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6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依靠着坚毅的心志一次次以弱胜强,许多次兵行险着,出生入死,最终取得辉煌的胜利。
  现在,前所未有的强敌来了,极度危险的局面就摆在眼前。局面之艰难,绝不下于此前任何一次苦战。雷远很清楚,己方的应对稍有不慎,就将全军倾覆。
  怎么办?怎么办?
  他绞尽脑汁,反反复复地想着,以至于感到自己额角的血管微微跳动。
  他有太多需要盘算的问题了。最重要的问题是,此时应对的关键不在雷远手里,而在关羽手里。
  这让雷远很不习惯。
  自从来到此世,雷远就告诉自己,绝不能将命运托付给他人,要扭转一切的逆境而不能被逆境所操纵。但现在,从某种角度来说,雷远的性命、交州军将士们的性命,乃至整个荆襄战局,全都取决于关羽,取决于关羽能不能像他说的那样,三日之内拿下襄阳。
  关羽真能做到?
  雷远默然思忖。
  马岱站在雷远侧后方,向马忠瞪着眼。
  许多人都说,关羽的性格刚矜异常。早前马岱还没怎么体会。他在乐乡马场见过关羽几次,觉得此人威势非凡,但并不无礼。这会儿听着马忠转述关羽的言语,却顿时让马岱急怒。
  我家将军是左将军、大司马府长史!是交州军的主将,地位几与你关云长齐平!你就这么给我家将军下命令?就给这么几句没头没脑的言语?
  那是要让我军三万人替你阻击,而且是艰难到无法想象,要拿许多人命去填的阻击!
  面对新野方向曹军,要怎样做才能抵挡三日?此时局面,交州军的将士要流多少血,才能坚持?三日以后,谁又敢保证局势一定有变化?关羽真的就能在三日内攻下襄阳?攻下襄阳之后,他还能有余力北上支援交州军?
  马岱满脑子的问题,一肚子的话。
  他忍不住张了张嘴,想要说几句。但他又知道,雷远必定在同样盘算着,于是最终把嘴闭上了。
  过了许久,雷远笑了笑,转过身道:“关君侯既然下了这样的决心,我怎能不奉陪呢?”
  马岱愕然问道:“将军,你在说什么呢?”
  “此前我提醒关君侯今年将有大水的时候,曾与他共同推演过后继的战局。当时他说,荆襄一战虽然是为了牵制曹军,但若有一举摧破曹军主力,兵逼南都帝乡的机会,倒也不必放弃,不妨放手一搏!”
  雷远沉声道:“眼下曹军两路汹涌而来,看似危险,其实却正是我们的机会。打败他们,曹军就失去了最后的机动兵力,从此以后,他们将也没有能力与我们在沙场争衡!从此以后,曹军就只是守户之犬,天下的局势,在我们手里便底定了!”
  说到这里,雷远加重语气,重复道:“关君侯既然有这样的胆略,既然能下这样的决心,我怎能不奉陪呢?”
  马岱勉强克制住激动的情绪:“可是……可是……”
  “取舆图。”雷远扬声道。
  在数丈开外等待的李贞立刻奔来。
  当舆图打开的时候,夕阳余晖仍未落尽,往图上洒落一抹金红色。
  雷远侧了侧身,看看浩浩汤汤的汉水和远处从鹿门山诸峰后绕出的淯水。水面上红色的光影尚在,虽然黯淡了,却比刚才的眼色更像是血,流淌的血。
  这也不是江水,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不知为何,雷远心头忽然冒出这句话来。
  第一千零四章 难事
  已经快戌时了,淯水上呼呼地刮着西风,很容易就把船只行驶的方向吹得向东面偏转。
  曹军的大船越过淯阳以后,五天前那场暴雨和洪水的影响开始显现。淯水的水面越来宽阔,河水淹没了两岸的农庄和田地,形成了一片又一片齐腰深的水泊。只有木筏和小船才能在水泊上通行,大船一旦驶入,立刻就会被淤泥围绕,再也动弹不得。
  为了避免偏离航道,曹军召集了所有能召集的向导,一次次地核实水畔尚露出水面的标志物。当然,更重要的是调集了数量超万人的民夫,让他们在船队西面的水里跋涉前行,随时准备将偏航的船只拉回航线。
  曹操就在这艘大船上。
  船只不仅巨大,而且装饰也很宏丽。船上有三层的高大战楼,下方两层环绕了上百名甲胄鲜亮,武器精良的督将,而最上层,除了曹操和他的亲卫许褚,就只有背靠着一处船板避风的皇帝。
  大水之后,刘晔和裴潜两人立即整顿船只木筏,花了三天时间,耗费了上百条人命的代价,强行组建起一支规模巨大的船队,配备了虽然训练不充分却数量足额的水手。
  这样的船队,想在大江与敌争衡,自然和伸长了脖子找死没有两样。但要行于淯水,绰绰有余。于是曹操立即调动了驻在南阳的曹军精锐虎卫,又带上了皇帝,启程南下,声称将要一举摧垮荆州、交州之众。
  曹操自称,这个决定是他早就提前安排好的。但此前的暴雨洪水,魏王不也声称是早就算定的吗?当时魏王大喜着说,这个以水代兵之策,一定能够将敌人尽数消灭,结果呢?
  现在襄樊的艰难局面,难道不是魏王一手造成的吗?
  何况,数万人从宛城到新野,再到樊城投入作战,所需的岂止舟船木筏?大量的人员调动和粮秣物资的支持,最短时间内倾囊而出的支应,几乎要把随侍群臣都逼疯。
  更叫人为难的是,魏王还要带着皇帝亲征!若有万一,谁来承担责任?
  不止一名臣下出面劝谏,而曹操全不听从。他凭借着自身的巨大威望,在最短时间内出动了大军,带着他们越过大水,迎向乘着水势猖狂的敌人。
  这时候,恰好一阵强风刮过,大船不得不停在淯水河道中央的深水区不动。在大船战楼高处的甲板上,风势比水面更大,曹操不得不一直伸着手,按着自己的远游冠,免得被风吹到水里去。
  与此同时,大船两侧,行驶于水泊上的无数木筏仍在向前。木筏无帆,靠着船夫摇橹撑槁而行,它们列成五六条纵队,以长索首尾相连,从曹操的视线中鱼贯而行。
  这些木筏装运的,乃是驻在新野周边的曹军各部。他们的任务是一口气冲到鹿门山,与曹休会合。
  虽说提前做了很多准备,但真到了使用的时候才发现,木筏大都很粗劣。行驶时,或者绳索不够牢固,或者铁钉松脱,或者原木自家就突然变形崩解,各种怪事时有发生。但是,曹军主力毕竟在南下了,大雨和大水,没有阻碍他们,反倒成了曹军的助力。
  这对普遍来自北方的邺城诸军将士来说,是很新鲜的经历。就在曹操的视线范围内,很多将士坐在木筏上,将武器横在双膝,然后把鞋袜解开,小心翼翼地把脚泡在水里,然后露出舒坦的表情。
  这举动立即被军官发现了,于是军官隔着几座木筏大呼小叫,勒令将士们注意军容,打起精神警戒四周。
  军官这样紧张,自然是因为注意到大船上魏王的身影。曹操本身倒不介意。
  他一手制定的军律中,对行军时的队列仪容有许多要求,但要求是死的,人是活的。在这场大水之后,各级将校们竭尽全力才鼓舞起将士们的士气,让这数万人愿意南下谋取胜利。这时候如果苛求细碎小事,徒然打击自家的斗志,并无实际的好处。
  将校们要鼓舞将士的士气,须得竭尽全力,曹操本人为了鼓舞众将的士气,何尝不是竭尽全力呢。
  想到这里,曹操长叹一声:“殚精竭虑啊。自从兴平二年迎奉陛下于许都,我就殚精竭虑,一刻都不敢放松。到现在,整整二十五年了!”
  刘协端正地坐着,不言不语,隔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二十五年了?”
  他和曹操两人,从携手没多久,就陷入到了激烈而隐晦的对抗之中。两人名为君臣,实际上彼此剑拔弩张,势不两立。可谁也没料到,当曹操决定要逼迫皇帝禅位,两人倒像是撕开了某种面纱,能够彼此坦然面对,彼此都少了些顾忌。
  这几日里,两人说的话,大概比过去二十五年里加起来还多些。
  曹操也不看刘协,拍打着战楼边缘的栏杆,继续道:“兴平二年以前,我身边的兵力虽然薄弱,但文武之臣都是心腹,所有人齐心协力,皆图平定乱世,也只求平定乱世。后来迎奉陛下以后,投靠我的人倒是越来越多,我的军队也越来越多,地盘也越来越大。可是……”
  曹操奋臂作势,恼怒地道:“唉,我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盘根错节、互相关联,到处都是私心杂念、勾心斗角。别人以为,我为车骑将军、为丞相,为魏公魏王,执掌重权,一呼百应,莫敢不从;其实,我这一路上如履簿冰、天天都忙着弥缝裱糊!太多的事情不如我的预料,可我还得想尽办法凑合着,带领部属们前行!”
  听他这么说,刘协忍不住冷笑了几声。
  “我记得六天前魏王和我说,两军对决之际,越是复杂的谋划,越容易出问题。而魏王真正的谋划,便是等敌军来,一场大水淹之。后来却听说,刘备军早有准备?”
  曹操眼神一凝:“嗯?”
  而刘协追问道:“那便是魏王所说的,不如预料之事么?”
  曹操一怔,继而大怒。怒气所到,以至于满脸通红,眼神凶厉。
  如他这般的霸主,一旦怒发,威势何其之盛?待到许褚手按刀柄向前两步,刘协瞬间就被吓得瑟瑟发抖。
  可他抖过几下之后,竟然又强自镇定下来,坦然望着曹操。
  “哈!哈!”曹操立即控制住情绪,自嘲地笑了两声。
  第一千零五章 求胜
  许褚按着刀,虎视眈眈地看看刘协,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然而过了好一会儿,曹操并无下一步的指示。于是许褚铿锵退后,依旧如雕像一般站在战楼的边缘,不言不动。
  曹操不知该说什么好。他形容刚毅,不见有一丝一点的情绪,依旧保持着一切尽在掌握的安闲态度,其实脑海中甚是纷乱。
  近一两年来,他的精力、体力衰退得厉害。头风病变本加厉地侵扰,不仅使他容易疲劳,想事情还很容易走神。愈到了大事关头,心里杂念横生,简直无法约束。
  曹操自抵荆襄以来,看似信心很足,声势极盛,随扈的强兵猛将,更为一时之冠。然而战端开启数月以来,此等大军落到实际的战事发展上,却连着吃了好几次亏。
  无论在鹿门山周边的曹休,在襄阳的乐进、满宠,还是在房陵的曹真,率部南下突袭的曹彰,都先后损兵折将,未能实现最初的战略目的。考虑到汉中王在凉州的统合进度,待到秋高马肥时自陇上突入的情形,整个战局看似处在均势,其实曹军摇摇欲堕、全面被动。
  曹氏政权这些年来,竭力维系其庞大的军户体系,试图以远远凌驾于敌人的动员力量,来对抗强敌。
  然而动辄上万的兵力调动,只是放在舆图上看起来势不可挡。真到了战时,大军受到地形地貌、道路条件的众多限制,并不能起到预计的效果。反倒是刘备一方,以数量较少但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迎敌,屡战屡胜。
  这样的局面,是曹操事前没有料到的。
  曹操已经感受到了,随侍到南阳的很多文武,对此情形十分戒惧。
  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并不希望这一仗打起来。他们希望的,是曹操能分派兵力震慑住刘备,然后安安稳稳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