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这位大爷,你的船以后去不去新大陆,如果去的话小子倒不如跟船走一趟,这好男儿志在四方,到时候在海外辛苦几年挣下一份家业,岂不远比呆在家乡强许多?”
“哈哈哈!你小子有这志气不错,不过这走海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海上风险莫测,就算老走的人都不能保证平安回来。不过如果运气好,能闯过一关,这获利的确丰厚,不瞒诸位,我之前也是普通人家,当年跟随朋友拼命搏了一把,借着宁波商行的船冒险跑了几趟南洋,等回来后又咬牙买了两条自家船,这一年下来也算薄有收获罢了……。”
见这商人略有得意的样子,众人不由得羡慕的紧,看来这商人做海贸赚了不少家当,再想到报纸上所说的金山银海和那神秘的新大陆,不要说一些年轻人了,就连自负文人的孙老夫子都忍不住心动起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天下人那个不是为了利,只不过这利各又不同罢了。其实无论是文人还是商人或者农人或者匠人,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利,这利可以是名望,也可以是成就,或者是直观的金钱,而后者更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
所谓事没办成,那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钱够不够的问题。当量变转换成质变的时候,一切就两样了。汪景祺之所以在报纸上大肆宣扬这些,并且借各种手段不断灌输,目的就是朱怡成所要求的,他要让民间所有人睁开眼睛,了解这世界的真实性,同样让他们的思维按照朱怡成所需要的方向前进,而不是如满清那样用愚昧落后来替代先进,从而被世界所淘汰。
看来,从目前来看一切很是顺利,朱怡成不奢望全部改变天下人的看法,但是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撬动历史的变化,从而引导大明走向另一个方向。
第二百四十六章 礼物
正当朱怡成听这些八卦听的正有滋有味的时候,在他左边的护卫悄悄给他打了个暗号,这暗号是表示他在曹家老铺的时间到了。
朱怡成每次出宫都有时间安排和限制,在曹家老铺会呆的稍微长些,不过最多也就一个时辰而已,毕竟他现在是大明之主,白龙鱼服在外久了终究不太安全,而且朱怡成也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虽心中有些惋惜,不过还是让人结帐后起身离开。
“那个……公子,小的有件事请教一下公子。”正要走出店铺,收了钱的曹小二有些犹豫地对朱怡成道。
这些日子,每次朱怡成来都是曹小二招待的,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不过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回,正当护卫要替朱怡成拒绝的时候,朱怡成摆了摆手,笑眯眯地看着曹小二道:“你有什么事直接说就是了。”
曹小二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开口问道:“打搅了公子,小二这里先给公子赔个不是。”
“无妨,有事就问吧。”
“是这样的。”曹小二挠挠脑袋,不好意思道:“之前《神州要闻》中曾经提到上海建城一事,公子您也清楚,我老曹家百年来一直做的都是鸭铺买卖,在这南京城里也算是老字号了,不过家中兄弟不仅是我一人,将来这铺子可是大哥的,可如果我在南京另开一家铺子又不怎么合适,所以我一直琢磨着去苏州或者其他地方,现在瞧见这上海建城朝廷如此重视,长江口四通八达,又要建海港,将来定是大城,倒不如去上海那边建个新铺,如能做好了,也算是给子孙一份基业……。”
听到曹小二如此说,朱怡成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想到曹小二居然留意到了上海建城的新闻,没错,这件事是他特意让人在《神州要闻》里刊登的。
上海建城从去年开始筹备,如今已经初建,但上海县并不是大县,出了小县城后几乎和乡间没什么两样,人口不多,道路泥泞,设施就更不用讲了,不要和之后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大都市相比,就连历史上鸦片战争后的上海都比不了。
所以,建新上海城是一个长期而且耗资极大的项目,可一旦这个项目完成给大明和朱怡成带来的利益也是无法估量的。为了加快上海建造度,吸引移民入上海,大明政府给予了上海很些优惠政策,其他的不说,就说税收吧,朱怡成直接就免了上海地方三年商税,同时还有其他政策刺激和鼓励招商。
说白了,朱怡成是用后世特区的方式来打造新上海,所谓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神州要闻》中替上海吹嘘和展望未来的那些文章,其目的就是如此。
没想到曹小二看了这后顿时动了心,曹家老铺的鸭子赫赫有名,再者民以食为天,这做吃的一行到什么地方总有用处,人可以不穿衣,但绝对不能不吃东西,以曹小二的手艺如果开个新铺是不愁没客人的。
再说了,到了上海后,只要在当地官府登记,并进行评估,就能获得官府的支持,以最优惠的待遇获得一片建店的土地,而三年免商税更给了他一定保障,只要在这三年中把买卖做起来,那么将来弄不好会比南京的曹家老铺更为火红。
“你倒是机灵。”朱怡成笑了起来,同时又好奇问道:“看来这事在你肚子里也琢磨好些日子了,今天怎么突然间想起问我了?”
“这个嘛……。”曹小二很不好意思道:“公子您气度不凡,一瞧就不是普通人,定是了不起的贵人之家,想来对于朝廷之事比我们这些老百姓知道的更为透彻,所以小的思索了半天,这才壮着胆子向公子请教。”
“哈哈哈!”朱怡成大笑起来,没想到曹小二看似憨厚还有这副玲珑心,怪不得不问别人特意来问自己。不过曹小二是个有福之人,能来问自己是他的运气,朱怡成当即说道:“上海建城乃是大事,而且一旦上海建成,那么未来的上海前途无量。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反正你也看过报纸,我只告诉你报纸上所言的句句是真,这事呀,要早做决断,错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去的越早越好,如果晚了哪里还有那么好的待遇。”
“公子的意思是……此时可行?”曹小二眨眨眼追问。
“可行!”朱怡成斩钉截铁道,见朱怡成如此肯定,曹小二顿时放了心。虽说他和朱怡成之间只是店家和顾客的关系,双方打交道也只是在店铺里,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曹小二心里就认定朱怡成的话就是可信,尤其是当朱怡成如此向他做保证后,曹小二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好!有公子这句话小二就放心了,等下月我就准备一下,然后去上海那边闯一闯,不过公子,等小二走了,公子以后再来这就没办法招待您了。”
“没关系,说不定那天我会去上海,等到了上海再去你的新店也是一样的。”朱怡成笑着说道。
“这是一定,一定!要是公子来上海,别的不敢说,这鸭子鸭什尽管够,我请客!”曹小二开心地咧着大嘴笑道。
见此,朱怡成忍不住打趣了对方几句,曹小二开开心心地把朱怡成送出铺子,走了几步后,朱怡成停下脚步回头把曹小二招来,询问了一下他如果去上海的具体时间,曹小二当即说不是下月中就是下月底,具体要看家里的安顿。朱怡成点点头,破天荒地告诉他等他去上海那天提前再提醒自己一下,如果自己没来就让人给自己带个口信,至于地址就是张冉那家别院的地址,到时候朱怡成会送他一个礼物,以祝他在上海的买卖红红火火。
听到朱怡成如此说,曹小二更是乐得不行,连连道谢,看着朱怡成走的远了,直到拐过前面的街口不见人影,乐呵呵的曹小二这才回了店铺。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铺的诞生
叶荣柏是宁波叶家的老大,宁波商会元老叶国基的长子。
宁波叶家在宁波商家中赫赫有名,叶国基更是宁波商人中的楚翘,深受宁波商界尊重。
这些年,宁波叶家虽然借着宁波海贸大开的机会发展迅猛,可相比王樊的王家而言却差了许多。要知道当年王家虽也算是宁波商界的头面人物,同叶家合称六大家,可实际上王家无论是出身还是家族经商的时间、规模都远不如叶家,同流传数百年的宁波叶家相比,王家只不过是后起之秀罢了。
可是,王家在朱怡成拉拢宁波商界的时候第一个投靠了朱怡成,并且王樊直接出任四海商行的大掌柜,从此以后这王家就开始一飞冲天。四海商行在为朱怡成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让王家获得了可观的财富,而且之后朱怡成表明身份,以监国之位摄朝政后,王樊更被任命为户部副使,一跃成了宁波商界的领军人物。
之后,朱怡成先是拿下杭州,紧接着占据了南京和苏松之地,一举同清廷形成划江而治的姿态,随后朱怡成在宁波登大位,大明就此复国成功,王家更是水涨船高,由户部副使直接成了户部尚书,不仅替朱怡成打理四海商行的买卖,而且还是新朝的重臣。
一步错,步步错。叶国基当年老谋深算,却没想到因为顾虑太多却失了叶家一飞冲天的机会,反而让王家捡了这个便宜。如果当初叶国基第一个表态支持朱怡成的话,那么以叶家在宁波商界的地位,朱怡成绝对不会亏待对方。
一想到这件事,叶荣柏就心中唏嘘不已,但谁又能料到当时的事呢?从当时的情况来讲,叶国基的应对并不算错,相反还是极力保证了叶家老小,避免招来无端祸事。可惜,许多情况下有些决策并非只看眼光和经验,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当年的情景,谁能想得到朱怡成的真实身份,又谁能料到朱怡成会以区区宁波孤城为基,一步步走到如今地步?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这也没什么,只可惜叶家因为错失良机,失去了那么好的机会。
可就算这样,如今的叶家在宁波商界,或者说大明的商界中依旧算得上头面人物,朱怡成也未因为叶家之前的举动而刻意打压或者为难,所以说,这两年来,叶家的发展虽比不上王家,可同样迅猛异常,再加上叶家本就是商贾大家,商界中的人脉、底蕴深厚,如今以叶家的规模来讲,可以说是自叶家发家后最为兴旺的时期。
原本,叶老爷子以为叶家在自己手中也就是如此了,因为失去了当时主动投靠朱怡成的机会,叶家再兴旺发达也是比不上王家的,毕竟如今王家的当家人已是朝中重臣,虽说朱怡成在宁波时就在推行四民平等之策,而在南京登位后更是不断提高农工商三民的地位。
可是人的习惯思维或者说根深蒂固的观念所至,在叶国基这样的商人眼里,商人和官员地位有着天壤之别是显而易见,更不用讲如今贵为尚书的王樊了。如果可以的话,叶国基甚至愿意拿大半的家产去换一个等同王樊的官身,以彻底脱离商贾之家的身份,而成为一个官宦之家。
别看叶老爷子这些年不说什么,但私下里那种后悔莫及的心情依旧会显露一二,作为叶国基的长子,已经接替家族成为当家人的叶荣柏心里是一清二楚。
谁想到,正当叶家上下已经认命,只想安稳渡日,继续做一介商贾之家的时候,朱怡成却主动给了叶家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上海。
打下苏松,朱怡成就开始谋划在上海建新城,上海的规划对于朱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