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家府库的开销,让雷深出面比较好些,赵襄就算舍不得,也拿自家的小叔子没有办法。
当务之急有了应付之策,雷远心情稍畅。
许许多多的琐事,一桩桩的应对。其过程仿佛后世所言,痛并快乐着。
这种感觉,与挥军厮杀搏战大为不同。
身当锋镝、搴旗斩将自然让人很痛快,雷远经历得多了。他深知在这其中,有某种使人热血如沸的东西,会叫人沉浸其间,渐渐满足于杀戮和残暴本身。但雷远虽善战,却不好战,更不嗜杀。之所以要作战,要组建有力的军队,是因为保有这样的能力,雷远和以他为首的整个团体才能获得安全。
在安全的条件下,雷远才能够安心布置,从容展开建设。
相比于破坏,雷远更喜欢建设。
建设的琐碎细务大抵不够波澜壮阔,恐怕很难留在史书上。可只要定下心慢慢去做,哪怕就只是一条路,一片田,一道沟渠,也能实实在在地对世人有利。这种充实和满足,不是厮杀搏战所能给予的。破坏就只是破坏罢了,破坏只能带来空虚,惟有建设才能带来美好的世界。
随着雷远的地位越来越高、力量越来越强,他也越来越感受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才多出了登临高台的爱好。
在高台上,他眺望广信周边的如画山水,而脑海中浮现的则是整个苍梧,乃至交州全境。
由雷远管辖的交州全境,从南海郡的番禺到交趾,从郁林郡的潭中、定周等县到日南郡,东西足有两千里,南北也有一千七百里路程。如此广阔的疆域,放在河北,便是袁绍极盛时的冀青幽并四州之地亦不能及。
而在这片疆域上生活的人民,根据朝廷的户口簿册记载,盛时超过一百一十万,现在纵然远远不及,但那是人丁户口被侵吞或逃亡山野的缘故,只要重新加以管控,至少也能有数十万之多。
从灊山大营中领着二十来个扈从,到现在坐镇数千里的大州,辖数十万军民,前后就只数年工夫。这进展太快了,雷远常常觉得过于梦幻,同时又鼓起极大的干劲。
这片广袤土地上的百姓们,并没能逃脱乱世的影响。雷远近来渐渐了解到,数十年来,交州各地的情况随着中枢掌控力度的虚弱而不断恶化。更有种种天灾人祸随之而起,蛮夷攻略郡县、豪强肆意妄为,百姓民不聊生。
但雷远有信心使这片土地恢复到往年的盛况,进而发展得更好。
该怎么做,他在乐乡做过,在宜都郡又做过,现在到了交州,他的手段会更加成熟老练,而投入的力量更强。由此,他的信心愈发充足,决心也愈发坚定。
这时候王平匆匆赶来禀道:“马长史和阎从事已经到了。”
“这么快?”雷远惊讶地问了一声,连忙从高台下来。
马长史便是左将军长史马忠,而阎从事则是交州治中从事阎圃。
随着雷远地位提升,这两位的身份地位也愈发重要了。
实际上,交州治中从事阎圃头上还有个顶头上司,便是镇远将军、荆州刺史赖恭。此番赖恭再度跟随雷远来到交州,乃是名义上交州政务的一把手。
但赖恭很少就政务上的事情发表意见,于是以治中从事阎圃为首,举凡别驾、主簿、功曹、录事、东西两曹、帐下督军,全都秉承雷远之令行事。
而众人也都觉得理所应当。
第七百二十一章 消化
从高台下来,绕过一个偏厅,就到了雷远平日里议事的书房。
整座书房是用竹子搭建的,在已经抬起数尺的地基上额外再挑空了一层,以免潮湿。底下挑空的这层,恰好跨入将军府西侧的一个别院。
别院里鸟语花香,芳草丛生,林木秀美,有一条从广信城北面山间引入的清澈小溪,沿着一层层的白色石阶缓缓流淌而过,从上面这一层书房的窗口看下去,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毕竟雷远现在的地位,又与当日做宜都太守时不同。他再怎么不喜铺张奢华,身边有亲属家人,有宗族伙伴,基本的规矩和威势断不能少。
哪怕数月来不断抽调人力去从事城池、道路和军事坞壁的兴建,整座将军府邸仍然是广信城中最早完工的雄伟建筑。前院的重重大厅和办公所在固然煊赫,后院的园林、水池、亭台等,占地面积也很庞大,较此前苍梧太守府大出数倍。
而府邸外围更配备有武库、粮库、马厩、敌楼、堡垒等军用设施,驻扎了甲士数百,侍女、杂役百余人。
雷远踏着书房前的阶梯向上,竹制的阶梯很有弹性,发出噶吱嘎吱的响声。原本正凭栏观看的马忠、阎圃两人便兜转回来,各自落座。
因为交州太热了,三人自从常驻交州,就少有穿正经公服的时候,连带着君臣谈话的气氛也比以前放松些。
三人各自咕咚咚灌了些凉汤,马忠先禀报军务。
“近来搜检山泽,括取士燮、步骘等人的逃亡吏卒,颇见成效。苍梧郡范围内,上个月重新编集了丁壮五千余,加上早先将军亲自迫降的七千多人,总计一万三千人。另外散失各地的粮秣、军械、骡马也在陆续收集。”
“南海郡呢?”
“南海太守正昂刚就任两个月,下属郡县各级主官和吏员多有阙漏,他说,暂时还没办法大举括检散兵游勇,不如等到秋收以后,用粮食来召诱,或可事半功倍。”
雷远以左将军的身份假节董督交州事,但交州各地二千石官吏任命权,依然在中枢手中。否则庐江雷氏就真的成了割据,在曹刘孙三家之外,要多出交州雷远与凉州马超并驾齐驱了。
除了与雷远一同驻扎在苍梧的交州刺史赖恭以外,中枢另外还派遣了两名太守到交州任职。其中一人名唤正昂,字叔顒,在刘季玉部下历任诸郡吏,后为蜀郡功曹。玄德公因其有治理之能,任为南海郡太守。
正昂所居的南海郡,东面与江东占据的四县毗邻,故而正昂在经过苍梧时拜访雷远,就说,打算镇之以静,先不要在郡中调整政务,免得引起人心惶惶,投向江东。另外,士氏的残余势力在南海郡非常强盛,正昂打算先拉拢其中一些人,以使自身稳固立足。
既然如此,雷远也没什么可催的。他微微颔首,又问:“郁林郡呢?”
“郁林郡那里,中郎将区景、夷廖和钱博都有文书发来,文中言辞甚是谦卑,说散兵游勇往那里去的很少。但实际上,这三人都在竭力招降纳叛,试图扩充自身的力量。我方眼线报说,这三人目前各自领兵两三千人,聚在山险。”
“当惯了山大王,以为可以一辈子当下去。”雷远轻笑道。
区景、夷廖和钱博这三人,最初都是荆州的军校,随历任交州刺史南下的。但他们到了交州以后,牵扯进刺史与地方势力的争夺,区景攻杀了与曹操友善的交州刺史张津,而张津的两名部将夷廖和钱博又与区景勾结,三人抱团驻在郁林。
此前玄德公有意绥抚交州,故而对这三人都授予中郎将的职务。这三人在士燮攻打吴巨时袖手旁观,也不参与江东的行动,摆出一副据地自守的模样。
值得注意的是,区氏也是交州大族,实力几乎能与士氏相提并论。区景的同族区逵,自初平年间夺取日南郡的象林县,以此为基业自立为王,并向南扩张千里,号称拥兵数万。
而区逵的弟弟区遵,本是郁林郡的邑豪,此前响应士燮的号召,出兵攻打荔浦,结果遭到马岱所部骑队的袭击,当场败死。所以区景的选择,便格外微妙。
苍梧、南海、郁林三郡,是汉家子民比例较高、户口数量较多的郡,同属于雷远坐镇交州的基本盘。雷远自然不会容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下去。此前左将军府向他们传令,要他们协助搜检败兵和离散户口,便是第一步的试探。
“先发个邀请吧。”雷远道:“就说我来到交州数月,眼看苍梧郡元气稍复,心中欢喜,所以邀请区、夷、钱三位中郎将来做客。他们若来,我们就和他们讲道理,好好谈谈。若他们不来,再作区处。”
“是。”
雷远的意思很明白,所谓的“再作区处”,无非是起兵讨伐。但马忠看来,眼下雷远所部也有难处,一时尚不能出动大军。
马忠顺着之前括取逃亡吏卒的话题,继续说下去。
“早前将军迫降的七千多人,因为我方兵将分批南下,又忙于农事和建设,所以至今尚未整编完毕。现在又新增了六千多人,对他们的拣选、训练和分配,都在加紧进行。但是,兵力扩充太快,也有弊端。比如有经验的曲长、屯长、都伯就明显不足。”
“老郭那边没有办法抽调些人出来?”
“郭将军的人手一样紧张。将军你想,一万三千的新卒,沙汰之后保留四成从军,六成屯田。那就需要曲长以上军官至少三十人,都伯六十余人,什长不全由老卒担任,至少也得出三百人。屯田的那些,也要额外配备社吏、里吏。眼下马岱、丁奉、贺松、雷澄四位中郎将,每人从部下抽调五十名军官负责遍练;郭将军那边抽调了一百人。没法更多了。”
“等吴班、雷铜两人来到,军官就不缺了。眼下先从我的直辖部曲中调一些人去。让韩纵……不,让王平去负责!”
“是。”
“交州如此广阔,又与荆州、益州相隔数千里,我们能依靠的,就只有手里的兵力。扩充兵力越快越好,多一百人便有多一百人的用处,多一千人便有多一千的用处!”
“是!”
雷远出镇交州之前,特意询问吴班、雷铜两人的想法。这二将在雷远去往江淮作战时都有功勋,故而雷远承诺,无论两人是想回益州,还是想留在荆州,都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个很好的职位。
但这二将最后都说,跟着雷远不错,他们愿意随雷远去交州。
于是雷远将他们安排在最后一批出发的队伍,这时候还在宜都,尚未启程。缺了他们这三千兵力,雷远直属的六千多人要吞并、消化步骘和士燮留下的一万三千多人,真不是件容易事。
纵使雷远素来都很重视基层军官的培养,还在夷道专门建了个三峡小学,用以培养军官,可毕竟要保证部属中有几支能够随时能打硬仗的主力部队,不能让每个部队都充斥降兵。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妥善完成这项工作。
连带的结果,便是区景、夷廖、钱博三人活蹦乱跳到了现在。
第七百二十二章 司金
郁林郡是迟早要控制在手里的,但区景、夷廖、钱博三人毕竟没有与雷远撕破脸,也早都得到了汉中王所任命的中郎将职位,所以暂时不急,还有沟通的余地。
交州这地方,天高皇帝远,各种各样的邑豪、乡豪、洞主、宗帅多如牛毛,如果能够妥善地对待区景等人,便可以影响周边的广大区域,甚至可以以之为模板,作为对交趾、九真、日南等郡的宣传。
而雷远的当务之急,始终还是站稳脚跟,扩充自身力量。到了一定的程度,任凭这些地方上的鬼魅魍魉作何想法,自家一路平推过去,一力降十会便是。
雷远想了想,又问:“铁官呢?冯乐、徐说他们,都看过当地的铁场、铁山了么?”
雷远所说的铁官,并非郡国地方的铁官,而是左将军府下属新设的冶铁机构。
前汉执行盐铁专卖的制度,武帝时在广设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