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6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雨掩盖了他们的调动,而杜纯选择的反击时机和地点都很出色。木墙推倒后,他们发起冲击的位置距离敌军只有不到五十步。
敌军的严整队列,这时候反而成了的阻碍,他们再怎么训练有素,也不可能在曹军冲过五十步的时间里转换队列朝向!
杜纯呼喝高喊,大步向前。
然后他就看见敌军将士们把弓弩背负到身后,转而取出腰间悬挂的长刀、利斧等武器,狞笑着迎了上来。
两军接触的那一瞬间,双方将士互相交错,刀剑撕裂躯体,鲜血覆盖土地。深黯的夜色中,许多人惨叫着倒下,而绝大部分都是杜纯的部下。
冲在杜纯前方的一名曹军甲士正举刀挥砍,忽然整个身体僵硬了。
随即杜纯眼前一黑,原来是一名敌方武人刚杀死那甲士,便单臂发力,扼着甲士的脖颈向前猛推。
杜纯看不清敌人来势,也躲闪不及。他想要推开那尸体,却觉得胸口一凉,怎么也发不出力气。他低头看了看,原来那敌方武人手持长刀,从尸体的肋侧斜刺。那长刀贯胸而入,将他扎了个通透,温热的鲜血正滋滋地喷涌出来。
第九百五十六章 聪明
杜纯一死,马岱轻而易举地击垮了他的本部。然后这又导致各处据守的曹军斗志崩溃,陆续开始逃跑。
马岱所部的甲士们追亡逐北,从背后杀死了一个个曹军,像挥砍田间草垛那样将他们砍翻,使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堆叠在地。
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驻守排山营寨的曹军猝不及防,将士们连披甲的时间都没有,几乎没能有效抵抗。自马岱以下的二百人自凌晨出发,行军一日后,再冒着暴雨登山奔走,连续作战,也已经疲惫之极。
有些将士精神一松,便在寨子里某个屋檐下睡过去了,但马上又被叫醒去控制俘虏,重整各处哨卡的戒备。还有十余人专门被抽出来,择了一处干燥大屋,立即保养弓矢、手弩等武器。
过去数年间,荆交两州军队的弓弩、甲胄等精良装备配备比例越来越高,但两地又都是潮湿多雨的环境。无论制弓弩所用的漆、胶,乃至竹、角所制弓胎,又如甲胄所用的精铁、牛皮,编结甲叶所用的绳索,都很容易损坏。
此前交州军连年攻伐象林郡周边须同、申齿、涂蛮等部落,常常要顶着滂沱大雨作战。又因为蛮夷惯常驱使大象,非得用强弓硬弩才能对抗。
哪怕每个营里专设了维护武器甲胄的人手,这方面的损耗依旧十分惊人。这是筚路蓝缕时必须的损耗,与此同时,人员、马匹、物资的损失也同样居高不下,但交州军府又不能不咬着牙坚持。
这样数载下来,迫使雷远不断扩张苍梧郡的工坊来满足需求。
幸运的是,依托州郡和军府的精心经营,交州各地的粮食产量不断提升,粮价稳步下降,于是无论地方豪族还是军队出身的地主,都需要在田亩以外获得其它收益来源。这时候军府与他们合作,建立起更多的工坊。
这些工坊并不直接制造武器装备,而承担了各种农具和织物、木器和手工制品的生产。由此,官营的作场得以腾出手来,不断提升武器装备的产量。
由此,交州军得以像今天这样,不仅冒着大雨行军作战,还毫无顾忌地在雨中动用珍贵的弓弩。
待到战后,交州军也自有一批人手,按照维护保养武器的规程去收尾。而如果武器真的损坏不堪使用,那换新的便是,也没啥特别为难。
但交州军此番行动,放在曹军看来简直匪夷所思。
如杜纯这等经验丰富的将领竟会疏于防备敌军藉着雨势偷袭,并不是将领无能。皆因对曹军将领来说,雨中作战不仅是个战术问题,更是个沉重的经济问题。他们自己不可能轻易承担损耗,推己及人,也就对敌军的动向殊少关注。
马岱能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袭取千余人驻守的山中城寨,固然缘于他本人的胆大心细,也要感谢曹军对荆州军、交州军缺乏了解。
这种局面当然不会长久,但曹军的眼前亏是吃定了。
马岱将人手分派已毕,便往杜纯所在的中军大屋休息。
屋角火盆里,木炭快烧完了。微弱的火焰被室外灌进的冷风压着,仿佛随时要熄灭。马岱靠近火盆坐下,身后的亲兵开始替他卸甲。
适才的战斗中,他受了两处伤,右臂的一处刀伤倒还罢了,左胁被敌人用短矛刺了一下。亏他躲闪得快,矛尖擦着身体掠过,带出一道极长的伤口,只是,将几片甲叶压进了皮肉深处,有些麻烦。
卸甲时亲兵稍稍用力,甲叶被猛拔出来,顿时鲜血横流。
亲兵们慌忙去唤医官来,还有人往火盆里加了木炭,用头盔装了雨水烧煮。
马岱任凭部属们忙乱,只倚靠着柱子闭目养神。
这几日他心绪很乱,在外人面前虽不表现,其实好几个晚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以至于战阵上也比平日容易疲惫。明明将士们的动作粗手粗脚,不时发出沉重的碰撞声,他却很快就睡着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猛地醒来,发现自己的伤口已经包扎妥当了,身上有股药膏的气味,而肚子上多了条毡毯。
再看屋子里头,显然被仔细整理过了。火盆边上,另外坐着一人。
马岱揉了揉脸,定神看去,原来是雷远到了。
雷远没注意到马岱醒来,他正全神贯注地把右臂探到火盆上,借着热量烘烤伤处。因为近年来坚持锻炼,日常也注意保养,他的手臂旧伤几乎不影响日常生活了,只是每到阴雨时依旧酸痛异常。
痛的年头多了,反而就成了习惯,好像疼痛本身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成了某种熟悉而亲切的东西。
便如此刻,雷远缓缓舒张手臂,每个动作都会导致灰白色的皮肤下一波抽搐似的痛感,这种痛感甚至会绵延到头脑,像是从手臂到脑颅的某根神经在被用力拉扯着。但只要坚决地继续做动作,其实并无妨碍。
乱世中的人都是这样,只要习惯了承受痛苦,单纯想要过日子、活下去,总有办法的。
“听说,你是荆州旧人,刘景升的部属?”
“是。”跪伏在大屋门口处的董良恭敬地道:“建安十三年的时候,我是南郡太守、镇南将军军师蔡德珪的部下,曾随荆州水军,浮江至赤壁。后来曹公战败,退回荆襄,我随军回返襄阳归属襄阳太守吕常。再后来,吕常战死,我又归到乐进将军麾下,近来则受骁骑将军曹彰的调遣。屈指算来,从军快十八年了。”
“你的家眷呢?既然做到营司马,想来有些产业、身份,当已成家了。”
董良的额头上冒出几滴汗水,艰难地道:“不瞒将军,我家族人早就在战乱中死亡殆尽。后在襄阳军户中娶了一妻一妾,现有一子、二女。”
雷远颔首,过了会儿道:“曹氏惯取将士家人为质任,到营司马以上,家人应当都聚居一处,不与寻常军户相同。你降伏我军,不怕家人受牵连么?”
“如何不怕。只是……”董良咬了咬牙:“荆州、交州联军而来,大战迫在眉睫,不知道多少将士要身死不知下落。不过得一年半载,襄阳城里哪会知道我的消息?何况到那时候,若将军率军攻取了襄阳,说不定我还有与妻子重逢的机会。”
“哈哈……”雷远再问:“若我军败了呢?”
“我曾听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将军败绩,如我这等降人大概是要死在战场的,那会有连着两次的好运气呢?”
“那也未必。”
“我不明白将军的意思。”
“足下是个聪明人,说不定到那时觑个机会逃归曹军,还能卖些我军的情报,换几分功绩。”
董良脸色惨白:“雷将军!”
雷远轻松地笑道:“不必惊慌,这都是人之常情,并没有值得苛责的地方。”
第九百五十七章 形之
在这个礼崩乐坏、社会规则粉碎的年代,没有人能理所应当地要求别人付出忠诚。
来到此世以后,雷远最初面临的难题,便是如何搜集忠诚的部属。他在灊山里聚集最初的二十名扈从,花了数年时间。不仅要给好处,还要推心置腹、以诚动人,最后才确认他们愿意付出忠诚,愿意追随自己出生入死。
而忠诚的代价呢?当年的二十名扈从,如今还剩几人?当年随雷远在擂鼓尖死战的部属,如今还剩几人?
这也是雷远竭力维持庐江雷氏宗族力量的重要原因。通过宗族的作用,他才能够有更多的途径来影响将士,掌握他们的动向,也便于自己给予经济利益来维系部属的忠诚。
毕竟想在乱世中建功立业、搏取荣华富贵的人终究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想要活着,其它没法纠结太多。
而雷远始终都认清这一点,并不苛求。
玄德公攻取荆南时,荆州的士人官员如风行草偃;玄德公入益州时,益州文武也大多如此。真正身居高位者自然明白,那些迅速降伏于玄德公的人,某一日面对曹氏或者其他敌人,未必动作就慢了。
直到这几年,随着汉中王体系下的五军制度渐渐落实,而将士们又在政权中获得了较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雷远才稍稍放心些。
至于曹操,似乎没有玄德公安抚人心的手段,于是干脆利落地取将士家眷为质任,把士家集中在几处大城周围屯田居住。一旦有事,便株连家人,做法干脆利落,十分符合曹操一贯的作风。
然而曹氏政权中,士家的地位甚低。高级将官倒也罢了,州郡兵及至地位较低的基层军官本来也没过什么好日子,真到了生死关头,难免随风而倒。
反正大家都是墙头草,对雷远来说,倒是聪明人更有用。
当下雷远招了招手,让董良靠近些:“董司马放心,我绝不为难你。此番你助我军破寨有功,我便给你一个机会。”
董良见雷远说得亲切,这才略放松些。
可他随即又觉得,雷远的亲切姿态里,隐藏着什么特别的谋划,让他不由自主地寒毛直竖。犹豫了片刻,他低声问道:“将军,什么机会?”
过了好一阵,扈从们将董良带了出去。
雷远站在屋门处观望四周。
这时候雨势终于小了,云层渐渐散去,东面的天色依稀有些放亮,至少,不复之前那浓黑如墨的情形。
这场暴雨延续了约莫三个时辰。现在雨势虽歇,山间各处狂涌下来的雨水汇成溪流瀑布,所经之处猛烈冲击。排山高处开始有大量土石崩落,时不时发出地动山摇的轰鸣。
雷远的五百名部属,首先控制了山下那座小营盘,然后络绎往山上来。由于道路难行,将士们抵达的速度不快。
马岱率部登山的时候,只要对抗水流,可现在,山道沿途有些地方的泥泞将近一尺深,人踩上去,顿时没到小腿,花费十倍的力气才能拔出来。还有些树木栽倒,堵塞了道路。
在寨门东侧,有一片数十丈方圆的空地里。大队的曹军降兵三五成群,垂头丧气的坐在这片空地上,用充满疑惧的目光看着交州军将士们,偶尔悉悉索索地低声说几句。
雷远再看西北方向,鹿门诸峰紧靠着汉水,在水面反射的微光中,露出些许浑黑的轮廓。再想细看,实在看不清了,那重重叠叠的黑色山林之间,不知道潜藏了什么。
“排山为鹿门诸峰最南方的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