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纪帝国-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却勇猛到了极点,装备也精良到了极点的步兵从整个南线如同一面墙一样压了来。
在他的后方,后贝加尔第六军从发电“遭遇攻击”到来电“部队崩溃中”只间隔了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随后就断了联络。
左翼的情况更糟。
华军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的骑兵集群,潮水一般涌入第二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结合部,随后向着萨姆索诺夫右翼的后贝加尔第五军展开了凶猛的攻击当面的华军第十一军,三十军,也逐次转入反攻,天知道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预备队
萨姆索诺夫随着四面八方的报告,手忙脚乱地调动增援部队,没想到刚从这里抽调了部队,这里却又遭到攻击而岌岌可危随着华军四面八方的攻击逐次开始,萨姆索诺夫的司令部发出的命令越来越乱七八糟自相矛盾,俄军兵力在调动中晕头转向,一会往东一会向西,刚刚离开阵地又被要求返回,最后干脆自行其是。
……………………………………
华军方面,随着方面军司令部的严令,各部迅速调整战术,组建支队,从四面八方对着俄军展开向心穿插。正在收拢部队调整部署的萨姆索诺夫没想到对方一点时间也不给自己,正在乱哄哄地调整部署的俄军顿时放了羊,原本调去东线准备打通和第一集团军联系的三个师不但被空中的轰炸打得秩序大乱,又在华军四面八方射来的密集炮火中成为一盘散沙。
华军的斗犬轻战车冒着密集的机枪子弹,肆意着弹丸,散播着死亡,仿佛不可战胜的怪兽。而失去了重武器的俄军也没有配备后世二战的那些战防武器,只能徒劳地投掷手榴弹,或者用小口径曲射炮来还击。少数四十七毫米速射炮和五十七毫米骑炮被用来做直瞄射击,也摧毁了一些斗犬,但这些数量偏少也没有集中配置的火力,在高机动力的斗犬加铁牛装甲车的摩托化集群面前,在空中兵器的协同面前,很快就变成了废铜烂铁。
俄军如同冰消雪融一般瓦解着。
这不是人力所能对抗。
这是黄魔鬼,是祸
在华军的铁拳面前,很多愚昧的俄罗斯农夫甚至高举着佩戴的十字架冲锋,试图用帝的威力驱除魔鬼的巫术
迎接他们的当然是无悬念的死亡。冰冷坚硬的机枪子弹撕碎了信徒们柔弱的身体,横飞的弹片也不会因为目标的虔诚与否而选择绕路。
这些人类制造出来的最顶尖的杀人武器,就这样冷酷无情地收割着生命。
即使是最为蛮勇的灰制服牲口,在如此后现代主义的杀戮面前,终于也陷入了绝望和歇斯底里。
多种因素导致了俄国人在这种震撼性的打击面前迅速崩溃。毕竟俄国人是在深入敌境的戈壁,毕竟中国人的斗犬轻战车要比英国人异想天开装备了过顶履带的小游民坦克成熟可靠,毕竟中**队在态势首先完成了对俄军的包围,毕竟中国人还完全主宰了天空,而这些天空兵器也同样是俄军见所未见。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俄军是文盲军队,靠着蛮勇和愚忠作战;而德军是知识性技巧性军队,以组织严密战术精巧著称。
俄军和俄国社会一样,靠着高压来维持。当秩序崩溃之后,面对如此闻所未闻的打击方式,这样的军队也就会陷入彻底的歇斯底里。
入夜。
对萨姆索诺夫集群的攻击还在继续。一支支华军小部队,以营连为单位,组成坚强的支队,对俄军纵深的指挥枢纽和重火力点进行无情的扫荡。
顽强抵抗的俄军,看到胜利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也看到入夜之后华军空中兵器的打击也逐渐沉寂,斗志终于开始动摇。趁着夜色,不少士兵,乃至整编制的部队开始了向北溃逃。炮兵扔下了大炮,步兵扔下了装具,军官撕掉了肩章和领章,换死去士兵的衣服。
萨姆索诺夫已经失去了对部队的掌握,四个军,十个师,现在能联系到军长或者师长的单位已经只有三个
由于华军的迅猛穿插,俄军部队惊骇地发现似乎到处都是中国人,到处都是枪声和爆炸声。远离本国国境,部队被包围,编制被打乱,敌人拥有绝对优势,和级失去联络,黑夜,死亡,戈壁,这一切,化作了最直接的行动:溃逃。
舍弃一切的溃逃如同瘟疫一样在战场传染开来,从将军到小兵,少数神经坚韧的还能聚拢一群部队且战且退,大部分人已经如同没头苍蝇一样,三五成群,十几个人一伙,向着印象里北面或者东面的方向一头扎了下去。
这个时候,华军的建制也开始陷入了混乱。好在彼此在夜间可以用中国话辨别身份和联络,但一张嘴,回应的居然是各个方向的俄语,而且说的都是“投降”,“别开枪”这些简单的俄语,战前已经做了普及,大致都听得懂。很快,步枪噼里啪啦地扔到地,肤色各异的俄**人举着手,战战兢兢地走过来,随后被喝令蹲在一起。
俄国人已经失去了反抗的勇气。
……………………………………………
面对这混乱到不可思议的局面,面对这可怕的梦魇,萨姆索诺夫脸色苍白,双眼无神。
今天发生的一切,已经颠覆了这位俄军宿将对战争的一切理解和认识。他曾经奉为圭臬的军事原则,在这种立体合成化打击之下,在这种高度机动化,组织严密,协同密切的步兵小集群穿插战术之下,在这种精密的步炮协同之下,全部变成了最可笑的笑话。
他佩服这些中国人。
对方抓住了俄军的薄弱环节,以最大的突然性,集中最具有威力的兵力和火力,以连贯的动作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战场机动和打击。他们装备的新兵器,融机动力,火力和防护力于一体,萨姆索诺夫敏锐地察觉到,这将是陆军战术的颠覆与这些新兵器,必将取代所有的骑兵,成为战场的主宰
中国的空中兵器,虽然还谈不到主宰战场,但通过与地面兵器的配合,这些木头玩具已经显示出了惊人的破坏力依靠这些欧洲人看不眼的玩意,中国人在战场情报收集,动态监控,火力校射,纵深火力投放等诸多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些东西不但本身是可怕的武器平台,而且还能让陆战兵器发挥出的威力获得可怕的加成
这样一支军队……居然突然出现在东方,出现在自己面前那之前他们暴露出来的一切都是什么?是假象?
可怕的中国人可怕的兵器可怕的战术可怕的隐忍
萨姆索诺夫已经拍发了求援电报,但他知道,这一切已经无济于事。
他沉默半晌,对着身旁神色茫然的德国陆军观察员霍夫曼苦笑一声:“中校,你的使命看来要结束啦。你的路还长,没必要跟我这个老骑兵一起陪葬。你走,举起白旗向中国人投降。他们还是遵守日内瓦公约的,更何况你代表着德意志帝国。”
“我失败了。”萨姆索诺夫叹了口气,“俄罗斯陆军的光荣在我的手中毁于一旦。我未来的命运不问可知……但你还有机会,年轻人。你的国家,你的军队在等着你。你走。”
霍夫曼中校看着这位老军官,脸流露出复杂至极的表情。
“将军,请允许我最后说一下,您的部队无愧于欧洲第一流的强军,而您的指挥也体现出了俄罗斯军事艺术的博大精深”霍夫曼站起身,郑重地敬了个礼,语气诚恳,“可惜,你们遇到了这个星球的最强军队而他们的表现,不但出乎了你们的意料,也让我这个德意志军人震惊”
“想不到……这个东方国家,当年被几百名哥萨克多去远东土地的老大民族,居然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萨姆索诺夫神色迷惘,“也许你说的对,这支军队已经是这个世界的最强者了。不过,中校,你要相信欧洲民族的创造力。请把这一次的所见所闻如实转告敝国沙皇陛下和德皇陛下,未来要制止祸,只有依靠欧洲文明社会的大联合了。”
霍夫曼中校看着这位面色坦然的老军官,沉默半晌,缓缓鞠了个躬:“将军,原谅我在这个困难的时刻离开您和您的军队。在这一次的战争中,感谢您让我体会到了俄罗斯军人的坚韧和顽强,对于祖国的忠诚。也感谢您让我亲身见识到了这一场战争,看到了他残酷和血腥的壮美,看到了新时代的战争闪烁着何等的智慧之光”
“我走了。”霍夫曼说道,“请您相信,在未来,德意志陆军必然会发展出更有威力的武器,更加巧妙的战术。”
霍夫曼中校敬了个礼,转身离去。
萨姆索诺夫怔怔地出了一会神,看着周围铺天盖地的爆炸闪光,密集的枪炮声,看着火光中不少俄国士兵丢盔弃甲地败退,无头苍蝇一般地乱跑,看着炸断腿的伤兵歇斯底里地咒骂着沙皇,咒骂着萨姆索诺夫,咒骂着克罗帕特金,这位老军人的脸色越发灰白。
他抖抖索索地掏出胸前悬挂的十字架和圣像,亲吻了一下,解开枪套,掏出手枪。旁边的参谋还以为这位司令官要亲自阵,正要阻拦,却见他闪电一般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这一声枪响,宣告了第二集团军的覆灭,也敲响了俄军的丧钟。
俄罗斯陆军中将,俄后贝加尔第二集团军司令官,前骑兵学校校长,萨姆索诺夫自杀身亡。
萨姆索诺夫并不知道,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他将在十年后于马祖里湖地区遭到德军自左右两翼的夹击包抄,所部第二集团军被包围并重创,其本人在兵败之时自杀。根据英**史学家李德哈特的事后推演,当时德军弗朗索瓦部实际非常单薄,而且受到俄军解围部队第一军的威胁,如果萨姆索诺夫能果断突围,即使不能击败德军,也可以保住大部分兵力。
萨姆索诺夫在传统军人荣誉感驱使下作出了选择,可这个选择导致的后果之严重,将远远出乎他的预料。
………………………………
第一百零三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下)
清晨。
华军开始收拢部队,把伸出去的指头重新握成拳头,各部队长都开始掌握部队,确定方位,重新规划攻势。
其实,华军的情况远不如对方乃至自己人想象的那般好。
尤其是华军作为秘密武器震撼登场的各种新兵器,由于在戈壁地带的长途行军,再加恶劣的战场环境,虽然有维修部队日以继夜的抢修,华军总计三百六十辆斗犬轻战车实际已经只有九十辆还能勉强开动。卡车抛锚和损坏率达到了七成,装甲汽车情况稍好,也已经只剩下了四成还能使用。
不过,俄军的情况更糟。
从精神到**,这些顽强蛮勇的军人都已经彻底垮了。他们的态势已经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连团以的编制都无法保持。面对华军日夜不停的炮击,轰炸,猛攻,穿插,俄军的秩序逐渐瓦解,编制逐渐混乱,最终士气崩溃。
俄军的混乱演变成了溃散。
依然在顽强抵抗的部队被逐一粉碎,或者自动瓦解。大批的士兵抛弃了武器和负重,如同没头苍蝇一般乱撞。跑累了的干脆坐在地,双眼麻木地看着天,等待被敌军的收容队带走。
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士兵,在这个时候看着这些同样是黄种人的彪悍战士,几乎没有多想就放下了武器。不少鞑靼斯坦地区的突厥族裔讲着蒙古语,试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