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8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曾逸书对邓秉问道:“邓大人,您主掌通事处,对于俄罗斯在东方的情况应该有所了解吧?”

    邓秉有些明白曾逸书的意思了,站起身道:“俄罗斯在东方设置东方总督府,其总督府设在漠北敖尔告,此地原本为喀尔喀活佛驻地,漠北之战后被俄罗斯所得,现为俄罗斯东方(远东)总督府。”

    “俄罗斯在东方的力量并不算强,现总督府加上雅克萨的守军充其量也就不到两万人而已,除去这些部队外,漠北蒙古归顺的蒙古人组成的骑兵约在一万人左右,全部加起来也就三万多人。”

    “这三万多兵力要全部抽调同我大明作战根本不可能,俄罗斯占据漠北后蒙古地方的反抗力量依旧存在,再加上俄罗斯在东方所占之地极广,各处据点、要塞也需分兵驻扎,以臣看来真正用兵充其量不过万余而已。”

    说到这,邓秉转而对一直没说话的庄岩问道:“庄大人,以总参谋部得到消息,如今西域那边的俄罗斯人动用了多少兵力?”

    “具体数额还不清楚,但从目前西域传回来的战报来看肯定不足万人。”庄岩想了下说道。

    邓秉点点头,继续说道:“俄罗斯现在同我大明直接接壤也就是辽东以北区域,俄罗斯虽未明确对我大明出兵而是采取私下出兵,以臣看来俄罗斯并没有同我大明直接开战的想法。因为一旦开战,以我辽东兵力直接就能向北攻击俄罗斯的雅克萨地区,凭俄罗斯在雅克萨的几千人根本挡不住我军脚步。”

    “此外,俄罗斯如要同我大明正式开战,手中兵力严重不足,除非从西方调兵。但目前的情报显示俄罗斯虽有向东方部分增兵和加大物资运输的迹象,却未有大举调兵的行为,由此可见俄罗斯并没有和我大明真正要打这一仗的想法。”

    曾逸书等邓秉把话说完当即接过去道:“谢邓大人为我等解惑,皇爷,诸位大人,由此可见俄罗斯此举仅只是私下支援满清,意图用这种方式延缓我大明占据西域,阻碍我大明彻底消灭满清的战略。从这点来看,俄罗斯同我大明直接开战的可能性极小。”

    “但也不保证没有这个可能!”孙嘉淦提醒道。

    曾逸书点点头,说道:“自然,这仅是目前判断,并不能保证未来可能的变化。不过诸位大人,除去西域、蒙古发生的事,还有缅甸、新明等地的各处情况,虽说各国针对我大明的行为同步,也给我大明带来极大压力,但有一点还需注意,那就是各国都未采取正式行动!这点是至关重要的!”

    “不采取正式行动或许只是时机未到!”马功成在一旁说了句。

    曾逸书表示赞同:“常言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国与国之间交往更比人与人直接复杂,何况今日局势分明各国已有联手,采取合纵之策针对我大明。”

    “各国其实也清楚,如正式同我大明开战必然要承受我大明的报复,恐怕这也不是各国想看见的。换句话来说,西方各国的行为仅仅只是想遏制我大明而已,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臣以为,目前我大明虽国力强横,但也需防备同各国全面开战,一旦开战风险极大。”

    “西方各国同我中华不同,他们看到的唯独就是利益二字,如今所为说白了也是利益。皇爷,臣恳请皇爷千万不要莽然开战,开战容易,收拾起来就难了。眼下什么对大明最为重要?还请皇爷三思而后行啊!”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连横

    在众人表达意见的同时,朱怡成已经彻底冷静下来了。

    一开始朱怡成对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是愤怒不已,在此时此刻他感受到了来自西方各国的满满恶意。可当冷静下来后,朱怡成开始分析和考虑如何面对现在的情况了,曾逸书所说的这些也让朱怡成感到欣慰。

    军机大臣中,曾逸书的资历是最浅的,他在担任军机大臣之前并没有当过地方官,而是中了进士后先去了翰林院,然后又调任至刚成立不久的军机处内担任行走。

    军机行走,说起来就是军机大臣的秘书,军机处内的军机行走人数不少,主要是传递公文、整理资料、协助军机大臣同各部联络等等,说白了在后世也就是办公室打杂的角色。

    当然了,军机行走和军机行走之间也有着不同,有些军机行走做着打杂的工作,也有些军机行走做着军机大臣秘书的工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代替军机大臣处理部分公务。

    曾逸书就是后者,在军机处的几年中,曾逸书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从军机行走中脱颖而出,之后不仅入了当初军机大臣的法眼,同样也被朱怡成所关注到。

    直到后来军机处换届的时候,朱怡成这才破格把曾逸书从军机行走提拔到军机大臣的职务上,同时曾逸书还负责户部工作,这才开始真正执掌一部政务。

    相比其他军机大臣,曾逸书的升迁之道和他们完全不同,但不得不承认曾逸书这人的确有能力,而且也有才华。其他的不说,仅凭他刚才的那一番话,在大局和外事方面曾逸书就比其他人强,他冷静思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并由此劝阻朱怡成不要冲动而为。

    说句实话,在心里朱怡成是想冲动一把的,面对西方各国私下联合,在这种时候突然打脸的行为,朱怡成是愤怒无比。可是朱怡成也清楚,作为皇帝,作为大明的拥有者,他的一举一动绝对不能任性,因为他的决定将影响整个大明的未来,一旦失败大明根本承受不起。

    朱怡成不是后世的慈禧,更不会冲动就作出和十一国开战的举动。

    面对现在这种情况,他必须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合纵?呵呵……。”朱怡成心中冷笑,在这事件上朱怡成有些嗅到了后世的一些套路味道,这种熟悉的配方倒和后世的灯塔国所为有些类似,对于崛起的中国进行各方面的围堵和压制。

    但是,时代不同,现在的大明也不是后世的中国,如今大明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

    不过再强大的国家也难敌四手,西方各国的军事力量如果以单一而言大明谁都不惧,但联起手来就难说了。

    更要命的是,本土还好,海外领地就有些困难了。一旦海外开战,本土就算能抽出兵力支援海外也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而且这个时代的运输远不如后世那么方便,就算是比较风平浪静的太平洋也随时会有暴风雨的危险,大规模的兵力向新明等地运输根本不太可能。

    朱怡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取舍,这种取舍不是抛弃那一方,而是要有轻重缓急的考虑。

    大明也经受不起全面开战的结果,从时间来看,大明复兴到现在仅仅不到二十年而已,而且大明最大的敌人满清依旧存在,西域、藏地包括蒙古都未真正归属于大明,内外矛盾一直未彻底解决,一旦大战爆发,大明会有什么影响可想而知。

    想到这,朱怡成决定用政治、外交和军事行动各方面来解决眼前的困局。对于大明本土,西域战略计划不能停止,这是决定大明彻底解决满清问题的重要行动,大明绝对不会允许满清继续在西域盘踞。

    既然俄罗斯已经否认了他们出兵西域,私下帮助满清对抗大明军队,如此的话那么大明也就当是这样,装作不知就行了。

    俄罗斯方面不是说了么,这些人有可能是所谓的哈萨克人,不是真正的俄罗斯人,那么大明就把这件事全部坐实,用哈萨克的存在来让俄罗斯人吞下这个苦果。

    朱怡成相信,就算西域进攻因为这个原因会造成更多的伤亡,也会延缓大明解决满清问题的时间,但是以大明的强大依旧会获得胜利。

    此外,大明完全可以在辽东以北作出戒备状态,以防范哈萨克人越境的理由对俄罗斯形成压力。

    至于在蒙古方面,既然科尔沁死灰复燃,那么朱怡成也能借此直接介入蒙古,利用这件事蚕食蒙古各部,以达到控制蒙古全境的结果。

    对于新明那边,朱怡成的手段不多,不过以新明目前的军事力量和储备就算打不赢对方自保应该没有问题。

    无论是王东还是朱一贵,这两人都是军中悍将。

    王东善于海战,朱一贵在陆战中一向以神出鬼没战法多变著称,只要不急于求胜,凭着他们的能力以守为攻问题不大。

    在南海,大明控制了吕宋和柔佛,尤其是后着遏制着进入南海的交通要道,这对于大明是有着天然主动权的。

    此外,还有缅甸,这倒是有些麻烦。不过朱怡成想了想后决定放弃缅甸,缅甸和其他海外领土不同,高进原本就不属于大明,朱怡成之所以册封高进为缅甸王仅仅只是为了解决缅甸王朝,顺手又在缅甸这个地方落下一子而已。

    既然是落子,那么就有弃子的用途,反正大明已经做到了应该做的,如果高进能够挡住西方各国在缅甸挑起的反扑,那是再好不过的。就算挡不住,大明也可以安全躲在后面,利用云南向高进进行部分物资补充,使得高进尽可能地消耗对方的力量,从而为大明赢得时间。

    此外,西方各国既然能合纵,那么大明也可以连横。对方的合纵无非就是利益,这个利益大明同样可以给,朱怡成很清楚这些西方人根本就没什么道德底线,对于他们来说唯独只有利益,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所谓的合纵一样可以瓦解。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廉颇老矣

    偏殿的御前会议开了整整一日,等大臣们离开后,朱怡成感到无比的疲惫,太阳穴两旁更是疼的厉害。

    “皇爷,是否传太医?”小江子小心翼翼地询问。

    朱怡成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等小江子离开后他半靠在椅子上,用手指柔着额头两旁,过了好一会儿才舒服了些。

    会议虽然结束了,可事情还未解决,何况这么大的事不是开一场会就能确定下来的,现在千头万绪都要一步步来。

    现在的大明可以说是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之前那么多努力就会前功尽弃,朱怡成必须考虑周全,做出合适的应对。

    翌日,卫国公府。

    卫国公董大山如今是无官一身轻,辽东战役结束后,董大山辞去了所有本职跑去皇家学院任教,作为开国重臣,董大山虽退了下来,但他的地位丝毫不减,何况董家现在和皇家结亲,在外人看来是更上一层楼。

    和往常一样,董大山五更天左右就起来了,先在院子里打了趟拳,等拳打完天色也已大亮。接着洗漱后用了早点,卫国公府的早点和普通人家没什么区别,董大山虽然位极人臣,但在平日享受中却不注重,董家的门风极严,在董大山看来只有从细节做起,才能保持董家长盛不衰。

    正吃着油饼,喝着豆浆,突然下人来报,说是宫里来人了。

    董大山顿时一愣,连忙放下手中还未吃完的油饼急急出门迎接,一看来人居然是常在皇帝身边的小江子。

    “江公公,您怎么来了?快快,快快请进。”

    “卫国公,贵府我就不进了,皇爷有旨,召您入宫。”小江子向董大山行了一礼开口轻声说道。

    董大山微微一愣,已经离开朝堂的他对于政事平日已不过问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