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鼎余烟-第7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满意地点头。
  两人又闲扯了几句,被传阅的军报交还了回来。
  皇帝把军报递给李严:“正方,你也看一看吧。”
  李严接过,一目十行。
  顾不得惊叹其间的起伏,连忙递还给内侍,却听皇帝意味深长地道:“孔明在军报中说,那曹彰原本未必没有再战之力,可他麾下的将校们早就没了斗志,只见同僚稍有挫败,便四分五裂,纷纷而走。诚如古人云,此等以利合者,势穷则相弃,我军以正讨逆,岂有不胜之理?”
  “陛下?”也不知为何,李严的额头又开始出汗。
  皇帝微笑道:“我朝肇建于乱世,承两汉之政,当使君臣久固而恤众养民。彼以利合,吾以天属;彼人相弃,吾人相收。诸君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才能创建百世不易的良政,使我们都能名垂青史,为后人赞颂,对么?”
  皇帝原来都明白。他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敏锐,而又确实仁厚异常!
  李严再度下拜,心悦诚服地道:“陛下所言极是。”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访客
  江陵。
  当日陆议劝说雷远不成,被雷远客客气气地送了出来。他倒也是好气量,并未羞愧而走,而是继续留在江陵过了元旦,次日又乘坐快船,专门往乐乡大市走了一趟。
  说来也真是有趣,汉军和江东军尚在柴桑、南昌一线对峙,可两家的私下往来,简直全不受影响。
  大江之上,来自荆州、益州的商船帆影前后相继,而在海上,以交州南海郡为起点的海船,也照常停泊在京口,甚至还有人往建业去走门路,试图搭上某位孙氏重臣,打通与辽东的海上联络。
  至于江东人在荆州、交州等地的暗线经营,早几年雷远对此格外防备,指派李贞带着一批人手,专门对此痛惩不贷。可在近几年,雷远也开始不在乎了。
  毕竟局势如此,东府的下属和诸州官员们,得有多想不开,才冒着巨大危险去和江东勾结?江东人能拿出来的,无非钱财罢了。而贪图钱财的,则无非是一些基层小吏。
  江东人当中,确有很多聪明人在。他们必定能够从基层小吏口中得到零散情报,进而汇拢分析,以探东府之虚实。可一旦双方的实力差距到了一定程度,了解的越多,他们就会越绝望。
  此时陆议往乐乡一行,并不曾遮掩身份,于是沿途得见许多江东豪商。他被簇拥着赶了几场宴会,又代表吴郡四姓与交州方面达成了好几项商业上的合作,好像谁也没有特别在意他身上还挂着曹魏所授镇东将军的名头。
  陆议和江东人都明白,从孙氏的力量投降辽东的那一刻起,围绕在江东人身上的绳索已经解开了,江东成了事实上的无主之地。江东世族们凭借本身的力量,虽不到待价而沽的境地,却有择善而从的自由。
  正因为这个道理,雷远并不把频繁往来于荆州的陆议当做敌人,也始终没有表露出对江东的格外敌意。在这方面,他的想法与陆议是一样的。
  只不过,陆议以为这天下的归属尚有变数,江东人或许还有攀附强者的可能;而雷远认为汉室胜算在握,而江东的选择只有一个。
  由于牵挂关中战事的结果,陆议在乐乡盘桓数日,便乘坐船只,绕过乐乡北面的百里洲,折返回江津港。
  元旦前后两天,江津港内外才稍许冷清一点。这会儿还在新年里头,港口里便已经回复了热闹。粗略一眼看过,樯桅如林,船帆如云,少说有上百条大小船舶停在港湾里。因为港口内的栈桥数量有限,好些船只打横停船靠在一处,船上搭了宽大木板,以便往来。
  船只之间,有轻裘缓带的商贾在呼喝指挥,也有力夫大呼小叫、脚步飞快。那些力夫当中,有许多都是脸上带着纹面的蛮夷,还有些明显是来自扬州的山越,陆议几次来此,看得出他们当中会说汉话的越来越多,气色似乎也始终不错。
  陆议沿着木板走上岸边,早有江东陆氏在江陵的人手准备了车驾来接。待要上车的时候,忽听得港口高处的望楼上有人挥舞旗帜,吹动号角,各艘船上负责引水的吏员听得讯号,立即喝令船主腾挪出主航道来,先让江心处的一艘船只入港。没过多久,还有专门的先导快船迎上前去。
  陆议从辎车里探出身体,眼看那船只倒也寻常,船上更无标识身份的旗帜之类,下意识地问道:“是何人来此,竟得江陵方面这般隆重相待?”
  话音未落,辎车一旁有人回答:“是文聘将军来向我家将军道贺。”
  陆议急转身,便见黑袍长剑的李贞带着几名从者不知何时出现,隐然堵住了辎车的去路。
  陆议和李贞也算熟人了,倒也不至于非得剑拔弩张,当下两人彼此行礼。陆议随即笑道:“文仲业这厮,不过是占据安陆等数县的俎上鱼肉,续之将军待他何厚,而待我何其薄也。我来江陵的时候,为何从没有人这般相迎?”
  “文聘将军此来,是因为知道了关中战事的结果,自身将有决断,我家将军自然欢迎、厚待。足下若有所决断,我家将军也一定是欢迎的。”
  文聘是何等机灵的人物?从建安十四年起,他就是江夏北部的地头蛇,是能够两面甚至三面讨好而屹立不摇的人物。而曹魏方面,更是一次次地夸赞他的忠心,提拔他的职位,俨然将之视为荆州雄镇,兖州豫州的南大门。
  什么样的消息,能让文聘赶在节庆的时候,巴巴地赶到江陵来?他想明白了什么,忽然就不愿再作曹魏的忠臣了?
  陆议心头大跳了几下,知道自己身在船上的时候,一定错过了什么。他沉默了会儿,再度行了一礼:“我也想去见一见续之将军,听听关中战局,不知可否?”
  “自然是欢迎的。我在这里,本就是为了等候伯言将军,请。”李贞探手虚引。
  当下车驾起行。
  走了一段,陆议才发现车辆并不往江陵去,而是直接绕城往北,去往子胥渎旁的纪南城。
  “含章,我们这是去哪里?”陆议问道。
  “我家将军就在纪南城中等待,今日约好了,要请文聘将军看一样东西。我家将军说,若伯言将军回到江陵,正好一起看看。”
  江陵城早在数百年前,就是经济繁荣、人文蔚盛的大都市,在汉末才遭战乱荒废。后来玄德公和关羽修建江陵新城,主要基于军事考虑,新城位于旧城之中,虽然坚固异常,却不庞大。
  近数年来,由于襄阳、樊城易手,江陵便非前线,于是集中的人丁愈来愈多,而包括骠骑将军的军府在内诸多机构驻扎在此,也有力促进了江陵周边经济的发达,使城区范围不断扩张。
  在城东,江津港、南市和江陵城已经联接到了一起,在城北,原本孤立于外的麋城也被括入城市范围。
  原来布设在城中的军营、武库、军械制造的场所,因此陆续搬迁到了城外,以纪南城为中心,重新建立了连绵军堡。
  一行人路上无语,直到纪南城外。
  尚未入城,便听得城内如海啸般的喊杀声。陆议乃是行家,听得出那是两支至少千人规模的队伍在演示攻守,斗得很是激烈。
  待到城门口,寒风飒飒,门外和望楼间轮值的军卒冻得脸红,腰杆却挺得笔直,手中枪戈、弓弩却高举不懈,戒备森严。李贞催马靠近,出示腰牌、符信,才引陆议入内。
  之后走动的方向,却不在将士攻守演练之处。两人绕过数个永久性的军堡,随即步入一片高墙围拢的开阔场地。雷远带着一批吏员,正在场地一头,指着一遛横向排开的车辆谈说不已。
  陆议深深吸了口气,加快脚步向前,没走几步,便见空场上有名士卒挥动红黑两色的小旗示意,雷远等人旋即快步分散,有人抬起双手捂住耳朵。
  下个瞬间,一连串地砰然巨响从那些车辆中传出。仿佛有一股耀眼的白光忽然闪过,随即有白色的烟雾翻滚而来。
  饶是陆议见多识广,何曾碰到过这样的场面?他猝然踉跄止步,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待到恢复过来,不禁脸上变色:“这是何物?”
  雷远回身看了看,也不客套:“伯言竟然先到了。你可以去看那一头。”
  陆议更不浪费时间,他小跑着去往空场的另一侧,与车辆相对的方向;随即看到了排着许多木制人形靶子。那些靶子上面,几乎全都深深嵌入了滚烫的铁片,堪称千疮百孔;而最前排的数十个靶子,只剩下底部的碎木片,得用尸骨无存来形容了。
  李贞憋了一路,这会儿终于忍不住笑容:“这便是我军在关中与曹军作战使,使用的武器。伯言将军请看,此物颇精利否?”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保全
  李含章这厮,甚是可恶。
  陆议不理会他,探手拍了拍木板。
  虽然不是特别牢固,但也不错了,寻常披着皮甲的将士,未必比这木板更结实些。至于身着铁甲的精锐……陆议看到有几块标靶上覆盖着铁甲,此时铁甲上多了好几个小洞,洞里还隐约往外冒着烟气。
  “是火药,对么?”陆议问道:“汉家朝廷能够大规模的制作火药了?”
  李贞倒没料到陆议的反应这么快,稍稍一愣。
  陆议转身远离那些标靶,叹了口气,慢慢地道:“去年和前年,我江东的船队在临海郡以东的海面,都曾与贵方的船只有过数次摩擦。当时贵方先后使用了令壮健士卒投掷发火的陶罐、用长杆和绳索悬挂于头桅,烧断悬索后坠落爆响的霹雳弹,使得我方的船员死伤无数,船只被掳。海上之事渺然无迹,我们也并不敢因此而向贵方开战,但有些东西,总会有些痕迹的。”
  陆议慢吞吞地说着,往空场边缘留出的走道去。
  在他身后,那些装在大车上的古怪武器发出第二次轰鸣,更多的标靶被打碎了。
  在将士们装填火药、子窠的时候,雷远并没有避开很远,在他看来,这种规模的火药武器,威力还不如他前世熟悉的节日烟花礼炮,射程更是短得可笑。
  在战场上使用的时候,突火枪更适合填塞连弩和刀枪之间的杀伤距离,或者配合车阵,形成步骑协同大战的依托。目前来看,还远不能单独支撑一支军队。
  但这已经够了,这样的武器出现在这里,说明汉军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点也没有闲着。这个新生的强大政权,正将其充足的财力、物力保障和充分的决心,持续投入到军事上,把本来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军队进一步提升。
  谁愿意站在这支军队的对立面?
  过去数年的一次次战役证明了,孙权不行,曹公也不行。
  这会儿文聘心急火燎地赶到江陵,证明了新任的大魏皇帝和他的夏侯曹氏亲信们,也一样不行。
  进而考虑,江东世族们跟随在孙权麾下的时候,都不肯打一场硬仗。他们会愿意与汉军对抗么?
  以文聘为触角,隐约向南试探的中原、河北大族们,宁愿逼得大魏的皇帝把最后一点精锐拿出来赌博。他们会愿意与汉军对抗么?
  文聘不知何时站到了空场边缘。他大踏步走向前去,站到装着突火枪的车辆旁边。有士卒立即上前拦阻,雷远摇了摇头,士卒们又退了回去。
  陆议连忙快步跟上。于是两人就看到了突火枪的枪口内侧,那些专门削制的大竹或者圆木被烟熏火燎得焦黑,枪身虽然有不下十几道铜箍和铁箍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