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世纪帝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皇威廉二世目光炯炯地看着面前的男子,全无方才酒桌上醉醺醺的模样。虽然酒醉的红晕还没有完全消退,但整个人的状态无疑非常清醒。

    “那个孩子很不一般。”威廉二世的嘴角微微翘起,“有这样一个儿子,那位皇帝是什么人物,他打造的国家又是个什么样子也就可想而知了。朕的老勃兰特,以你的睿智,这个东方帝国有能力抵抗尼基(尼古拉的昵称,指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岛国猴子吗?”

    “以臣对那位东方皇帝的了解,恐怕他会留有底牌。”德国外交部首席中国事务顾问,前驻华公使冯勃兰特深深一鞠躬,“即使俄国和岛国的联盟貌似占据优势,但您忠实的臣仆认为,中国人至少会让对手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您说的有道理,老勃兰特。”威廉二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微嘲的神情,“如果那个东方帝国真的不堪一击,那朕自然不能让尼基把好处都占了。但现在看来,东方人并非不堪一击,他们的精英阶层,从这个年轻人展示出来的东西来说,让朕吃惊。很显然,他们对国际政治的内在规律,对如何运用一个国家的全部力量,对于战争的认识,都已经达到了文明社会的一流水准。朕并不认为这只是那位皇太子个人的意见,很显然,这些都是那个帝国的精英团体的共同认识,只不过要通过这个年轻人的嘴巴对朕表达出来罢了。”

    “对东方式的国家来说,精英阶层的素质决定了国家的走向。至于那些无知愚昧的民众,只要知道服从就可以了。”威廉二世说道,“那个年轻人说的对,这样一个土地广袤,人口众多,又有了工业体系和现代化陆海军力量的东方大国,是难以单纯靠武力加以征服的。在对方露出内部分裂的迹象之前,把德意志的力量耗费在这样一个无底深渊,为尼基火中取栗,并不符合德意志的利益。”

    “看来,那位年轻人已经在打岛国太子的主意,这很好。”德皇轻捻着自己上翘的八字须,整个人越发神采飞扬,“既然爱德华选择站在中国人的身后,那朕就要更加努力地推动尼基的东征,让尼基好好领教一下中国人的厉害和英国人的阴险。尼基以为他那个烂土豆一样的帝国还是当年的欧洲宪兵,居然在朕与爱德华舅舅(英王爱德华七世,是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的舅舅)之间左右逢源。那朕就让中国人好好活动一番,在东方痛揍这位不听话的表弟。当我们可怜的小尼基对中国人背后的撒克逊佬怀恨在心,哭哭啼啼来找朕的时候,朕会让他明白,站在朕的身边彻底打倒不列颠人和高卢人,这才是苍天赋予他的使命。”

    冯勃兰特深深地一鞠躬。

    “朕的老勃兰特,那个东方苍穹下的主人,看来也很清楚英国佬的阴险。”威廉二世昂首看着窗外的星空,面露沉醉,“他们已经明白,这一仗打赢,就将是英法联合封锁他们的开始。那么我们就有了共同利益。”

    “如果这个东方帝国真的可以击败尼基和岛国人,那朕会接纳他们成为德意志的钢铁盟友,把英国佬和他们荷兰小跟班的南洋分给他们。很显然,新大陆的那个早产儿已经走得太快了一些,开始影响到世界平衡了。朕和尼基,老弗兰茨(奥皇弗朗西斯),意大利佬对付英法,如果新大陆那些撒克逊表弟想要站到英法的身后,那朕不介意让那个东方帝国好好地开导他们一下。”

    “陛下,可您就不担心,那个帝国真的成为新世纪的黄祸?”冯勃兰特谨慎地问道。

    “黄祸?我的老勃兰特,你太高看那些东方人了。”威廉二世轻轻摇了摇头,“即使真有那么一天,该头疼的首先是我们的小尼基,还有那些新大陆的牛仔。就让他们彼此纠缠在一起好了。”

    “以弗雷德里希大帝子孙的名义,以霍亨佐伦家族伟大先祖的名义,”威廉二世仰望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傲然说道,“雅利安人是造物主的宠儿。终有一天,这个星球上广阔的大洋和陆地,都将属于伟大的德意志。”

………………………………

第七章 那一夜(一)

    

    第七章 那一夜(一)

    清冷的月光打在草坪之上,郑宇仰头望着夜空的繁星点点,思绪起伏。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个夜晚。暂时缓解了眼前危机的郑宇,终于开始挖掘头脑中的回忆,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究竟该如何走下去。

    白天又陪兴高采烈的德皇打了一天猎,而岛国正太也死活跟着跑了一天的龙套,三个人玩的倒是尽兴。见缝插针地,郑宇又给德皇陛下灌了不少国产**汤,根据他的观察,德皇现在对中国的好感度,以光荣三国志的衡量,应该从敌意恢复到中立甚至开始偏友好。德皇还特地约了他在明天参加皇室家庭的野餐。

    虽然郑宇从没指望过德国就此转为支持中国,但只要这位容易冲动的**君主在感情上对中国有所倾向,再认识到中国未来与德国的一些共同利益和美妙前景,将来在很多问题上就可以做做文章。

    至于那位岛国太子,虽然一直掩饰,但看向郑宇的目光中不经意间流露的默契,已经让郑宇心头大安。虽然这人暂时还派不上用场,但只要中国能在战争中取胜,那岛国的事情尽可展望。

    其实郑宇还有一个猜测,那就是这一切的背后,是否是那位明治天皇的授意?是不是对方为了一旦战败,能够利用这个机缘保住岛国皇室的统治?

    无论如何,毫无疑问地,他立功了。

    可是下一步怎么办?

    按照计划,接下来就要回程了。

    可郑宇不甘心。

    他已经想明白了。那位至高无上的铁血皇帝,之所以收养自己这个没有后台的孤儿,一方面是因为他本人无后,但更重要的显然是用自己作挡箭牌来稳定人心。一旦皇帝有了亲生儿子,自己这个没什么后台和根基的花瓶太子,随时就会被找个由头牺牲掉!

    话说回来,以自己这点根基和威望,再看看那些手握重权的大佬,即使在皇帝去世后继了位,只怕最多也就是个虚君共和的局面,被一位或几位大佬按得死死的,时时担心些废立,更改国体乃至鸩杀行刺之类的事情。

    太子?可怜的孩子。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抬头看向星空。

    一颗流星划过,悄然地,无声无息。

    郑宇感觉自己有了点空灵的味道。一种模糊的感觉,就这样影绰绰地出现在脑海里。

    人生宛如梦幻。

    上一世,糊里糊涂地过了二十八年,一直被命运摆布来摆布去。世上知道他存在,知道他做了些什么的人恐怕也没有多少。从小是孤儿,熟悉的不过是孤儿院一起的几个死党,再就是一群酒肉朋友。银行里的形形色色,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对这些人来说,自己不过是个过客。恐怕网上知道那个id的人,都比现实生活里对他有印象的多。

    现在,他从那个世界突然消失了,到底会有几个人怀念他甚至记得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没了,就和从来没有出现在世界上一样。

    那这一世呢?

    记忆中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强悍身影,那个似乎一切尽在掌握,算无遗策的铁血皇帝,真的就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死吗?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就只有顺着命运规定好的轨迹,生活在皇帝和权臣的阴影下,要么在哪一天莫名其妙地死掉,要么从花瓶皇子再到花瓶皇帝,做个人形图章?

    你是铁血大帝,开国之君,哥就不能做个当代秦王李二爷?

    有几百部历史穿越小说垫底,有数不清的战史,野史,正史,演义和单田芳老师的历史评书为后盾,这个世界上,有谁比哥更了解历史进程?有谁比哥更了解这些时代骄子的性格和秘密?有谁比哥更清楚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的发展趋势?

    哥现在不过是个山寨,山寨的还仅仅是个花瓶太子。但山寨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创出自主品牌。哥的目标,就是主宰自己的命运,主宰国家的命运,要让风云变色,让千秋万载之后,江湖中依然有哥的传说!

    明治大帝?哥就不兴来个郑宇大帝?

    他对着夜空,缓缓竖起了中指,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回了房间。

    他的脚步沉稳,他的霸气四溢,他的声音洪亮,响彻了整个走廊。

    “全体都有,立即召开会议!”

    恍惚间,侍卫居然鬼使神差地喊了一句:“是,陛下!”

    十分钟后,在郑宇的要求下,柯山开始讲解起中日俄三国纠葛的来龙去脉和帝国目前的实力格局。郑宇结合着脑海里残留的回忆,对这个迷雾之中的国家开始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中华帝国肇始于安南北部。

    开国皇帝当年只是这个三不管地界的后起之秀,属于黑旗军下属的一支力量,后来借着刘永福的突然死亡上位,很快就建立了忠于自己的镇**。随后,以民族主义为号召,利用英法在印度中国殖民扩张上的矛盾,镇**在英国的支持下击败了北上的法国殖民军,趁势占据了柬埔寨和安南北部的广阔领土,又挫败了清军和法军两面夹击的图谋,趁势以“民意”为由北上,席卷了大江以南。

    可这人并没有继续北进,而是以安南内附和“试行新政”的名义,向清朝名义上输款,组建“南洋总理衙门”试行新政,实际上割据了江南,开始大规模地培养精英干部,建立各级政府机构,发展经济,改良文化,推动中国南方一步步向近代化民族国家过渡。

    蝴蝶扇动了翅膀,历史也随之脱离了原有的轨道。

    镇**的成功暴露了清朝的虚弱,俄国也对中国北方生出了更大的野心。借助一八八一年沙皇遇刺后俄国掀起的反犹浪潮,大批俄国犹太人被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而这些人也就成群结队地奔赴了安南顺化地区新设立的犹太自治州。利用这些没收的财产,以及法国财团的贷款支持,沙俄政府于一八八五年正式动工兴建西伯利亚铁路,到了甲午年已经完成了除贝加尔湖路段以外的主体,这也让俄国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驻军力量大增。

    甲午年岛国对清朝朝鲜驻军发动偷袭,揭开中日大战的序幕。随着战事不利,清朝决定对日媾和,以稳住北方,防止南方趁火打劫。可随即镇**揭露了清朝准备割地赔款的议和密约,清朝颜面丧尽,镇**宣布北伐鞑虏,光复神州,北洋舰队残部和清廷京畿的新练陆军先后起义。清朝残余力量引日军进关,结果却在直隶平原战败,镇**追亡逐北,一直打进朝鲜。

    关键时刻,俄国动员了远东驻军,并纠结德法两国对朝鲜进行联合干涉,而英国人也落井下石,断绝了对镇**的财政支持。无奈之下,中国被迫以五百万英镑的价格把朝鲜的宗主权转让给了岛国,俄国也趁机在朝鲜攫取了不少好处。自此,在英德法等列强的推波助澜之下,中俄进一步交恶。

    1895年,镇**召开立宪会议,1896年正式建立中华帝国,从此国力更是一日千里。为了应对东方新崛起的大国,保住西伯利亚和远东领地,俄国不惜以西伯利亚的森林和矿产为抵押,从德法等国进一步争取了巨额贷款,加紧完善西伯利亚铁路,并修建了到塔什干的中亚铁路,大力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