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曹公雄踞中原、河北,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损失。
这些都是经历南征北战,从尸山血海里趟出来的老卒,个个都勇猛剽悍。从民间大举征兵只能在数量上弥补,在胆略上,在意志上,在作战经验上的欠缺,却几乎不可能弥补了。
此后数年间,曹公虽然多次动用十万以上规模的大军前往江淮或关中,却始终避免大规模的消耗战,便是为此。再怎么竭力示强,他实在不舍得自家有限的精锐再作虚掷。
在此情况下,地方郡县兵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曹公以夏侯氏和曹氏重将出督方面,同时也授权他们对辖区内的郡县兵进行大规模的整顿、训练。目的是使这些数量庞大的军队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不再只坐守城池,空耗国帑。
而在江淮,由于城池郡县许多都已空无一人,单靠郡县兵不足以充实,所以还得从屯田民中征募。所以曹公麾下的重将当中,曾长期参与屯田、擅长抚御人心的夏侯惇,便受命来此。
地方郡县兵力的充实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江东的军事威胁却迫在眉睫,因此夏侯惇领命以后,除了本部五千精锐和麾下诸将部曲随行外,又往许都调动了屯田兵数万,共同东进增援张辽。
较之于地方郡县兵,屯田兵的战斗力如何,尚难确定。但几万人的规模摆在这里,其中总有渴望以战功来改变命运的勇士;只要以将校们的精锐部曲为骨干,驱使他们滚滚向前,想来不逊色于那些江东来的山越奴隶。
此时灊县使者跟着曹军斥候一路疾行,时不时地转入河沟或者登上山脊,以避让大军。足足走了大半刻的时间,终于来到了设在一处平缓山坡上的曹军本营。
环绕在本营周边的步骑数千人,将近半数有铁盔铁甲,其余人也着皮甲。骑士们大都坐在战马旁边休息,战马的马鞍上除了悬挂大刀长矛,还有水囊、被褥行李之类。远远观之,但觉风尘仆仆,却没什么气势;再到近处,才发现将士们的松散姿态不掩凶悍眼神,自有一股杀气腾腾的意味。
使者不禁想到:“久闻伏波将军是曹公初骑兵时的左膀右臂,这些将士或许有不少人便是昔日在兖州大战吕布的老资格呢,哪怕这几年少上战阵,真到了战场上,必定是令人生畏的强兵。”
他跟着斥候首领从营门下经过,沿着栅栏转向营地侧后方,还未接近,忽听得有人叫好不迭,还有人用刀背敲打盾牌,发出隆隆的闷响。
他定神向那处看,只见那里有块绿草茵茵的开阔平地,平地上,有一条大汉正策马来去。
好一条大汉。此人身量甚高,膀阔腰圆,满脸虬髯,两条臂膀有常人腿粗。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平地上不断加速奔驰,同时挥动长枪,作刺击的姿势。每每枪杆破风,发出锐利的啸声。
正在练得起劲,那斥候首领越众而出,向大汉禀道:“将军,有灊县使者求见。”
此人便是伏波将军、高安乡侯夏侯惇了。
夏侯惇举枪在空中旋舞一遭,喘着粗气缓缓勒马。
他问:“又是灊县来的?人在何处?”
他的形貌十分粗犷,面容也给人一脸凶悍的感觉,但一旦开口,语气却很沉稳,不像是凶猛好杀的武人,倒像是常与普通百姓打交道的亲民官。
扈从首领指了人给夏侯惇看:“便是此人!”
夏侯惇眯眼看看,先自扈从手里接过水囊,咕咚咚地灌下半袋子,然后道:“先把前两个使者带来,叫他们互相认一认。”
“是。”
扈从闪身去了,不一会儿,便从军营后头带来另外两名使者。
这两名使者乃是今早来的。
前一人乃是灊县贼曹掾赖曾,他凌晨赶到安丰,禀报说灊县忽遭敌军攻打,虽然县中军民决意固守,但敌众我寡,随时有倾覆之危,恳请伏波将军立即发动大军救援。
灊县一旦有失,对六安、合肥、寿春都有威胁。夏侯惇盘问过后,不敢耽搁,立即调集本部精骑出动,沿途又不断召集屯驻在安丰郡几处坞壁、戍城的兵力,使兵力如滚雪球般迅速扩充。
然而紧赶慢赶地走了四十余里,又撞到一名灊县使者,声称自己是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逃出的,灊县已经陷落。伏波将军如果急于救援,反而会被敌军所趁,因此不妨向东直抵六安,再作打算。
一时间夏侯惇几乎以为此人乃是江东贼寇,来行缓兵之计的。召来赖曾与之对质,才知此人乃是灊县冠族何氏子弟,名唤何期。夏侯惇记得温恢曾介绍过,这灊县何氏颇有人才,温恢拟在扬州刺史任上提拔擢用的。此人自然不是江东同谋,而灊县,则真的已经丢了。
如此一来,夏侯惇难免犹豫。于是他令诸军缓缓而行,而自家择了一处缓坡临时扎营,并召集幕僚们商议。
因为大军分散,幕僚们一时难以取齐,夏侯惇有些焦躁,便舞枪稍微消遣。没想到幕僚们尚未到齐,又来了一个灊县使者?
灊县那边,可真够忙的!
“那人,你们认识么?”夏侯惇指了指正在栅栏后头张望的第三名使者。
“认得,认得。这是吾弟何徽。”何期连连点头。
贼曹掾赖曾也道:“这确是何家郎君,我认识的。”
“那就请他来!”
何徽向夏侯惇拜了拜,对他说,我家兄长与贼将雷远虚与委蛇,打探到了一个消息。原来那贼将今日已倾师出动,前往攻打六安去了,而明日晚间,江东将有重兵抵达灊县,并协同围困六安。
夏侯惇吃了一惊。
江东大军一方面正对合肥,另一方面又要在合肥的侧翼大动干戈。看来这次他们的决心不小。
如果灊县和六安都被江东之兵控制,形如上下两支獠牙;己军要去支援合肥,仿佛从獠牙之间的血口通过,必然要经历恶战。否则,就得绕过芍陂,从寿春南下……这绕的路可不近,扬州刺史温恢说不定以为我夏侯元让怯战,面子上也不好看。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拣选精骑,就用这一日一夜急趋灊县,抢先拿下这处要地。
接下去的路途,一百多里两百里不到,这不是问题。现在身边的精锐骑兵凑一凑,三五千总是有的。凭这三五千人,再加上城中有大族为响应,重新夺回灊县不难。
然后就背靠坚城,与江东的援军对抗。
孙权能派多少人来?一万?两万?只要城池在手,这倒没什么可怕的,何况后继我还有三万多的援兵呢。
“将军?”看他沉吟不语,部将们问道:“我们怎么办?”
第五百一十二章 看破
面对着部将们的眼神,夏侯惇咬了咬牙,下了决心。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敌军的破绽就在眼前,自己劲兵在手,事在掌握,此诚立功建业之时也。若因瞻前顾后而坐失良机,以后坐镇江淮,部下们又会怎么看待?自己又怎能压服那群骄兵悍将?
归根到底,我夏侯元让乃是主将。身为主将,就要有主将的担当,要有主将的决断,否则每件事情都要等待部属和幕僚们一议再议,像什么样子?
“诸位!”夏侯惇沉声道:“我已有了计划!”
众将一齐躬身:“请将军指示!”
夏侯惇就站在当场,三言两语,将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说了。他将长枪拄在地面,环视众人:“怎么样?时间紧迫,若没有异议,就这么办了!”
话音未落,下首一人道:“夏侯将军,我有个疑问。”
夏侯惇被噎得愣住了。
说话的大将年约四旬、方面阔口,相貌堂堂,此前夏侯惇演武之时,他并不在场,而是后来匆匆赶到的。虽然这时候出言明摆着是和夏侯惇唱反调,但他的面色冷硬如铁,并无丝毫畏惧或紧张。
此人正是虎威将军于禁。
以于禁的性子,他既开口,必有波折。夏侯惇看了看他,牛皮眼罩下的盲眼忽然就觉得一阵抽搐。他忍不住伸手揉了揉。
“文则,你说。”
“从今日早晨到现在,我们数万兵马的进退,其实只凭着这几名使者的一面之辞。将军,你真能放心么?”
赖曾、何期一齐跪下磕头,脑袋砸在地面咚咚作响。何徽尚在发愣,被何期一把拽倒。一边磕着头,赖曾、何期俱都申辩:“于将军,我们所说句句是实,我们对朝廷的忠诚,天日可鉴!”
任凭他们拼命解释,于禁并不多看他们一眼。
此番曹公以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三人,分别出镇江淮、汉中和荆州。这三人俱都是曹公亲族,也俱都位高权重,身经百战。
然而这三人中,又隐约有高下之分。
夏侯渊擅于长驱直入、出敌不意。曹仁智勇双全、治军严整。与这二人相比,夏侯惇虽也骁猛敢战,但长期镇守后方,偶有几次独当一面的机会,或败于高顺之手,或遭刘备的算计,还曾赢得“肉票将军”的美名。仅以用兵之能来说,他实是三人中较弱的一个。
或许曹公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特意为夏侯惇指定了一位副将,暂时协理军务。这副将便是于禁。
夏侯惇是封邑二千五百户的乡侯,于禁也有一千二百户。时下军中,这两人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余众将,某种角度来说,于禁几乎不是副将,而是地位与夏侯惇近似的两位主将之一。
现在夏侯惇下了决断,于禁却反对。在场所有将校一时都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迟疑间,只听得于禁又道:“从此地到灊县,道路狭窄蜿蜒,林木深邃,若有伏兵,这情形与博望坡何其近似?”
夏侯惇把枪纂往地面重重一顿:“文则,此一时彼一时,岂能一概而论?这几名使者彼此熟识,传来的消息却各有不同,难道都是假的?”
于禁稍许沉思片刻,答道:“那倒也未必。”
夏侯惇又道:“我领骑兵先行,你带步卒随后,就算这其中果有蹊跷,文则想必也能救我于水火吧?”
夏侯惇特地在“火”字上头加重了音,用来回应于禁哪壶不开提哪壶,非说起博望坡的惨败。当时夏侯惇和于禁两人都身陷大火,是被坚决反对冒进的李典所救。怎么,文则你这会儿看上了李曼成的角色,开始谨慎起来了?
于禁依旧一板一眼:“骑兵先行,步卒落后百里以上,若有万一,赶不上的。”
“那你说怎么办?”夏侯惇反问:“就坐视着灊县落在江东人的手里?那时候张文远岂不危险?”
于禁不答,转向最后来报信的何徽:“你说,那雷远今日率军出发,去攻打六安了?”
“正是。”
六安无疑是江淮西部首屈一指的要地,堪称咽喉锁钥之处。既得灊县,乘胜再攻正北方的六安城,乃是常理。
“你怎么知道雷远一定就往六安去?如果他并未攻向六安呢?”
何徽张口结舌道:“怎么可能……我家兄长亲口听那雷远说的!”
“你家兄长被骗了呢?你家兄长究竟何德何能,竟使刘备麾下的重将把军事计划和盘托出?”于禁淡然问道。
“这……”何徽满头是汗。
于禁转向夏侯惇:“灊山深险,难以保障后继的粮秣物资支持。那雷远能带来的兵力不会很多,三五千到头了。如果他果去攻打六安,则灊县必然空虚。元让将军突袭灊县,可获大胜。然而……”
“如果他没去六安……”夏侯惇毕竟也是宿将,这时候已经想明白了。他皱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