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嘉淦到任后,对于皇宫中的宫女太监进行了删选留用,同时依造大明内宫要求重新进行调整。这些情况孙嘉淦也写成了详细奏折转报至南京,朱怡成对此并无异议,不过朱怡成提出三点要求。
这三点要求其一是必须确保皇宫完整,宫内物品整理归档不得遗失。其二是对于留用人员删选必须严格,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要做成档案,此事需锦衣卫参与。其三就是去处皇宫内关于满清的痕迹,无论是宫门匾牌还是装饰,但凡有满清痕迹的一应不能留存。
毕竟,大明以后是要以北京为都城的,一个大明的皇帝在有明显带有满文满饰的皇宫中居住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虽说现在大明财政困难,一时间还拿不出银子来重新修缮紫禁城,但只是进行简单的去处满清痕迹这点还是能做到的。
而第二件事更是重要,这件事是孙嘉淦离开南京时朱怡成特别关照的,那就是叮嘱孙嘉淦打听当年其祖父朱慈焕,也就是崇祯帝第五子,民间俗称的朱三太子,后名为王士元,和其父王兟(朱和兟)、叔父王在(朱和在)、堂弟王钰宝(朱怡钰)等人尸骨的下落。
当年,康熙狠下毒手,对他们施以极刑,后来朱怡成闻讯后在南京为其各人立了衣冠冢进行祭拜,而今北京城已经拿下,自然要收其尸骨以入土为安,这件事实际上锦衣卫一直在查询,但由于当时只知道其残尸被丢到了城外乱坟岗,至于究竟在何处却一直无法确定,所以让孙嘉淦到任后仔细打听。
第四百五十二章 卖主求荣
这件事的确难办,孙嘉淦到任后询问了多人,但始终都未有确切消息。就当孙嘉淦忙于事务,北京城也在他手中渐渐恢复的时候,董象纬所派的李伯筠也到了北京城。
李伯筠的到来并没让林建章意外,实际上把董富纬赶走后林建章就知道董象纬必然会另派人来,果然不出所料,这还未到他之前给董象纬的十日期限,李伯芸就到了。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李伯筠一见到林建章非但没有像董富纬那样直接出董象纬的要求,反而口称学生,张嘴就告诉林建章,他不是来谈判的,而是来投效的。
“投效?李先生难道不是董象纬的人?难道不是替董象纬来商谈的么?”林建章诧异地问道,就连一起参与会晤的王东和庄岩也面面相觑。
“非也非也!”李伯筠抚着三缕长须,含笑道:“满清无道,乃蛮夷胡人,窃居我中华神州,倒行逆施,其数当尽!我大明才是这下正统。如今我大明兵横扫寰宇,复我故都,此乃我汉人之大幸,学生自幼读的就是圣贤书,当以圣人之言为行身之则。早在几年前,学生在北地突闻我大明正统已复,心中激昂慷概,涕泪横流简直不能自己,恨不能生出翅膀就飞跃千里投入我大明永业下麾下以效犬马之劳。”
到这,李伯筠叹了口气道:“只可惜,学生一无微功,二来体弱更无搏鸡之力,千里迢迢实难而渡啊!而今终于有了机会,故趁此前来投效,还请三位大帅明查……。”
林建章张了张嘴,脑袋里一片混混沌沌,这下厚脸皮的人也不少,可像这李伯筠张嘴就来这话的人还是头一回见着。
瞧着他神情自若,言语悲切真挚,假如换了个饶话不定还真被他糊弄了,这睁着眼睛瞎话的本事还真是不。
深吸了口气,林建章按捺住自己内心向骂娘西匹的冲动,好不容易才又问道:“这么,李先生这次来就是投效的了?那李先生刚才又身无微功,难道此来就有寸功之劳了?”
“林大帅的一点都不错,学生此来就是给各位大帅送礼来的。”李伯筠点点头,神色平静中带着三分得意,当即就讲道:“学生在满清直隶提督董象纬那边为幕友,多年下来深知其人秉性,此人虽有些许本事,但其性首鼠两端,却成不了大事。如今清廷西逃,北京至津卫一带已入我大明之手,可以整个北直隶精华之地完全掌握我大明治下。再者我大明兵威名赫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董象纬虽然如今占有古北口,其下也有几万兵马,但实际上已是丧家之犬不足挂齿。”
悠悠拿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李伯筠又道:“此次,董象纬只不过是想让学生帮他找一条出路而已,他董象纬在意的无非就是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罢了,只要各位大帅按学生之言定计,他董象纬定能反正于我大明,到时候古北口不费吹灰之力入我大明之手,同时我大明还能得其三万精锐,如此微功,正是学生的礼物也。”
众人听后一时间不出话来,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着眼。这种当了使者,一到对方面前就转手把主家给卖聊人还是头一个。不过话又回来,如果李伯筠真的能以最代价让董象纬投降的话,这倒也是一件好事。
眼下,明军在北方的兵力严重不足,再加上地方还未平定,明军根本抽不出多少力量来。
这其实和后世的八国联军差不多,打进北京城不难,难的是占了北京后面对清廷地方势力。如果林建章手里拥有十万兵马的话,他肯定毫不迟疑地发兵追击西逃的清军,或者向南攻击,或者掉头打北边的董象纬。
可是现在,明军要稳定住北京和津卫一带地方,再加上新军是火器部队,对于后勤要求非常大,如果孤军深入,一旦出点问题那么在手的地盘不定就要不稳,这也是林建章等人一直按兵不动,只是清扫北京周边的主要原因。
假如董象纬的三万多兵力能投降,不仅古北口能直接落到大明手里,而且有了这三万兵力他们手中可用兵就充裕多了。更重要的是,作为直隶提督,一旦董象纬投降,给周边清军带来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就更利于大明在北方的战略部署展开。
“李先生,如能做到此事,当然是一份功劳,但不知李先生这么做的目的?”庄岩咳嗽了一声开口问。
李伯筠一脸正色道:“身为汉人,为我大明奉献是理所当然的,何况消此兵祸,无论是对大明还是对他董象纬何尝不是件好事?他董象纬虽是清廷大员,可也是我汉家子弟,悬崖勒马未时晚也,劝其回头是岸也是一份功德。此外,学生一直想为我大明效力,如诸位大帅觉得学生可堪一用,让学生一展抱负如何?”
“呵呵,好一个一展抱负,不知李先生觉得如何官位可展先生的抱负呢?”庄岩似笑非笑问道。
李伯筠起身,对着庄岩深深一躬道:“学生不才,经文诗词颇通,幕友多年,对于政事军事也有所研究,文可为一府,武或可为参赞谋划,还请大帅成全……。”
李伯筠这番话的明白,他是要一知府的官位,只要答应他的条件,他就能让董象纬投降大明,同时让大明收编这三万多兵马。
看来,李伯筠的算盘打的极好,他这个要求可以不高也不低,如果要的高了,三人肯定不会答应,可如果要的低了,李伯筠心里恐怕也不愿意。
三人中,王东是军机大臣,也只有他有权利直接向朝廷提出这个方案,当即庄岩不由得把目光投向王东,询问他的意见。
“一个知府,呵呵,好大的胃口。”王东顿时笑了起来,转眼神色一凛道:“李伯筠,你的算盘不错,但不要忘记如今大势所趋,他董象纬投降无非是早晚的事,我大明为何要听你的建议呢?你身为董象纬使者,却直接卖了主家求荣,如我等把此事告知董象纬,你觉得他会如何决断呢?”
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战局
李伯筠丝毫不慌,反而笑了起来:“王帅真要如此人也无办法,不过如因此而误了我大明要事却不美了。古北口之事只在董象纬一念之间,一旦出些意外,岂不坏了大局?”
王东锐利的目光望着李伯筠,过了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李先生的好,既然如此,如董象纬可归顺我大明,本帅做主当保你一个出身,以全你效忠我大明心!”
“下官谢王帅,谢两位大帅!”李伯筠当即大喜过望,王东的身份他是知道的,既然王东开了口那么这事就算成了,此时此刻,李伯筠不仅心中的大石落了下来,就连称呼也变了。
不过王东也明确告诉他,这事需得到南京方面的同意,至于究竟是如何官职,就算王东是军机大臣也只有推荐之权而无封赏之能。这一切都需要尽快联系南京,得到朝中回复才能知晓。
对此,李伯筠表示理解,为了表现他的诚意,李伯筠先是告诉了众人有关古北口和董象纬的一些事,不过对于具体的董象纬所要求的底线等等,这些还需要拿到确切好处后才能进校
暂时把李伯筠安置休息,王东亲自写了给朱怡成并军机处的奏折明此事,然后由林建章和庄岩分别在奏折上联合署名,随后以加急军文向南京发去。
七日后,从南京传来消息,朱怡成同意了王东建议,但对于李伯筠的安置却进行流整。知府之位朱怡成拒绝了,不过他给了李伯筠一个民爵身份,同时可以让李伯筠在江南除南京宁波上海等地外择一地任同知之职。
这样安排虽然没有满足李伯筠原来的要求,但也相差不多,何况民爵之位尊贵,足以补偿知府和同知之间的差距。只要李伯筠真有能力,任几年同知后以大明升迁的要求自然会有个好前途,假如他能力不足为官,至少这个民爵也能保证他未来在大明的荣华富贵。
对此,李伯筠知晓后略一思索并不反对,当即就受了其职。随后,李伯筠就为董象纬之事忙碌起来,早就胸有成竹的他直接为此事出谋献策,不久之后,董象纬接受了大明的条件,率部向大明易帜投诚。
古北口的清军一夜易帜,董象纬把部队指挥权交于林建章所派人之后,亲自前往北京城以表诚意。
董象纬部一夜而降,消息传开后使得北地震动,尤其是直隶各部清军士气大跌,人心不稳。随着董象纬投降后不久,兴隆怀来密田三地的清军也主动投降明军,这一下子使得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北京周边大部地区的问题。
“王爷,夜深了……。”
王铃儿轻声唤道,夜已经很深了,高进依旧还未休息,这近半个月来,高进每夜都在府中看着地图苦思苦想,睡觉的时间可以屈指可数。
王铃儿知道高进是为什么发愁,因为就在半月之前传来消息,大明突出奇兵由津卫登陆,当日就拿下了津卫,不久后大军西进,不仅打得清廷数万大军毫无还手之力,甚至还一举占了北京城,迫使清廷狼狈出逃。
下局势风云突变,谁都没想到大明会突然来这么一手。按照之前的战局来看,大明要夺得下时间还长,不仅要对付湖北的隆科多,还有湖南广西的清军,只有完成南方战略目标,大明才可集中力量渡江北上,同清军一决高下。
但万万没有想到,朱怡成不按常理出牌,突出奇兵一下子就打了清廷措手不及。不仅占了北京津卫这两大重要城市,更迫使清廷放弃京师而逃。北京一战,可以完全打破了之前三足鼎立的僵局,使得大明声势大震,如今清廷失其京师,各地人心惶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只要接下来大明能在北地占住脚,这下非其莫属了。
原本,高进在接收了王致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