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纪帝国-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那几位幕僚也费费心,帮着看看。至于xiǎo巍,你要出国,这事情便不拉你了。”
许巍无所谓地耸耸肩,只是说道:“到时候那个什么公爵白金卡你送我点就好……”
李国翔点点头,又转向宋端:“二哥,你脑子快,我们要作出个规模,大致需要多少资本?”
“我刚刚算了一下,要只是一个浴场和一个会所,有六七十万华元足矣,不过要在东西各开一家,再算上洗衣店和粥店各四十家,再把房产都买下来,我想怎么样也得有一百六七十万华元。”宋端说道,“我这里手头的钱足够了,我拿五十万,你拿五十万,再从银行贷个七十万就差不多了吧。大哥占个半成干股,殿下占个五成,我们这架子就算搭起来了。”
郑宇一笑:“我就说个点子,当不得这么多股子。”
李国翔摇了摇头:“您这话说的……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看这买卖说不得将来要日进斗金,到时候倒是我们占了您的大便宜”
郑宇也知道,他们一半是真的感ji,一半也是卖好。不过他本来就是打算和这几人好好亲近,也不故作姿态,大大方方便应了。
几人有了生意上的合作,彼此更是融洽。许巍脱口而出:“几位兄长,既然咱们和宇哥意气相投,何不重新结拜?”
几人面面相觑,都有些迟疑。
李国翔说道:“殿下乃是金枝yu叶,我们这些人怎可高攀……”
郑宇却是洒然一笑:“什么金枝yu叶,要不是父亲收留,我不还是……说起来,倒是我高攀了。莫非几位是看不起在下?”
几人赶忙连成不敢当。
郑宇点了点头,肃然说道:“既如此,几位如不嫌弃,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在此jiāo换兰谱,结拜为异xing手足。”
宋端自然是心中大喜,李国翔也是喜不自胜。刘子文原本就敬重郑宇远见卓识,又很有仁爱xiong怀,早就心折,至于许巍,对这个同龄人早已是心服口服。宋端安排下人准备了红纸和信封,几人写下生辰八字和誓词,各自封好,互相jiāo换。
宋端打开郑宇给自己的信封,却见兰谱上写着“谊属同志,情切兄弟,同心一德,生死系之。弟郑宇致兄宋端。”
他抬头看向郑宇,却和那双透着诚恳的眸子对上,心中顿是一暖,又有些隐隐的惭愧。他对郑宇,虽然早有好感,但终究还是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在接近。相信之下,对面这位金枝yu叶,对他一个商人子弟一直都青睐有加,着实算得上是折节下jiāo了。现在与自己四人结成盟兄弟,彼此就是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jiāo情,宋端倒是暗自发了狠,自己这辈子,看来就要卖与这位地位日固的太子爷了。
郑宇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几人,他虽有些功利之心,但更多其实却是彼此投契。以他现在的身份,要拉些死党,实在不必以结义这等手段。但他孤零零地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虽然过去了这么久,但终归有些孤独寂寞。他之前几次冒险,包括和阿菊的chun风一度,其实更多倒是被那种可怕的孤独感和不真实感缠绕得有些发疯。现在有了皇帝夫fu这对感情真诚的养父母,又有了苏菲这样的红颜知己,周xiǎo云罗安娜这样的,如果再加上这几位异xing手足,这一辈子情感上倒真是有些圆满。
前一世,半生孤儿。
这一世,终究不会再孤独下去。
有家,有妹子,有兄弟,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很强大。
几人序了年齿,郑宇排在许巍之前,算是老四。换完兰谱,几人已经是结义兄弟,彼此更多了一分肝胆相照。说了些感念,慢慢就聊到今天和凤菲所谈的民生上头。
………………………………
第六十二章 大变革的前奏
第六十二章大变革的前奏
宋端感叹一声:“之前我一直觉得我家的矿算是体恤工人的,至少在安全上头算是用心。可前一次父亲带人游历欧美,很是感慨。人家英国人的公司,在研究和生产的,是矿区工人的二十四xiǎo时淋浴设备。对工人关心至此,工人能不卖力?反观我国,工人都是无地流民,走投无路hun口饭吃,矿主也是敲骨榨髓只图赚钱,对工人死活不闻不问,难怪各地三天两头总有矿黑子闹事。所以我们的矿,这两年着实下了些力气,改善工人食宿,规范上工时间,工伤还有医疗,工人们感念恩情,干活卖力,矿石开采的效率,jing炼的效率,采收率,都是大大提升,效益整整翻了一倍虽然有改良技术的帮助,但这管理上头的改进,也是不容xiǎo觑”
李国翔也是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我李家以前一直是务农为主,对这东佃之间的往还,所知甚深。这些年民权渐起,尤其是有了农会之后,农民再不是任人鱼rou,我们在农业公司里,对工人也要多加抚慰,工人们干活方才卖力,否则都是磨洋工……”
郑宇笑了笑:“我倒有些想法,正要和几位参详。”
众人jing神一振,都看向这个深不可测的青年皇储。
“你们几位都知道俾斯麦吧?”
众人点头,李国翔说道:“德意志铁血首相,一手缔造了德意志帝国,名垂青史,怎能不知?”
郑宇笑了笑:“那你说,他一生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
“自然是统一德意志。”
“那要说还有一件事情和这个一样伟大,你说是什么?”
李国翔愕然。宋端等人也是摇了摇头。
“是社会保障。”郑宇轻叹一声,“俾斯麦王爵的确是绝世人杰。是他在欧洲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社会保障立法。西元一八八三年,德国德国《健康保险法》获得通过。按法律规定,雇主需要jiāo三分之一的保险金,雇员jiāo三分之二的保险金。雇员生病时,就能得到起码十三周的免费医疗。”
“第二年,《工伤事故保险法》获得通过。规定由政fu企业雇主和雇员jiāo纳保险费,在工伤事故后,前十三周的医疗费用由履行《健康保险法》的机构承担,以后的费用由履行《工伤事故保险法》的机构承担。如果是完全残废的工人,每月还可以得到原来工资三分之二的收入。两年后,农民也被纳入《工伤事故保险法》。”
“此外,西元一八**年,《养老法》终于获得批准,把工人、农民、匠人、服务员等都纳入了养老金的范围。政fu,企业和员工三方共同承担养老金。也是在俾斯麦王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之后,欧洲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英国刚刚颁布了《失业工人法》,法国四年年颁布了《强制退休法》,今年年初制定了《专业保险法》。挪威五年制定了《工伤社会保险制度》,丹麦八年实行了《工伤保险法》。”
郑宇说道:“德国的工商业能够蓬勃发展,就是有赖于这些社会保障法规,让工人农民等没了后顾之忧,也就敢于消费,活跃了国内市场,促使工商繁荣。而工人有了着一系列保护,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大增,用工荒成为历史。此外,工人们的工作热情也是高涨,技术革新,工艺革新等风起云涌,德国在制造业上的技术水平也是突飞猛进。”
宋端仔细咀嚼着这些话语,再看向郑宇的目光,已经是钦佩中带着震惊。他已经明白,郑宇这是要做一篇大文章,是要对整个社会生态,工商业态,进行一次根本xing的大变革他也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变革,必定要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可一旦成功,恐怕中国就是东方德意志
刘子文已经是眼睛发亮,他已经意识到,如果这一套能够实施,多年以来困扰国家的治luàn循环,王朝更替,恐怕就能得以解决这样的社会,虽然说不上是人类大同,但真的可以算得上“老有所养,病有所依”
李国翔却是微微一皱眉:“殿下……四弟,这样对国家财政,尤其是对企业上头,负担会不会太重了些?现在帝国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也算不上树大根深,利润也依然微薄。我倒不反对这个,只怕贸然推行,有些ji进。”
郑宇却并不生气,反而是欣然点头:“三哥所料甚是。这社会保障改革的费用,的确需要各方都承担些费用,此外你有一条说的部队,雇员这一边,我暂时不让他出,也就是虽然名义上雇员出一部分,但必须保证改革后雇员拿到的收入和改革前一样……也就是说,成本实际上都由政fu和企业来出。”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皇储。
看着目瞪口呆,满脸狐疑的李国翔,郑宇微笑说道:“我们这个社会,民众大多顽固不化,对于任何新事物总是本能的怀疑。不过这也怪不得民众。千百年来,政fu折腾的新政,几乎都成了变着法盘剥百姓的古怪玩意,老百姓也实在是被坑怕了。以我看来,政fu的信用最重要。而这个变革牵涉的各方利益太多,本来就容易引起非议,如果有心人添油加醋,借着老百姓扣除一部分收入上缴保险的由头,煽动百姓闹事,这事情就麻烦了。”
“所以绝对不能减少劳动者拿到手里的收入。”郑宇说道,“而是用这个保障来替代涨工资,还要抢在国内大规模的工cháo之前颁布,把反对声làng化解为无形。”
李国翔和宋端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李国翔还是疑虑未消:“这倒是不错,可企业和政fu方面的问题就更大了,现在政fu财政年年赤字,只能靠发债,又要打这么一仗,我si底下算算,刚批的军费预算怕还是不够,更别提这预算里还有六个亿以上没着落。企业方面,现在有些产业已经达到了瓶颈,需求不足,一旦开战,海贸恐怕又要受些影响。皇室资金雄厚,在产业上对待工人又一贯优厚,这些费用自然承担得起,可其他厂子呢?比如轻纺,这些年和印度货,日本货,还有安南和上海的犹太货,英美在国内设的厂,都是打得头破血流,不过是刚刚稳住地位开始反攻,如果这样以来,恐怕不少厂子也没钱扩产,再有风吹草动,比如洋人降价,怕是不少人都未必撑得下去。”
郑宇笑着说道:“二哥果然是直爽。不过政fu的事情,我比你知道的多一些,对于财政上头也有些想法,回头有空和你切磋。企业方面嘛,的确是个问题,但这里有两条。”
郑宇环视众人,平心静气地说道:“第一个,这事情我不是马上就实施,而是先责成相关部mén,组建调研组,考察国外的体系建设,结合国情进行研究,争取在战后顺势推出,而且要从试点开始,不是现在就一股脑推出来。这一项事业,是中国千古未有的大变革,也是对国家工商业态整体面貌的全面刷新,不可不慎;”
“第二个,刚才三哥也提到了,加强保障,改善工人工作条件,本身就能刺ji工人提高劳动效率,让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反而会增加企业收益。”郑宇说道,“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搞了这些保障建设,工商业部mén对自耕农和佃农的吸引力就会大增,会有更多农民进城务工,不但利于国家整体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可选择的用工多了,不但对工人是促进,在工资上的话语权也强了。表面上看你是涨了工资,但也许原本两个人的活,现在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