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璝、张任二人毕竟是宿将,退兵至此以后,很快就以凶悍手段制服乱军,恢复了对自家部属的掌控。但乱局一起,君臣嫌隙便生,那可不是轻易能够弥合的。
二将倒是曾派遣使者前往涪城去见刘季玉,力陈自家其实并无拥戴刘循公子的意思,但刘季玉如何敢信?他又被张松、李严等人劝说着,于是翻来覆去,只要刘璝、张任交出绵竹。
刘璝、张任两人自疑甚深,顿时觉得刘季玉是要诓骗他们出城以后算账,当下两方一拍两散。两人下定了据城死守的决心,当真遣人往雒城去,联络驻军在此的刘循了。
既然谈判破裂,刘季玉便已无用。
刘备立即挥军攻打绵竹。
当雷远出兵攻向垫江的时候,黄忠、魏延所部,并及泠苞、邓贤二将所部的万余人马,已在绵竹城下绵延布阵。
这一日阳光毒辣,天气很热。
待到布阵完毕,全军都已汗流浃背。刘备令全军稍稍歇息,蓄养力气,另遣益州别驾张松前往阵前,向刘璝、张任作最后一次争取。
张松坐着车马,缓缓向前,城上城下两面嘈杂沸腾的无数人忽然安静下来,看着他的身影。下个瞬间,几支箭矢从城上落下,飕飕射翻了张松身前的御者。张松一个倒栽葱下来,生死不知。
荆州军主阵里,蓦然鼓声大作。
上百面军旗闻声挥舞,士卒们随着军官的号令起身,齐声吼道:“攻城!攻城!”
第三百五十一章 勇敢
“敌军攻城了!敌军攻城了!”
刘璝、张任二将的部下大声叫嚷着。可在叫喊的同时,也有人疑惑地彼此对视。每个人都看得到,城下的旗号中,有益州牧刘璋的,也有泠苞、邓贤、李严等益州军将的,难不成益州牧刘璋连带着这些大将一起,背叛了益州?
这道理万万说不通啊!
可战斗立即开始,容不得他们再想了。随着城头上守方的旗帜摇晃,一队队士卒狂奔进入防御位置。他们有的伏身在堞楼后面,搭箭上弦;有的手持各种兵器,做好了肉搏的准备。
无论如何,上万人据守坚城,怎么地也不至于一触即溃。
在城楼上方,刘璝、张任两人的脸色却越来越沉重。
“将士们的斗志支撑不了许久。毕竟刘季玉才是州牧,是名正言顺的益州之主……”刘璝叹气道。
“狗屎的益州之主!”张任狂躁地怒骂着,茂盛的胡须乱颤:“他要是有半点担当……何至于闹到这种局面?但凡他能离了荆州军别立一营,难道我们还会阻止他进入绵竹吗?他是益州牧?这厮倒是把自己当益州牧啊!”
二将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虽说在益州以外声名不显,但用兵老练,见事也明白。可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遇到这么荒唐的事情。
一群忠于益州的军将,却被益州牧当作了敌人;而益州牧又依附于荆州的外敌,成了益州的敌人。问题是,如果益州牧投敌,谁又能够代表益州?益州的士民百姓,又该依靠谁?
“可他就是益州牧啊。”刘璝大声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嗓子里带出几分哽咽:“此等乱世,我们怎么就摊上了这样一个州牧!刘君朗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儿子!”
张任还未说话,刘璝又大叫道:“如果刘循公子提兵来救,那就还有办法!”
他咬了咬牙:“那天兵变的时候,不是成千上万人都喊着刘循公子做州牧吗?这么大规模的兵变,可不是一小撮人能推动的,说不定这时候刘循已经控制了成都……我拥戴他做益州牧就行了!”
张任默然不语。
“荆州军上来了。”他拔刀在手:“我去助战。”
绵竹的城墙既高且固,但因为长期疏于军备,举凡叉杆、飞钩、擂石、滚木之类的防御设施几乎全无,所以从战斗一开始,就进入到了城墙沿线的直接肉搏。
就在距离城楼不远处,某一段城墙守卫不牢,被数十名攻方将士登了上来。这数十人不仅武艺精熟,而且凶悍勇猛,一旦翻过城头,立即大砍大杀,掩护后继队伍跟上。
堞口附近的守军伤亡惨重,这时只剩下一名都伯和几名士卒身陷十余名敌人的包围之中负隅顽抗。转眼的工夫,几名士卒就被乱刀砍死。
那都伯乃是张任麾下有名的勇士,也不过多撑了片刻。架不住敌人刀剑并举,肚腹被砍了一刀,肠子都流出来了。都伯惨笑一声,忽然腾身跃上,抱着一个敌方士卒往城墙下翻去。
只听得两人齐声嘶吼,接着便是一声扑哧闷响。
张任连忙提兵去救。
将将赶到堞口附近,正撞见攻方的数十人如狼似虎而来,为首一人手持一杆沉重短戟挥舞得水泼不入,杀得城墙上肢体横飞,鲜血四溅。
张任眼见敌人来得猛恶,随手自从者手中夺过一具铁盾,大步迎向前去。
敌将铁戟砸来,张任左手举铁盾斜挡,随着铛地一声大响,铁戟巨大的力量被卸去大半,向着侧面落下去。眼看对手胸前空门大开,张任冷笑一声,右手缳首刀疾刺,便要将那敌将了账。
电光石火之间,敌将只来得及伸手拦在胸前,手掌登时被短刀刺个透穿。
敌将手掌吃痛,反倒激出狠劲来,他暴雷也似地大吼了一声:“张任!我日你先人板板!”
张任一愣,手掌竟然被敌将连刀一起抓住,猛然往回拉扯。张任站立不住,被拉得失去平衡,两人一齐滚倒在地。
两人奋勇互殴几拳,张任毕竟武技老练些,立时便弃了缳首刀,劈头扯下了对手的兜鍪当作武器乱砸,砸得那人满脸是血。待要再下狠手,却愣了一愣:“任夔?”
适才厮杀紧张之际,竟没认出来。眼前此君原来是益州军中的勇将任夔,他与张任并肩作战多次,两人至少也有将近十年的交情了。
就这一刹那,任夔猛地推开张任,往后便退。
眼看张任犹豫,守军们一时不知是否追击,竟然眼看着任夔甩着满手的血,从云梯退往城下去了。
随着任夔退后,攻方将士如潮水般退去,一度厮杀沸腾的城墙上下略微安静了一些。
张任探头往下看了看,脸色铁青。
眼下这仗怎么打?这仗又是为什么在打?都是益州人之间的厮杀,有意思吗?上百万军民,数十年的基业,刘季玉都打算弃置不顾了吗?他究竟在想什么?
难道真的如乱兵们所说,是刘循?
张任见过那位年轻的刘循公子,也确实觉得他的坚毅勇敢远远超过其父。但那是相对而言,之所以许多人称颂刘循的勇敢,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对刘季玉的软弱无断忍无可忍。如果脱离了刘季玉这个反面榜样,刘循真的就坚毅勇敢到了能够担负益州牧的职责?
张任不知道。他甚至也想不明白,究竟是谁在背后策动了那场荒唐的兵变;又是谁站在刘循的身后。
可是,当周边士卒们围拢过来的时候,他又只能大声说话,鼓舞士气:“放心,这批逆贼打不上来……我们的援军很快就到!”
距离绵竹百数十里的雒县。
此地控成都之上游,为益州之内险,乃北方各条道路通往成都的最后一处重镇。此前刘璋领兵至涪城,留长子刘循出镇雒县,以为声援。为了加强长子的威势,还调配了几名精通军务的重将为副贰。
然则声援到了后来,某一日的早晨刘循榻上起身,忽然发现一切都变了?
什么?我做州牧?我煽动了兵变?我意图弑父夺位?我受益州军的拥戴?我……我……
刘循身为两代益州牧的后嗣,这一生都一帆风顺,弱冠而举孝廉出仕,短短数年历任郡县,还有军中历练,所在俱有美称。益州人都以为其人勇敢果断,远过其父。
然而这样的人物便有个严重缺陷。因为是贵胄子弟,无论在哪里任职,其实他只要作些差不离的指示,自有下面机灵能干的部下为之推动事务以臻完善。数年以来,徒然赢得美誉,其实并没有真正承担过责任。
于是到这时候,当大半座雒城的文武官吏全都拥到他的房门以外,等待这位确实满受期望的公子作出决断的时候;这位一向显示刚强形象的年轻人却只失魂落魄地瘫坐在地,嘴里念叨个不停:
“我不是!我没有!你们……你们别瞎说啊!”
第三百五十二章 会师
对刘循的叫嚷,文武官员们恍若无闻。
但他们的眼神却泄露了每个人的想法,有人疑惑,有人怜悯,有人担忧,有人惊恐,有人愤恨,也有人幸灾乐祸。他们彼此看到了对方的眼神,于是连忙低垂下面庞,依旧毕恭毕敬地站着。
该禀报的都已经禀报了,最终该怎么做,是刘循该决定的。
汉以孝治天下,《孝经》是孩童启蒙的第一本读物。所谓“孝为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整个社会秩序和道德体系的根源,无非君臣父子,无非孝道。在汉时的法律中,罪莫大于不孝,“不孝者弃市”。
刘循的所作所为,放在寻常百姓身上,这就要拖出去诛杀了,然则雒县的官员们眼下还只敢在心里想想。也有不少人盘算着:刘循公子这么做,倒也不是全无凭依。
至少刘璝、张任两人,连带着他们手下上万兵力,确确实实已经倒向了刘循,目前仍在据守绵竹。要不是运气差了点,这两人在涪城就能一举颠覆益州牧及其身边亲信。
如此凶险毒辣的策略,绝非临时起意,必定经过长期的准备。那么,除了刘璝、张任以外,还有谁是刘循这一方的?眼前这位六神无主的公子绝不会像他表现出来这样无辜,在他身后站着的,一定还有更多的势力!
此刻雒县里的各人,家眷宗族都在成都,保不准刘循或者其幕后的某人在那里还有布置。稳妥起见,大家还是先不要乱说乱动,静观其变为好。
刘循勉强稳住了情绪。他用力揉搓着面颊,让自己打起精神来。这位年轻人浓眉星目,相貌英武,但因为周身袍服被他自己无意识地扯得凌乱,这时候怎么竭力镇定,也显得心神动摇,毫无威仪可言。
“你们别信那些流言,我真没有做那些事啊!”他一旦开口,纠结的还是原来的问题。
众人不知该怎么接话。负责雒县防务的孟达适才倒是提议过,若公子果然觉得无辜,不妨轻车简从,倍道赶往涪城。只要父子见面,自然一切误会都烟消云散。可刘循又不敢。
为什么不敢……难道是因为心里有鬼?所有人都这么想,所有人又没法逼迫刘循说几句实在话。
于是整座厅堂里继续沉默。
落在刘循眼里,这种沉默像是某种敌对的态度,于是他愈发急躁了起来。
短短两天时间里,上百名使者在成都、雒县、绵竹和其它的益州城池郡县往来,似乎将要达成什么意见,却又什么也没有达成。
当他们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东、北两面的荆州军继续行动。
在益州北部,各处要隘根本没有理由对抗益州牧本人的指令,纷纷依令与玄德公派去的军官合作。负责这一任务的荆州军官乃是中郎将霍峻,他身为武将,却如文人那般擅长周旋,在最短时间内稳定了诸多关隘。
刘备本人继续督领黄忠、魏延二将攻打绵竹。绵竹在猛烈的攻势下摇摇欲坠,甚至出现了不少士兵趁夜色逾墙逃亡的情形。
而在益州的东部,荆州军可谓如入无人之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