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辛月时常来访,有时候带些给孩子准备的小玩意儿,有时候说些郡城内街头巷尾的闲话解闷。两人都是孕妇,丈夫又都出征,彼此共同语言甚多,辛月是舞女出身,又做过大户人家的妾侍,颇具小意奉承、调动气氛的本事。因而每次来,都能让赵襄稍稍愉快些。
  直到某日,雷远的扈从首领王跃飞骑赶到宜都,说雷将军得到关将军的接应,已经带领部属们从江夏折返,现正坐船沿着油水赶来,现有军令在此,命众将火速点兵,做好出击的准备。
  向朗、辛彬等人得报,各自去依令安排相应事务,又让王跃赶紧去内院禀报。
  王跃还在半途,早有婢女跑着给赵襄传讯:“郎君大破曹兵,安然返回了!”
  赵襄正披着条绒毯,在檐下晒太阳,听得这消息,和辛月都忙不迭地出外询问,知道王跃要来禀报,又连忙叫人安排厅堂。
  出于雷远的推动和鼓励,赵襄素来是管事的主母;王跃则是雷远的宗族部曲,彼此倒无需过于拘礼。待到他抵达,先是说了雷远在江淮的作战经历,又道,关将军意图反击曹军,所以宗主尚不能回来,还得调兵遣将,陪着关将军打赢江陵之战才行。
  赵襄默然片刻,微笑道:“也是,打退了荆州曹军,才能安心。”
  “另外,这是此行折损的宗族部曲名录。”王跃又取出一份文书:“辛先生那里也有一份,他会安排后继的抚恤事宜。宗主的意思,想请主母出面,稍稍安抚他们的家人,最好额外准备礼物,万万不要吝啬资财。”
  这份文书,不是木版或竹简,而是写在一大幅绢帛上,反复叠起的。绢帛层层叠叠,看起来,厚得吓人。
  仆婢取了过来,摆在赵襄面前,尚未打开,已见绢帛背面渗透出密密麻麻的字迹。
  赵襄听到身边传来急促的呼吸声,略转头,便看到辛月虽然竭力保持仪态,却脸色惨白,上下牙齿微微磕碰着,发出格格的轻响。
  她按着文书,问王跃:“此番将士们折损甚重么?”
  王跃长叹一声:“确实遭遇诸多艰险,折损……唉,折损十分惨重。邓校尉战死了,佐军司马施悌也战死,其余死者,自司马、都伯等,不下四百人。”
  四百多人!
  赵襄心头一紧。
  她知道雷远此番出行,带着三千余的兵力,其中宗族部曲千人。这一千人,乃是精选出的骨干,雷远在出征时曾说,以雷氏在江淮的影响力,这千名精锐随时可以化身为上万大军的骨干。然而他们竟然折损了四百多人?这样的仗再打上几次,庐江雷氏的家底就要被掏空了!
  这疑虑只放在心头,她又问:“任校尉呢?他没事吧?”
  王跃甚是恭谨,在内院俯首说话,并不多看,所以这时才注意到辛月也在场。他连忙道:“任校尉没事。”
  辛月吐了口气。因为过于紧张又忽然放松,她只觉一阵晕眩,软软地倒地。


第五百八十五章 震骇
  当日,宜都郡的留守兵力倾巢而出,前往乐乡的洈水故道,与荆州水军主力会合,随即向江陵周边的曹军发起猛攻。
  赤壁之战失败后,曹军盘踞襄阳、樊城,利用汉水和更北面的淯水、湍水等河道,颇曾训练适应水网地带作战的部队。虽说受限于这几条河道水急岸高,鱼贯溯流,没办法编练船队,但大部分将士都有乘坐木筏作战、在水泽区域筑垒的经验。曹仁此番南下,带的就是这批将士。
  另外,曹公在邺城玄武湖中,也陆续训练出万余能乘坐舟船作战的精锐将士,又与邺城工匠协同,研究出一些能够迅速营建水上堡垒的法子。张郃敢于深入大江中的江心洲,便以这批将士为凭。
  曹公的骑兵优势,在南方的水乡、密林和崎岖山地间实无施展余地,欲图大业,就得主动弥补弱点,力求先胜而后战。所以这数年来,他对南方地形、和对南方水网地带作战的钻研,从没有丝毫停歇。
  也正是因此,他才敢于在春夏时分南下攻取江陵……毕竟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下去,就算没办法匹敌江东水师,难道还克制不了荆州人?
  事实证明,完全克制不了。
  关羽藉着浩淼水势动兵,又以水面克敌。只用少量兵力,一战就打散了曹公数年纠合的五万大军。
  受曹公所命,全权负责荆州战事的征南将军曹仁在江陵城下自尽以后,他的部队遭到荆州军的两面挟击,死伤者枕藉而卧,连绵数里不绝,惟有曹彰、曹休两人带领少量精锐逃出。
  平狄将军张郃带着他的一万精兵被困在了江心洲上,靠着先前搭建的营垒固守。荆州水军也不理会他们,料来等到营中粮秣吃尽,他们若不想饿死在滔滔江上,总会有所决断。
  此后荆州军稍稍作势北进,竟陵、荆城、当阳、临沮等月前被曹仁攻取的荆州北部诸城纷纷易手,曹公急调重兵至编县和鄀县两地,才扼住关羽的凶猛势头。
  这时江陵城下那场大战的经过渐渐传开,荆州上下一片欢腾,都道关将军真是神人,而在这场战事中丧父失子的无数家庭又难免哀恸。
  关羽随即行文两道,一道往益州,向玄德公禀报战果,并请无需担忧荆襄;另一道发往江东,大致的意思是吴侯不妨慢慢攻打合肥,无论成与不成,都不必担心曹军有大规模的援军了。
  为了稍稍挽回颜面,曹军仗着兵力优势尚存,发起多次反击。
  荆州军虽然获得胜利,此前折损极多,所以关羽才不得不急调荆南各地的郡兵助战。如果曹军果有决心,不惜代价地进攻,恐怕再度杀到江陵城下也不为难。
  但因曹仁战死,先期投入的各支精锐部队死伤惨重,其余各部士气都很低靡,甚至有些将校心中畏惧关羽,与敌一触即退的,所以这些反击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
  反倒是一度有败兵深夜营啸,传说“关羽杀来了”云云,导致将士自相践踏,死伤更多。曹公令许褚率宿卫虎士行军法严惩,杀了上千人,才将这场乱事控制住。
  这一战,是曹公在赤壁之后,再一次坐拥重兵铩羽于南方。玄德公本人身在汉中,只荆州的留守兵力就善战如此,造成了征南将军曹仁阵亡、数万人的损失。这无论对底层将士,还是地位较高的中原、北方士人,都有震骇。
  更不消说,之前玄德公派往江淮助战的偏师雷远所部,又一举击破夏侯惇所部的大军了。此前曹公尚能解释,或曰敌军奸诈,或曰夏侯元让疏于军旅,轻躁无备,可到这时候,一切失败都再难解释。
  于是在极广泛的区域内,许多事情都有了细微的不同。
  在许都、邺城等地,那些随着荀文若的死,被曹公一度强压下去的暗流,便不可遏制地再度汹涌起来。而汉中、合肥两地的前线战局,当领兵将校确认曹丞相攻敌必救的策略失败,而短期内援军无望的时候,许多人的心态都在渐渐变化。
  在汉中,玄德公率领主力强行登临定军山,已经使得扼守阳平关的夏侯渊、徐晃两部进退失措。夏侯渊的司马郭淮原本带着路昭、殷署二将所部,驻扎在郡城以南的牛头岭,试图阻止巴西太守张飞通过米仓道,防止敌人从侧后挟击夏侯渊。结果,自家反倒陷入到被刘备本部和张飞所部两面挟击的可悲境地。
  因为之前被张飞所迫,郭淮等人的部队已经不断向北后退。最初他们在宕渠水尽头的深山立寨扎营,依托所谓“孤云两角,去天一握”的险恶地形阻遏张飞的进攻。
  后来,张飞在巴西得到地方豪族和诸多巴、賨领袖的支持,得以自如穿越群山中连绵的谷道垭口,反而将分散在诸多险要的曹军分割歼灭。而在南郑的赵俨又渐渐难以保障深山中长距离的粮秣运输。于是郭淮不得不拔军而出,渐次退避到米仓道北段,米仓山东南角的牛头岭。
  牛头岭以北的地势虽高,但大致平缓,无险可守,站在岭上,可以直接俯瞰南郑。之前,主要靠留在南郑的骑兵部队前后策应,以填补防御的空挡。而从一个月前,夏侯渊领兵屯驻此地,与高踞定军山的玄德公本部大军对峙。
  这一点都不让郭淮感到愉快,皆因玄德公如果打算和张飞会师,首先要击败的,就成了郭淮所部。
  而夏侯妙才事实上并没有阻止的能力。
  郭淮看着面前的大块石板,石板上用垩土画着简单的地形,又用大小石块表示此刻犬牙交错的曹刘两军。
  摆开这石板的,是此前作为使者前来汉中,结果被牵扯在此,始终未得脱身的议郎司马懿。
  此刻司马懿皱着眉头,继续道:“此刻横野将军、征西将军和我们,三支兵力大致自西向东排开。横野将军对着蜀军,我们对着巴西郡的张飞所部,全都摇摇欲坠。无论征西将军救援哪一个方向,则另一个方向就必然失败。所以……咳咳,所以……”
  他“所以”了好一会儿,却没法继续说。
  隔了许久,他才低声道:“伯济,我们没有援军了!”
  而郭淮焦躁地踩着脚下的溪水,发出哗哗的轻响。
  他是并州晋阳人,素来畏热,即便身在山中,也尽量靠着流水。但这时候,他脚下的水再凉,也止不住满头大汗涔涔地流淌。


第五百八十六章 断后
  司马懿入仕以来,与五官中郎将曹丕关系甚是密切,而郭淮则为曹丕亲自征辟的门下贼曹,于是两人便有往来。后来郭淮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与司马懿的兄长、丞相主簿司马朗为友。
  去年郭淮随曹丞相至长安,再转为征西将军司马,进入汉中作战;而在同一时期,司马懿由黄门侍郎到议郎,再代表曹丞相至汉中,与张鲁接洽。虽然曹丞相对汉中的谋划最终失败,以致万军困顿至此,但司马懿与郭淮的交情却越来越深,彼此渐生些默契。
  所以,郭淮非常明白司马懿的意思。
  就在今日早晨,两人各自得到了荆州败战的消息,于是不约而同地去拜访对方,结果在半路撞上了。
  其实两人的想法,本来就是一样的。
  既然曹丞相的大军在荆州失败,那汉中这边,岂止没有援军?
  倒不是说,以中原、河北的雄厚基础,挤不出一支援军。司马懿非常确信,曹公再怎么失败,依旧稳固控制着八个大州,上百郡国,治下生民亿兆,实力远远超过孙刘等辈。
  然而,随着夏侯元让被俘、曹子孝战死,夏侯氏和曹氏宗族的力量大大衰退。因而,之后的收缩不可避免;在整片中原、河北的大地上,诸多力量和权势的重新整合也即将到来。在这整合告一段落之前,任何战事都无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利益值得攫取,许多职位等着去占据。那些对此缺乏认识的平庸之辈倒也罢了。司马懿和郭淮,都是有志于奋翼鹰扬之人,自然不愿意困顿在毫无胜利希望的前线。
  还有另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考虑到曹子廉虽任都护将军,其实并无独当一面的才能,此刻身处汉中的夏侯渊将会是曹公身边唯一够分量的亲族辅弼。所以,曹公一定会急召他回到中枢,以稳住混乱的军心。
  当夏侯渊奔回中枢的时候,汉中战局会如何?曹公想来已经做好了放弃汉中的准备,以职权来说,组织撤退的责任很有可能会落在司马懿和郭淮身上。
  但他们两人对这个任务毫无兴趣。过去一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