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鼎余烟-第6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看到有曹军甲士聚集大盾短刀于前锋,从四面八方逐步逼近。简坡上的交州军同伴箭如雨下,使敌人死伤不少,却阻止不了他们越来越近。当许多舟筏在坡地边缘的浅滩搁浅,曹军将士趟着水,继续向前。
转过头,他又看到水域的远处,有数之不尽的曹军舟筏,正沿着淯水继续南下。
“贺将军也完了。”罗阿惮宁有些暴躁地道:“曹军多得数也数不清!我们留在这里有什么用?快走,快走,不要停。”
第一千零一十章 迎客
清晨。
雷远几步迈上高地顶端,放眼四望。只见浓重的晨雾依旧蔓延在水面,笼罩在起伏的丘陵之间。有些垭口处,水面的风快速通过,于是带着雾气如流水般涌入,又翻卷起来。
在他的视线中,一座座坡地或丘陵的顶端,仿佛许多小岛飘浮在乳白色的雾气上层,如此美轮美奂的景色,几乎不是凡间所能有。
但这几日里,他也已经习惯了。一旦雾气散去,暴露出来的,就会是无穷无尽的水泊、泥泞、沼泽,充斥着种种可怖的场景和危险。
水开始退了,可大水的可怕影响,这时候才慢慢体现出来。
因为很多地方水浅,需要将士们下水拖拽船只。然而泥浆翻腾的肮脏积水里,裹杂着上游冲下来的各种锋利尖锐的东西,有碎石、有断裂的树枝、有破损的箭矢甚至刀刃。水里还活跃着毒蛇和各种奇怪的生物,趟水行走时,很容易因此受伤。
更可怕的,是遍布各处的尸体。这些尸体有人的,有牲畜的,还有各种山间兽类的。
那些人体所着的戎服都已经被刮擦得粉碎,甚至皮肉也碎裂开,暴绽出内里的灰色骨骼。有些尸体大概是曹军的将校,身上有皮制或金属制的勒甲腰带。因为躯体被水泡得鼓胀而腰带不动,于是整个人的两头膨胀起来,在水面飘着像一个狰狞的葫芦。
这种情形甚至会让将士们有些茫然。
他们不知道曹军究竟是什么样的货色。他们想不明白,何以一支军队死伤到了这种程度,居然还在作战?曹操的手段,竟然厉害到了这样的程度?
这些尸体遍布各处,每一具尸体,都是散播疫病的源头。只有特殊的动物,才能在这种地狱中活跃。
就在此刻,水面时不时哗啦啦地响一阵,雷远估计,那是鳄鱼在活动。这些鳄鱼群通常盘踞在江夏以南,江陵以东的云梦泽,这会儿却逆着水流上溯两百里,跑到了在襄阳、樊城周边大快朵颐。
一阵风吹过,雾气被打散了。
果然是一群鳄鱼在侧面的沼泽边缘。
这些怪物们发出低沉的叫声,在许多堆积尸体的港湾里亢奋地撕扯着腐肉。或许是吃的太多了,有些鳄鱼的肚子圆鼓鼓的,透着惨白色。
在雷远身后,有几名轮番守夜执勤的将士注意到了这些鳄鱼。
虽然吃的是曹军士卒的尸体,可那也是人啊。瞬间多名将士忍不住骂了起来,还有人厌恶地张弓搭箭,射了几箭过去。因为距离远了,箭矢的力量不足,中箭的鳄鱼扭着粗壮的身子,往水里游去了。
营地中的将士们正陆陆续续醒来,时不时传来军官们的询问和催促声。营地外围的几处篝火在雾气中摇动着,冒出浓重的黑烟,那是伙夫继续在煮水。
雷远所部昨日急行军至此,完全找不到一处干净的水源。
偏偏交州军的作战仰赖后勤物资的供给,此番挥军急行向北,每一名将士都要携带巨量的军械、箭矢。因为害怕湿气损坏军械,影响作战,很多弓弩手还随身带着多套备用的弓臂、弩机之类,光这些就有二三十斤重。
再加上他们的甲胄、兜鍪、腰刀,再加上大军作战必须的旗帜、绳索、铁蒺藜、营帐、斧斤和必备的个人物资,种种算在一起,一个人的负重少说七八十斤。
就算有船只随行,将士们的负重也太大了。除此以外,他们只能携带干粮,没办法携带足够清水。
就算携带了,在这种艰苦行军的时候,清水消耗的太快,无论如何都坚持不了几天。
所以昨晚开始,将士们不得不饮用过滤再煮沸的水。
雷远面前也摆着一碗。这水看上去并不肮脏,冒着热气。大概是因为看多了洪水过后的泥泞场景,雷远初时甚至觉得这水很清澈,但再看两眼,闻一闻,又总觉得水里有一股可疑的味道。
出兵在外,水要煮沸再迎,这是雷远坚持了许多年的规矩。当下这些水,一定煮得透了,否则伙夫们不敢拿来。
但雷远决定先不去喝它。
他的嘴唇已经干裂了,很需要喝水。但他又久病成医,知道自己这几日手臂伤势受寒湿影响,一直很严重。医官说,这是寒湿之毒,雷远自己知道,应属某种炎症,而且是导致连日低烧的炎症。
这种时候,全身的抵抗力都在下降,万一喝了不干净的水导致大病,那接下去的战事,谁来指挥?
他麾下的将校们,许多都是从低级军官、甚至普通士卒提拔上来的,有雷远坐镇指挥,他们一个个都勇猛善战,其实独挡一面的帅才甚是缺乏。
郭竟勉强可算一个,然而他在汝南重伤以后,身体一直没有完全恢复。至于其他人……雷远有一点点期待邓范。只是,这小子前日里发来急报,雷远看过以后,唯觉此人胆子实在太大,大到了雷远都快承受不了。
既然如此,到了关键时刻,雷远只信得过自己,也只有靠自己。
他问:“各部现在还能联系上么?”
李贞答道:“寇封将军就在这片水域的对面,距离我们约莫十五里。寇封部的后面,则是任晖将军。任晖将军所部两千余人从拒柳堰折返回来,军械物资稍缺,马长史正在后头调配。”
“伯昇所部此前在过风垭抵御曹休的猛攻,士卒多伤,从未得到休养。请德信挤一挤我们自家的物资,多派些船只过去,让伯昇的将士多在舟船上蓄养体力。”
“是。”
“吴班和雷铜那边有什么消息?”
“我们行军太快,而沿途的淤泥沼泽愈来愈难走。昨日下午以后,就没再遇上吴班和雷铜将军的使者。”
“……”
李贞看了看雷远的神色:“要不要我派人往回搜索,尽快联系上?”
雷远稍稍沉吟。
自从知悉曹军主力大举南下,雷远一度有意退兵。然而身在襄阳战场的关羽力陈自家有充足把握,三日之内必破襄阳,要雷远无论如何抵敌三日。雷远最终决定,向北行军,主动迎客。
既然要阻截曹军主力,那战场绝不能放在鹿门山区。
鹿门山上,曹休所部尚有相当规模的兵力猥集,又因为山区的地形影响,两军布置犬牙交错。而鹿门山西面隔着淯水,又是曹军有一部精锐驻扎的邓塞。雷远如果在鹿门山下遭逢北面的曹军主力,那已经不是腹背受敌的程度了,简直随时就会被大卸八块。
故而雷远决定,留下吴班、雷铜两人在鹿门山区牵制曹休,并兼维护己军在排山、鸡鸣山两地的退路。
而他本人,则紧急调集率领丁奉、寇封、王平、句扶、任晖等将,急行军北上,意欲在贺松所据守的简坡周边,依托复杂水势与曹军周旋。
因为部队之前太过分散了,直到此时,还没有真正完成集结。
至于吴班、雷铜两人,以他们的兵力能做到什么程度,某种程度来说,关键在于曹休所部被洪水削弱到了什么程度。
雷远临行前,郑重告诫二将,须得竭尽全力纠缠曹休,有死而已。至于具体战事如何,他虽然关心,但也无力去管了。
毕竟即将出现在雷远眼前的,是他此生遇见过最强大的敌手。
雷远始终都记得,当年曹军横扫淮南的可怕情形;还记得他和郭竟等扈从面对着曹军铺天盖地而来时,几乎瑟瑟发抖的心情。好在,雷远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缺乏经验的雷家小郎君了。
如今的雷远每到遭遇强敌,精神只有更加振奋,斗志只有更加高亢。
随着经历的丰富,纵横沙场的次数增多,雷远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畏惧了。多少难关都坚持过去,多少强敌都击败过,不独眼前这一位魏王。
“丁奉呢?他应该已经到简坡了,有没有遣人回报?老贺据守那处,战况如何?”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水战
雷远的交州军体系中的将领,年轻气盛而格外有冲劲的,最属马岱和丁奉。通常来说,雷远也愿意让他们两人去承担重任、打硬仗。
马岱已经得到了成都中枢的安排,战后将去凉州,收揽扶风马氏的旧部,与庞德并立为凉州军的首席。故而雷远虽然倚重他,却不希望他面临太多的危险。
另外,马岱的下属骑队,在这种水域绵延的环境下无法长途奔袭转进,他们更适合用来发起战场区域内的关键一击。故而雷远对他另有安排,其部眼下不在直接正面抵敌曹军的序列中。
既如此,支援并接应贺松的任务,就只能落在丁奉肩上。
近几日里,交州军各部横扫淯水以东、汉水以北的广阔区域,但丁奉所部却没捞着多少仗打,雷远颁下的军令,常常要求他们掩护、皆因其他诸将的行动。
对此,丁奉本人无可无不可。他也是跟随雷远极早的旧部了,又娶了庐江雷氏的族女,素来将自己当作嫡系中的嫡系。故而眼界甚高,并不把那些困在高地上哭爹叫娘的曹军残部放在眼里。
倒是因为交州军中,战功带来的利益极多,他麾下的将士们有些急躁,几次找他求战。丁奉从善如流,发了求战文书给雷远,暗中却对部下们算了一笔细账。
他解释道:交州军中以先登、破阵为大功,此时曹军的散碎各部皆无斗志,常常一触即溃,转瞬就投降。这种太过轻易的胜利,只是看起来辉煌,记功其实甚少,就算这样打三五仗,功劳也够不上给将士们添五亩田产的。
何况那些曹兵都是逃避大水而到高地聚集,随身的军械、财物都少之又少,打赢了他们,反倒也安排他们吃喝,组织运送他们往后方去,实在是费而不惠。
雷将军不用我们攻打那些杂兵,自然是要留着我们的力量,用来拿下屯聚在鹿门山上的曹休。若能拿下曹氏中领军的脑袋,岂不胜于寻常士卒的一千个、一万个脑袋?
凭着这个说法,他部下的将士们一个个又激动又兴奋,整日里摩拳擦掌,等着上阵立下大功。
雷远最新的军令某日傍晚果然颁到,内容出乎意料。
目标不是曹休,而是接应北面的贺松,阻击从宛城、新野南下的曹军主力!
丁奉之弟,校尉丁封站在兄长身旁,探头看到军令内容,顿时倒抽一口冷气。
军令中说得清楚,曹军动用巨量舟筏顺淯水而下,绝对是早有蓄谋。己方现已陷入被动,无需讳言。此番南下的曹军兵马,必定是邺城主力;领兵的将领,也必定是曹氏阵营中真正的名将、大将。这是万万不可轻忽的强敌。
敌我兵力自然是悬殊的,然而贺松正当敌军锋锐,绝不可不救。丁奉的任务便是竭力抢前,接应贺松所部折返。除此以外,若能打乱敌人的进军步骤是最好,若不能,不必强求。
军令到最后,又添了两行字。看字迹,是雷远的亲笔,上写道:“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何况同袍?驱驰救捍,此其时也,承渊勉之!”
丁奉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