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唐赟-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本


………………………………

第七百七十八章 遗骨被盗,隐疾发作【四更】

    农历二月已是仲春,冷冽的寒风消失不见,万物早已苏醒,尤其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红杏似乎听到春风的呼唤,迎风而生,悄悄地走出院墙之外,满园春色关不住红杏躁动的心。

    二月初二寅时,漆黑的夜晚迎面吹来暖洋洋的春风,大安宫灯火通明犹如白昼。与此同时,宏伟壮阔的皇宫寝宫中,太宗皇帝在一众婢女的伺候下,穿着黑色龙袍,头戴冠冕,穿戴整齐且庄重的出了寝宫,随即用完早膳前往太极殿。

    李宽、武珝同样身穿庄重衣裳,李熹。李暾亦是如此,另外两个孩子尚满周岁故而留在府中由王槐、赵谦、肖秋水、肖怡等人照看,张冲、冷锋等人也随行出府前往皇宫。

    今天乃是杨婕抒迁葬之日,故而朝中文物重臣均参加,除了年事已高及退居下来的官员,像是六部尚书及侍郎等官阶悉数参加,仪式隆重而庄严肃穆。当李宽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无一例外全部以太子殿下称呼,武珝则以太子妃尊称,就连李熹、李暾也同样以殿下称之。

    卯时,太宗皇帝终于出现在百官面前,众目睽睽之下从大殿缓步走了上来,李熹、李暾也不再是少不更事的孩童,早已知晓礼仪的重要性,李世民率先走去,李宽、武珝等人紧随其后出宫。

    当李世民乘坐龙撵率先开路,文武百官紧随其后,除了武珝带着两个孩子是坐在马车中外,其他人都是走路,李宽也是如此。如果不是生母迁葬,李宽绝不会如此顺从。

    龙撵未停,他们就必须走着,半个时辰过去,又过了一个时辰,早已有大臣坚持不住了,他们几乎都是骑马何时走过如此久的路,双脚都磨出水泡来,就算如此也得咬牙坚持。

    自朱雀门而出向东出延喜门,出了皇宫继续向东走至永兴坊与丹凤门十字路口向北走出丹凤门,再过石桥跨过龙首渠河。随着众人走路的声音,惊醒河水中的鱼儿好奇的露出水面看热闹。

    众人又向北直至东禁苑,李世民方才从龙撵中走了出来,武珝带着孩子也从马车里下来,所有人都以为到了。但是,他们看到李世民继续向前走抵达禁苑与龙首原交界处的丘陵处停下脚步。

    李世民哀伤的看了许久,在吴公公的提醒下让李宽、武珝带着俩孩子与他先行祭拜杨婕抒。至于百官等人则留在山山丘下等待,李宽、武珝等人均是面露哀伤,难掩心中伤感。

    “我母亲便是葬在这里?”

    李世民木讷的点头,李宽眼神里满是不相信,以当初母亲的遭遇绝对不可能葬在如此好的地方,上山的道路是专门修整过,甚至两旁还栽种了不少鲜花,绿树成荫,乍看上去更像是景色宜人的公园。

    “当初你母亲并不是葬在此地,之后我便下诏迁葬于此!”李宽冷哼一声,他就猜到这里怎么可能是第一次下葬之地,必定是后来李世民发现当年之事透露着不同寻常,心生愧疚之下这才重新迁葬。

    当他们步行上山整整爬了半个时辰才抵达,看着坟墓与王公大臣及帝陵均不同,犹如寻常百姓家堆积的坟墓,除了立有墓碑外,在坟墓四周用泥土堆砌像是院墙,方向大体坐北朝南,似乎像是遥望皇宫,而且在坟墓左右两侧同样栽种鲜花,又立着一对石人宛如真人微微躬身似乎在行礼。

    李宽、武珝两人心情都有些低落,眼眶瞬间湿润了,他们俩同时想起自己的母亲,心里不是滋味。李熹、李暾见父母都跪着磕头行叩拜礼,他们俩也没犹豫纷纷下跪磕头,三跪九叩以后,李宽等人仍旧跪着并未起身。

    两人目光注意到墓碑仅仅写有姓氏并无名讳,心知此时的礼制规定,还是忍不住伤心难过。半个时辰,吉时已到,吴公公立即下上传诏命人开始迁葬事宜。

    武珝虽是媳妇,终归是女子,故而她不得不暂时回避。当坟堆被挖开以后,露出厚重的棺椁,那些人立即将其抬上来放在旁边。与此同时,李世民情难自制,泪流满面不得不背过脸去不让人看见,李宽一直忍耐着最终在棺椁被抬起那一刻还是没能忍住哭出声来。

    李熹、李暾见父亲哭了,心里也不好受的他们,哭得比李宽还厉害。李世民悄悄抹了眼泪,突然经验老道的人露出疑惑之色,再细细打量棺椁大惊失色,犹豫许久以后才开口:“禀圣上,此棺椁怕有异样!”

    “嗯!”李世民擦干眼泪怒目而视,李宽面色阴沉,吓得那人差点没掉到墓坑中,颤颤惊惊的说:“小的怀疑此棺椁被人打开过!”

    李世民、李宽闻言大惊失色,李宽更是暴怒道:“怎么回事?”

    “镇钉有被撬开的痕迹!”那人连忙将自己发现的状况说出来,李世民、李宽两人连忙上前查看,的确棺材钉又被动过的痕迹,最明显的就是少了一枚钉子。

    “开棺!”

    李宽不假思索的选择开棺,哪怕是对亡母不敬也不得不为之,李世民愣了片刻也点头同意,最后棺椁打开以后里面根本没有任何尸骨,空荡荡的棺椁仿佛就是空棺下葬。

    顿时,李宽怒了回头盯着李世民,阴冷的笑道:“你真狠啊!”

    李世民也愣住了,心里叫苦不迭,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明明下葬的时候尸骨还在的,怎么重新迁葬的时候居然不见踪影,这让李世民无法解释,又见愤怒的李宽朝着自己走来,双重打击之下让李世民脸色瞬间煞白,捂着胸口,呼吸不顺畅,仿佛就像是心脏病爆发一样。

    李熹、李暾见太宗皇帝突然病症,又见父亲怒火中烧,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高声呼喊母亲,武珝听闻儿子呼喊,也顾不得什么避讳了,当即跑了过来,瞥了一眼棺椁中除了陪葬品空无一物,再看丈夫双眼都快喷出火来,还有情况不明的皇上。

    刹那间,孰重孰轻武珝一眼便知,连忙跑到李世民身边察看情况,吴公公眼疾手快搀扶住,满脸的焦急,李宽见李世民倒下仍然没停下脚步,在他看来这都是李世民搞的鬼。

    全本


………………………………

第七百七十九章 活着,比死更痛苦!

    “圣上!圣上!”

    太宗皇帝轰然倒下,猝不及防,吴公公等人愁容满面不断地呼喊着李世民,希望他能安然无恙。李世民脸色痛苦,胸口就像是被撕裂开来似的,大口喘气,性命岌岌可危。

    在场众人乱作一团,武珝不忍李世民死在面前,忧心忡忡的说:“老公,皇上危矣!”

    “与我何关?”

    李宽停下脚步袖手旁观的看着李世民病发而死,满脸冷笑,棺椁中遗骨被盗,只有一口空荡荡的棺椁,李宽恨急了李世民,在他看来当年母亲去世后根本没留下尸骨,一切不过是李世民惺惺作态。

    “不论怎么样,皇上始终是你的父亲!”武珝急不可耐,她不是那种以夫为天的封建女子,懂得明辨是非黑白,劝道:“难道你想让他们俩一辈子留下阴影不成?”

    顿时,李宽愣住了,扭头看着焦急不安的李熹、李暾。李世民对李宽如何,他心知肚明,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对两个孩子还是不错的,几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李熹、李暾俩备受皇祖父李世民的宠爱,第三代中只有他们俩是真正得到李世民重视,或许是李世民为当年之事而心生愧疚做出的补偿,又或是隔代亲等原因。

    但是,不论何种原因在他们俩心里太宗皇帝依旧是自己的皇祖父,无法替代的存在。刹那间,李宽明白武珝的担心是认真的,就算他与李世民有着深仇大恨,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去做,否则日后自己的孩子也会效仿,甚至还会出现同样的悲剧。

    李宽有些后悔让李熹、李暾来了,要是他们俩不在的情况下,李世民就算死了也不会让他动摇。或许这就是李世民命不该绝,无声的走到李世民面前,面无表情的认真观察情况。

    李熹、李暾见父亲愿意去救祖父,两兄弟紧蹙的眉头缓缓舒展开来,心里对父亲的本事百分百信任,有父亲在祖父一定没事的。两人默默地为李世民祈祷,武珝看见两个孩子放下心,她也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同时,武珝的目光又投向了空荡荡的棺椁,这个时代封建迷信什么的在她眼里根本不是个事。从李世民的表情推测,重新迁葬入土为安的时候绝对有尸骨,莫名其妙的不翼而飞绝对不是意外,兴许是有人故意为之。

    既然丈夫去救太宗皇帝的性命,身为妻子的武珝也要为丈夫做些事情。李熹、李暾见母亲独自走向祖母的棺椁,两个小家伙眼里满是惊恐,心里害怕急了,可他们俩还是义无反顾的跟了上去,陪在母亲身边。

    武珝有些意外的看着孩子像是受惊的兔子似的,可他们眼中的坚定不移让身为母亲的武珝十分感动,自己吃了那么多苦生下两个儿子,至少这一刻她觉得所有的罪都值得。

    “你们俩去爹那里,娘亲有事……”

    李熹、李暾一人站着一边,小手抓着武珝的衣裳,显得十分害怕的他们依旧坚定地摇摇头不同意,武珝见状也无奈的让两个孩子跟着自己,走到棺椁旁边探头认真的观察许久,所有生前陪葬的饰品乃至玉枕等物均有散乱的痕迹,也不知是刚才起棺时弄乱,还是之前就已经乱了;另外,武珝又去看了墓坑中的陪葬品同样丰富齐全。

    武珝暗暗猜测此墓被盗了,而盗墓之人目的不是觊觎金银财宝等陪葬品,也就是说迁葬后不久就被人悄悄挖开过盗走尸骨,随后又悄无声息的重新填埋封土,眉头紧锁寻思道:“到底是什么人要盗取骸骨?”

    同时,武珝又看了一眼正在被施救的李世民,她明白对方也不知道其中隐情。因为从未听说过太宗皇帝出宫独自前往禁苑,是不是担心被人知晓,还是其它原因不得而知,总之这件事透露着太多古怪。

    性命岌岌可危的李世民因承受不住打击,以致于旧病复发,李宽从他脸色及动作就判断出潜藏在李世民体内的旧病爆发的节奏,经过把脉更加断定自己的猜测。

    此时李世民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嘴里呢喃自语:“为何会是空棺?”

    李宽闻言心里一动,抬头看了一眼心知有可能是自己误会了,收敛心神从怀中取出针套。自从钱武惨死在自己面前,李宽后悔不已,也因此金针随身携带从不离身。

    第一针刺入太冲穴,以治其抽搐之症状;第二针再刺关元穴,疏通其淤堵的气血;第三针同时刺入气海俞、肩井穴;第四针刺入太渊穴;第五针刺入三阴交穴。

    随着五针刺入,李世民意识渐渐清醒,呼吸稍稍平顺了许多,当他看见为自己施针的李宽,情绪波动,老泪纵横。李宽厉声道:“不想死的话,就放松下来。”

    李世民乖乖听话照做,其他人见皇上病情已有好转,担心少了不少,又见到大唐皇帝的李世民就像是孩子似的听话照做,心情有些复杂,神色有些尴尬的悄悄地回避。

    虽然五针暂时稳住病情,不过要想根治那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且后面的三个穴位十分关键,容不得任何差池,稍有不慎就真的一命呜呼。既然李宽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