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刑煜隆⒚槭凡岬拇笾荆欢炔斡胝嶂性拇笳健H欢醯氖屏π蠢Iⅲ茨虾烙伊艘埠芸於槁涑闪艘蝗衡跎钌降耐梁馈⒃艨埽宰酉氲模皇侨绾紊妫绾喂度悦绾伪S凶约业母还蠛拖硎堋!
陶威不禁叹了口气。雷远所说的这些,他深有体会,若非看不惯那些宗族首领的做派,他也不会早早地投靠在雷远麾下,希望这个年轻的小郎君能有所作为。
“眼下的江东政权,不也是如此么?”雷远继续道:“我们翻越灊山的那一回,是吴侯第一次攻打江淮,后来他又试过几次吧?全都失败了。这些失败,使得孙权畏惧了,于是他在对中原霸业的图谋以外,又始终保持着沿江而进、南北两分的妄想。”
雷远冷笑几声:“曹氏强而在北,刘氏弱而在西,老实说,所谓南北两分,无非是江东舍强而取弱,意图用较小的代价,换取据险苟且的结局罢了。然而随着玄德公的势力强盛,孙氏所以为的较小代价,却越来越大。当这个代价大到一定程度,孙氏难道还能重新转向江淮?”
陶威道:“我听说,三年前张辽守合肥,以八百精兵大破江东十万之众。江东武人已然丧胆。此番他们说要攻打合肥,只是个幌子。”
“没错,合肥是不能再打了,那就只能在代价无法承受前背盟。因为他们想割据、想苟且,而能够给他们提供割据、苟且之资本的,就只有荆州!”
雷远翻身下马,拢起缰绳:“可我不会给他们机会!”
往屯堡里走了两步,雷远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雷远曾经想过,如果要做得更好些,就应该把熟悉的历史上,那些导致荆州丢失之人俱都铲除。
可惜,他毕竟不是董督荆州之将,没办法直接插手荆州的人事任命,能做的终究有限。
数年前某次,雷远以自家治下豪族犯法为由头,一路牵扯到了时任南郡太守的麋芳,进而扳倒麋芳,使之回到成都做了白身闲人。在这个过程中,雷远已经竭尽全力,动用了自己全部的影响力。
但此举随即引发了在荆州的诸多元从不满,所以后来孙刘联盟两路北伐,雷远却被派到了江东去做名义上的援军。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此行意义重大,非得雷远不可。但雷远也明白,有些额外的内容,诸葛亮没有说出来。
再怎样的意义重大,本不至于要动用雷远这样身份的重将。使雷远出行江东,实际上也是元从们将雷远排除出荆州核心圈子的尝试。
这种政治上的进退,背后出于整个团体有意无意的推动,非如常人想象的,能由主君或某个臣子一言而决。玄德公的政权规模愈大,内部的平衡乃至争斗就愈难避免,所以雷远对此并没什么抱怨。他好歹有个赵云女婿的身份在,往江东走一趟也就罢了。
后来雷远转任交州,对荆州就更没有发言权了。数月前为了寇封出镇公安之事,彭羕和诸葛亮轮番上门,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劝说雷远,但他们始终没有说出的话,才是最重要的:
雷远是董督交州,不是董督荆州。玄德公对荆州的人事任命,并不能由得雷远去反对。
雷远本来也没法反对。他可以指摘寇封的才能有限,但玄德公未必会信。
结果就是现在这般。
公安城干脆利落地丢了,寇封生死不明。玄德公在荆州的控制区域,被江东从腰眼上咬走一块,荆南到荆北的湘水、沅水、灃水水路,全都被截断。纵然还不到致命程度,也委实令人痛彻心扉。
江东此番背盟,必定毫不留手。军队方面当会倾巢出动,规模可能超过十万,甚至更多;而此前暗藏的手段,也会一招招地用出来。
但雷远现在还猜不透,他们的手段究竟在何处。
雷远终究没有神机妙算的能力,长期以来,他所仰赖的都是自己前世对历史大势的了解。至于眼前局面,雷远只记得麋芳和士仁这两个名字,勉强还能加上一个事后投敌的潘濬。
可麋芳已经不在荆州了,士仁此前倒是驻扎在公安,现在正随着关羽本部在宜城作战,而潘濬只是个文官而已……雷远和他打过好几次交道,深知此人性格刚直,并非背主求荣之人。
因为潘濬和蒋琬的亲戚关系,雷远甚至将他作为政治上的奥援看待。在乐乡大市的商道扩张方面,潘濬也着实给了雷远很多帮助。
那么,江东的倚仗究竟是什么?
正在蹙眉思忖的当口,原先驻扎在这个屯堡的屯兵们,正在屯将的指挥下撤出屯堡,往后方三十里处的一个驿置驻扎。
屯兵们通常都由体弱的老卒或残疾将士充当,平时的训练也少。所以雷远并没有将之纳入到自己的战斗序列中。
一名满面皱纹的老卒正从雷远身边走过,他眯着眼望了雷远数次,忽然鼓起勇气问道:“雷将军,公安和作唐等地都丢了。江东人背盟杀来,我们如何抵挡?”
雷远听他问得题目甚大,又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江淮口音,当下微笑着问道:“足下也是庐江人?”
话语中也带上几分江淮口音。
那老卒连忙道:“是,是,我是庐江安丰人……离乡已经快二十年啦!”
“原来是丁承渊的同乡。”雷远向左右笑道。
雷远挽着他的臂膀,又看了看他的同伴们。所见无不是形容憔悴,四五十岁以上的老卒。有人是独眼,有人少了半条臂膀,有人脸上有巨大的伤疤。
此世风霜如刀,摧残了他们的身体,也摧毁了他们的人生。他们每个人,都能说出惊心动魄而又心酸的故事,却只能群聚在深山中的屯堡,满足于一点点的安宁。
乱世中,此等老卒便如蝼蚁。而雷远,偏偏想要为了他们终结这乱世。
雷远问道:“老叔怎么称呼?如何会在此地服役?”
老卒受宠若惊,连道:“不敢当,不敢当。我叫葛午,当过仲氏天子的兵,上司是乐就将军;后来又跟从曹丞相下属的路招将军。曹丞相在赤壁打输了,我和同伴们投降了霍将军,跟他去过蜀中打仗。去年才被霍将军安排在此地服役。”
“那可真是军中的老前辈了。霍将军对大家还不错?”
“那是自然。军饷不缺,这寨子更好。所以……咳咳,所以我就想问问,江东人这次背盟,将军们挡得住吧?这个寨子,我们还能回来的吧?我们刚开了片旱田,万一要是……咳咳……”
说着说着,他自己觉得有些不合适,下意识就要跪倒。
雷远用力搀着他,对他道:“公安那边,是大王早就安排的诱敌之计,不必担心。荆州有关将军在,有霍将军在,有我在,这一仗我们必胜无疑。”
顿了顿,他又道:“另外,我会通报将士们,扎营时避开你们开辟的旱田。下个月,你们就可以回来继续耕种。”
那老卒忍不住笑了起来,连带着他的同伴们也吭哧吭哧地笑了几声,才向雷远行礼告辞。
春夏之交草木旺盛,一行老卒走了没多远,身影就被道路两旁的枝叶所遮蔽。雷远转过身对陶威道:“再加派人手,催促宜都各地,要所有人抓紧时间!今日晚间,我便要在此地编组部伍,没有到的人,以后也不用再来我面前了!”
“是!”陶威连忙奔走传令,瞬间又连点二十余骑,使他们飞速奔赴各地。
第八百二十六章 集众(上)
秭归县的县尉文四,是本县的县兵出身,年少时曾经参与过围剿南阳黄巾首领张曼成,后来在刘景升的部下与张羨、孙坚都打过仗,后来雷远为宜都太守,领兵去往蜀中。文四也在其列,数战皆有功勋,但因为性格急躁不为上司所喜,最后被遣返回乡。
但文四却有几分运气,回乡路上,正遇见了轻骑赶往秭归,惩处当地恶霸强宗的雷远。文四毫不犹豫地站在雷远身边,向自家宗族挥刀杀去。事后秭归当地的宗族被雷远猛烈打压,而文四这个积年老卒,却成了秭归文氏宗族的族长,秭归县的县尉,从此翻了身。
几年县尉当下来,文四急躁的脾气一点没改。数日前,他听说雷远领铁骑一千,从峡江中火急折返,直往江陵方向去;也不知触动了那根神经,他忽然十二万分地紧张,立即召集部下兵力,拣选精壮,分发武器,准备追着雷远行动。
当日他当县尉的时候,有一同返乡的同袍十五人为辅助,还有本地县兵首领陈南为副。
陈南素来不喜文四的急躁,这会儿听说文四乱来,他急匆匆赶来,厉声道:“老文,你发什么疯?雷将军是带兵过去了没错,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现在我们上头是霍太守!霍太守没有下令,你敢动一兵一卒?”
文四长叹一口气,看着陈南,仿佛看一个傻子:“雷将军带兵过了秭归。你可知,他带的是什么兵?”
“听说是偏将军马岱所部的西凉骑兵。”
“这支骑兵,五天前刚从秭归经过,说要去蜀中参加整训。可现在他们却十万火急折返……你觉得,雷将军身边缺这一千人?你想想,荆州那边得出多大、多急的事,才不能少了这一千骑兵?”
陈南倒抽一口冷气。
文四手按长刀,厉声道:“我文四是老卒出身,猪狗一般的人物。这县尉之职是怎么来的,家里的田宅、妻子是怎么来的,我从来没有忘,你们也不能忘!眼下必是雷将军用人之际,谁敢阻拦,我先杀了他!”
陈南满头大汗,连道:“何至于此?这样,县兵不能擅动,我们集合各家宗族部曲五百,以拉练的名义往东去,先不越境,就在夷陵以西看看情况,如何?”
文四睨视陈南:“那,今日就走!”
当日五百精卒集合,文四开了自家庄园提供粮秣,所有人立即出发。
离城才三十里,正撞见雷远遣来的信使。
然后他们便听说江东背盟,雷将军急召各地兵马,将有大战。陈南等人无不色变,而文四满脸的跃跃欲试,缺了一角的耳朵都变得通红:“雷将军数年不曾用我,实在叫人心焦!此番大战,我必定杀几个江东大将给将军看!”
要杀江东大将,还要杀几个,这牛吹得陈南听不下去,在一旁连连咳嗽。
当下这支兵马继续赶路。
次日他们进入夷陵境内。此地是峡江重镇,有霍峻派遣的一名校尉徐信在此,昨日便接管城池,编组壮丁,布置城防警戒,倒也有条不紊。
文四这支兵绕城而过,引得城上人人侧目。徐信正待遣人下去查问,却听城楼后面一阵喧闹,原来是当地大族沈氏的族长沈弥到了。
沈弥原是益州军将,当年与甘宁、娄发等人响应刘表的号召,在益州起兵作乱,失败后退避峡江。后来他们又降服于江东,娄发在公安城下遭雷远领兵突袭而死,甘宁转投玄德公麾下,如今成了重将。
沈弥年事已高,故而解甲归田。他也不回乡,就领着部曲宗族子弟在夷陵定居下来,得到雷远、霍峻两任太守的厚待。因为他是宿将,城中武人对他都甚是尊敬,故而此刻一路走上城头,竟无阻拦。
徐信问道:“沈公此来何事?”
沈弥提起手杖一指:“将军你看,城外那队人马,乃秭归县尉文四所领,将要支援前线的雷将军。”
“原来如此。”
“我听说,雷将军也有信使到夷陵,召本城精锐动向集结……徐校尉,我们何以不作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