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发。
骑兵曲长跪伏于地禀道:“追过数里之后,果然撞见吴人伏兵,先是骑卒四面包抄,数量不下五百,都是善战的精锐。两侧林中又有大队步卒待发。因为众寡不敌,我们且战且退。撤退的时候,听到吴人纷纷说,本想诱引猛虎,孰料只来了一群鼠辈。”
果然如此。
乐进微有自得,瞥了一眼满宠,心想,原来吴人也知道我是虎将。
他挥退骑兵曲长,转向满宠:“陈武是江东五校的督将,他必是带了孙讨虏的本部精锐来此,否则断然拿不出五百骑。”
满宠沉吟道:“吴人来得甚快,但总兵力未必很多?”
这是由敌军作战意图倒推出来的。因为吴人的兵力,只够伏击急进的一部,所以才大费周章地遣人诱敌。如果真是吴侯本部在此,就完全可以潜伏在长坂尽头,打一个漂亮的包围战。
“有可能。看他们连旗帜都不备,显然是昼夜兼程、轻装赶来,或许我们还有机会……”乐进说了半句,又摇了摇头。
以吴人舟师的运输能力,只要第一批援军赶到,后继就会源源不断。若是强要南下,说不定真的会陷入吴人大军之中,遭受惨痛损失。
“先暂缓进军!”他做出了决定。
在距离曹军十里左右的位置,斥候从树上下来:“宗主,曹军停止前进了。”
雷远微微点头,向着身边的部属们说:“怎么样?”
邓铜撮了撮牙花子:“没想明白,宗主,你是怎么做到的?”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夷陵
邓铜是真不明白,一众部下们有的明白,有的装明白。
这大概是近来最糊涂的一仗,明明只是突击了敌人小股骑队,造成敌方死伤不过数十,己方其实也死了七人,伤了三十余,这怎么就能让上万的曹军止步?
雷远倒不介意为将校们解释解释。
玄德公对荆州已有鲸吞之势,而自家的实力也必将上一个台阶。由此,也就对雷氏部曲军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中的少数人,能够跟上形势,展现出承担重担的能力,但更多的人会被惰性所控制,不思进取,用一刀一枪拼杀的经验去应对新任务……那样一定会出大事。
雷远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形,所以他不断地抽调部曲中的人才担任扈从,使扈从们跟随自己,开拓眼界,然后再返回到军中,把新的见识、新的想法扩散出去。但这样还不够,像是邓铜、贺松这样的军官们,经历非常丰富、战术指挥和判断也很准确,但脱离了战场以外,他们的思维未必及得上后世一个普通学生。
这就需要雷远抓住一切机会,向他们传授。有些东西,真不是能够懵懂得来的。
倒不是雷远傲慢自矜,毕竟两世为人。他所经历的教育、所接受的信息,使他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反复总结、归纳、分析、提炼;进而从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提升自己,从一个战场上的新手,渐渐成为能够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将才。
眼看清理战场已毕,雷远叫众人起身上马,沿着来路折返。
因为多了数十匹战马,队伍的声势比原来煊赫许多。
雷远一边策马,一边徐徐问道:“身为武人,不可不知兵法。兵法当中,对谋取胜利的方式,有三种说法,你们可知道?”。
部属们当中,李贞、贺松读过一些兵法,其他人几乎全无接触。但就连李贞、贺松也茫然摇头,于是众人都道:“请宗主指点。”
雷远道:“其一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能够修甲兵、缮战具、上下同欲,进而对敌人形成以镒称铢的巨大优势,迫使他们屈服,这是全胜,是最好的。其二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敌方的一举一动和影响战局的各项要素皆在我掌握之中,那么自然而然就能做出正确决策,沙场破敌。”
他想了想刚才的情形,继续道:“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到一、二两项,怎么办?那就需要用第三种方法来击败敌人……”
李贞立即道:“我知道了,第三种方法便是像刚才那样,以诡道致胜,以欺诈制敌!”
“说得很好。”雷远颔首:“用欺诈制敌,那就是蒙蔽敌人,进而迷惑敌人,最终诱导敌人。就像刚才那样,我们并没有直接告诉敌人任何东西,但我们精心安排了几项细节,使得敌人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拼凑出了他们自以为正确的判断……当然,这样的手段只能用于一时,但我们本来也只需要争取一点点的时间,对么?”
贺松思忖着道:“宗主的意思是,吴侯的援军很快就会抵达,到那时,就算曹军进兵,也无须我们再操心?”
“是啊。”雷远微笑道:“吴侯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控制荆州了,但他总还会努力一下的。我们要相信吴侯啊。”
雷远在来此之前,与诸葛亮进行过反复的推算。吴侯性格刚勇,遇强愈强,哪怕失去了最可靠的统帅,也绝不会轻易表现软弱。这时候南郡、夏口两地曹军的调动,正撞上吴侯急于示强的心态,两家十有八九会斗上一场。
雷远只需及时将力量投送到峡江一线,就可以坐观两家恶战。说不定还可以趁机浑水摸鱼,捞些额外的好处。之后再看孙刘两家、孙曹两家之间的情况变化,做适当的行动。
说话间,骑队再度经过当阳县城。
前次经过的时候,城池内外乱哄哄的一片,简直看不出有形成防御的可能,这会儿再来,士卒们倒有了几分严阵以待的样子。当骑队靠近的时候,甚至还有一些弓箭手在城墙上作出威吓姿态。
吕蒙不愧是东吴重将,哪怕在这样的逆境中,也已经竭力做到最好了。
这时候冯熙应该也在城里。按照两人此前的约定,雷远应当入城与之相会,再和吕蒙共商接下来的战守策略。
但雷远没打算入城,他更不可能与吴军共同作战。
适才一行,已经替吴人争取了一两日的时间。作为盟友做到这份上,便足够了。接下去吕蒙该怎么整顿城池守御,怎么应付后继的曹军,他又会给吴侯献上一个怎样的烂摊子,都和雷远没有关系。
这一两日的时间,也是雷远非常非常需要的。按照事先的安排,由巴丘坐船来的冯习、霍峻、向宠、杜普四将,将逆流而上,于今日晚间抵达夷道稍作休整,后日渡江抵达夷陵。
只要抢在孙、曹两家之前占据夷陵,则西面峡江诸城不攻自落,而通向益州的、最重要的一条通道,将会完全掌握在玄德公的手中。
雷远现在的任务,则是配合船队夺取夷陵;至少,控制住夷陵城外的渡口,以便大队人马登岸。
为此,雷远带着五百骑兵昼夜兼程,在枝江县城附近渡过沮水,然后在乡导带领下,沿着蜿蜒起伏的山峦谷地疾行,每日都奔走一百余里才休息。
随着他们一路往西,地形愈来愈高耸深险。有的道路两旁,山壁仿佛直立着一般,而岩壁上还有千百年生长出的苍虬古木,树枝交错着,遮蔽了阳光,好像马上就要兜头盖脸的坠落下来。
起初沿途还看得到零星的村落,没过多久,人类活动的迹象就消失了。只有无数山头绵延连接,一条原本开阔平坦、现在到处坍塌失修的道路起伏向西。
当骑队奔驰在道路上的时候,马蹄声在山间峭壁往复震荡出回响,有时候引起深山中虎豹熊罴之类的猛兽怒吼示威,又被秋风激起的林海涛声掩盖。
这样的强行军,对人、对马,都是沉重的负担。好在雷氏部曲们大都是苦出身,多年来习惯了艰辛劳碌的环境,身体底子不错,忍耐力也很出色。
只有少数伤兵实在坚持不住,雷远将他们分成几批,安置在路边能够避风躲雨的地方,承诺战后会尽快来接应他们。
因为人少了,战马虽然也有生病或者在山路中崴脚、伤蹄不能坚持的,但还够用。
比较意外的是邓铜也成了被安置的一员。因为长途策马,导致他的两处伤口迸裂,越来越恶化。邓铜起初坚持着,后来鲜血透过包扎的布带渗出来,又淌到马鞍上,被他的得力助手刘七发现了。
经过一番争执以后,刘七带着几个部下,把竭力反对的邓铜按倒在一处废弃的亭舍,过程中还被暴怒的邓铜咬伤了耳朵。
群山间的行程在第三天清晨结束了。
向导指着前方,大声道:“雷将军,你看,这就是夷陵城。”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夺营
为了绕过东吴沿江设置的哨卡,避免节外生枝,雷远等人沿着接近临沮的山间道路行进,经由赤岸渡过沮水,在山中直接趟过善溪,最终绕过虎牙山的东麓,抵达夷陵所在的小块江畔平野。
沿途所经,莫不是险狭深山,丛蔚竹木,有时候道路狭窄到战马只能首尾依序而行。
向导说到了,将士们便兴高采烈地紧走几步,向外探看。
下个瞬间,清晨的阳光就洒落在了他们疲惫的脸上。众人站在豁然开朗的山势底部,谁想要张嘴,就会被群山间奔涌的大风灌进嘴里,于是一时谁也说不出话来。
极目远眺,湛蓝天空下耸立着一座座白雪皑皑的山巅,就像是一个个白发的巨人,亘古以来就沉睡在那里。而他们的身躯像是通天彻地的屏风那样,横阻在天际,仿佛那里是世界的尽头。
而弯弯曲曲的大江,就在千万座苍莽大山中汹涌穿行,沿途挟裹着惊涛骇浪,在荆门山和虎牙山之间硬生生撞出了一个豁口,轰然倾泻向东。
在这壮阔浩瀚的大自然中,夷陵城只是群山间不起眼的小小一点罢了。
站在前排的将士们被这宏大的场景震慑了,他们愣了一会儿,又被后方的将士推动。一行人最终借着林地的掩护,跨过两道阶梯型的土坎,下到被几处小山包环绕的地势较低洼处。
到了这里,视线又被山林所遮蔽,大江和群峰都看不到了。
林木间堆积着厚厚的落叶,人和马踩踏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轻响,有腐烂的味道从落叶底部泛起来,不远处的鹿群被人马惊动,呦呦地叫着,头也不回地跑开。
在林地中行进了大概半个时辰,前方隐约听到人声。雷远令将士们原地等候,亲领扈从、向导向前。
没走几步,眼前出现一条河流拦路。在河流的对岸,可以看到道路、营地、仓库和码头,偶尔有几个卫兵在房舍间往来走动巡逻。更多的是平民,他们和卫兵似乎很熟悉,走过时会闲聊几句。
看卫兵的姿态,一个个都很疲沓松懈,可以感觉得到士气低落之极。
毕竟拒守此地的主力已经被甘宁尽数抽调,然后又遭逢败绩,包括甘宁、李异、袭肃等将领全都下落不明。留在这里的还有多少人?能有多强的斗志呢?
在很长的时间里,雷远总是面临敌人的强兵猛将,难得有如此巨石压卵的势头,让他感觉有些不习惯。
“这是临江河。”向导打断了雷远的思路,他介绍说:“秋天里,这一段河水很浅,而且水下的砂石细碎平坦,可以策马趟过去。过河以后那一片,是甘宁安置益州降人家眷的地方,那些卫兵也是益州人。越过这片营地,后面有大路通向城池。”
雷远点了点头。
夷陵城就在营地后方地形略微高处,有几条斗折的道路穿行于起伏岗峦,把营地、码头和城池连接在一起。距离有点远,看不清城池的守御情况,只觉得城墙很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