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纪帝国-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宇的目光在这人脸上打个转,又看了看脸色阴沉的张秩君,暗道精彩。
来人却是南洋李家的李志雄。
爪哇李家一向是南洋华社的领袖,但论起与镇**的关系上却是落了后手。当年郑鹰在安南崛起,张家等几个南洋后起华裔家族是早早攀上了线,只有爪哇李家一直有些游移不定。但李家族长虽然保守,他的儿子李大雄却是在英国喝过洋墨水的高知。当镇**第一次击败法军之后,这人就领着家族的一些人以生意往来的名义拜访了郑鹰,归来之后不遗余力地开始了鼓吹。到了第二次抗法战争胜利,李家族长终于被说动,特地召开了南洋宗门大会,邀请镇**代表参加。郑鹰也是给面子,亲自拉着新出炉的铁甲舰队浩浩荡荡就奔了爪哇,南洋侨界从此万众归心,清一色地投了镇**,成了郑鹰的大金主。
本来,李家族长听说郑鹰一直单身,倒选了好几个嫡出的贵女想要许给郑鹰,没想到此人偏偏看中了李大雄与荷兰妻子生的李芸。李家族人惊愕之余,也只有感叹这二毛子女真真好运气。
这些年,李家跟着郑鹰鞍前马后,钱财子弟样样出力最多,故而收获也最是丰厚。尤其是暹罗事变之后,作为李家一支的暹罗李家也把产业转移过来归了宗,李家的声势更是大张。
这位李志雄正是李大雄的儿子,李芸的弟弟,也是财政部次长李登云的族兄,现在已经接掌了家族的大部分生意,乃是正牌的国舅兼帝国财阀大佬。这人一贯崇拜皇帝姐夫,连老婆也是有模有样娶的中荷混血。他往这里一站,赫然就代表着几百年屹立不倒的南洋李家,代表了帝国的外戚力量,一时镇得全场哑然。
“两千万华元的国债,三百万英镑的捐募。”李志雄说出这个恐怖的数字,平静得好像在交水电费,“这笔银子虽然多些,但李家拿得出来。李家是南洋李家,可更是我帝国的李家。这仗是在北边打,可南洋李家责无旁贷,这个钱,得出。国家国家,没了国,哪来的家?”
此言一出,张秩君看着李志雄的目光,如同要吃人一般。
这人当年抢了自己的老婆,现在连个捐款的位次都要抢他看着李志雄身边用满含爱慕的眼光看着丈夫的混血美妇,心里如同刀割,脸上也开始涨红。
“几位南洋的世兄甘赴国难,在下实在佩服。可这北方有事,说到底还是咱们内地这些老弟兄首当其冲。“又一个有些低沉的声音响起,众人抬眼一看,很多人的心中都是一阵火热。这人终于出场了
帝国金融业大佬,胡家的代表,胡雪岩的长孙胡萼卿放下手中的酒杯,起身来到场中,四下里做了个罗圈揖。
“我徽州胡家,虽然起自前清,可当年陛下却是在生丝案里救了家祖光庸先生要不是陛下,怕是家严当年就是晚景凄凉,子弟星散”胡萼卿眼圈发红,嗓子有些沙哑,“家祖去的早,家父和叔父无心经商,在下年轻不经事,是陛下这些年护持着我胡家。胡家开银行,发债券,这些年,哪一样不是陛下关照当年家祖临终前,把胡家托付给陛下,也叮咛我莫忘了陛下天高地厚之恩。今天,我胡家破家只为报皇恩这些年,省吃俭用,胡家这钱没少攒今天机会来了,我胡家受恩二十余载,今朝到了该报的时候了”
“三千万国债,现款支付”胡萼卿环视众人,神色平静,“三千万捐募,还是现款支付胡家银根稳如泰山,这些款子早就在准备了”
众人现在已经被惊得目瞪口呆了。
一下子砸出来六千万华元的巨资,饶是这胡家富甲天下,和南洋的李家,张家并称帝国超级财阀,可要拿出这样一笔款子,怕也要大伤元气
………………………………
第十四章 铁帅
郑宇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他是真的惊了,甚至有些怕了。
六千万。
从最早宋家的六百万,到现在,就这么一会儿,翻了十倍。刚刚合肥李家喊出一千万来,已经是惊倒一片,现在一个六千万喊出来,很多人已经被吓傻了,麻木了,浑不知这个世界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如此疯狂到不可理喻
换句话说,按照国会早先批准的特别预算,八个亿的华元,这胡家一家就解决了半成多。这是何等财力何等魄力何等豪气
郑宇能够理解这些财阀的动作,这不仅仅是一个爱国心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舆论导向问题。
在他看来,中国的这些财阀有很强的官商色彩,甚至可以说,基作为皇室产业和政府的附庸而存在,无法脱离政府的支持而**发展。这也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在中国,政府几千年来轻视商贾,无视契约,随意侵害民众利益,导致中国的产业资本传统上都是商人思维,也就是投机心理重,注重短期效益,而且习惯了靠收买官府的庇护和特权来牟利,难免往往容易道德无下限。几千年下来,这种中国式的商人文化早已溶入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商巨子的血脉之中。
这个时空,中国经济的早期发展也全是依靠皇帝主导的殖产兴业政策。皇帝本人依靠从犹太财团和南洋募集的大批资金投资工商业,形成示范效应,又用天文数字的政府订单一步步引导工商业的发展。在这种路径之下发达起来的财阀,基本上就认准了一条路:跟着皇帝,追随政府,就能发达。眼下这个机会,看起来是让众人出血,可同样也是各人表忠心,争取日后战争红利,瓜分战后帝国经济版图的一场战争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不要说这些钱花出去了,可终归是要变成各种订单再回来的更何况那些国债到底是要还的名利双收,又有何所惧?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众人自然是报效得不亦乐乎。
可这六千万,其中一半无偿捐献,也实在是过于恐怖了些。尤其这银行是用钱生钱的,中华帝国金融体系管理严格,央行对各银行的准备金和资本金比率进行严格监控,不达标者可能被取缔银行牌照,所以郑宇清楚,胡家提前预备这笔钱损失会有多大。饶是胡家的庆余银行第帝国八大银行之一,但抽出这么多现金来也真算是破家为国了。不过,这样一番举动下来,将来战争期间,政府庞大的存款和周转怕要分润很大一部分在胡家的银行。到时候胡家还真说不好是不是一定亏本。
郑宇想到这里,又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位胡家掌门人,笑容中透着赞赏。
“各位老弟老兄的,一心破家为国,我听着都有些动心了。”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众人转头一看,一位身穿黄色卡其布陆军元帅礼服,胸前缀满勋章,举着纯金元帅节杖的魁梧大汉,从人群中走了过来,所到之处,人们自然而然地闪出一条宽敞的通路,无不用敬畏的目光看着这位无敌统帅。
“铁叔。”郑宇一见此人,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意,快步迎上去抓住了来人的右手,“您什么时候到的?也不知会一声,小侄去接您。”
“是我让他们不要声张的。今儿你是主角,我不过是过来看看,回头等这事了了,我请你去喝口茶,咱们好好聊聊。”来人亲热地拍了拍郑宇的肩膀,郑宇的心头微微一颤,脸上却依然是笑意盎然。
这人一出现,郑宇自动自觉地让出了主位。
有这人在,他自然就要甘当配角。无他,这位乃是帝国真正的幕后大佬之一,也是除了皇帝之外最有实力的大人物,皇帝的亲密学生兼战友,陆军总参谋长,帝国迄今唯一的陆军元帅,穆铁。
穆铁对着胡萼卿笑了笑,对方赶忙恭恭鞠躬回礼。
穆铁环视了众人,举起手中的节杖示意见礼:“今日群贤毕至,蓬荜生辉。无奈情势紧张,军务繁忙,今晚无暇和诸位畅谈,本人但说一事。”
“本人恬为镇国基金会理事,多年来分红甚多,于各项产业也多有些份子,算是薄有积蓄,早有意捐资以助国战,今陛下拨内库巨资补充国库,本人倒和陛下想到了一处,本想着明日去拜会财政部,正好诸位都在,干脆凑个份子。”穆铁往日冷厉的语气化作了诚恳,“三千万华元的国债,再捐助一千万英镑,全部现金。”
穆铁对着胡萼卿笑了笑:“老胡,这里不少款子要从你银行里出,流水没问题吧?”
“可以直接过户到政府名下,不干流水。”旁边的财政部次长李登云说道,“部里早有安排。”
“那就好。”穆铁笑了笑,“许帅每年是都要把大部分收入捐给海军的,我和他不同,我喜欢用钱生钱,然后在关键时候拿出来。”
这个时候,众人看向这位军界大佬的目光,已经满是钦佩。这一口气,就买了三千万的国债,捐了折合七千多万华元的款子这是什么?这是真正的为国忘家,是真正的一心为国众人都知道,这位穆帅把家眷都放在武汉,自己一个人在北京操持军务,住的不过是公寓,平日除了军务少见沾惹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在国防军里一直威望极高,私下被称为“冷面王”,“铁面人”。相比而言,海军的许帅虽然过的豪奢一些,但每年是固定把大部分收入捐给海军,以前众人却没听说穆铁捐了多少给陆军,故而文官系统和海军系统私下一直有些嘲笑此人伪饰的说法。
可今天众人才知道,原来这位穆帅不是不捐,而是时候未到
这等手笔,相比皇帝也不过是稍逊了当然,皇帝还要自己奉养一只器械精良的皇家禁卫军,可毕竟皇室产业的实力无可匹敌。而这位穆帅,居然一口气就甩出来一亿华元的款子
郑宇默默地看着这个魁梧高大的身影。
这个人,是这个中华帝国真正的掌控者之一,也是皇帝真正的手足。虽然皇帝有很多心腹,但穆铁和海帅许凡无疑是最特殊的两个。如果把帝国看成一个公司,那除了皇帝这个创始人和董事长,许凡和穆铁就是另两个创始人兼副董事长。至于其他人,不过是打工的,只不过不叫总经理叫首相,不叫cfo叫财政部长罢了。
郑宇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说白了,这国家虽然是皇帝的,但也是他的。钱到了一定的规模,再多就意义不大了,反而不如权力和名望来得实在。
“不过,本人还有些话想说说,”穆铁话锋一转,众人无不屏息凝神静听,“国战在即,面对俄日这等强敌,绝不可轻忽多年来帝国虽励精图治,然同时与两国开战仍无必胜之把握。国防部所报之军需案,实在是陆海两军苦心孤诣,一减再减的最低限度了如此案不能通过,陆海两军战备难以达标,战事也势必迁延日久劳而无功”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板地说道:“要想真正节省战费,就必须速战速决,以雷霆万钧之势击垮对手与其挤羊奶一样一点一点拨款,不如一下子拨出来,迅速扩充军力一战而胜纵观历史,普鲁士德国铁血崛起,普奥一战,普法一战,无不是雷霆万钧之势以石击卵,所失少而所获甚多。”
“是以军费案,还请诸公力促通过。”穆铁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表情分外严肃,“有诸君这等赤诚为国之工商精英全力支持,我国防军数十万健儿可慷慨而战从容赴死矣。”
郑宇心头一凛,感觉有些不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