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下去吧。”朱怡成淡淡对两个美女吩咐了一句,随后直接坐在了廖焕之起身的椅子中,而廖焕之在一旁默默站着。

    “坐吧”指指对面的椅子,朱怡成道。

    “谢洪爷。”

    见廖焕之坐下后,朱怡成和颜悦色问起他这两日如何,对于他的安排还是否满意,或者还有什么其他需要可以直接提,只要朱怡成能做一定尽量满足。

    “洪爷能如此待罪官,罪官受宠若惊才是,哪里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廖焕之苦笑道,接着他抬头又道:“其实洪爷的意思罪官明白,说起来惭愧,罪官是个惜身之人,自认做不到刀斧架身不惧的境界,更何况,罪官本就有罪在身,就算洪爷不来罪官也是罪责难逃……。”

    朱怡成心中暗暗点头,廖焕之这人虽然从文人风骨来讲远不如陶长岳,就连刘俊也及不上。不过这是一个聪明人,同样也是一个真小人。假如对方是个酸儒的话,朱怡成也不会看中他,恰恰他是这么一个人才有利用价值。

    “廖大人其实不必自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何况廖大人是我汉人,不必为伪清卖命,弃暗投明不违大义。”

    “谢洪爷……”廖焕之苦笑点点头,当官多年他怎么不知道朱怡成这话只是安慰而已,不过同样也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其实从廖焕之的眼中,他并不看好朱怡成这些人,毕竟大清统治中原已多年,康熙英明神武的印象也在天下百姓中根深蒂固。再者,之前袁奇闹的这么厉害也被打垮了,凭朱怡成手中这些人就算拿下了桐庐又能如何?

    可是,这些和廖焕之已无关系,现在的他没有了其他选择。如果他真有勇气为大清做忠臣的话,那么他现在也不会坐在这里了。

    “如洪爷不弃,罪官廖焕之愿为洪爷效力!”咬咬牙,廖焕之终于说出了这句朱怡成期待的话,只见他站起身来,对朱怡成行了个大礼。

    “不必如此,快快起身……。”朱怡成心里那个乐啊!这可是头一个投降自己的官员,而且还是一个文官。礼贤下士的姿态是必须要做的,朱怡成连忙把廖焕之搀扶起来,并说道:“廖大人弃暗投明实乃喜事,我等不是伪清,不必行这种礼。”

    客气一番,朱怡成让廖焕之重新坐下,既然双方说开了话,也定下了君臣,那么关系就不必刚前了。

    朱怡成含笑对廖焕之道:“廖大人久在地方,对于桐庐一地定是熟系的,不知廖大人对于浙江全省,或如今局势又有什么看法?”

    “不敢让洪爷如此称呼,焕之表字景明。”廖焕之说道:“焕之在桐庐已为官两任,对于桐庐上下还算知晓一二,如洪爷需问的,焕之定知无不具。至于浙江全省,大部焕之也略有知晓,不过如今的局势嘛……焕之官卑职微,再加上这些日子……故……。”

    “呵呵,这倒是我疏忽了,这些日子景明对外界情况有些不清楚也是正常的,稍后我让人为景明述说一二。至于其他嘛,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还请景明多多费心才是,这样吧,今天暂时就谈到这,等景明了解情况后我们改日再聊如何?”说完,朱怡成站起身来,廖焕之也慌忙起身,随后朱怡成笑着让他好好休息,等会自有人来和他说情况,之后就径直走了。

    瞧见朱怡成离去的身影,廖焕之不知道为什么心里突然空荡荡的。原本他只是想用这种方式表现下自己的价值,谁想到对方没按路数出牌,非得不继续追问反而就这么走了。

 第六十六章 狗头军师

    廖焕之虽投了朱怡成,但他内心深处对义军并不看好,再加上文人的通病,耍些小聪明来体现自己价值是难免的。虽说朱怡成理解对方的想法,如果换他自己或许也会这样,可理解归理解,但现在朱怡成需要的是一个能让自己完全掌控的人,而不是另一个周忠良。

    在周忠良身上,朱怡成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如果再在同一件事上跌跟头他不就是傻瓜了么?所以,在接受廖焕之投成的同时,朱怡成适当地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从一个普通的中二少年逐渐到今日的蜕变,朱怡成虽说还不算练就老狐狸的那种角色,但也算马马虎虎勉强合格。摸不清朱怡成真正用意的廖焕之想了一夜,第二日黑着眼圈的他终于抛掉了残存的那么一点点文人之气,不仅主动交代起了他所知道一切,同时还为朱怡成出谋献策。

    “桐庐小县,虽有地利之便,但却是四战之地。之前接到朝庭……不!是清庭行文,伪帝康熙已派大阿哥南下领兵,以围剿朱、袁残部……。”

    说到这,廖焕之迟疑地看了朱怡成一眼,对于朱怡成的身份廖焕之一直有所猜测,但他却不知道这位自称为洪爷的洪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怡成。不过有件事他可以肯定,朱怡成这伙人一定是杭州之战侥幸逃出的义军。

    “袁奇和我有些渊源,不过我和他不是一路人。”朱怡成淡淡说道,这句话也没错,他从来就和袁奇不是一路人,虽然袁奇曾经救过他,可也是因为袁奇的缘故,把朱怡成架在了火上烤,使得朱怡成“名扬天下”。

    悄悄松了口气,看来朱怡成只是当日围攻杭州的义军一部而已,和袁奇没有太大的交情。既然如此那就好办多了,廖焕之道:“张云翼死后,浙江各部群龙无首,导致朱、袁部突围而走,据说其部已进入浙徽之地。此次伪帝派大阿哥南下领兵,原以清廷兵力而言围剿成功应是早晚的是,不过如今桐庐被洪爷拿下,运往杭州的一应军粮器械被断,想来局势有所变,此次围剿或生意外不会那么容易。洪爷何不如远离桐庐这四战之地,一来可避开伪清大军锋芒,二来也可把桐庐之事转移到朱、袁身上?”

    廖焕之的头脑还是比较清醒,这点和朱怡成的判断大致相近。桐庐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但绝对不是能久居之所,在没有掌控一大片地盘的情况下呆在桐庐绝对是找死。

    另外,廖焕之打算让朱怡成把拿下桐庐的“功劳”丢给袁奇,从表面来看这个背黑锅主意算的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袁奇部现在所在的位置离桐庐有好几百里,这时代一没火车二没飞机,袁奇绝对不可能从几百里地外飞过来打桐庐,这个黑锅并不好扣。

    “这无妨,洪爷有所不知,其实杭州之战后义军各部打散的颇多,除了朱、袁为大股外,还有其他一些小股人马在各地出没,比如说赛旋风等人前些时候就出现在洞桥一带……。”

    “赛旋风?你说的是祝建才?”朱怡成顿时问道。祝建才,八卦教的当家,当日就是义军几大首领之一,并被朱怡成封为武威侯,算得上是义军中比较强的一支力量。一直以来朱怡成只以为杭州大战后逃出去的除了自己外也就是袁奇一部了,没想到今天居然听到了祝建才的匪号。

    “原来洪爷也知道此人?”廖焕之当即点头道:“正是祝建才,杭州之战后他也侥幸逃脱,一直踪迹不定。原本以为他早就死在阵中了,谁想前些时候在洞桥那边传来消息发现了祝建才的踪影。洪爷,祝建才乃朱、袁手下大将,桐庐一事丢给祝建才同丢给朱、袁又有什么两样呢?”

    这话倒也不错,其实对义军内部的情况清廷并不是太了解,在清廷上下看来领头的当然是朱怡成和袁奇了,至于那些大大小小的头领当然也是他们部下,这口黑锅扣到祝建才头上从操作上来讲也不为过。

    不过,对于祝建才这个人,朱怡成也算是见过几面,双方虽没有什么深入交往,但他却知道祝建才虽比不上袁奇,但也算是一员猛将。想到这,朱怡成心中微微一动,却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转移话题询问起廖焕之对于离开桐庐后的去向有什么看法。

    “以焕之拙见,有两处地可去。”

    “哦,居然有两处?景明快快道来。”

    “一处是向北,过建德入淳安。”

    “淳安?”朱怡成觉得这个地方有些耳熟,想了想恍然大悟:“你说的是千岛湖?”

    “千岛湖?那是何地?”廖焕之疑惑问道,这个地名听起来名字不错,可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当即朱怡成询问淳安那边是否有湖泊,廖焕之回答道湖泊是有,但面积不大,不过那边群山环绕是个藏身的好去处。

    “难道现在的淳安没有千岛湖?而是一片山脉?”对于这点,朱怡成也疑惑了,不过他最终还是相信了廖焕之的话,毕竟淳安的地形只要打听一下就能了解,廖焕之也不可能在这方面胡说八道。

    其实朱怡成不知道,千岛湖是人工湖,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修建水库后才形成的。而露出水面的“千岛”恰恰就是当年的山峰,而在这个时代,那片地区除了一些自然形成的小湖泊外就是群山环绕了。

    去淳安,从廖焕之的讲述来看似乎不错,往群山里一躲,至少能安稳一些时间。不过,对于这个建议朱怡成脑海里细想后就否决了。东躲西藏的日子虽然暂时安稳,但不是长久之计,跑到淳安去当山大王,到头来还是逃不了被围剿的下场。

    “第二处就是南下,往福建走,福建多山可藏人,只要一入福建,想来伪清要围剿也是难上加难啊!”

    听到这第二个建议朱怡成也摇了摇头,说起来这两个建议都只是一时藏身的打算。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话,朱怡成何必询问廖焕之?这不和当日他打算去乌龙山一样么?

    见朱怡成神色不悦,廖焕之迟疑问道:“洪爷可否告知焕之,洪爷您是想求稳呢?还是……?”

    “呵呵,求稳?景明你觉得我等现在的情况下仅仅求稳会有出路么?”朱怡成笑着反问道,同时脸色一冷:“景明你需知,如今我等和清廷已是你死我活的地步,如不能杀出一条血淋淋的生路来,这天下虽大却无我等藏身长久之地啊!”

    “既然如此,那么……。”廖焕之抚须眼中精光一闪:“洪爷,焕之还有另一策!”

    “说来听听。”

    “焕之以为朱、袁和祝建才等人当为洪爷之力助,洪爷非但不能坐视他们被围剿歼灭,反当应该适当支援,使其稍稍微恢复元气,他们在各地闹的时间越长,闹的越厉害才好!只有让他们等部吸引住清廷的注意力,同时大肆糜乱地方,我等才能觅得一条真正的生路!”

    说到这,廖焕之冷冷一笑:“其实自今年开春以来,江南等地就遭灾颇多,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要知道江南各省向来就是伪清税赋之地,其税赋收入一直占天下半者以上。而如今江南,尤其是浙江大部经我义军起义之兵事,可以肯定今年清廷税赋将减少大半,再加上民间久未得清廷赈救,一旦入秋后百姓断粮,江南必起大乱。只要江南一乱,北边定然也不稳,再者据说清廷国库空虚,京中官员借银成风,如此一来就有洪爷的机会了……。”

 第六十七章 潘老大

    太祖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廖焕之作为这时代的知识分子,更是大清的基层官员,当他抛弃了之前一直为之忠诚的对象后,其骨子里的反动因子马上就冒了出来。

    在廖焕之看来,朱怡成想在这世道成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这世道想办法乱起来。所谓乱世出英雄,或者以通俗的讲法也叫“浑水摸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