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6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这个郭络罗氏又一次挑战了摄政王的底线,这已经让摄政王忍无可忍,在看来建兴还有利用价值可以留,但郭络罗氏却是万万留不得了,要不有这女人一天,他就不消停一日。

    “去,把戴铎给本王找来。”想了想,摄政王说道。

    赵忠连忙应了一声,磕了个头起身急急去找人了。由于兰州的条件限制,就连摄政王这样的地位也只能住这样的大院子,至于其他人的住宿条件可想而知。所以,除了朝中几位重臣,包括一些王爷、阿哥什么的分到了套还算勉强过的去的小宅院外,其余普通官员都是两三户人家挤一套宅院,甚至还有些低级官员全家一大口子十几分挤一个屋的情况。

    戴铎眼下是摄政王眼前的红人,又是刚入上书房的重臣,自然比普通官员要好许多。所以他现在的住处就在离摄政王所住地方不远处的一套小宅院里。

    今日,戴铎主动提议雍亲王进位摄政,而且这事给他办成了,所以回到宅中心里很是得意的戴铎很难得喝了些酒,更喜气洋洋地哼起了小曲。

    见天色已晚,正准备安歇的戴铎还没来得及睡下,急冲冲的赵忠就跑来了,说是摄政王要见他,让他马上递牌子“入宫”,听闻这,戴铎赶紧让人打水洗了把脸,然后换了衣服跟着赵忠急忙“入宫”,递牌子求见。

    所谓的入宫、递牌子什么的,这是宫中向来的规矩,虽然眼下根本就没皇宫,可要进摄政王所在的大院这些规矩依旧还在,装模作样地按着规矩来了一遍,戴铎总算才进了院子,然后来到摄政王所在的“殿”外,先恭恭敬敬地等待通报,等里面传出摄政王喊他进去的声音后,戴铎这才推门而入。

    “臣见过摄政王,臣给摄政王请安了。”进了里面,打着马蹄袖的戴铎一丝不苟地行着礼,朝着摄政王磕头请安。

    “起来吧。”放下手里的奏折,摄政王顺势取下架在鼻梁上的眼镜,和颜悦色说道。

    “谢摄政王。”戴铎又磕了个头,这才起身,随后双手垂立站在一旁。

    “戴铎,你跟着本王多久了?”摄政王先看了他一眼,随后开口问。

    “回王爷,臣是康熙四十一年蒙摄政王看重,这才跟着王爷……。”

    “康熙四十一年……。”摄政王似乎回忆着当年的情景,那时候大清还如日中天,富有四海,而他那时候还是先太子手下的铁杆,一心一意要辅助太子的四阿哥。

    转眼间,曲指就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大清已不复存在,而他也不是那时候一腔热血的阿哥,就连康熙先帝也早就去世好几年了,想到这摄政王心中无比感慨。

    “没想到一晃过去了这么多年,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看着头发已经花白的戴铎,摄政王的语气中带着缓和对他说道。

    “能为摄政王办事是臣这一辈子修来的福气,如要说辛苦,这天下哪里有人比摄政王还辛苦的呢?”

    听着戴铎这番话,摄政王欣慰点点头,是啊,自己如此励精图治,这天下君王那一个能比得上?虽然如今大清已不同往日,可依旧掌握着西北、东北、蒙古甚至西南各处地盘,就算丢失了中原,只要同祖宗一般发愤图强,终有一日能在自己手里重现辉煌。对于这,摄政王是坚信不移,同样也是他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你的功劳本王是知道的,这些年为了本王,为了我大清江山,你出了不少力,这些本王都记在心里。对了,戴铎,你如今还不是旗人吧?”

    戴铎点头,同时脸上露出了一丝期盼。

    摄政王想了想道:“今日的事你做的不错,本王不能不赏。这样吧,从现在起抬旗入正皇旗,再给你一个赐同进士的身份,如何?”

    话音刚落,戴铎扑通就跪了下来,脸上带着无比欣喜,磕头道:“臣……不……奴才谢摄政王之恩,奴才定为摄政王以效犬马之力,万死不辞!”

    “好啦好啦,这些都是你应得的,不要再说什么死不死的话,天下危难之时,作为朝中大臣,还有许多事都要靠你们去办,明白么?”不等戴铎说完,摄政王就直接打断他的话说道。

    抹了把感动的眼泪,戴铎重重磕了三个头,这才应了一声。

    满意地点点头,摄政王让戴铎起身,等他起来后摄政王继续道:“叫你过来,给你赏赐是一,本王还有另一件事要你去办。”

    戴铎并不意外,站在那边静静等着摄政王说话。

    “皇上如今身体欠佳,虽有意废郭络罗氏后位,但又力不从心。我等做臣子的当以为皇上排忧解难,这才是忠臣之举,你以为如何?”

    “回王爷,奴才以为的确如此,这件事就交给奴才办吧,定能让摄政王您满意……。”

    “是让皇上满意!”摄政王纠正道。

    戴铎急忙改口道:“摄政王说的极是,是让皇上满意,奴才一定会办的妥妥的……。”

    听着他的话,摄政王嘴角露出了笑容,随后摆摆手什么话再也没说,而心领神会的戴铎急忙跪安,磕头后这才离去。

 第一千一十七章 变一变

    北京城。

    蒋瑾终于到了京师,虽然他入城时远比上前些时候王东载誉归来的场面,但兴建铁路之功,朱怡成依旧给予了他极高待遇,不仅让廖焕之代表他出城迎接,等他入城后就直接让蒋瑾入宫面圣,这样的荣誉让蒋瑾很是意气风发。

    入了宫中,朱怡成在养心殿见了蒋瑾,询问了南方的情况,并且让蒋瑾着重讲了讲关于铁路的事。

    对此,蒋瑾早就有所准备,当即就汇报了起来。朱怡成认真听着,其中并不插话,甚至在蒋瑾讲述之中还亲自为他倒了茶水,让他润润嗓子,这让蒋瑾感动万分。

    “如今南京至镇江的铁路已建成,近两百里地,不到二个时辰就能抵达,相比官道、水运便利不知凡凡,更要紧的是铁路的运力,一趟车如今最多可挂四节车厢,如装人的话能运数百多人,如装货更可拉十万斤以上。臣已算过,等延伸至上海后,南京至上海几乎朝发夕至,真乃国之利器。”

    朱怡成心里算了下,四节车厢的运力听起来似乎不少,但其实并不算多。毕竟在蒸汽火车技术成熟的时候,普普通通拉上十来节车厢是很容易的事,而且装载人数也要比目前多出不少倍。

    至于运货,十万斤的运力,也就是后世普通一节车厢的装载重量。而现在却是一列火车的全部装载量,这其中差距更是不少。

    不过朱怡成也知道,这只是眼下的技术限制而已,大明这条铁路可以说是这世界上的第一条铁路,而火车作为新兴事物也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之中。想来随着技术的提升,这些问题都可以逐步解决,而最重要的是火车和铁路的诞生,这对大明意味着开始进入工业时代的标志之一。

    而且随着蒸汽机的制造和运用,眼下大明在各行业蒸汽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其中最显著的在码头、矿山、铁厂、冶金、造船、纺织等等,蒸汽机的巨大作用和效率是之前普通人力所无法比拟的,而随着这些广泛的推广应用,大明也开始新的变化。

    “臣北上之前已同黄大人深谈了一次,科学院那边已在着手研制新的蒸汽机,再加上准备前后两组机器同时运行驱动,可使铁路运力大大增加,等到那时候一次运载千人,几十万斤货物不在话下。”

    蒋瑾说到这特意解释道,朱怡成心中极是满意,这蒋瑾自己没用错,他的能力和思路都是极强的,更有一定的眼光。再加上黄履庄那边的技术进步,想来用不了数年,大明铁路的发展就会更上一层楼。

    “爱卿返京,南京铁道司那边可有安排?”朱怡成问道。

    蒋瑾想了想,回答道:“江道蠡这些年主持铁道司,其人能力不俗,做事也极为认真。不瞒皇爷,此次南京和镇江的铁路建成,江道蠡其功不可没。所以臣以为,铁道司继续由江道蠡来管,另外江道蠡如今是工部右侍郎,为彰其功绩,朝廷可适当嘉奖一二。”

    听到这,朱怡成顿时就笑了。蒋瑾为铁路一事给下属请功,这奏折之前朱怡成就收到了,不过朱怡成并没有马上决定,而是打算等蒋瑾返京后和他谈过再说。

    没想到,蒋瑾在朱怡成问到铁道司一事后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看来朱怡成压着没有回复,让蒋瑾有些误会,以为朱怡成认为这些人的功劳并不足以嘉奖。

    江道蠡是工部右侍郎兼铁道司司长,其实在工部的职位并不算高,朝廷六部中,除尚书外,还有左右侍郎作为副手,但实际上真正的副手是左侍郎,从后世的职位排行来将,就是常务副部长。

    至于右侍郎,品级上虽和左侍郎一样,但实际上左侍郎只有一人,而右侍郎却有好几人,分别负责部中各司的工作。从这点来讲,如果左侍郎算得上常务副部长的职务话,那么右侍郎就是普通的副部长兼负责下属各司的具体分工。

    所以在蒋瑾人在南京时,京师工部实际工作是由左侍郎来代理,而像江道蠡的右侍郎仅仅只是官衔,而他真正实权的反而是铁道司司长之职。

    “江道蠡事暂时放一放。”原本蒋瑾以为朱怡成会顺着他的话给他一个答复,没想到朱怡成却说了这么一句话,在蒋瑾有些意外的表情中,朱怡成说道:“再过几个月,军机处就会有所变动,之前朕答应你的事也到了时候,此外朕前些时候在朝中讲过,关于封爵一事,你是怎么看的?”

    “这……任凭皇爷作主。”蒋瑾略迟疑地回答道。

    朱怡成对于蒋瑾的回答也不意外,继续道:“如今大明日新月异,这天下也同以往不一样,卿在南京,这两年南方商贸发展迅猛,工矿纺织等行业也是如火如荼,这些卿想来更是了解。”

    蒋瑾点点头,却不明白朱怡成提这些的原因。

    朱怡成站起身,在殿中走了几步道:“不久前,罗刹国派使者来见朕,他们的意思朕明白,但因为些许原因朕让人打发了来人,同时也告知对方如想同大明交往必须要有对方国君的国书方可,这事你应该有所耳闻。”

    见蒋瑾点头,朱怡成又道:“昨日,新明那边又发来急信,说是西班牙王国全权使者联络新明总督府,提出和谈和建交一事。”

    蒋瑾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朱怡成,这件事倒是让他有些意外。朱怡成笑笑道:“西班牙丢失吕宋,在南海损失惨重,而在新明其殖民地又同我新明接邻,这西班牙国君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对我大明无可奈何,又担忧我大明在新明同他开战,夺起地,把其驱逐出新大陆,为此对方索性放下身段,以向我大明求和,并以此希望能够有重返南海的机会。”

    “皇爷,此事您可允了?”蒋瑾迟疑地问。

    “为何不允?”朱怡成微笑道:“这国与国之间哪里来真正你死我活?而且这西班牙本土远在万里之外,我大明也不可发兵欧洲直接灭了其国,不要说根本做不到,就算能做到,一旦如此大明必然为欧洲诸国所惧,这对于大明没有丝毫好处。当然,满清不在其中,这你需知。”

    见蒋瑾点点头,朱怡成又道:“西班牙之前对于朕同大明虽有冒犯,可我大明乃天下秧秧大国,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