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重要的一点,十三阿哥话中对所谓的西安陪都不屑一顾,而把盛京放到了西安之上,这引起了在场所有王爷们的赞同,在大家看来,清廷离开北京城的时候根本就不应该向西走,而是应该回到盛京,借关外龙兴之地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远比跑到鸟不拉屎的西安好上百倍。

    对此最为赞同的自然就是博果铎,要知道当初博果铎就当着康熙的面提出过这建议,可惜最后没人听他的话,当时朝中众人还对他是又打又杀的,可把他给气坏了。

    再加上博果铎当年兴致勃勃地入京是打着八王议政的算盘,谁想到被人当成了枪使,建兴皇帝前脚登上了太子之位,一转身就和康熙联手压制起了他们这些王公贵族,令博果铎恼怒异常。

    这也是博果铎后来没跟着建兴皇帝走,而是提前离开京城回到盛京的主要原因。假如是在当初,对于十三阿哥这人博果铎是不怎么感冒的,可是现在博果铎虽然表面上尊西安为主,但实际上已对建兴皇帝怀恨在心,自然态度就不一样了。

    “十三爷这话说的好!”博果铎顿时在一旁赞同道:“我盛京原本就是龙兴之地,当年太祖太宗在此创下大清基业,入关之后世祖这才定都北京城。而今北京已被伪明所占,这盛京自然就是京师,十三阿哥乃先帝之子,当今圣上兄弟,来盛京自然是理所当然。对了,本王记得先帝在时还经常夸赞十三阿哥,并称之为吾家之千里驹,可有此事?”

 第六百八十八章 老姜

    博果铎这番话让十三阿哥心中大喜,他没想到博果铎居然会如何配合他,这实在令他有些出乎意料。

    原来,他以为要搞定这几个王爷需要花费一些手段,甚至已经准备好了后手。毕竟盛京诸王当年可都是投靠八爷党的人,要不不是他们和当年的建兴皇帝眉来眼去,私下联手的话,也不会逼得康熙就此让步,把太子之位交给建兴皇帝了。

    所以从这点来看,盛京诸王都是建兴皇帝那边的人,十三阿哥在决定见他们之前就做好了打算,一旦劝说不成就动用后手。可谁想到,这些王爷见了自己虽然很是惊讶,却并没有喊打喊杀,而且博果铎还向他表示了善意,说了这一番分明就是倾向于他的话。

    “的确有此事。”十三阿哥面露悲切之色,掩面道:“自先帝去后,本王却未能见着先帝最后一面,每夜梦里,无不回映着先帝的身影,想起先帝对本王的殷切教诲,本王心中就不能自己……。”

    见着十三阿哥掩面而泣的样子,众人都不由得长叹了一声。康熙之时,大清是如此强盛,他们这些王公贵族们更是小日子过得极好,可是现在呢?在同大明交手中一败涂地,就连中原也全丢失了,相比之前的辉煌和如今的局面,他们如何会有好心情?

    好不容易才劝住落泪的十三阿哥,博果铎作为在场爵位最高,也最年长的王爷当即就表示赞成由十三阿哥来当这个领头人。毕竟十三阿哥依旧还是钦命团练大臣,由他出马名正言顺,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有了博果铎的开头,接下来众人自然不会反对,就连雅尔江阿也最终答应了下来。十三阿哥闻言心中大定,但他也不会仅仅听几句话就觉得万事大吉,当时就建议趁着现在大家都在的机会把所有章程全给定下来。

    博果铎表示没有问题,作为关外的老旗主当即就同意此事,还很大方地把旗下奴调拨给十三阿哥,其他几个王爷虽然答应了这事,但把手中权利全部交出去却依旧有些顾虑,但在这种情况也不容他们反对,最终也答应了此事。

    对此,十三阿哥也没亏待他们,当即表示可以从诸王府中挑选些年轻子弟直接领兵,以保证诸王的影响力,尤其是对博果铎,十三阿哥更是极力邀请博果铎以参议军政的名义辅助自己,并给了他一个议政亲王的头衔。

    作为十三阿哥,他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权利封这个头衔,可在这时候谁还去纠结这些?博果铎很是高兴的当场就接受了下来,并且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参议并非议政,他这个老家伙最多也就是在一旁帮着十三阿哥瞧瞧边鼓,呐喊助威罢了。

    最终,一切圆满解决,可谓皆大欢喜。十三阿哥当晚留众王在将军府吃酒,诸王也不推辞,酒席上到处都是兄弟叔侄的称呼,亲热的仿如一家人似的。

    直到半夜时分,酒宴这才散去,诸王离开,十三阿哥亲自送他们出府。似乎有些喝多了的博果铎临走之时拉着十三阿哥的手说了一大堆的废话,翻来覆去无非就是大清就要靠你了,自己作为责无旁贷,必然会协助他安抚军心,整顿旗务什么。

    十三阿哥也很有耐心地一一答应,并安慰博果铎自己一定好好干,不负三叔的期望。唠叨了好一会儿,博果铎脚步飘浮地这才被自己的奴才搀扶着离开,见着博果铎逐渐离去的身影,十三阿哥脸上笑得有些僵硬的肌肉这才逐渐缓和下来,但同时他的眉目却皱了起来。

    离开将军府没多远,戈什哈就让人停下了轿子,低声对轿中的博果铎说到,前面雅尔江阿的轿子停了下来,似乎有什么事。

    “让他跟着本王回府。”博果铎低声说道,随后继续起轿子,等他的轿子过去后,停着的雅尔江阿的轿子跟在后面,不一会儿就到了博果铎的王府。

    入了王府,博果铎从轿子里走了出来,只见他目光炯炯有神,哪里有半分喝醉酒的样子,他朝着在一旁也下轿的雅尔江阿点了点头,随后两人一前一后直接进了正堂。

    等下人上了茶,博果铎挥手让下人离开,正堂也就这两位王爷了。博果铎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喝起了茶,雅尔江阿这时候见见左右已经无人,这才按捺不住道:“我说三叔,您今天是在唱那一出啊!这十三阿哥和皇上的关系您又不是不知道,何必去淌这个浑水?”

    “呵呵,你不也淌了这浑水么?”博果铎喝了一口茶,淡淡笑问道。

    “我……我不给您逼上梁山了么?当时您都那么说了,让我怎么办?难道当场翻脸不成?”雅尔江阿神色难看道。

    “你呀你。”博果铎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叹道:“你以为今日本王不这么做就能安然回府?今天去将军府赴宴分明就是赴的鸿门宴,十三阿哥早就把所有都考虑好了,我们盛京这么多王爷,哪个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又暗中谋划了多久?”

    “您的意思是说……?”

    博果铎点点头:“我还没老糊涂呢!这双眼睛还是能看得明白的。”博果铎又喝了口茶继续说道:“他来盛京嵩祝肯定早就知道了,而且嵩祝就是他的人,再加上现在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也已投靠了他,十三阿哥在关外可以说气候已成。虽然当今圣上不待见他,可要知道西安离关外何止几千里?更不用说十三阿哥还有着先帝钦命在身,朝廷并未夺去呢。”

    “这……可我怎么没听说他和嵩祝之前有来往?”雅尔江阿一时间想不明白。

    博果铎冷笑道:“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嵩祝是老四的人,老十三和老四好的能穿一条裤子,不也就他的奴才么?另外你难道没注意?嵩祝今日一见我们就提了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的事,分明就是露出了这个消息。此外,你以为今天嵩祝迟到真的是公事么?恐怕未必!”

    雅尔江阿瞬间就明白了什么,额头情不自禁渗出了汗水,他看看神色坦然的博果铎,心中无比佩服,究竟还是姜是老的辣啊!如果不是今日博果铎替他们做了主,说不定今天他们就回不来了。

 第六百八十九章 入京面圣

    岳钟琪终于踏上了南京的土地。

    在中原大战之时岳钟琪反戈一击,从而加速导致了中原清军的崩溃,使得明军提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更因为岳钟琪的原因使得清军措不及防,最终在中原丢掉了数十万的精锐主力,进一步扩大了战果。

    对于岳钟琪此人,朱怡成一直颇为看重,得知他决意反正后顿时大喜,不仅下令各部善待其部,同时还下旨对其嘉勉,并承诺在大明继续领其在满清相当的官职,还邀其来南京。

    朱怡成的这些态度使得刚刚反正的岳钟琪心里松了口气,要知道作为江北提督的他同明军没少交手,尤其是江北汤庄一战使得明军伤亡惨重,更差一点儿就把朱一贵的大军直接赶下了长江去。

    可以说,当初作为明军大敌的岳钟琪双手没少沾明军的血,如果再加上之前在四川平定白莲教,死在他手里的白莲义军可以说数不胜数。

    这样一个人物投靠了大明,如果说明军中没有意见那是假的,比如说朱一贵就是其一,虽然岳钟琪最终是被朱一贵逼出江北的,但实际上朱一贵心里很清楚他并没在战场上真正赢得对方,如果不是淮安的意外,岳钟琪依旧还保持着主动,也就是说他始终都未和对方真正分出胜负。

    可是不管是谁,就连在岳钟琪手中吃了大亏的朱一贵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极难对付的对手。放眼天下,能够在相等的兵力情况下和明军直面抗衡,并且取得大胜的清军将领也只有岳钟琪一人,所以对于朱怡成如此看重岳钟琪,作为统兵将领他们嘴上虽然不服,但心里却还是认同的。

    原本在一个月前岳钟琪就应该来南京的,不过两件事让他耽搁了行程,前者是因为中原大战刚刚结束,明军对于中原地方需要稳定,岳钟琪的部队作为反正的一支在协助明军稳定地方外还得进行重新整编,大明朝廷为了安抚岳钟琪和其部下的情绪,朱怡成让其参与了其中,以尽快融合到明军的编制。

    其二,那就是福建案爆发,这场使得大明官场震荡的福建案来势汹汹,大明中枢为了此案几乎焦头烂额,这时候岳钟琪入京并不合适,所以也就顺势推迟了行程。而现在福建案已尘埃落定,涉案人员也判决已下,岳钟琪这才动身入京。

    由中原至南京道路不少,不过最为方便的还是坐船。

    岳钟琪一路南下先至安庆,随后在安庆登船东行,顺江而下,不几日就抵达南京城。

    当他的脚踏上南京码头的土地时,忍不住抬头向着四周看着这座雄伟的城市,一直以来,在北方任职的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亲眼目睹这六朝古都,同时心中又不由得万分感慨。

    回想当年的时候,他刚刚受康熙之命领江北提督,同明军隔岸对峙,在那时候岳钟琪甚至想过凭他的本事有朝一日提兵渡江“光复”南京城。

    可是现在,他岳钟琪终于来到了南京,可是现在的他却已不是满清的江北提督了,而是成了大明的将军,以大明将领的身份到了南京。

    “您可是岳东美岳将军?”正当岳钟琪眺望着四方,心中感慨命运之时,一声问讯在他耳边响起。

    回神一看,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站在他面前行礼询问,此人身着青色五品常服,面带微笑,在他身后还有几个下级官员和官吏的人站在不远处。

    “我正是岳钟琪,不知大人您是……?”虽然对方的官职不大不小,相比之下岳钟琪的官可要大得多了,可是岳钟琪却丝毫不赶怠慢,毕竟他是降将,而且看对方的来意应该是朝廷来迎接自己的,岳钟琪急忙施了一礼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