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叛贼-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大明强盛,兵甲盛于天下。但这谁又能保证几十上百年后,大明不会渐渐衰弱下去?一旦到了那时候,满清再一次死灰复燃,极有可能再成大明之患。
听着众人所说的话,朱怡成脸上露出了微笑,看来自己手下的明白人不少,尤其是这些军机大臣并没有被所谓的喜讯而冲昏头脑,自己看出来的,他们也看明白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直言不讳。
这点,正是朱怡成把他们招来询问意见的主要原因。他并不想自己的大明朝廷都是尸位素餐的官僚,尤其是作为军机处,这些大臣可以说是大明的中枢重臣,假如他们都没有清醒的头脑,那么自己的大明未来又会如何呢?
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头
欣慰地点点头,但这时朱怡成却见已经归京的史贻直却是一言不发,心中有些奇怪。
要知道史贻直此人一向刚直,而且政治眼光极为敏锐,要不然当年朱怡成也不会把他从左都御使之位放到军机处替代邬思道了。
按理说,就连廖焕之今日都头一个提醒朱怡成这件事的蹊跷,反而史贻直却一直未有表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奇怪的事。
“史卿对此有何见解?不妨讲一讲。”朱怡成奇怪之余开口问道。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向史贻直投来,有些人心里同样好奇今天史贻直为什么不说话,同时竖起了耳朵准备听他怎么讲。
“皇爷,臣想先向皇爷请教几个问题,可否?”史贻直起身道。
“史卿问就是了。”
“谢皇爷。”史贻直行了一礼,这才道:“臣之前听闻满清的建兴皇帝如今已成傀儡,现在满清朝政做主的是康熙的第四子雍亲王,此事是真是假?”
他这话一出,朱怡成微微点了点头,虽然这件事并没百分之百确定,但是从锦衣卫得来的消息和满清的反常动态来看已经基本没错。作为军机大臣的史贻直自然也是知道的,而且大明也借此在四川宣扬此事,但是史贻直今天再一次问出这件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这事已可确定,但无实据。”朱怡成如此回答道。
“这样臣就明白了。”史贻直似乎松了口气,接着又问:“对于辽东、云南两地皇爷如何看?是准备拿下云南后再攻辽东?”
朱怡成看了一眼董大山和庄岩,又点头道:“这是自然,云南和辽东原本就是我大明国土,不可放之任之,尤其是云南之地,朝廷已做好了一切准备,拿下云南也就是顷刻之间。”
“那么皇爷,除去这些外,河套之地呢?皇爷又如何看?”史贻直继续追问。
听到这,朱怡成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手指着史贻直道:“你这所问朕可是要责问不成?有什么话直言就是,不必如此再问来问去。”
史贻直也笑了,行礼道:“皇爷圣明,无论云南、辽东甚至河套之地,都乃我大明故土,其实不仅如此,蒙古和河套以西同样也是我汉家王朝之地,皇爷以先明皇室忍辱负重民间,终在江南起事,历尽艰辛重兴我大明正统,复我汉人江山。以皇爷之雄心壮志,哪里仅仅只是只占区区中原就能止步的?要不然皇爷也不会改革祖制,大开海贸,功略海外,以开万世之基了!”
说到这,史贻直环顾四周,笑道:“我同诸位有兴辅助皇爷,自当为大明万世出力,以成皇爷霸业!而我等在后世史书也能留下一笔,为后辈所瞻仰。而今满清以区区去帝号,称臣之举意图蒙蔽天下,这种小儿手段简直就是笑话!我史某同诸位看法一样,满清不可信!不仅是满清,就连蒙古这些蛮子同样如此,称臣?哼哼,我堂堂大明还需他们称臣?只有死了的满人才是好满人,这就是臣的态度!”
史贻直斩钉截铁的一番话顿时说得众人心潮澎湃,尤其是像董大山、庄岩这样的将领更是涨红了脸。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虽然这句诗句在这时代并未有出,但是道理却是众人都懂的,更何况朱怡成呢?
君臣既然达成一致,那么接下来就容易许多了。对于见一见满清的使者,这倒并非不可,一来摸一下满清那么的情况,二来借此机会试探一下满清的真实态度。而更重要的是借此来表达大明帝国的决心,以消除那些朝中对满清此举有侥幸的臣子们,让天下所有人看一看满清真实的嘴脸。
很快,具体的时间就定了下来。正好后日就是朝会之日,朱怡成决定在这次朝会之时见这两位从满清过来的“老朋友”。
当得知正式觐见的日子定下后,萧永藻和查慎行心中终于松了口气,但在期待的同时又有着忐忑不安,此外还有无比难以言语的感情。
朝会这日,萧永藻和查慎行换上了朝服,由大明礼部官员引着前往紫禁城。当他们步入宫城的时候,抬头望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心中又是一阵感慨万千。
在上朝的大明官员不同,萧永藻和查慎行被人领着行到了令一旁,而他们的装扮在这些大明朝臣眼里是那么格格不入。尤其是相比大明官员的穿着,满清的官服显得又灰又暗又是那么难看,这原本倒不怎么觉得,可现在在这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内却是那么显眼。
还好,早在当年南京的时候,萧永藻和查慎行就已经经历过了一次,不过那一次相比今日虽然有些难堪,但对比还不算太过强烈。可是现在,北京的紫禁城可不是南京皇宫可以相比的,如此宏伟再加上眼下大明无比强盛的气息,一时间居然压得两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过不多久,朝臣们鱼贯而入,朝会正式开始了。萧永藻和查慎行依旧留在外面,等候着正式宣入。
两人微低着头,并没做什么交流,只是静静等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一个小黄门前来告知让他们随自己来,他们这才移动脚步跟在其后,朝着大殿的方向而去。
“宣北酋使者萧永藻、查慎行觐见……!”
一句熟悉而同样带着耻辱的声音洪亮响起,不过这一次萧永藻没有跳脚大骂,更没做出其他愤怒的举动。他向身边的查慎行看了一眼,然后整整衣冠,大步朝大殿那边走去。
相比南京的皇宫大殿,这里的太和殿自然更加雄伟壮观。曾经在之前,他们经常出入其中,对这地方自然不陌生,可现在却是怀着另一种感觉,进入太和殿,觐见这天下新的主人。
入了殿内,两人熟门熟路的上前,和上次不同,这一次却一起打着马蹄袖,口中称道:“外臣萧永藻(查慎行)拜见大明天子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同时,两人跪倒在地,双手向前支着身子,整个人跪拜了下来。
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颜无耻
在场的朝臣中,有人曾经经历过当年南京觐见之事,也有其他人未有见过清廷的正式使臣觐见。但无论是谁,当见到萧永藻和查慎行两人以如此大礼郑重其事地向大明天子叩首的时候,心中都是一阵喜悦,更有人恨不能当即放声大笑起来。
这一跪一叩,代表着满清终究在大明面前承认了其失败,并以臣子视大明为主。此时此刻,就连高坐在宝座上的朱怡成心中也是一阵感慨,想到百年前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满清铁骑入关屠杀汉人,颁发剃发令,去大明子民之服,易其衣冠,奴役天下子民,更在百年之中大兴文字狱,以扼杀天下汉人之千年传统,毁汉人之根基,意图让天下人都当满清的奴才。
这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屈辱,更是中华文明最为黑暗的时刻。如果不是朱怡成的起兵,从而改变了这一切,那么按照历史的惯性,等到1840年后,华夏大地还要再承受一次长达百年的浩劫。
但现在,这一切终于全都改变了,随着大明的兴起,工商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现在的大明风气越来越开化,并且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进取。只要继续下去,大明必然依旧是这世界最为强大和最为先进的国家,再也不会有原来历史中那些屈辱,也不会有那笼罩在汉民族头上的那层黑云。
朱怡成静静看着伏在地上的那两人,心中涌起一股无比的自豪,他什么话都没说,等了一会儿后才作出了一个抬手的姿势,站在下处的小江子顿时用尖锐的声音喊了一声“起!”,萧永藻和查慎行两人这才从地上缓缓站起。
起身后,萧永藻作为主使,先呈上了代表满清皇帝的“求降书”,其实对于满清这边来讲,这并非什么求降书,而是一份诏书。不过,大明这边却不这么认为,既然满清派使者前来称臣,并主动去其帝号,那么不是求降书又是如何?
小江子上前接过求降书,随后当殿就宣读了起来,这份东西满清那边是用了心的,其中言词恳切,用句谨慎,洋洋洒洒千语,先是讲了满清当年作为前明镇守辽东的历史,并由此声称满清原本就是前明之臣,后因前明朝中奸臣作乱,导致蒙蔽天子,努尔哈赤为报其祖、父之仇这才起兵,但其用意并非是造反,而只是想借此让大明给一个公道而已。
接着,又讲到了崇祯时期,皇太极几次上书称臣,同样因为当时朝中奸臣阻拦导致未成,之后因为李自诚等反贼起兵,最终导致毅宗皇帝在煤山殉国,当消息传来后,满清上下无不为之悲痛。
之后,为了替崇祯报仇,满清这才出兵入关,从而打败了李自诚、张献忠等一干流贼。但那时候,由于崇祯后人不知去向,前明藩王相互争夺,各自为政,作为大明臣子,满清无奈只能暂为大明正统摄其天下,不仅是为了保全大明江山完整,更为了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其中,言语里还举出了不少例子,比如说当年多尔衮的入关决定,之后顺治皇帝入北京城后对于之前大明天子的祭祀,自然也少不了康熙所谓的拜祭明太祖之事和所谓的立碑故事。
对于这些,朱怡成听得是嗤之以鼻,满清分明就是朝着自己脸上贴金,把自己粉饰的一副前明忠臣的样子,但对于所犯下的之事却撇的一干二净。
不过朱怡成也沉得住气,他并没制止,只是继续静静听着,他倒要听听满清还会说些什么。
接下来,又提到了当年江南起义之事,文中说道,江南起义,乃白莲妖教祸乱天下,满清作为替前明守天下基业,自然不能坐视白莲如此为祸。而那时候,朱怡成虽然自称大明监国,因为当年袁奇之事,清帝康熙受臣子蒙蔽,再加上担心民间有人假冒前明后人正统,这才发兵平叛。
之后,朱怡成的身份得到了证实,满清才明白自己做错了事,可那时候已经晚了,大错已成,康熙帝为此忧心忡忡,最终不治而终。建兴皇帝继位后,原本想纠正错误,可因为朝中动荡,作为新帝只能先平定内部,等时机成熟后再联络大明。
而如今,一切时机已经成熟,那些反对的奸臣已都被铲除,故建兴皇帝特意派使者前来大明,以表起心迹,自愿去其帝位,世代称臣,为大明固守边疆,以尽其忠……。
当最后一句话从小江子的嘴里悠悠而出后,整个大殿都一片肃静,朱怡成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望着殿下的萧永藻和查慎行,而满朝文武同样一副古怪的表情,一个个像看外星人一般看着这两位使臣,甚至有人嘴角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