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叛贼-第8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真是九爷您!”那人仔细端详,确信没有认错人,连忙冲着淳亲王要鞠身打千儿,可这手膝刚伸出去却又想到了什么,急忙收了回来,同时又有些后怕地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到他们这边这才松了口气。

    “九爷您吉祥。”接着,那人用汉礼向淳亲王拱手,用只有两人才能听清的声音轻声说道:“九爷,奴……小的是关效武呀,老关家四房的二小子,当年跟着九爷您去过木兰牧场。”

    “对对对!关效武!”淳亲王猛然记起了这个名字,要说起来这关效武不是外人,祖上是满清勋贵,老姓瓜尔佳氏,是大清八大姓之一。

    关效武的祖宗可不一般,那是大清开国第一功臣,三等信勇公,额驸费英东,要论起来也算是皇亲国戚。

    不过关家后人众多,关效武又非长房所出,继承信勇公爵位根本轮不上,除了一个区区恩骑尉的赏爵外连个正式差事都没。

    不过关效武这小子比较机灵,经常凑在当年康熙几个阿哥身边混,说白了就是一个“帮闲”角色。

    当初建兴为八阿哥,在朝野素来就有八贤王之称,周围笼络了一大批勋贵子弟,关效武就在其中。

    淳亲王当年可是八爷党的骨干,这些帮闲自然是认识他的,再加上淳亲王性格爽直,为人慷慨大方,又讲义气,相互之间关系着实不错。

    自当年明军从天津登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北京城,清军仓促迎战在直隶兵败不敌。

    眼看着明军大胜,北京城不保,清廷狼狈出逃。可清廷中枢跑了,底下的普通满人跟着跑掉的却不多,所以当明军占领北京城后整个北京城包括北京周边未来得及跑掉的满人还有不少。

    关效武就是没能跟着跑的满人之一,作为关家的旁系,关效武得知消息后再准备跑路已经来不及了,等到明军一入城,这想跑也是不可能了。

    就这样,关效武就在京师留了下来,因为他的身份尴尬,家里又早就离开了关家主枝,一家老小五口人仅只有城中一个小小院落罢了,就连家中积蓄也没多少,平日里除了区区恩骑尉的一年45两俸银外,靠的就是在阿哥们身边帮闲弄的那些赏银,生活只能算得上勉强。

    谁想大明收复京师,对城中满人勋贵进行一系列清算,一些高高在上的豪门大族被夺了院子家产的可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不少罪大恶极者直接被送去“劳动改造”。

    在这种情况下,关效武这样的普通满人家庭反而没什么影响,按照大明的政策,对于城中普通满人只是让他们改汉姓,弃风俗,以汉人自居即可,至于家产什么的,这些人原本就没什么,所以大明也未对他们有什么严厉处置,仅仅在监视居住一段日子后由地方进行观察,如能遵守大明律规范,一两年后就和普通明人没什么区别了。

    这样一来,倒是关效武的福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和解放前赌博输光了家产的赤贫地主在解放后被评为贫农没什么区别。

    虽然大明收复北京后上面没了主子,关效武也当不了阿哥的帮闲,就连一年大清发的45两的俸银也没了来源,可在京师这样的天下首善之地,再加上关效武这小子头脑不笨,善于钻营,大明商业气氛浓郁,这些年海贸大兴商业、制造业发达,关效武同人合伙开了个牙行,凭借他在京师地头熟居然赚了些钱。

    去年的时候关效武把牙行转让后在京师开了个铺子,铺子的买卖很是不错,一来二去倒是成了殷实人家。

    “九爷,您……怎么……怎么突然回京了?”问了安,关效武神色诧异打量着淳亲王,如果是普通满人故旧在京师碰上也是正常的,可淳亲王是谁?这可是当年康熙爷的九阿哥,后来建兴皇帝的九弟,眼下的大清早就被赶出中原了,听说正在西域那边折腾呢。

    “别怕,我可不是偷偷跑回来的,这次来京见大明皇帝的,并非什么探子。”见关效武的神色不定,淳亲王略微一想就明白他在担心什么,当即笑着取出一面身份牌给他看了看,见到这面牌,关效武这才长出了口气,脸上又一次堆起了笑容。

    “抱歉九爷,奴……小的……刚才……。”

    “没事,假如是我的话恐怕也会和你一样想。”淳亲王拍了拍关效武的肩膀,和蔼说道:“一别就是这么多年,看起来你现在过的不错,既然碰上了就是缘分,能再见到你我也算放心了。”

    说完,淳亲王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让关效武为难,当即冲着他笑着点点头,转身就要离去。

    当淳亲王转身的时候,关效武脸上的神情很是纠结,似乎有些轻松,同样又有些难堪,而更多的却是羞愧。

    “九……九爷!”终于,当淳亲王已经走出几步,离关效武两三米距离的时候,关效武再也忍不住了,开口喊住了淳亲王。

    “小武,还有什么事……?”

    “九爷,您刚才说的对,既然碰上了就是缘分,当年小的跟着九爷可没少受您的照顾,这次九爷您回京,小的如果见了九爷就躲那还算得上是个人么?如九爷您不介意的话,就让小的请您老人家喝顿酒吧?”关效武仿佛下定了决心,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请我喝酒?”淳亲王看着关效武,见他神色中的坚持想了想笑着点头道:“好哇!爷昨日刚回京,还没来得及再喝京中的酒呢,怎么着?小武,你打算请爷去哪里喝?”

    “当然是醉仙楼!”关效武想都不想就说:“记得九爷当年就喜欢那边的酒菜,今天小的来做东,请九爷去醉仙楼一醉!”

    “好!还站着干嘛,走吧!”淳亲王哈哈笑道,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当年做阿哥的时候。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闲子

    深夜,五军都督府不远处有个宅院,这处宅院外面看起来很是寻常,相比宏伟的五军都督府和东侧的六部衙门而言不知道的人只以为这里是六部中那一部的偏院。

    可实际上,这处宅院却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衙门所在地,从并不宽的正门进入,首先是一条长长的走廊,两侧都是高墙,这条长廊足有三十米左右,四处没有任何可遮拦的地方,而高墙后却能藏人,假如外来者从正门而入,在长廊中简直无处可躲。

    过了长廊,才是一面照壁,绕过照壁后这才到锦衣卫衙门的真正所在。

    整个锦衣卫衙门实际占地面积比六部中的刑部还大,除去普通办公室的场所外,还有专门的各种场所设施,当然曾谈者色变的“诏狱”现在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审讯房和拘留室。

    三进的正房,这里是锦衣卫指挥使张冉平日办公的所在,按理说这么晚了张冉早就应该回自己府邸歇息。可是今夜,张冉却依旧还在衙门里,坐在正房的堂上静静聆听着手下的汇报。

    汇报的手下是京师千户所的千户,此人姓穆名忠明,没错,他就是当年满清在南京的金陵八旗佐领穆费勒,在劳动改造中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改了汉名,由满人彻底转变成了汉人,并且为大明拿下天津、京师两地从而立下赫赫功劳的穆忠明穆千户。

    穆忠明现在的官职并不高,仅是京师千户所的千户,这在锦衣卫中属于中坚力量,但这个官职放在朝廷中却算不了什么。

    不过,穆忠明对于现在自己的地位却很满意,相比在其他地方他更认同自己锦衣卫的身份,也许这和他的出身有关吧,比起去军中或其他地方在锦衣卫反而让穆忠明感觉适应。

    再者,朱怡成几次调整了锦衣卫的职能,现在的锦衣卫已经和最初的锦衣卫大不相同了。如今大明锦衣卫已是彻头彻尾的情报机构,和通事处一内一外,替朝廷掌控各项情报的收集、分析等等,在各职能部门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几年前,朱怡成又重新设置了锦衣卫的军衔,对于锦衣卫内部一直使用的指挥使、同知、指挥佥事、镇抚使、千户、副千户等称呼继续保留,授予正式的军衔。

    军衔的授予,标志着锦衣卫脱离原本尴尬的地位,直接进入军队行列,从而挂上了军方的名义。

    张冉作为指挥使被授中将,同知为少将,指挥佥事和镇抚使分别为上校和中校,普通千户为少校,十四所实权千户和镇抚使相同为中校,其余以此类推。

    穆忠明是京师千户所千户,不过他之前因为功劳除千户实职外还多了一个指挥佥事的虚衔,所以他的军衔实授是上校,从这军衔就能看出他现在在锦衣卫中的地位了。

    “这件事没引起他疑心?”听完了穆忠明的汇报,张冉满意地点点头,同时又问了一句。

    “回大人,关效武是下官亲自发展的下线,这些年在京师先做牙行,如今又开了铺子自己当起了东家,除下官之外没什么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份,这点下官完全可以保证,就算平日里信息传递也一直按照所里的规矩来,并无同外人接触过,这点还请大人放心。”

    听穆忠明如此解释,张冉的神色轻松了下来。其实像关效武这样的满清投效人员锦衣卫有着不少,穆忠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过穆忠明因为功劳太大,名气太响,知道他的人也太多。而关效武这些人平日里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而且他又有着满人的一层身份,在许多事情上往往能够起到意外的效果。

    锦衣卫向来讲究全盘掌控,又善于布局设子,关效武这颗棋子以前看似乎用处不大,但在必要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就像现在,关效武转瞬就从一颗闲子成了有用之人。

    “这个伪王九阿哥此次前来还真是来谈判的?”张冉微皱眉目道。

    “这应该不差。”穆忠明回道:“关效武请伪王喝酒,伪王在酒席上就是如此同关效武讲的。”

    “嗯”张冉点点头,其实淳亲王来京师谈判锦衣卫早就得到了消息,虽然锦衣卫的初步分析和现在实际得到的情报差不多,不过对于这样的大事锦衣卫还是要反复确认,以免情报有差。

    “除了谈判一事,你刚才说伪王还向关效武打听一些其他事?”

    “回大人,伪王的确是问了许多其他事,都是些日常,此外今日伪王外出还特意去买了一本《大明税法》,据下官得到的消息,是昨日伪王入城时见崇文门……。”穆忠明当即把昨天淳亲王一行在崇文门的情况汇报了下,张冉听后默默点头。

    思索了下,张冉交代穆忠明,让穆忠明安排关效武继续同淳亲王接触,只要不损害朝廷的利益情况下,淳亲王但所有需关效武尽力满足,他要彻底摸一摸淳亲王来大明的意图,看看满清在谈判的表面下究竟还想做些什么。

    穆忠明是个机灵人,这样类似的事他干过不少,张冉这么一说他就明白了,当即就表示自己会安排下去,一定仔细交代关效武好好做,绝对不会坏了大人的大事。

    过不多久,穆忠明告辞离开,穆忠明走后张冉没有回府,眼看着夜已经很深了,再过两个多时辰就是临近天明,现在回去也没必要。

    当夜,张冉就在衙门里歇息了一晚,第二天天色蒙蒙亮的时候张冉就穿戴整齐向宫门那边而去,对于淳亲王的情报锦衣卫必须及时向朱怡成汇报。

    朱怡成刚到偏殿,就接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