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纪帝国-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动机床,还是依靠四五年之前从美国,英国和德国特聘的一些技师,加上以前的老技师,大家凑到一起搞出来的一些方案,有些成功了,有些花了很多心血,最后却没有实用价值。”
“其次就是加工精度。”郭振叹了口气,“欧美国家最高等级的机床,都是干了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老技师在做,这些人从学徒工就开始钻研这东西,手巧眼刁,做出来的东西就是好用。我们这边,人才的培养上虽然花了大力气,有系统的培养机制,但终归还需要时间。不过好在帝国这些年军工和重工业的订单很多,这样经验上得也快。”
“这些都是国宝。”耿轩深深吸了口气,“帝国工业化的飞跃,看来首先就要着落在机床上面。”
“确实是国宝。在这上头,虽然我们和欧美国家上百年的积累比起来差了点底气,但我们也有自己的积累。”郭振点了点头,“先帝在机床上头抓的早,安南的时候就搞了弹药厂,修械所,兵工厂,到了江南之后开始在广州搞机床制造,从大炮的镗床开始,一步步走。我们在理念上要先进一些,美国斯宾塞的多轴机床我们很早就引进消化,也是最早开始搞半自动专用机床的,我们自己也钻研出一些经验公式和算法,别人还未必有。现在我们还有专门人员在设计联合机床,在一台组合机床上同时完成多项工作,这个运算量太大,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结果出来。”
“我们机床加工精度之所以还不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动力源。”郭振轻声说道,“帝国对电动机关注很早,美国的特斯拉发明感应电机之后,帝国就买了他的专利,连带着把他的实验室搬到广州,用巨资支持他搞电机。现在生产线上车床主轴用的电机都是他们搞出来的三相异步电机,出力稳定。不过电机的价格和体积还是个问题。”
耿轩一个一个房间看着,默默地点着头。
“帝国在机床产业方面,现在已经是第六个四年计划收尾年。”郭振说道,“目前看,指标是超额完成了,主要还是经济危机的收获超过预期。现在军工转产,机床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我说,这机床上头可做的文章太多太多。如果真把自动联合机床搞出来,生产效率就可以几倍十几倍地上。现在的生产能力主要还是卡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如果都解决,帝国的大工业就真的会吓死人。”
他做了个夸张的手势,很认真地说道:“真的可以吓死人。”
耿轩有些迷糊,只是看着对方。
郭振转过头看向陈东平,陈东平一笑:“耿巡察,在我们看来,帝国国土广袤,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这些年军国民教育和兵役体制培养出来很多合格的工人,只要机床能跟得上,矿石运得上来,这大工业流水线就可以使劲开咱们现在设计流水线的经验也逐渐积累起来了,就我们所知,目前欧美还没有我们这样大规模的工业流水线,即使是美国,也只是刚开始研究。抓住这个机会,只要我们把生产能力扩上去,以我们的成本优势,至少东亚的市场我们可以稳占,在南美也很有竞争力。”
耿轩听着,脸色也有些微变。
整整一下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各专业高级技术培训班,发动机公司,蓄电池公司,万向节公司,轴承公司……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公司在工业区内错落有致,满载的卡车在不同的厂房和仓库之间往来穿梭。
耿轩看着,听着。
回想着刚刚看到的一幕幕,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丛林一般的烟囱喷吐着黑烟和白色的蒸汽,无数条流水线飞快地运转,蚂蚁一般的工人三班倒地忙碌着,这个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流水一般送上火车,又装上轮船,运往各地,换回小山一般的英镑和美元。
“机器化大工业吗……”耿轩喃喃地说道,“工人……采取流水线的方式,对工人的培训就太简单了,都是重复劳动……这么多年的培养,还有少年团青年团的组织纪律教育,军队的磨练,这些千百万人稍微培训一下就可以胜任流水线操作。资源,帝国的地质勘探搞了这么多年,原材料不缺,铁路每年都在快速延伸,公路也是……卡车已经变成了流水线装配,看起来火车也是了。流水线一条条地开,海量的产品是难以想象的。如果真的这样搞起来,这么多商品卖给谁……欧美?还是他们的殖民地?无论是哪里的市场,欧美的工人都会失业,他们会要求政府制裁我们,那些财阀和政客会推动他们的政府走向联合,对我们这个文明社会的公敌发动战争……”
郭振和陈东平对视一眼。
“还是陛下洞察深远。”半晌之后,耿轩悠然一叹,“我现在总算明白了,陛下为什么一直力主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一再说关键是要开发国内劳动者的消费市场。帝国工业的一只脚已经踩在起飞的门槛上。这一次经济转轨,企业产能大扩张,战后肯定就要图谋市场拓展,军转民,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哪……”
陈东平沉吟半晌,也轻声说道:“其实我们也是有此隐忧。这两年,自从帝国机械产业在经济危机捞到了实惠,和以前的积累一结合,马上就是量变。这些年新床子,尤其是半自动专用床子不断出来,大流水线也开始上马,实际上帝国的工业现在就已经起飞了,只是偏军工罢了。照这个速度,一旦战后转民用,各方面都跟上,至少从工业品的量上,全面超过德国恐怕也就是三五年的事情。这一次欧美因为产能过剩,国内都闹了很多次,如果到时候帝国再来冲击他们的市场,还真是难说了。”
耿轩看看陈东平,又看看郭振,再看看旁边几人,微微一笑:“各位放心,这里的情况我自然会如实对陛下汇报。临行之前,陛下对我再三交代,这一次巡察,尤其是在曲江工业区,要多看,多听,多学习。说起来,看了工业区的这些情况,我心里对国战乃至国家下一步的发展也多了几分信心。”
“不过,我来也不光是听成绩。”耿轩的话让众人的神色都是微微一变,“陛下是有雄心壮志的,可不是简单的守成之主……说说问题,讲一讲哪些需要改善的,尤其是需要中枢帮助和协调的,或者需要一起探讨的。”
“陛下希望能切实解决一些问题,看看能不能进一步挖掘潜力。”耿轩很认真地说道,“大家都知道,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禁卫军虽然没怎么真正参战,但战备的钱已经和流水一样花出去。现在国家存亡系于一战,战后又面临重建和整顿财政,皇室产业是国家经济支柱,陛下是寄予厚望的。大家有什么想法不必有顾虑,不必兜圈子,尽管直说就好。”
陈东平看着这位年纪轻轻的皇帝特使,沉默半晌,推了推眼镜:“耿巡察,既然如此,咱们就好好聊聊。”
十五分钟后,办公楼。
陈东平表情严肃,正在侃侃而谈:“……目前,进一步扩产的难题首先是资金。之前皇室产业为了支撑国战,已经抽血太多,各个产业除了军工方面利用无息贷款大规模扩产,其他产业的再投资都已经停滞,缺乏股本投入,就只能靠债务杠杆,现在企业负债都比较高。虽然银行方面利率定的比较低,但企业负债杠杆也接近警戒线了。如果再进一步抽血,恐怕对企业运转会产生不利影响。”
“军工方面,目前各型车辆的主要生产瓶颈在发动机。这是车辆性能最核心的部分,对结构和工艺要求都非常高。帝国的高性能发动机公司数量并不多,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除了陛下在内燃机领域抓得早,再就是激励机制得当,而且每年举行汽车竞速比赛,刺激各大发动机公司展开生存竞争。不过这样一来,几大公司在发动机上也多了敝帚自珍。南风三的发动机其实远不是技术上最先进的,而是以皇家劳斯莱斯的ev12b为基础,综合了皇家狄塞尔的喷油嘴和皇家铁流的汽缸结构,相对简单可靠的一款产品。如果用更高技术的产品,工艺要求太高,我们实际上难以量产……”
“不过,即使如此,一台发动机耗费的人工还是太多了。不但工艺要求高精度机床,而且对生产线工人要求非常高。我们自产的高精度机床,因为高级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数量不足产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犹太人从德国,英国和美国订做的产品数量也远远不够,现在继续追加资金,并进一步打开采购渠道。”
“……各厂的人工要求是比较高的。工业区是保密单位,这里边的生产组织,管理,产品,工艺都是帝国机密,对工人组织性纪律性都有很高要求,而且大部分岗位都要求相当的文化,所以基本上是从退伍军人中征召。不过这两年部队扩编,大批量征召退伍军人,尤其是这一次陛下大规模征召退伍的皇家禁卫军,虽然我们早前就按照战时动员体制储备了工人并提前进行培训,但现在要进一步扩产,就只能选择青年团员,尤其是相关的技术分队中的团员。请转告陛下,这些人无论如何不能再征召了。另外,关于战后军人复原的问题……”
“……公司的几款量产民用车在海外销售越来越旺,产品根本供应不上。由于几个生产瓶颈,再加上战时体制转轨,我们很多民品的产量都不增反减,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对于我们在海外的市场开拓就会有不利影响,毕竟战争不会一直打下去……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汇报了皇室汽车产业委员会,请求协调。帝国的战费,终归还要落实到这些上头。现在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都在模仿和赶超我们的产品,毕竟他们是在本土。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会迅速占领市场,拖长了情况就不好了。”
“……现在汽车产能急剧扩张,战后如果转民用,销售市场的问题还要考虑。海外市场,虽然我们形势很好,但欧美各汽车公司也都在奋力追赶。长途跋涉运输过去,当地对中华又多有歧视,能否全数消化还属未知。如果在国内销售,公路网,道路状况,加油设施,车库,交通管制,这些都要同步做好工作,可都需要钱啊……”
“……工业区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各种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了。这么多人在这里,为了保住皇室产业的秘密又必须实行军事化管理,各种行动都不自由。早先的时候,工人们都觉得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但各家手里的钱越来越多,生活却很单调。有钱没多少可花的地方,最后就是绝大部分都存到银行。可现在日子久了,大家也提出很多要求。尤其是工业区的居住区和厂区离得比较近,现在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很多人,尤其是刚生小孩的,都已经忧心忡忡。”
“……”
陈东平一口气说了一大摊,耿轩很认真地记了下来。陈东平喝了口茶水,意犹未尽:“……耿巡察,情况就是这样,成绩是有的,但眼前的问题也很多。我们不求中枢一项项都给解决,只是希望能够给与考虑。”
耿轩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工业区是帝国的造血机。我还要多留两天,咱们可以好好聊聊。”。。。
………………………………
第五十章 额河之战(上)
。西元一九o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中华帝国华兴元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