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5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纵横战场的骑士们从各处聚拢,只留满地狼藉的厮杀痕迹。


第八百三十七章 城北(中)
  在巨大废墟的东南角,雷远勒马立于平野之上。
  与贺齐所部的战斗尚在缓缓推进,但调用适当的兵力打一打凌统,也并不为难。
  这里的地形他很熟悉,当年他曾见到玄德公和诸多元从的子女们在这片废墟中玩耍,而陪着孩子们的,则是元从中很受欢迎的麋芳。但当时雷远真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就会在这里作战。
  雷远最初的计划,是趁着江东军猝然展开,各部呼应不及的当口,以精锐部队猛攻入南郡,以此牵扯江东的兵力,减轻江陵城守负担。
  可他自己也没料到,这一场突击竟然会如此顺利。三年不曾交手,江东的兵力或许扩充了很多,但以单独某支部队的战斗力而言,雷远不觉得他们有任何长进。
  什么样的兵力布置,在战斗力碾压之下都毫无意义,雷远沿途粉碎了一切敌人,几乎直冲到江陵城下。
  在这距离上,雷远已经能看到江陵城,看到绵延的外城周边吴军营地和高峻严固的内城城墙。当然,江陵城里也一定能见到这里的作战情形。李贞的眼睛特别锐利,他甚至已经看到守军在向这里挥手。
  雷远来此的重要目的,鼓舞江陵守军的士气,至此便可以说达到了。
  既如此,倒不必再勉强往前,江陵城下吴人尚有坚固营垒可守,雷远不觉得自己还能轻易取胜。毕竟兵力有限,将士们的精神、体力也快要见底,这不是靠斗志旺盛能够取代的。
  但是,既已到了这里,何必满足于一击即走呢?
  雷远转身往纪南城方向看,可见沙摩柯和陶威所部,正在纪南城的残垣废墟间,与贺齐所部的留守兵力交战。
  纪南城中的道路纵横交错,间有沟壑荆棘,十分复杂。密密麻麻涌入的将士们很快就分散成什伍规模的上百个小队,慢慢压倒敌人,并将之驱赶向外。
  沙摩柯这次是真用了全力,攻得非常之猛。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在努力做一个汉家二千石大员。段丰所部在外围掩护,也杀敌甚多。
  纪南城本身曾作为军事要塞使用,此番江东军来袭,贺齐又在加以临时营建,并再其中囤积相当数量的物资。雷远只要夺取纪南城,便能与近在咫尺的江陵城互为支撑!
  以江东修建的营垒为凭借,吃着、用着江东人屯据的粮食物资,并与江东人作战,岂非乐事?
  雷远可以保证,只要己军占据纪南城,江东的兵力就是再多五倍、十倍,也只会悚然于身后的威胁,他们绝对不可能拿下江陵!而雷远自己,在纪南城里坐等到关羽折返,胜利就是必然的了!
  这时候,江东还有什么手段?
  我绝不信你还有什么能翻天的手段!
  此刻陪在雷远身边的,是霍存所部的一队精骑。
  霍存勒马于雷远稍后方,随着雷远的视线凝视半晌,忍不住问道:“敌军应是凌统所部。此人也算是江东悍将,却在南面逡巡……这是何意?”
  雷远轻松地道:“凌统原本以为我会突至江陵城下,与守军取得直接联系,故而排开横向队列,意图截击。没想到我却在此停步,转而去攻夺纪南城。故而,他们须得重整队伍,才能发起挑战。”
  “原来如此。”
  雷远又问:“我已召马岱所部来此。咱们趁他阵型变化的机会,一举破之。待凉州骑士包抄左右之际,季思可愿随我蹈阵?”
  霍存重重点头:“固所愿尔!”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天下用兵之人,鲜有不知道这句话的,但真正能将之落实的,其实很少。
  且不谈知彼,单说一个知己。
  那些运筹于帷幄之中、庙算于朝堂之上的大人物眼中,所谓知己,乃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这样的大题目。可是,真正身当锋镝的武将在作战时,要考虑的根本不是这些。
  当将领身在沙场,他要掌握的是:将士们的斗志可还旺盛?体力可有余裕?基层各部的什长、伍长可有折损?指挥体系可还完整?甲胄武器的损耗是否在承受范围?磨损的草鞋有没有替换?将士们上一次休息是在什么时候?将士们上一顿饭可吃饱了?吃的、喝的,是不是干净,会不会引发腹泻?
  无数细小如此类,甚至更细小的问题,会在极短的时间里涌向领兵主将,而决定胜负的,往往会是其中最不起眼的某一项。
  当代的武人,通常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只有极少数天资出众的将领,能够从千百次的战争中锤炼出敏锐本能,于是就成了名将。
  雷远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本能。但他这次在宜都召集的部队,或是他的旧部,或是依附宗族的部曲,领兵的将校们他大都认识,而将士们的配备和训练程度,他也基本了然。所以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也能精确掌握将士们的状态。
  而霍存所领,都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卒,他自然也能清楚己方的优劣所在。
  他二人明白,大部分的步卒都已疲惫了。他们已经把最后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攻取纪南城的战斗中,今晚须得轮番休整。
  而骑兵们尚堪一战。近数年来,雷远在马岱这支骑队身上投入的资财,每年都超过万人步卒的耗费,无论训练、装备、日常待遇都是最顶尖的。霍存的骑兵,也是枝江霍氏这个武人世家赖以安身立命的老底子、真正的精锐。
  这两支骑队现在保持完好战斗力的尚有千人,再加上雷远自己的扈从,不缠斗,不强求歼灭敌人,只求一场干脆利落的胜利,并无问题。
  胜利之后,己军便退入纪南城。
  江陵城周的敌将,不提那些小鱼小虾,大将乃是吕蒙、凌统、贺齐三人。贺齐已经败了,只消再破凌统,吕蒙就算有三头六臂,又能玩出什么花样?
  与此同时,凌统急急催军。
  此前雷远杀来,他判断雷远意图夺取枝江,谁知雷远一鼓作气连破营垒,直接杀到了纪南城。
  凌统这时候带领本部精锐赶来阻截,为了防止雷远直趋江陵,他特意在江陵城北五里处依托营垒排开横队,只等雷远所部赶到,就两翼包抄,将之裹入争夺地面工事的苦战之中。
  谁知道雷远忽然又不往前走了,这厮竟然鹊巢鸠占,猛地突入了纪南城!
  贺公苗简直无能!
  原来纪南城才是雷远的目标!
  凌统立即调整队列,加速往纪南城方向支援。
  凌统继承自父亲凌操的家族部曲,已在合肥城下损失殆尽,但吴侯对凌统确是厚爱,战后专门从五校和帐下虎士中拣选精锐,配给凌统,此后又几番赠以府库所藏坚甲利兵。
  此时凌统所领兵马,便以吴侯所赐的八百甲士为核心。
  八百甲士每百人为一方阵,方阵纵横皆为十人。阵中将士个个身披重铠,外圈将士手持重刀、大戟,内圈持强弓劲弩。八个方阵彼此连接,形成更庞大的大阵,随着隆隆鼓点向北推进。
  在大阵外围,则是四千余人的轻兵。
  凌统并非无谋之将,虽然催兵攻城,但始终保留相当数量的部伍,使之养精蓄锐以应变。只不过凌统着实没有想到,这变数来得这么快,这么猛,而自己所预判的敌人动向,又总是跟不上现实。
  轻兵们原本列横阵于营垒之前,这时候按照凌统的急令,一面向北奔走,一面改变队列,将横阵变化为无数零散的小方阵。每一个方阵都以长矛手为发动攻势的主力,而刀盾手作为护卫,另外再配以少量弓弩手负责远程杀伤。
  在合肥的耻辱失败以后,江东军针对步骑对抗,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此刻凌统的布阵,便是一种针对敌骑的手段。
  轻兵方阵在遭到敌袭之后,一旦确认无法凭借阵型对抗,立刻就会散开。但散开并非溃散,当他们层层散开,敌军也就层层推进,最后必然遭到甲士精锐的痛击。
  当敌人锐气受挫,这些轻兵又会散而复聚,配合正面的甲士们,从侧翼、后方包卷敌人,进而将之歼灭。
  凌统一面催军前进,一面督促将士们调整队列:“不要乱!各部将校稳住部属!赶紧整队,快!快!快!”


第八百三十八章 城北(下)
  虽然急急催军,可当凌统注意到原野上沙尘舞动、草叶飘荡之时,难免紧张。
  毕竟那可是一路横扫江东诸将的猛人,与之对抗,诚如兵法所云,必死则生,幸生则死。绝不能存半点侥幸的念头!
  凌统喃喃对自己道:吴郡凌氏乃是乡豪起家的武人门第,父子两代能够立足于乱世,靠的就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
  此时父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凌统狠狠咬牙,再次鼓励自己:敌军鏖战整日,一定疲惫异常;此前这么多江东兵将,至少也消耗了敌军。这一仗,我能打赢!也必须打赢!
  有些事,吕蒙一直瞒着凌统,凌统也从来不问。但他这样的宿将,纵不询问,总有些风声隐隐约约传到他的耳中。所以,当吕蒙说什么,自有取胜手段的时候,凌统便大致明白了。
  而一旦明白,凌统只感觉到深深的羞辱。
  江东的武人,不能应对江东的敌人,而使主君不得不恳请外人襄助。
  江东的主君,不能信赖江东的武人,而把决胜的希望寄托在原本的敌人身上!
  凌统简直不愿想下去,愈想,愈觉有愧;愈想,愈激发起他的斗志!
  好歹要和庐江雷远厮杀一场!不能让曹军以为我江东无人!
  想到这里,仿佛事先安排好的那样,队列左右两面极大的宽度上,尖锐的骨笛之声此起彼伏。都不必斥候回报,凌统的心脏猛然抽紧,那是羌胡骑兵的信号,雷远直接攻过来了!
  凌统大喊:“各部止步!弓弩手准备!”
  下个瞬间,蹄声轰鸣!
  约莫各有三四百人规模的两队羌胡骑出现在凌统面前,他们狂呼乱喊着,越过了起伏的草坡,从阵列左右一齐杀来。
  “来得好!”凌统连连挥动令旗,两翼的轻兵立即向内侧收缩,而中军甲士大阵翻涌,四支百人队如深海巨蛸的腕足般探出,推向侧翼以成阻遏。
  他这一支部曲,以山越战士中的骁勇者为爪牙,以江淮流民中的坚韧者为骨干,向称耐战。凌统将自家奉邑所出的一切,都投入到了将士们身上,训练的严格程度,更是远超寻常诸将。
  严格训练之下,步卒在快速前进的过程中变幻阵列,熟极而流,简直毫无瑕疵和破绽。
  带领这两队羌胡骑的也是沙场老手,虽然来得猛恶,一看这情形便不突阵。
  左翼一支奔到近处,队列拉扯成了长长的一条线,贴着左翼弓弩手们射击的边缘疾驰而过,瞬间就往阵后去了。
  右翼骑队的胆子大些,冒着箭雨覆盖,贴近到轻兵的队列边缘冲杀了一次,但他们显然只是试探,只损失了十余骑,便开始勒马向右翼较远处撤离。
  右翼两个方阵中的轻兵们鼓勇追击,缠住了一队未能及时跟上大队的骑士,眼看着将他们团团包围。
  此景使得凌统身边将士都露出轻松神色。唯独凌统猛地持起令旗挥舞:“鸣金!让他们退回来!再有妄动者斩!”
  这号令只迟了一点点。
  从左翼转到阵后的那支羌胡骑并未折返己方出发的位置,而是全速绕阵而走。
  眨眼间,数百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