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道路的尽头,随即看到了马队奔走激起的烟尘。
  雷肃回过头来举手示意,眼神扫视所到的雷氏各支子弟,慌忙聚拢。
  因为历年来战争折损的关系,庐江雷氏宗族的人丁始终不算多,有少量从军,还有一些担任族中掌管日常庶务的管事,剩下没有明确职司的闲散族人,除了年老衰迈之辈以外,大半在此,数量大约三十余。其中大部分出自与雷肃亲密的两房,还有一些小支小家。
  因为家族缺乏礼法文教的缘故,这些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既不按班辈列队,姿态也不够庄重肃穆,彼此吵吵嚷嚷,极显粗疏。雷肃皱起眉头,厉声呵斥道:“都住嘴!莫要惊扰了宗主!”
  以他的身份地位发话,数十人立刻鸦雀无声。
  等了一会儿,前方百余骑卷地而来,待到近处,骑士们纷纷下马。雷肃勉强认出,走在最前方的那人,便是小郎君雷远。
  真是勉强……事实上,差点没认出来。
  雷肃有相当一段时间没见过这位小郎君了。此前是因为雷远自我放逐,长期游离于宗族之外;后来雷远在灊山中接掌大权,却始终忙于实际事务,从来不曾拜望家族各房脉的亲戚尊长。所以,此刻面对雷远,雷肃一时间竟然有些陌生之感。
  雷肃记忆里的小郎君,还是个高高瘦瘦、面色苍白的青年,可现在已经大不一样。大概是戎马生活的影响,雷远原本文雅的面庞变得棱角分明起来,因为蓄了短髭,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而他的眼神带着几分讥诮,带着毫不掩饰的压迫意味和强烈的自信。
  雷远没有作武人打扮,而是一袭深灰色的袍服;他一手按着刀柄,另一手提着马鞭,随意在身边摆动,脚步轻快,仿佛非常轻松自在。可这种轻快的姿态,却又衬托出身边的威武甲士沉重的步伐,和冰冷的金属甲片铿锵碰撞之响。
  雷肃微微一怔,待到反应过来的时候,雷远已经走到近处了。
  雷肃忽然觉得有些畏惧,不知为何,他脑海中忽然想起了灊山中那些堆放成小山丘的、血淋淋的首级;进而将那些惨烈的故事,和自己印象中文弱的青年联系到了一起。他后退了半步,没有像原定计划中那样,以前辈长者的身份面对雷远,反而不由自主地略一躬身:“小郎君。”
  雷远微笑着回答:“族父可还安好?家君此刻就在驿置中么?”
  “宗主正在驿置之中。”
  雷肃挺起胸膛,想要继续说什么,可雷远已经越过了他,大踏步向驿置走去。
  这种感觉,叫人说不出的憋闷,雷肃连忙小跑几步,想要紧跟上雷远。而原本与他簇拥一处的族人们不明所以地紧随其后。
  雷远走了几步,看见王延满面羞惭地迎上来:“小郎君,我……”
  “延叔,辛苦你了,无妨的。”
  雷远拍了拍王延的胳臂,拉着他一起向前。
  为何会变成这样?雷肃恼怒地发现,眼前局面竟然成了雷远和王延并肩在前,自己和众多族人随侍在后的样子。他聊起袍角,待要抢到前方去,至少不该落在王延的后面。可是驿置已经到了,雷远身边的甲士们如两条长龙般延伸入驿置以内,只留下供两人通行的宽度。
  而雷远拉着王延,毫不停顿地迈入大门,没有半点谦让的意思。
  无礼!粗鲁!记得这雷续之原本是谦恭谨慎的性子,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雷肃觉得一切都失控了,觉得眼前发生的这些与事前预料的完全不一样。他心中大骂,却不得不跟在后头。
  好在……好在宗主深明事理,必然会站在我们这边的,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要求,都是为了宗族的未来!
  驿置正房的门是关着的。从大江方向呼啸而来的北风实在太冷了,雷绪病弱,因此十分怕风,无论在哪里,都重门叠户以隔绝寒气。但这时候,不等雷远等人过去,两扇门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开了。
  门里悬挂着厚重的帷幕,摆放了好几个通红的炭盆,帷幕被左右分开,露出一座覆盖着厚厚皮毛的软塌,软塌上仰躺着的雷绪形容枯槁,肚子却愈发肿胀,以至于不得不在背后摞起很多垫子,才能让他的面庞高过腹部。再走近几步,可以看到他的脸色像蜡一样黄,甚至眼白也带着淡淡的黄色,转动的时候不像是活人的眼睛,而像是某种没有生命的、打磨光滑的石头珠子。
  雷绪的病况愈发沉重了,哪里来的好转?
  雷远几个箭步向前,走近雷绪,站到他身边。
  由于全神贯注在雷绪的身上,他甚至没有注意到,雷绪身边有几名生面孔的扈从试图阻拦,却被郭竟所带领的甲士毫不留情地击倒,然后拖到驿置外面去了。
  “我迟早要死了,但是心智居然又清楚起来。”雷绪咧嘴作出像是在笑的样子,嘶哑着嗓子,慢慢地道。
  雷远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抬起头,看看雷绪的身边。有一名满脸紧张的妇人,不知所措地站在雷绪的身后。那是雷绪的小妻吴氏;而站在吴氏身边的,是她为雷绪生的两个孩子中,较大的那个,大约十五岁,已经是个少年人了。他叫什么?雷远一时间居然有些想不起来。
  稍远些的地方,站着辛彬。雷远向他颔首示意。几天不见,辛彬的神情充满疲惫,原本花白的发髻又稀疏了很多。面对着雷远,他并不畏缩,反而坦然的很。
  来时,雷远对辛彬带着强烈的怒气,他没有想到辛彬会站到那些宗族宿老们一边,甚至参与了对雷绪的胁迫,导致雷远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这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背叛。也正是出于对局势的担忧,才使雷远最终决定,带人赶到数十里外迎接雷绪,他急于了解发生了什么,也试图将可能爆发的冲突,拦截在荒郊野地之中。
  但这时候,雷远忽然感觉到了,可能一切另有原因。有一些事,是王延都不知道的。
  “真的,我吃过了药,心智清楚。”雷绪发现儿子有些走神,有些恼怒地重复道。
  “我明白。”雷远蹲下身,把手掌覆盖在雷绪像是枯柴般的冰冷手背上,不敢用力,仅仅是覆盖着。
  雷肃和跟随着他的同伴们这时候也迈进了屋子,挤挤挨挨地站在屋子的左侧。雷肃轻咳一声:“宗主……”
  “看到这些人么?”雷绪却并不理会他,继续和雷远说话。
  “看到了,这是族父雷肃,还有雷衍、雷深几位,还有些……不太清楚。”
  “你不熟悉宗亲族老们,我一直在担心,以后家族中的这么多人,你不知道谁可靠,谁不可靠,会坏事的。所以,我给了他们一个机会。”雷绪慢吞吞地道。他的话语很模糊,像是嘴里含着东西,有些迟钝,但雷远能听得明白。
  雷肃也能听得明白,他向前半步,大声道:“宗主说的很是。小郎君,在场这些人,都是……”
  然而雷绪依然没有理会雷肃,而是继续自己的言语:“你看,我给了他们机会,他们就全都跳出来了,跳出来让你看个明白。你看清楚这些人,这些全都是利欲熏心、肆意妄为之辈,全都不可靠。”
  雷肃一个趔趄,几乎摔倒在地。
  而雷远深深俯首:“我明白了。我该怎么做?”
  雷绪用力喘着气,发出像是在笑的声音,不再说话。很快,伴随着沉重的、好像随时会停顿的喘息,他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就像是一头老病而濒死的猛兽。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元日(一)
  或许雷绪的到达拥有某种象征性的重大意义。又或许是因为庐江雷氏的第三批、第四批部曲不断在港口登陆,随后进入县城,其步骑络绎不绝的煊赫规模,展现了压倒性的实力。一度纷扰不断的乐乡县,仿佛忽然就安定了下来。
  原属于宗帅的上万名百姓平静地接受了县衙的管制,以十户甚至五户为单位,踏上了迁居之路。还有十余股零散贼寇余部,从深山中的屯聚点出来投降……这是梁大的手笔,任谁都看得出来,这位新任县尉实在已经用尽浑身解数了。
  有趣的是,驻扎在岑坪的周泰也派遣了一名使者,携带了猪羊布匹等礼物,前来表示欢迎之意,话里话外却有软硬兼施的意思,催促将此前被扣押的吴军探子尽快放回,免得引起两家的后继误会。雷远不禁失笑,连忙表示,自家绝非劫质之贼,昨日已将他们尽数放归,想是半路上错过了。
  此后数日,雷远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雷远从部曲和管事中抽调的人手渐渐发挥了作用,他们簇拥在雷远周围,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直接面对实务的核心团队,无论军籍、文案、辎重、给养,都能够给出较有针对性的方案,使得雷远对宗族的掌控进一步加深。这也要归功于雷绪的手段。此刻的家族中,再也没有敢于对雷远阳奉阴违的人了,所有的零散力量,都已经完成了梳理整合。
  当然,那些跳梁小丑如雷肃等人,并没有被诛杀。他们都被发配到了某处农庄里做些闲差,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会露面了。如果他们能在农庄里经历触及灵魂的改造,从而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话,未必不能得到宽纵。
  其实按照雷绪的本意,早该砍几颗首级,为阖族做个规矩,只是雷远觉得姑且留他们性命为好。毕竟庐江雷氏已非江淮间不服王化的山野之民,没必要自家人动辄血流成河。身在玄德公麾下,总该保留点基本的颜面。
  转眼间,就到了建安十五年的元日。就在这一天里,直属于庐江雷氏宗族的部曲徒附五千七百余户、两万四千三百余口,终于尽数在乐乡安顿下来。
  元日是一年里的大日子,所谓“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也,举国各地都会举办大规模的庆贺活动。朝廷有大朝会,全体官员都要朝贺拜舞,要向皇帝进献方物。同时,各地的郡、国、县、乡,都会有相应的庆贺,比如下属官吏集会拜见上官之类。
  因为玄德公尚在京口与吴侯周旋,一时不得脱身;所以公安城左将军府的元日庆贺比较简单,负责日常事务的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提早给各处地方官吏去信,要求他们以政务为重,不必特意拜贺,更不必准备贺礼。既如此,雷远也乐得轻松些,在县衙中也照此处理。
  然而家族中的庆贺与祭祀活动必不能少。因为雷绪无法出面,这一日午间,雷远不仅要带领宗亲祭祖,仪式以后还要接受阖族上下的依次敬酒祝贺。
  这还是雷远第一次完整地接触到庐江雷氏的全部宗亲,为防失礼,他特意留了辛彬全程在侧陪同,为自己一一介绍。辛彬做了数十年的大管事,对这些人如数家珍。谁的辈分高、谁的房支规模大、谁有莅事的才能、甚至谁富裕谁贫穷,他都提前为雷远介绍了,免得小郎君在应对时措手不及。
  然而片刻以后,雷远就根本记不起谁是谁了,相比于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同袍,他与这些族人实在疏远,只能面带微笑地谈些天气呵呵呵之类话题,于是局面难免显得尴尬。好在这时候,雷澄领着七八个在雷氏部曲中服役的年轻族人,专门来拜见小郎君,恰好为雷远解了围。
  雷远顺水推舟,索性提前离场,与雷澄等军官带人巡查县城周边的各处军营,一来慰问各营的将士们,二来也与军官们会面,共同庆贺元日。
  一行人出了县城,就看到紧邻城池北面的山谷隘口,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