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7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议。”
  诸葛瑾有些急了,他扯着雷远的袍袖不放:“天下大事,岂能耽搁!”
  雷远叹了口气:“子瑜先生,如今江东势力偏居一隅,地不过数郡,民不过数十万,何必张口闭口,奢谈什么天下大事呢?”
  “将军不妨先看过,再下断言不迟。”
  雷远勉强道:“那,我在此等着。子瑜先生快将那东西取来。”
  “好,好。”
  诸葛瑾袍袖翻飞,快步回去了。
  雷远在门口来回走了两趟,又见他气喘吁吁回来,手中捧着一个木匣。
  “这是?”
  “续之将军,请。”诸葛瑾将木匣捧到雷远跟前。
  雷远打开木匣,匣中放着的,乃是一份折起的帛书。
  雷远俯首往匣子里看。那书信上寥寥数语,其中说道:海岱与江东,近邻也。方今天下未定,送故迎新,倘有其害,殊更怅恨。两家近邻,或当同心协力,共御外患,以慰黎民之望。
  他探手将帛书完全打开,便见书信头一列,写着一行字:征东大将军、青州牧臧霸敢致书车骑将军孙公足下。
  这是意料之外,也是理所当然。
  雷远转向诸葛瑾,有些佩服,又有些无奈。他叹了口气:“孙将军,真有百折不挠之志也。”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战和
  雷远初来此世时,整个庐江雷氏宗族,只不过是被孙权所驱使的一个棋子,还是随时可以被抛弃的那种。
  雷远的父亲雷绪,甘愿以整个淮南豪右联盟的力量为孙权火中取栗,只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刺史、将军的承诺。结果孙权背诺退军,导致庐江雷氏独对曹操重兵,阖族遭到重创,不得不千里逃亡。
  时人都以为,正因为这个缘故,雷远才始终对孙权满怀着忌惮和提防。
  忌惮和提防,当然是有的,却并非这个缘故。
  在雷远记忆中的另一段历史中,江东始终是天下鼎足之一,孙权的才能和威望,乃至所建立的勋业,都比此世更高。正因此,雷远始终重视孙权,知道他虽然势衰,却依旧堪为天下枭雄。
  哪怕雷远的实力和能力不断提高,底气愈发充实,眼界愈发开阔,可孙权永远是值得重视的对手,绝不容半点轻蔑。
  孙权的军政之才,较之曹刘或有不如,但他有他独特的优点。他若在蛰伏,应对的身段便极度柔软,绝无半点放不下面子的扭捏;而蛰伏的同时,又始终不放弃捕捉任何一个细微的机会,一旦有机会,行动绝不犹豫。
  以此时情形来看,汉军威势如此之盛,而孙权始终控制着江东的基本领地,保持着独立的姿态。而一旦曹氏的政权稍有动摇,孙权的手,立刻就已经伸到了那个动摇的点上!
  青州牧臧霸!
  臧霸自建安初年纠合徒众盘踞青徐,先后联合或依附于陶谦、吕布、曹操等人。建安三年时曹操以臧霸为琅琊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相,孙康为城阳太守,遂割青、徐二州,委之于臧霸。
  此后二十年,臧霸始终保持着半独立的姿态,即便曹操由司空而丞相,由丞相而魏王之威,也不能铲除他在青徐两州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当时的淮南豪右联盟中,凡有大志者,无不以臧霸为榜样。
  待到曹公病逝于军中,曹丕纠合部众,僭号称帝,随即以臧霸为征东大将军,青州牧,以孙观之子孙毓为徐州牧。孙毓年幼,诸事皆决于臧霸,故而曹丕此举,形同认可了臧霸在青州和徐州的特殊地位。
  自古以来,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乃是常事。此举固然对以臧霸为代表的青徐豪霸加以怀柔,但同时也显示出了曹魏政权的虚弱,那么,臧霸有那么一点更多的想法,也是理所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江东势力是下了功夫的。
  江东政权中如张昭、严峻乃至诸葛瑾等徐州人,必然发动了他们的力量,否则以臧霸的老练,绝不会轻易写出这么一份书信来。
  若臧霸果然能与孙权联手,则这两方的势力横跨三州,互为依托,兼得泰山大江之利,或许能坐看曹刘死斗而自为垂钓渔翁,果然发动,又能立即对扬州北部、兖州乃至冀州都形成巨大威胁,随时可能势力暴张。
  但臧霸大概没有料到,孙权在得到了臧霸的书信之后,竟使诸葛瑾将之展示给雷远看?还要携往成都?
  这大概便是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了吧。
  在此世历练了那么多年,雷远已经颇擅剖析大局,分辨政治操作中的细微蕴意。
  他并不怀疑这份帛书的真假。
  能在乱世中崛起的人物,个个都是琉璃猴子,滑不留手。这份帛书中结盟自固的意图固然明确,但究竟是真是假,都在臧霸的一念之间。他若能从孙权这里得到自己想得到的,那这帛书便是真;哪天他若觉得所得不足,那这帛书自然又是假的了。
  但孙权的想法,终究比臧霸更胜一筹。
  在过去十年里,江东势力一再萎缩,威声不断受挫,乃至部下人心也几度松散,长期处在内部的不断协调和挣扎之中。江东肯定对青徐有影响力,但这影响力,并不足支撑江东在与青徐的联盟中取得优势地位。
  如果孙臧联手,竟以臧霸为主导,那对孙权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要打破两家之间优劣分明的局面,就只有引入第三家,便是成都的汉家朝廷。如今曹刘不两立,汉家朝廷绝不会放过动摇曹氏统治的可能,臧霸果有自立之意,成都一定全力支持。
  而汉家朝廷与青徐远隔千里,无直接通达的陆路,要做任何事,都绕不过江东。除非雷远在江陵起兵,一鼓作气推平了江东,据大江之极。
  雷远倒不是不想,实际上他已经盘算过很久了。马忠带着幕僚下属们,已经做出了七八份作战计划,甚至连当年庞统所设的东进策略,也已经从成都被要了过来,以作参照。
  新往江州的建威将军、前护军吴班,在年初与皇帝的次女成亲,成了皇帝的女婿、关平的连襟。他正在雄心勃勃以求立功的时候,故而前后数次折返江陵,讨论三州的军事整合,并规划扩张的方向。
  但以眼下情形,一来江东之力尚未尽竭;二来吴班、廖化等将新入江州不久,统合部众靠的不是嘴上功夫,要使恩信行于上下,尚需一段时间的水磨功夫,此时情形来看,尚不足以兴起大战。于是,雷远的想法就只是想法而已。
  既然暂时不能战,为何不考虑和呢?
  江东拿出臧霸的书信,殷殷以求恢复孙刘联盟,成都未必没有捏着鼻子同意的可能。
  站在孙权的立场上看,如果江东能恢复孙刘联盟,则在孙臧联盟中,孙权借刘氏之威,便可获得主动;而在孙刘联盟中,孙权又展现了己方对曹魏沿海青徐等地的巨大影响力,藉着臧霸而抬高了自身的地位。
  虽然成都的汉家朝廷中,早就已经万众一心地等着平定天下,重整秩序,而孙权却依旧不放弃任何一点可能,追逐着似乎渐渐机会渺茫的大志。若不刻意贬损,单以这种精神而言,便是刑天、夸父,恐怕也不过如此了。
  偏偏他还真做的到。
  虽然领地只剩下了半个扬州,虽然所仰赖的几乎只剩下了水军,然而只凭着他在青徐的经营,凭着这份臧霸的书信……孙权还真有可能影响到天下大局!
  而雷远还真不能无视!
  雷远阖上木匣,向诸葛瑾微微躬身:“子瑜先生?”
  “在。”
  “此物请足下妥善收好。我会尽快安排人手,陪同足下前往成都。”
  诸葛瑾明显地松了口气:“如此甚好,多谢续之将军。”
  雷远再度告辞,往将军府内院去。
  他听见内院里隐约又有喧闹,怕不是又打起来了。
  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都对
  一溜小跑回到内院,还没来得及说话,阿诺飞扑过来带着哭嗓大喊:“父亲,我愿去成都!”
  这年纪的孩子体格已经不小,撞得雷远连连趔趄,几乎摔倒。雷远好不容易才将阿诺的手脚从自己身上扯下来,又摁住他的发髻,将他推远点。
  孩子已经将鼻涕眼泪都擦在了雷远的袍服上,湿乎乎一大片,晚风一吹,凉飕飕的。
  雷远半蹲下身,问道:“谁与你说起成都的事来?你怎么就愿去成都了?”
  阿诺哇哇哭道:“母亲说了,跟在你身边怕是长进不了,非得去成都,陪着阿斗好好读书,长大了才不会惹祸。”
  “这……”雷远不禁咳了几声:“阿诺,你一向喜好弓、马乃至航海、船舶之类的杂学,那也不能说是不长进。我家乃是将门,尚质朴刚健之风,倒不必强求博通经籍……”
  刚开口,身前灯影晃动,仆婢扶着赵襄出来。雷远不用抬头,都觉得赵襄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于是他语气一变:“不过,夫子只说君子不器,却没有君子不学的道理。你愿求学,总是好的。你既然有意向学,去成都那里,还有外祖父照顾,总不会让你吃亏……”
  阿诺的哭声一下子停了。他抹了把脸,迟疑地看着雷远:“真的要去?”
  “你的母亲如果是这个意思,那我觉得,你还是去成都过几年的好。”雷远叹了口气:“今日已经沉了一艘船,损坏了一艘船,还有好几人差点落水丢掉性命。阿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去成都磨练几年,若能变得沉稳些,也是好事。”
  不说这事还好,一说到沉船,阿诺再度哇哇大哭起来:“啊啊我的船!那是我拿一百枚大钱请人造的!我全部的钱呀!”
  刚嚷了没几句,赵襄喝问道:“这我还忘了问了!你哪来的钱!”
  一百枚大钱着实不少了,这事情真不能细问。雷远连声咳嗽:“小孩子身边有些零钱,那也寻常。咱们不谈这个。”
  这一晚上内院喧闹,实在没法表述。
  其实,雷远和赵襄都明白,阿诺难免往成都去一次的。
  如今的雷远,地位如此之高、权柄如此之大,身后又有巨大的宗族支撑。纵然朝廷打击豪强世族的决心从无动摇,可正常来看,庐江雷氏除非造反叛乱,否则少不了如南阳邓氏那般几代人的富贵。
  既如此,朝廷的眼光便不会只看着雷远一人。
  朝廷需要雷远的长子为太子舍人,令他从小熟悉朝廷中的规矩,与中枢的年轻俊彦建立友谊,同时也令中枢重臣们能够得以了解雷氏下一代的性格。这无关质任,而是政治上的基本保障。
  而雷远,其实也需要自己的长子谙熟中枢、亲近中枢,这样才能够确保阿诺日后获得掌握宗族的名义,拥有站在宗族与朝廷之间,平稳驾驭的能力。
  雷远本人并不乐见这种情形,他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由着性子成长,走自己选择的路。但他的这点希望,哪怕连赵襄都不认可,不接受。
  来到此世那么多年,雷远已经具备一点点改变时局的能力,甚至通过自家的手段,能够扭转历史的本来进程。但他却终究不能改造社会、改造人的观念,这太难了。
  悠悠数千载以降,有这样能力的,敢这样去做的,又有几人呢。而这等人,成功的又有谁?
  乌落兔升,夜色来临,街上更鼓不断。
  雷远轻轻按着妻子的手背,因为孕期的影响,赵襄的手和脚都浮很明显地肿了。每晚睡前,雷远都帮忙用热水泡过,再慢慢按压消肿。
  往日里,这时候也是夫妻间说些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