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赟-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七点十分进入府上才行。因为根据测算这个时辰最适宜,李宽不信这些却又不得不听命行事。
武珝准备工作比之李宽要多了不少,不仅需要沐浴更衣,还得用五色棉纱线绞去脸上的汗毛,那感觉绝对让人不想经历第二次,还得细心地画着新娘妆,这些都是他人代劳。因为担心时间不够用,所以婚衣在她沐浴更衣后便得一直穿着,而且脚上穿着新绣花鞋,有些硌脚也不得不忍着,一直等到花轿上门才能下地,悬着的脚一直吊着,说实话这也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因为出嫁当天双脚是不能踩地的,不能有任何的灰尘,鞋底必须保持干净,只有进入王府才可下地。
因为她已经嫁人了,代表着日后武珝便是李家的媳妇,也是李家的人,这里是她的娘家。古代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出嫁的女儿就像是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回头,因为她们嫁人了与娘家的关系不再是那么亲密,久而久之有些家庭中出嫁的女儿回娘家都是丢人的。
在他们看来只有在夫家呆不下才会回来,不像现代那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想回去就回去。若是换做古代,就算是想回去也因距离太远而打消念头,基本上属于夫家的人。
男尊女卑的社会便是如此,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女儿,与自己关系淡了很多,这也是为何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的人太多。因为在他们看来,女儿永远是别人家的,儿子才是自己家的。
即便是放在现代,重男轻女的人大有人在,唯一不同的是出嫁的女儿不是别人家的,依然是自己家的女儿。武珝想了很多,想得越多越是精神奕奕,没有半点困意,她望着啜泣的妹妹与大姐,心里百感交集,母亲这几日脸上流露出来的不舍,武珝又何尝舍得她们?
全本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迎亲(下)
七月初七正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在这特殊的节日里,长安城解除宵禁,未婚男女纷纷出府,东、西市灯火通明,街道上来来往往的适婚男女,有独自出门,也有结伴出行,他们在家里憋得太久,好不容易宵禁解除,自然通宵达旦。
今年的七夕节有些特殊,楚王李宽大婚之日,吸引很多围观群众。李宽并未戴着大红花骑马迎亲,反倒是躲进马车里,面都没露出来,那些围观的百姓失望的同时更加迫切想知道楚王的长相。
从楚王府一直到荣国夫人府,沿途道路上挤满了人,看护柴火的人面无表情的保持警惕。正因为太过热闹,点燃火堆时需要更加谨慎些才行,没有人敢放松。
迎亲队伍整整上百人,张冲、廖凡等八人亲自抬着花轿从王府出发一直到荣国夫人,他们八人乃是府中正副典军,可以说八人亲自抬花轿意义非凡,代表着武珝王妃的正妻身份。
在古代花轿迎亲有着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以二人抬,皇亲国戚、富贵人家则是四人抬,只有皇子、一字王才允许使用八人大轿。凡是被花轿迎亲之人,不论之前什么身份,这一刻开始她便是府中女主人。
李宽选用的花轿是软衣式呈四字形状,花轿底座以香樟木打造,在底座周围雕刻着麒麟送子图案,采用的是浮雕形式,而且涂着金漆、朱漆等装饰手法,使其美观的同时又极具喜庆特色。
在花轿轿框四周则是罩着红色的绫罗帷幕,而它也有专用的名词轿帏,而它所用的布料皆是大红色的彩绸,均是上等丝绸,并且在轿帏上绣着丹凤朝阳的图案,又以金、银色点缀。
看见这样一顶华美而精致的花轿,驻足观看的待嫁女子,双眼均是羡慕之色,幻想着自己便是那被迎娶的新娘;那些未婚的男子,看到如此精美的花轿,不仅叹为观止。
楚王府的迎亲队伍早早抵达荣国夫人府上附近,时辰未到众人自然不敢前去。荣国夫人府上大门两旁各有一条细长的竹竿,这便是喜庆之日或是大年除夕才会点的爆竹。
因为唐朝并未出现鞭炮,所用的爆竹便是最绿色无公害的竹竿,点燃以后竹节发出声音便是后世的鞭炮声。虽然响声没有鞭炮那么响亮,也没那么热闹,可是听上去更加亲近大自然。
十分钟后,李宽从马车中走下来,一身红色婚服,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有精神,双眼均是喜悦之情,脸上洋溢着幸福表情。与此同时,爆竹声响起,府门正大门打开。
杨氏盛装打扮下看上去年轻了不少,脸上淡淡的笑容看着李宽,李宽自然躬身作揖行礼,杨氏点头回礼,紧随其后的便是武三妹,这丫头打扮之下活脱脱的美人胚子,那精致的五官,漂亮的脸蛋,脸上满满的开心之色,李宽同意躬身施礼,武三妹也回礼。
武顺是出嫁之人,又是武珝的长姐,她的婚姻幸福有资格陪着武珝走完娘家最后一段路。武顺是女子,也就免掉了抱起武珝或是背着她出门,而是扶着武珝踩着红毯上面一步步的朝着屋外走去。
武珝前脚跨出门槛,半个身子出现在府外,这一刻杨氏双眼模糊,泪水从脸颊上滑落,武三妹同样哭得稀里哗啦,武顺强忍泪水露出笑容陪着武珝继续向前走。
武珝三步一回头,整整回头三次,也就是哭了三次,第一眼看得便是母亲杨氏,其次是妹妹,最后才是这个府邸。三回首三哭,不仅仅是礼仪,更是一种不舍与诀别,意味着从这一刻起这个家是娘家,以后她将与李宽生活在一起,也就是男方家庭的一员。
李宽站在红毯前满脸均是幸福的笑容,双手伸出等待着武顺将她送到自己手中。
武顺看准时机将武珝的手放在李宽手上,李宽顺势接过,武珝用羽扇挡住脸庞,可她眼神已经出卖了自己现在的心情。幸福感爆棚,李宽温柔的抱起武珝朝着花轿走去。王槐也随着迎亲队伍前来,看见李宽抱着武珝上花轿,早早地将花轿压低,帷幔掀开。李宽将武珝放进花轿后,转身朝着杨氏、武顺、武三妹再次躬身施礼。
三人回礼,李宽又在花轿走了三圈这才说道:“起!”
张冲等八人连忙一起用力抬起花轿,李宽先行上了马车,这次是他亲自赶着马车向前。紧接着,李宽先行一步,八人大轿这才跟了上去。当迎亲队伍离开,赵谦这才命人入府搬嫁妆。
嫁妆在唐朝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是代表着女方家庭的态度。嫁妆越多越是重视,就算是寻常百姓家也不会吝啬女儿出嫁的嫁妆,尽心竭力的操办,除非是不待见或是急于出嫁才会马虎了事。
因为嫁妆是需要放在厅堂,供人观看的。若是只有三五样嫁妆,那就显得太单调或是太不重视。所有的嫁妆都必须披上红色彩线,而衣物等则需要熏檀香,而且还会有几口红色箱子。
嫁妆与出嫁女一起进入男方家,陪嫁的物品不是越贵重越好,反倒是越多越好。因为嫁妆被男方家搬走后,也会放在厅堂供人观看。可以说,嫁妆就是女方的面子,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告诉男方家他们的态度,让男方家好好对待自己的女儿。若是有任何委屈或是不适可随时回娘家,这里依然是她的家。
武珝羽扇掩面挡住自己的脸庞,而她穿着青绿色嫁衣,又是精心装扮下使得更加美艳动人,就算看不清容貌。武珝的容貌早已刻在李宽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让李宽无法忘怀。
李宽偷偷地从马车里看向武珝,心中感慨万千,他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能娶她为妻。上辈子没有做到的事情,这辈子真的做到了,弥补了当年的遗憾,两人心照不宣的心声望着彼此,眼里均是含情脉脉,除了彼此再无他人。
回来之时道路两旁的火堆已经点燃,钱武便是传递消息的那个人。他与王槐、赵谦分工明确,钱武负责传递消息,赵谦负责嫁妆,王槐负责花轿事宜,三人通力合作下,这场迎亲过程波澜不惊的进行着。
全本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繁琐的礼仪
迎亲回来的途中,沿途的火堆纷纷点燃,如同白昼一样,漆黑的夜晚瞬间被火光照亮。迎亲队伍经过一处后方的火堆便会熄灭,避免走水。一路上迎亲的队伍没有想象中的锣鼓喧天的热闹劲,反倒是很平静。
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直到花轿即将抵达王府,讨论声才少了很多。与此同时,王府正大门早已打开,张灯结彩的等候多时,奏乐也随之响起,迎接着花轿到来。
李宽从马车中下来,昂首挺胸,面带笑容的望着花轿,在那里有自己心爱的女人,心情自然大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紧接着,花轿停下后,便有一名五六岁盛装打扮的少女走到花轿前,细嫩的小手从帷幔中微微拉着武珝的衣袖三下。
武珝这才从花轿中下来,而那少女便是李达勒的小女儿,名为李思香。武珝与她也不是第一次相见,两人很熟悉,可以说武珝完全是把李思香当成妹妹看待。
当初李达勒被李宽买下时,她年仅一岁,之后阿依努尔一直代为抚养,可以说她的出生以后除了那之前的一年时间外,接下来的时间都是在王府中度过,与武珝自然很熟悉。
另外,她的名字亦是李宽亲自取的,因为她母亲难产而死,李达勒那时候还是奴隶身份,没有资格拥有名字。之后因缘际会,被李宽买下,这才有了现在的李思香。
李宽对她的教育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除了读书习字外,还得教她礼仪等,也可以说李思香的一切都是李宽给予的。当李宽成亲的消息传遍整个王府,李思香便毛遂自荐的担任这次的出轿小娘“出轿小娘”角色,不负重托完美完成任务。
李思香扶着武珝,在她们面前摆放着一只朱红色漆的木制马鞍,两人都没有动,静静的等待着李宽的出现。此时,李宽正被李达勒的长子李启祥请回来。按照礼仪,两人佯装避开,实际上李宽哪里会真的做,也不过是做做样子,李启祥正准备去寻找时,李宽自己送上门来。
片刻后,李宽与武珝两人手牵着手站在一起,武珝的脸被红色纱巾阻挡,只露出一双迷人的眼睛,看得李宽心痒难耐。李启祥、李思香一男一女,一左一右的站在李宽、武珝身后。
“跨马鞍”便是他们第一道关卡,寓意“一世平安”。当他们两人跨过马鞍以后,站在前方的人便是此次赞礼者魏徵,他是受了皇上指派担任李宽大婚的赞礼者。
至于主香者则是唐太宗李世民六弟荆王李元景,因李宽之前继承李智云封号是为楚王,而荆州在楚地之内,可以说楚王的爵位比荆王要大得多,而李宽担任荆州大都督时,李元景便是荆州都督,接替因病去世的武士彟之职。
因李宽前往封地,李世民便将其调任至鄜州担任刺史,比之都督更有吸引力。主香者本是长辈担任,李世民考虑到两人有这层关系,顺理成章的让李元景回京参加李宽婚礼并作为主香者出席。
魏徵微笑的点头示意,李元景同样如此。紧接着,李宽、武珝二人一起从正大门进入,代表着明媒正娶之意。在大门后面摆放着一个火盆,而他们必须携手跨过,寓意着晦气尽除,福气降临。
跨过火盆之后又是跨过米袋,寓意着丰衣足食。至于李思香、李启祥两兄妹则是跟随在李宽、武珝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