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弥连连点头。作客嘛,便如我现在一般,老夫十分明白。
雷远继续道:“……甘将军和他的部下们虽然曾与我们兵戎相见,但那是因为周郎的命令,并非私怨。对于甘将军的英勇,玄德公十分赞赏,也希望甘将军能够安心在荆南稍作盘桓,待到孙刘两家的谈判底定,再考虑下一步的行止。我此来夷陵,有一项任务便是保护甘将军及其部下们的家眷亲属,以免他们牵挂。我想,沈老将军深明大义,当会助我一臂之力,无使玄德公忧虑也。”
这是要我出卖老兄弟们的亲眷啊……沈弥几乎瑟瑟发抖。他下意识地看看厅堂外的天空,天空本该晴朗,落在沈弥眼里,却透出一股晦暗来。
他很明白,既然玄德公已经遣军到此,总能找到合适的人出来协助,这事并不是非他不可。而眼前这位奋威将军虽然笑意吟吟,语气当中的威迫之意却毫无遮掩。
想到适才这支骑队来如霹雳,在城池内毫不留情的厮杀屠戮……沈弥更不敢猜测自己拒绝的结果。
我是年纪大了,可是还不想死;我还有亲族、家人和子女,我也不希望他们死。
他只犹豫了一瞬,便拜伏下去:“请雷将军放心,我虽老朽,尚有绵薄之力,愿为玄德公效劳。”
“事不宜迟,就请沈老将军与我的下属同去准备。”雷远微微颔首,指了一队扈从,将沈弥带下去。
看着他们走下台阶几步,雷远又叫住沈弥:“沈老将军不必多虑,我们此行,只是为了保护将士们的家眷,绝无其它的意思。”
沈弥定了定神,深深作揖告退。
雷远已经知道了玄德公有意招揽甘宁所部,他的行动便是与之配合的一部分。就当代的习惯,无论控制士卒还是将领,都以廓取质任为首要。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乃是常态。在这个充满无情杀戮和血腥背叛的时代里,有些事一定要做,没有什么好顾忌的。
但雷远很清楚,哪怕刘备与甘宁最后未能取得一致,自己也不会拿这些将士家眷如何。这个世道已经够残酷的了,有些事,雷远一定不会做,相信刘备也不会做。
至于李严……
此人之才,非沈弥可比。此人的用处,也非沈弥可比。
雷远凝视着李严,沉默了片刻。
第二百五十六章 裨益
换在数月之前,雷远对这些青史留名的人物怀抱着敬畏之情。
前世的生活给雷远产生的影响之一,是他常常下意识地告诉自己,我只是个普通人。而眼前这些,都是将会、或已经叱咤风云,在千载之后都能被人记诵的超群人物。
但这影响正在消褪中,随着他越来越融入这个年代,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古人,他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对自己的信心也越来越强。
有很多威名赫赫的人物甚至成了他的手下败将、刀下亡魂,既如此,所谓古人又如何?在有雷远存在的历史中,雷远本人又焉知不能名传史册,成为被后人传诵的古人呢?
雷远这么想着的时候,他的眼光始终投注在李严身上,浑然不觉李严开始紧张不安。
毕竟两人的身份颇有高下之分,一为刀俎一为鱼肉的局面也很明显。
即使李严自诩胆识过人,终究难免心怯,只觉得眼前这年轻人形容莫测,而愈是沉默,愈有威势逼人,直迫到他寒毛直竖,背后汗透重衣。
又过了半晌,雷远道:“由秭归到巫县,都是荆州辖境。如今玄德公已是荆州牧,正方是否该考虑下,向玄德公当面汇报这些年的施政情况?足下久在此地,深悉形势,必定会得到我家主公的重视。”
“其实我早就有意如此,只因身在成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才拖延至今。”李严颔首道。
“如此甚好,那么,我会安排部下陪同……”
雷远刚说了半句,被李严鼓起勇气打断:“然而,今日既然见到庐江雷氏部曲、见到将军。我便打算回成都去,暂时不必拜见玄德公了。”
这可就有点出人意料。
在短暂的惊愕过后,雷远笑道:“正方先生何必如此?莫非是我这些部下们适才有什么无礼的地方,使得阁下不快么?”
话语仍然客气,可雷远的坐姿挺直,手掌已经按在了剑柄。
雷远屡经浴血奋战而得统领数千之兵、治下数万之民,自有他的傲气和锐气。而李严其人,日后如何不论,此刻就只是一个被刘璋派到荆州生事的空头县令,若他不知好歹,雷远也不介意让这夷陵城里多死一个人。
他眼神中透露出一抹厉色,瞬间惊着了李严。
李严连连摆手:“雷将军莫要误会。我绝无蔑视贵属,或者看不起足下的意思。”
他端整坐姿,正色道:“不瞒雷将军。我李正方年少时,也曾从军杀贼,颇建功勋,后在秭归县令任上,招募精勇、勒以兵法,前后数年而捏合成形。人数虽然不过百余,却自信能抵数倍之敌,能成为万军的骨干;放在蜀中,足以横行一时。可惜,这支部曲的半数,适才已经倒在雷将军的兵锋之下。”
“庐江雷氏本是纵横江淮间的强宗,若没这点保命的本事,早就湮没在乱世中了。”雷远微微点头:“足下的部属们虽也都是精锐,但少经惨烈杀伐,便缺了点无视生死的凶悍之气。”
“确实如此。”李严叹了口气。
“我在荆州时,便久仰玄德公的威名。当时玄德公以区区新野小城,数千疲弊驻军,却能够挥师北上,击破夏侯惇、于禁等曹营大将,军威所至,震动南阳。此等威力,真不愧当世之英雄也。”
“此番我来夷陵之前,对孙、刘两家麾下将领有些了解;还设想过,如果能够说动沈弥,重新纠合峡江数县为一体,后继将根据诸将不同的能力、性格,分别应付。却不曾料到,玄德公的动作这般迅速,而雷将军你的兵马攻伐,又是这般猛烈。雷将军所部如此,威名远扬的关、张等将军的麾下,又会如何呢?以此看来,玄德公的羽翼已然丰满,将到振翅腾飞的时候了。”
“正方先生的意思是?”
李严双手握拳,用拳面按在席上,向雷远躬身道:“我不熟悉中原、河北,也不熟悉江东,唯独因为这几年的经历,对益州有些了解。在我看来,刘季玉与玄德公相比,真乃庸碌之主也,而益州沃野千里……”
“且住!”雷远提高些嗓音,阻住了李严的话语。
玄德公的跨有荆益之策,乃是局限在极小范围的机密。就连雷远本人也未得预闻,靠着后世的见识,才有把握。
李严却如此轻易看破。要么,是因为确有极其出众的眼光和见识;要么,是因为他习惯了贸然言语,想法和做法俱都轻佻;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自保性命,胡言乱语?以雷远对李严的了解,恐怕三者皆有吧。
雷远心念急转,脸上表情却很从容,故作毫不在意的姿态挥了挥手:“我家主公为汉室牧守一方,与刘季玉同为宗亲,更当守望相助。此前吴侯意图起兵伐蜀,便受阻于我家主公。正方先生,此等言语,还是莫要乱说。”
李严这时也反应过来,毕竟这是在甲兵簇拥的厅堂上,人多口杂,并非适合深谈之所。他不禁有些汗颜,自家初次见到玄德公麾下的大将,难免有些急于表现,失了计较,可千万不要因此给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正盘算间,雷远又问:“足下还是没说,为什么要回到成都去?”
李严吐出一口浊气。
他也感觉到了,适才自己所说那些,一点都没有打动雷远。有关益州云云,雷远心里很明白,却又不愿意与自己讨论。或许,应该去一次荆州,向玄德公当面解说?
不,不是这样的。
以当前的局势,全据荆州的雄主,下一个目标一定是益州,而雷远刚才说到,玄德公想要招揽甘宁……这甘宁不过是蜀中莽夫,为什么会得到玄德公如此重视?十有八九,大计早就已经定了,根本无需我去游说或推动。
李严有点沮丧,但他随即振奋精神对自己说:这也无妨。我正可以做些更实际的、真正能够决定局面的大事。
想到这里,李严不觉顾盼左右,看了看雷远和侍从在他身边的将士们,又想道:“若能为玄德公提供实际的帮助,岂不胜过空口白话?到那时候,我的身份、地位,定能远迈这些武人之上。”
他定了定神,向雷远解释道:“我来此地,出于刘季玉的授意,如果匆忙重归玄德公的麾下,恐怕会引起刘季玉的不快。所以,还是先回成都的好。请雷将军放心,日后再见之时,我必能对玄德公有所裨益。”
雷远不禁有些佩服。看起来,此君已经认定了玄德公的意思。能把做二五仔说得如此轻描淡写,真的不简单。
于是他在李严期待的眼光中摇了摇头。
堂上数十名部属们以为雷远将要处置李严,各自手按刀柄,上前半步,周身甲叶震动,发出铿锵的鸣响。
李严的脸色瞬时惨白。
他竭力想把紧张和畏惧感压了去,想要为自己争取一下。却听雷远道:“正方先生要回成都,当不急在一两日。今日下午,我方后继的大军就能尽数抵达夷陵,我当领一支兵马,将足下送到秭归,以免路途上出什么变故,可好?”
呼……原来只是这样吗?
李严心里明白的很,这支兵马陪着自己抵达秭归之后,恐怕就不会走了,恐怕连带着巫县也得易手。但他忽然没有精力去争执这些,只苦笑向雷远行礼道:“悉听将军安排。”
这时候厅堂外有扈从来报:“启禀宗主,冯习将军等部,已经开始渡江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冯习
冯习所部率先渡江了么?
“好极了。”雷远站起身来。
夷陵虽不是大城,但要将其完整控制,只靠四百多骑兵是远远不够的。
在夷陵周边,多有低矮山丘,山与山连绵不断,山上密布林木,谷地、溪流、池塘纵横交错。由西北方阶梯状隆起的高坡到东南面近水的平地,经过甘宁的精心经营,布设有多个小型的坞壁。
这些坞壁与夷陵联合在一起,形成控制大江北岸的枢纽,而甘宁就可以根据局势变化及时调整兵力部署,拥有攻守进退的充分余地。
这些坞壁中或多或少还有些留守的兵力。因为雷远及时攻取官衙,控制住了沈弥的缘故,这些留守兵力都已降伏;但只靠眼下的四百余骑,想要将之稳妥控制,是很难的,谁知道会不会夜长梦多呢。
这时候,冯习、霍峻、向宠、杜普四将所部及时到来,就非常重要了。
雷远哈哈一笑,起身相迎,走了几步,对李严道:“正方先生,我们同去迎一迎?”
李严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雷远名为迎接后继兵马,实则借机展现荆州军的力量,以坚定他投效玄德公的决心。李严本人又何尝不想借此机会再见识下荆州将校们?当下痛快答应了,两人径往城外去。
一行骑队快马加鞭,刚走了半程,便看到地势较低的码头处,一艘快船穿过起伏波涛,当先靠岸。
船上下来数人,任晖迎上去问了两句,便领着其中一人往城池而来。双方在道路中段聚拢。
隔着数丈远,那人急催马向前,殷勤招呼道:“续之将军,冯某来也!”
说话之人约莫三十来岁,圆脸长须,身形非常富态,肚子滚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