次怒火中烧,欲要治李宽的罪,李宽坦然面对丝毫不惧,就在此时长孙皇后再次清醒过来,李宽心里一突,这次是真的回光返照。

    “楚王,你先行回去吧!”

    长孙皇后勉强的挤出笑容,李宽躬身告退离去,李世民气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只得眼睁睁的看着李宽回去,长孙皇后眼角流出泪水,想要捧起李世民的脸庞仔细的看看他,可她四肢无力已经无力回天,吸少呼多,好不容易留住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说道:“大唐离不开楚王……”

    全本


………………………………

第七百四十九章 父子决裂,立诏皇储(上)

    话音刚落,长孙皇后双眼微闭再也无法睁开,仅留的意识中停留的是历经沧桑满是岁月痕迹的李世民模样,那一刻她心理满足了,带着笑容,眼角流出一行清泪。

    “皇后!皇后!”

    李世民切身体会到刻骨铭心的伤痛,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的那一刻流出热泪,颤抖且慌张的呼唤长孙皇后能醒过来看看自己,然而人死如灯灭再也无法睁开双眼,永远的离开人世间。

    “皇后宾天了!谥号文德皇后,葬于昭陵。”足足半个时辰,失魂落魄的李世民方才接受长孙皇后去世的事实,擦干眼泪,艰难地宣布,随即吴公公等人立即传达下去昭告天下。

    与此同时,皇宫内外装饰一律换成白条,众人均穿戴缟衣素服以示哀悼。

    大唐皇后驾崩,所需繁文缛节甚多且天下万民均皆哀悼,故而李世民因伤心过度废朝三日,更是亲自撰写长孙皇后碑文。众多皇子突闻噩耗,震惊不已,晋王李治更是哭得晕了过去,李世民见状心里感动的同时又对长孙皇后十分思念。

    李世民荒废朝政三日足不出户,也不见任何朝中大臣,独自一人安静的待着,时常想念起长孙皇后的模样,心中思念日益增加,以致于李世民的身体也在这一刻急速下降。

    长孙皇后的遗体暂时寄放在宗庙之内,又有专人守护。虽说长孙皇后不愿大肆操办身后事,可李世民并未遵从,依旧举行国葬大礼,整个程序结束整整过了半个月才完毕,之后又命钦天监算好时日定于十一月下葬于昭陵,陪葬之物均由李世民亲自过目再由礼部、太常寺操办。

    国不可一日无君!

    况且,辽东战事仍在继续,也不能长久荒废朝政。李世民忍受着爱妻离世的悲痛,再次主持大局。李世民因伤心过度而精神萎靡,以致于说话都有气无力,唯独面对李宽的处置上面掷地有声。

    “传诏楚王宽不遵敕命,肆意妄为,故削其一切官职,朝廷俸禄及赏赐全部收回;另,闭门静思己过,未有诏令不得外出。若有私交者,则按违抗诏令判处,立即处死。”

    李世民将长孙皇后的死全部怪罪在李宽身上,如今李宽就像是被打进冷宫一样,没有任何人敢直言劝谏,一来失去长孙皇后的李世民已经失去理智,完全凭借喜好做事,绝不手下留情;二来,也不愿意掺和进两人的斗争之中。

    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等人暗自窃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