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纪帝国-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中华帝国最新型的绝密武器,也是注定要改变整个军事史的武器:qz…3型轻战车,绰号“斗犬”。
这种六吨重的小型战车,就其结构实际更像是另一个时空苏联的76突击炮而非坦克。由于车身低矮,没有炮塔,部又只是出于防寒考虑采用了五毫米的薄钢板,所以把重量都放在了防护力,装甲厚度达到十二到二十四毫米,足以防御一切轻武器的攻击,并可有效防御弹片。
车体前装甲板厚达二十毫米,二十五度倾角,发动机前置,前下装甲板厚达二十四毫米,六十度倾角。内侧装甲板垂直,厚达十二毫米。其战斗室有通风装置,还有利用发动机热量的单一供暖系统以利于冬季作战。
驾驶室与发动机之间用了隔热板,还增加了风冷系统。驾驶员主要通过车长兼炮手的指挥,并有盖板式观察窗。由于在战斗室侧面安装了排烟口,而且经常打开可折叠的顶部薄钢板,战斗中的乘坐环境还可忍受。
其行走系统采取了六对负重轮,并安装了导向轮和悬挂系统,履带镶嵌了橡胶垫,一律采取了炭黑和轻钙补强的硫化橡胶,降低了机械损耗和颠簸,提高了耐用度和速度。
全车乘员三人,弹药手兼任机枪手和护兵,每位成员装备了手枪。全车装载四十七毫米榴弹一百二十枚,机枪子弹三千二百发,最大公路时速十二公里,最大越野时速十公里,一次加满柴油航程二百公里。
旁边,是帝**工秘密投产,装备部分禁卫军部队的最新式zj…2型野战装甲汽车,绰号“铁牛”,专用于野外长途奔袭作战。
该型装甲汽车采取了三乘三的宽面实心裹胶钢轮,胶面采取了高深胎纹以提高抓地能力,车体和铁马式一样安装了水冷重机枪塔,整个车体更宽大一些,可以装载八名乘车步兵,最大越野速度也达到了二十公里。
再向旁边看,带薄钢板防护的履带式牵引车后面,拖曳着华夏五年式二三毫米重榴弹炮,可以把重达一百二十公斤的弹丸发射到十二公里以外。
在轮式火炮牵引车后面,拖曳着射程八公里的一式一五二重榴弹炮,射程远达十二公里的四十倍径一五二加农炮,一五榴弹炮。
此外,普通卡车拖曳的各型七十五毫米山野炮,一二迫击炮排列得整整齐齐,一根根炮管烤蓝反着阳光,如同密密麻麻的钢铁丛林。
这支强大的部队,在中华帝国陆军编制序列,番号分别为预备步兵第三师,预备步兵第四师,预备步兵第五师,预备步兵第六师,预备骑兵第十一旅,预备骑兵第十二旅等等杂牌番号。
但他们的实际番号分别是:皇家禁卫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师,皇家禁卫骑兵第一旅,皇家禁卫骑兵第二旅。而目前顶着这些番号的,只是这些部队的副职军官留守,并以大量的动员起来的退伍兵组建的山寨部队。
是的,这些部队在战前就按照“狸猫计划”进行了周密的战略欺骗,他们把原有装备留在驻地,整编制地以预备部队的名义轻装调动,在内地周转数次,最后秘密集结在内外通讯断绝的屯兵点,并接收了皇室产业提供的新装备,其军邮全部以军事秘密为由断绝。
这些最精锐的老兵部队,就这样在这里默默地训练着,熟悉着戈壁高原作战的环境,呆了整整半年。误入此地的几位牧民,全部被强行纳入军队临时受训担任后勤人员,久而久之倒喜欢了军队生活。
对外,这一大片戈壁只是武器试验场和后备军人训练基地,每天晚似乎有车辆进进出出。
是的,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战略欺骗。
他们已经分出了另一支类似的部队,顶着预备步兵第一,第二师的名义,实际番号却应该是国防军第四师和第七师。
这些部队,在战前两年就开始采取了另一时空苏联的所谓“看不见的师”制度,军官和士官以部队扩编需要的名义严重超编。在战前启动狸猫计划之后,立即把超编的副职军官留守转正,并补充入大量动员起来的退伍军人,顶这些番号。
也是为什么郑宇在东北见到皇家禁卫军第三师,得知这支部队的老兵都去了其他部队,看到的只是原有的部分骨干军官和动员兵组成部队的原因。也是之前兵变时候的第七师都是动员兵的原因,而蔡锷的第四师也是动员兵为主自然是同理。
老兵和正职军官,军士,整编制地狸猫换太子,在这里低调地隐忍着。
这是一支这个星球从未出现过的强大军队。它以皇室产业提供的资金秘密武装起来,其实际的军备开支和国防部报表的预算天差地别。依靠皇室产业的保密制度,没有人知道,中华帝国在看起来如此危急的时刻,还拥有这样一支足以颠覆整个战局的力量。
在之前的兵变中,穆铁也好,郑宇也好,都没有想过要动用这支国家最高机密的力量,当然,他们也来不及动用,也无法及时通知。
现在,这支隐忍已久的铁军,将要爆发出何等的战力?
………………………………
第九十七章 草原烈火
十月一日。清晨。北京。西山战争指挥中心。
文武重臣分列左右,每个人都是表情肃穆,坐姿笔直。
巨大的东北亚地图,被笼罩在黑色的幕布之内,面无表情的黑衣侍卫站在地图两侧。
“陛下到”
唱礼声由远及近,马靴铁掌踏地的声音如同激昂的战鼓。
众人起身肃立。
门外,两名黑衣侍卫当先而入,分列两侧,一位全身戎装,身披绶带,手持皇帝节杖的青年昂然而入,几步来到御座台阶之。
众人深深鞠躬。
“众位,请落座。”
郑宇坐到了高高的御座之。
众人落座。
“今天的会议,将要宣告帝国全面反击的开始。”郑宇的声音在宽阔的指挥大厅中回荡,“自开战以来,帝国秉承南斗七号作战计划,以诱敌深入为宗旨,各部队浴血奋战,后方紧密支援,情报战线通力配合,陆海两军默契协作,终于达成今日之最佳局面。”
“我帝国筹备已久之大决战,条件已经达成,时机也已成熟。”郑宇坚定地说道,“我帝国内部,各路不满势力已经纷纷活动,边疆隐藏的叛逆,内地潜伏的敌特,民族内里隐藏的野心家和叛国者都已经摘下了面具,露出狰狞的面目。俄国人在西北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深入,在蒙古,他们已经深入国境六百公里。在东北,日本人已经押了全部赌注,连天皇也亲临辽东督战”
“是时候了。”这位中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年仅十八岁却拥有了绝对权威的皇帝豁然站起,“帝国隐忍至今,就是为了这一场绝地反击干净,彻底地消灭这些狂妄自大的侵略者和卑鄙虚伪的野心家”
众人都不禁流露出激动之色,目光炯炯地看着这位皇帝。
郑宇走下台阶,亲自穿过长长的会议室,来到对面墙壁巨大的地图前。杜智恭敬地递过指挥鞭,郑宇接过来,却是面对众人,没有马转身。
“先说一说帝国的总体状况。”郑宇缓缓说道,“凭借战时管制体制,在各位与举国下的努力之下,我帝国的综合战力已经得到很大提升。目前,帝国全部的陆武装力量已经达到二百六十万人,其中二百一十万人属于主力野战部队。超过四分之三的野战部队装备率已经超过百分之八十,各师人员编制率平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除了野战部队师级补充兵以外,还有五十万的地方警备部队可做补充。”
“截至目前,我们毙伤敌军累积三十八万余人,俘虏一万五千余人,击沉了累积二十万吨的敌对战舰和运输舰,摧毁了超过二十三万吨的敌对商船,俘获了三万吨。”郑宇继续说道,“尽管战费超出了预期,但凭借高效的国债发行,有效的战时经济管制,罚没贪腐官僚的资产,我们可以动用的头寸依然超过二十三亿华元。国内物价相比战前平均升不到百分之十五,并且基本走稳。政府行政效率得到了提升,国民对政府和国战的支持度保持在较高水准。”
“截至九月底,根据初步统计的数字,我国经济管制范畴内的企业在年内累积生产粗钢两百一十万吨,生铁两百四十万吨,煤炭六千八百万吨,粮食总产量一亿九千五百万吨,建造船舶三十二万吨,汽车十四万辆,权益石油产量五百二十万吨。我们新建了六千九百公里的铁路,其中四千八百公里为永久性铁路。我们新建了两万四千公里的公路,其中包括八千公里的战备公路。”
“目前,我前线战区交通便利,物资储备雄厚,已经完全具备发起决战,并全面转守为攻的条件。”
郑宇转过身,指挥鞭点在了东北。
“诸位,经过部署调整,目前我东北态势似危实安。在北线海拉尔方向,我第一六师据守的满洲里要塞虽然已经失陷,但俄军进攻部队损失惨重,需要足够的时间整补。在海拉尔方向,我第六军已经得到了皇家禁卫第六师,也是未来转变番号后的禁卫十六师的支援,以强固防御和险要地形据守,俄军要攻破防线非常困难。”
“在海拉尔以南,呼伦贝尔湖难免的巴尔虎一带,我玄武集群已经集结待命,除了原第八军的国防军骑兵第三,第四两个师,又得到了原属第六军的国防军骑兵第十六师和骑兵第七旅的支援。该集群的任务,将是在适当时机向西北方向直插俄赤塔…满洲里铁路线,切断俄军赤塔集团的归路,配合我正面部队彻底消灭该部。”
“在佳木斯和牡丹江,俄军对虎头要塞的第一次总攻收效甚微,正在准备第二次总攻。我第一集团军在佳木斯一线展开了四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骑兵旅,一个重炮旅,在牡丹江展开了两个国防军师以及禁卫第四师,一个重炮旅,面对俄军在该正面共计十二个步兵师的兵力,依然可以稳守阵地。从最新战场信息收集来看,俄军的弹药供给已经开始出现短缺,尤其是大口径炮弹目前俄军前线炮兵已经被要求节约弹药,压制力明显下降。”
“在大荒沟…延吉…和龙一线,我暂编第一军由国防军第六师,海军陆战队第三师和整补后的一四师组成,面对俄军两个师,日军两个师,并未落于下风。目前日军和俄军都有从该方向抽调兵力的迹象。”
“在鸭绿江…图们中部的通化…长白一线,依托山地地形,我一五师,国防二十三师和重炮第七旅面对日军三个师团,自保无虞,并可进一步威胁其盖马高原,是我军切断其辽东重兵集团的有利出发阵地。”
“再转向辽东方向,在岫岩一线,日军集中了五个师团的兵力进行猛攻,但均被我顽强之第十一军挫败。目前海军陆战第一军,辖两个陆战师一个重炮旅,加辽东警备第二师已经接管阵地,第十一军在后方进行休整补充,并转任预备队。我军在该方向的防御态势已经稳固,海军陆战第三师也即将南调归建。我军最新编组的禁卫第七,第八,第九三个师,已经陆续从承德向东开进。”
“在岫岩南线的步云山…庄河…岫岩的山地防御地带,我临时编成之第三十军已经得到了国防军第一,第二两个主力师的增援,目前拥有三个师,以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