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赟-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皇后笑道:“去或不去,还不是由皇上决定!”
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没打算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争论,长孙皇后说的没错,去与不去取决于李世民自己。若是他不愿意去,就算有时间也说没时间,甚至连借口都省去了,试问谁敢要求皇上做什么?
长孙皇后一语道破李世民心中所想,李宽提亲他本可以不去,偏偏主动提及要求前往,自然是他心中所想。不论什么原因,总之李世民自己提出来的,这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外人不知实情,长孙皇后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其中经过没有明说,话中已然点破。两人心照不宣,长孙皇后没有说破也是顾虑李世民的颜面,身为皇上的李世民欣然前往,那么她这个皇后自然也得同去。
事实上,李世民就算不去,长孙皇后也打算自己以母亲的身份前往。从某一方面来说,长孙皇后一直惦记当初的救命之恩。如果没有李宽的话,那她已然病逝,现在能安然无恙的活着,还得感谢李宽。
一直以来,长孙皇后都想寻个机会感谢一下李宽,奈何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私下里也没什么往来。再说长孙皇后常年居于皇宫,李宽又常年居于宫外,要想见面谈何容易,尤其是当今皇上李世民与李宽之间复杂的关系,这让长孙皇后很是头痛。
正好这次李世民主动提及亲自去提亲,长孙皇后觉得这是个让他们父子和好的好机会。
李宽不知道朝中发生的事情,眼下他正愁着聘礼的事情,按照现代的习惯准备聘礼自然是以田产、聘金为主,而且数量还不少。偏偏这些在这个时代的聘礼完全不同,田产地契乃是皇子身份的象征,不得私自作为聘礼;至于聘金李宽准备九千九百九十九两金锭,寓意着天长地久。
“公子,您当金锭是白菜吗?”王槐三人对于李宽的奇怪举动感到无力,李宽一脸懵逼的看着他们三人,赵谦解释道:“九千九百九十九两金锭,相当于万两金,您有没有想过这个事情要是被人知道了,该如何解释?再说聘礼下得如此重,女方回礼又如何回?”
李宽没想过女方家的回礼事情,在他看来这数字很吉利,寓意非常好。再听闻赵谦解释后,李宽也觉得这个聘金确实太多了,暗暗地在心里换算了一下,以现代的价格换算下来差不多有一亿多,这个数字确实太大了。
虽然李宽觉得没什么,可是在旁人眼里绝对是天价,近万两金的聘金绝对史无前例。经过王槐等人商议,决定将聘金改为九十九两金锭,细绸缎十匹、火麻布十匹、紫熟锦绫十匹、六床褥子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梳子、镜子、尺子、秤、剪刀、绣花鞋,均是寓意着白头到老、幸福美满等。
“赵老,要大雁做什么?难道是做菜用?”李宽听闻三人说还要准备大雁,这可是奇了怪了,不论今生前世都不曾听说过提亲还得带上大雁一只,一般不是鸡鸭鱼肉,怎么用到大雁?
赵谦都快气疯了,强忍怒火,解释道:“六礼中除了下聘之外,其余都得带上一只大雁,这是成婚的礼仪。现在咱们直接省去了前面纳采、问名、纳吉三个礼数,直接跳到纳征、请期,自然得带上大雁。不懂就不要乱说,你除了吃还知道什么?”
李宽是真的不记得还有这个礼仪,赵谦气呼呼地瞪了一眼撇过头去,不再看李宽,免得他再次破口大骂,心想:“怎么教的东西,忘得这么快,实在太丢人了!”
赵谦生气也是有原因的,礼仪可是他教的,没想到短短几日又忘得一干二净,这让赵谦如何受得了。若不是看在李宽即将大婚的份上,赵谦绝对不会就这么算了,眼下有些话不能说,容易犯忌讳。
“看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王槐强忍笑意,将列好的清单交给李宽过目,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单,李宽是一个头两个大,还是耐着性子认真看了一遍,不仅有他亲自酿造的酒,还有阿胶、长命缕、合欢铃等,加起来足足有三十物,根据唐朝的聘礼规定九物,整整增加了三倍有余,完全是按照汉朝三十物标准,不过有些倒是被李宽替换掉,觉得不合时宜。
看了一遍后,李宽觉得没问题,聘礼就按照清单上写得准备!
全本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亲(中)
整整三日,楚王府上下忙得焦头烂额,所有的聘礼所需之物都已经准备妥当,唯独大雁难寻,这可愁坏了楚王府上下,李宽闷闷不乐,总不能因为没有一对大雁而不去提亲吧!
“赵老,要不大雁咱不带了行不?”
“当然不行!”赵谦一本正经的回答,“大雁乃是飞禽中最是情深的,失去任何一方都不愿独活。夫妻犹如同林鸟,理当同进同出,夫唱妇随,这才是夫妻情深。”
“夫妻本是同林鸟!”李宽顺着赵谦的话说了下去,心里默默的加了一句:“大难临头各自飞!”
幸好赵谦没听到李宽说着话,要不然又是一顿训斥,李宽对此寓意不以为然。夫妻相处自有自己的相处方式,寓意也不过是寓意,不论再好的寓意,两人在一起,心不在一起始终要分开。
反之,就算没有寓意深刻的物品象征,身心在一起自然白头偕老。现在所有的聘礼都准备妥当,就差这对大雁前去提亲。若是没有的话,这亲还提不提,这可把李宽急坏了。
钱武也劝说道:“老赵,要不咱免了这个礼数怎么样?”
赵谦再次回绝:“没有大雁如何提亲?你这个粗人不懂就给我闭嘴!”
“没有大雁难道就不提亲了?”钱武嗤之以鼻道,“现在可是直接影响公子的终生幸福,要是因为这个礼数而有变化,你我都承受不起了,你就不要固执了!”
赵谦一本正经的回道:“即便如此,这事也得按照规矩来,任何后果我来承担!”
王槐见两人为了大雁而争执,皱了眉头沉声道:“都给我少说两句,这事只得前往少府监看看有没有。如果没有也只得硬着头皮前去,总不能因为没有大雁而耽误正事!”
赵谦见众人都反对自己固执己见,又瞥见李宽脸上的焦虑,叹了一口气点头答应下来。虽说大雁是必不可少之物,特殊时期特殊对待,要是在再等上两三个月必有大雁南飞,自然也就不愁。
众人避免夜长梦多,几乎都是赶鸭子上架,能尽快落实就尽快办妥,绝不拖延。只要李宽成婚,那就了却心中大事。与此同时,府中下人传话,说是宫中来人。
李宽有些不情愿的前去迎接,王槐等人也前去,来人正是那日传诏的使者,满脸堆着笑容看见李宽那一刻还是心里一颤,他最怕来到楚王府,上次的事情让他足足等了一宿不见踪影,要不是遇见吴公公,还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这可苦了他,那日之后病了几日刚刚好转又再次被派往楚王府。
瞬间,他的心就提到嗓子眼上,险些直接拒绝,最后无奈只得领命,吸取上次教训这次他都是陪着笑脸,不论什么话都说的很委婉。李宽是急性子,哪会跟他兜圈子,低吼一声:“啰嗦什么,直说便是!”
那人心里一紧,迅速的说道:“皇上知晓殿下因大雁而烦忧,故而命奴才送来一对大雁!”
李宽大喜道:“大雁在哪?”
“拿上来!”那人招呼一声,身后的侍卫便提着一个篮子,李宽等人一看果然是大雁,还是活的大雁,这是最好的聘礼,赵谦疑惑道:“皇上如何知道我们因大雁而烦忧?”
那人笑而不语,指了指天,示意这时候哪里会有大雁飞过,赵谦等人恍然大悟,又追问道:“皇上又如何得到大雁的?”
传诏使对此没有说清楚,因为他也不知道是如何来的,具体从何而来或许除了皇上自己,也就吴公公知道,其他人都不清楚。李宽大婚之日尚未定下来,总之这次是喜事,他自然得到了一些赏钱,可他说什么都不愿意接受,李宽立即板着脸,冷声道:“是不是看不上我这个庶子王爷?”
“奴才怎敢!”传诏使卑躬屈膝的回答,生怕李宽一个不高兴对着自己发泄一通,他是宫里的人自然清楚李宽敢质问当今皇上,自己在他面前算个屁,只得放低姿态。
李宽强硬的将赏钱塞到对方手里,正声道:“让你拿着就拿着便是!”
传诏使只好接下赏钱,心里却在打鼓,他在楚王府总觉得坐立不安,心里发怵,能早点离开自然是早点李宽较为妥当。但是,李宽并未直接让他离去,反倒是主动询问其名讳,这让他受宠若惊,愣了片刻才说自己的名讳郑夕川。
郑夕川并未逗留,眼下楚王府正忙于聘礼的事情,他也要回宫复命。李宽也没有挽留,大雁的事情有了着落,聘礼已经齐全。接下来便是安排出行队伍事宜,要是李世民不亲自前往,也就没必要那么麻烦,府上上下最多也就去了二十来人足矣,其中包括护送聘礼的队伍。
李世民身为当今皇上,出行自然按照大礼去安排,也就是说府中亲卫军要全部出动,仆役等人也要前去十几人抬东西,有可能宫中侍卫也会陪同出行,这样一来队伍的人数远超数倍,这让李宽有些为难。
虽说是成婚要热闹,可他是提亲,并不是迎亲,现在提亲队伍就达到上百人,要是迎亲的话那不是更多吗?这让习惯低调的李宽有些不适应,不过这事他做不了主,只得听从王槐、赵谦、钱武的安排。
经过整晚的安排,王槐、赵谦、钱武三人终于定下这次提亲队伍人数,又进宫与当今皇上李世民商议后,百人提亲队伍有些过了,李世民觉得没有必要,便让他们减少至五十人足矣,而且还提到了这次前去提亲的除了他外,还有长孙皇后以母亲的身份一同前往,这可把王槐三人吓坏了,高兴的同时又有些措手不及,只得当晚再次做出一些应对之策。
本欲做好的准备大得方向不用改变,有些细节还得改变,比如说皇上的马车不得不更换双人的大马车,而且这事还得与荣国夫人杨氏打声招呼,免得明日时出差错,可以说王槐三人为了李宽提亲事情忙里忙外的,几乎没有停歇过,反倒是李宽这个新郎官参与的事情比较少。
全本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提亲(下)
次日,提亲队伍早早从楚王府出发,他们不是直接前往荣国夫人府上,反倒是前往皇城,在朱雀门前等待当今皇上李世民、皇后长孙氏出现。此次提亲,李世民没有让宫中侍卫跟随,只带上吴公公一人,其他人则是留守宫中。
“走吧!”
李世民、长孙皇后进入专门的马车坐下后,下令提请队伍出发,这次他们的目的地才是荣国夫人的府上,实际上从楚王府前往反而更近。楚王府位于金城坊南大街,荣国夫人的府上则在永和坊,如此折腾反倒是时间延长。
提亲时辰早已告知荣国夫人杨氏,选择的也是良辰吉日,不可晚也不可提前,必须踩着点才能进入府上。李宽出门前换上干净的衣服,着装得体这是提亲礼仪时最重要的,武珝也得梳妆打扮才可见客。
辰时一刻,王槐敲了荣国夫人的大门,下人见提亲队伍抵达,立即知会一声。与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